鲁 明 善

鲁明善 以父字为姓,名铁拄,字明善。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约20余公里的哈拉和卓堡)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元代后期。农学。

鲁明善是维吾尔族人。父亲伽鲁纳答思,是元代著名的翻译家、外交家和学者,通晓印度、中亚、汉、藏等多种语言文字,曾经作为外交使者到过许多国家,也接待过许多外国使臣。诗人接物处处表现了宽厚、机智、廉洁的作风。元世祖时,他由西域进入大都(今北京)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并担任过皇太子的师傅。他历事世祖、成宗、武宗、仁宗四朝,做过禁卫领行人,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大司徒。位居显赫,深得朝廷器重。鲁明善长期跟随父亲居住在汉族地区,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读过曾子、子思的书,治过圣贤之学;取鲁明善为姓名,亦足见受儒家文化影响之深。再从其所写的《农桑衣食撮要》一书来看,无疑是位汉族文化素养很高的人。

鲁明善受父辈的恩荫,曾在朝廷里为皇帝主持文史工作。后来又以奉议大夫的名义被派到江西行省辅佐狱讼之事。延祐元年(1314)被任命为中顺大夫安丰路(今安徽寿县)达鲁花赤。第二年(13l5)改授亚中大夫太平路总管。后又在池州府、衡阳、桂阳、靖州等地任职。

鲁明善一生历任很多官职,所谓“执笔抽简于天子左右,亦为外宰相属,连领六郡,五为监,一为守”。虽然每次任期都不长,但政绩显赫,声振朝野。所管辖的人民对他深表怀念,为之树碑立传,他重视抓农业生产,每到一处或“讲学劝农”,或“复葺农桑为书以教人”,或“修农书,亲劝耕稼”。《农桑衣食撮要》就是在延祐元年(1314)他出监安丰路时撰写并刊刻的,以后又在至顺元年(1330)再刊于学宫。

鲁明善的一生是在元朝后期度过的。元朝是由落后的游牧民族用武力侵略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大帝国,在征服和统治的过程中,它一方面破坏了周围的农业文明,一方面又为先进的农业文明所同化。蒙古族进人中原以后,占农田为牧场,甚至采取消灭汉人的办法来扩展牧地。在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统治者开始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中统元年(1260)设劝农官,第二年设劝农司,至元七年(1270)设司农司,专掌农桑水利,同年又颁布农桑之制l4条。司农司成立以后,搜集整理并摘录历代农书,编成《农桑辑要》,于至元十年(1273)颁行天下。由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私人撰写农书的风气也随之兴起,在元王朝不到百年的统治期内,见于后人提到的农书就有十几种之多。鲁明善继承了周秦以来的重农思想,在农书再版“自序”中写道:“农桑,衣食之本。务农则衣食足,衣食足则民可教以礼义,民可教以礼义则国家天下可久安长治也。”又道:“苟为民者人习其业,则生财足食之道,仰事俯育之资,将随取而随足,庶乎教可行而民安于下矣,固久安长治之策也。其可以农圃细事而忽之哉?”

重农是中国历朝列代的一贯政策,劝农也是各级官吏的主要任务之一。北宋以前就有许多劝农诗和劝农文等劝农文告,然而很多都是官样文章,搞形式主义。南宋时这种作风稍有改变。劝农文中的技术内容增多。但总的说来,元以前的劝农效果并不理想。王祯对此做过总结,他说:“今长官皆以‘劝农’署衔,农作之事,己犹未知,安能劝人?借曰劝农。比及命驾出郊,先为文移,使各社各乡预相告报,期会赉敛,只为烦扰耳。”要劝农,必须知农作之事,有见于此,王祯于1313年写成《农书》,就在《农书》成书后的第二年,鲁明善编印了《农桑衣食摄要》、其目的就在于“庶牧民者知所劝也”。

《农桑衣食撮要》又称为《农桑撮要》,从书名和内容来说都与司农司撰写的《农桑辑要》有相同之处。首先这两部农书都继承了《齐民要术》的传统,皆为百科性、综合性农书,内容涉及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各方面。《齐民要术》号称“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而《农桑衣食撮要》则“凡天时地利之宜,种植效藏之法,纤悉无遗,具在是书”。全书总共ll 000余字,所载农事有208条,主要内容包括气象、物候、农田、水利、作物栽培(如谷物、块根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绿肥作物、药材、染料作物、香料作物、饮料作物等)、蔬菜栽培、瓜类栽培、果树栽培、竹木栽培、栽桑养蚕、畜禽饲养、养蜂采蜜、贮藏加工等。其次,这两本书中蚕桑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齐民要术》中只有“种桑柘”一篇,养蚕只是此篇的附录。《农桑辑要》中栽桑、养蚕各占一卷,篇幅和条数上几乎占全书的1/3。《农桑撮要》中蚕桑也占有l/5的条数,两书名中“桑”与“农”并列,也反映了对蚕桑的重视,体现了元代农书的特色。第三,《农桑辑要》中一些新添的内容在《农桑撮要》中也有反映。《辑要》在摘录前代农书的同时,还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据统计共38项,占全书的6.6%。这些内容大多被改编收入《撮要》之中,如种芝麻、木棉、西瓜、萝卜、菠菜、银杏、松、桧、皂荚、桅子,以及取漆、养蜂等。

然而,《农桑衣食撮要》与《农桑辑要》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在体裁上,有鉴于过去的“务农之书,或繁或简,田畴之人,往往多不能悉;有司点视虽频,劳而寡效”,《农桑衣食撮要》采用了古已有之的“月令”本,因此,明代有人将此书改名为《养民月宜》。虽然《农桑辑要》之后所附“岁用杂事”一节亦属月令体,但内容十分简略,仅相当于《撮要》的目录。而《撮要》不仅列出每月该做的事,而且在每件事下面还写明该怎么做,语言通俗易懂,切实可行。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作了中肯的评价:“明善此书,分十二月令,件系条列,简明易晓,使种艺敛藏之节,开卷了然,盖以阴补《农桑辑要》所未备,亦可谓能以民事讲求实用者矣。”其次,在内容上也有新的增加。鲁明善为了写作农书,曾与同事们一起商量,还访问了许多有经验的老人,这使得他的农书中有许多新经验、新技术。如关于小麦的播种期、播种量,《齐民要术》等农书中虽有记载,但时过境迁已不适用,而当时的《农桑辑要》中也没记载。鲁明善便在书中补上了这条,他在“八月,种大麦小麦”一项中写道:“白露节后逢上戊日,每亩种子三升;中戊日,每亩种子五升;下戊日,每亩种子七升。”把播种量与播种期联系起来,播种期越早,播种量越小。关于木瓜的移栽期,鲁明善一反春间移栽的陈规,提出“秋社前后移栽之,次年便结子,胜如春间栽”。把栽木瓜安排在8月份进行。关于树木的移栽,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的农谚“移树无时,莫教树知,多留宿土,记取南枝”。鲁明善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加以发挥,提出“宜宽深开掘,用少粪水和土成泥浆。根有宿土者,栽于泥中,候水吃定。次日方用土覆盖。根无宿土者,深栽于泥中,轻提起树根与地平,则根舒畅,易得活。3—4日后方可用水浇灌。上半月移栽则多实。宜爱护,勿令动摇”。为了提高果树产量,鲁明善还记载了“骟树”法,即“树芽末生之时,于根傍掘土,须要宽深,寻纂心钉地根截去,留四边乱根勿动,却用土覆盖,筑令实,则结果肥大,胜插接者,谓之骟树”。像这样的新技术、新经验书中还有许多,如蔬菜栽培方面,类似于现代温室催芽阳床育茁移植法;植物保护方面的“防沙雾伤麦”法等。值得注意的是鲁明善作为维吾尔族的农学家,还介绍了一些少数民族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如收羊种,防治羊的疥疮、口鼻疮、茧蹄等病症,种葡萄技术,制造路、酥油、干酪的方法等。又由于鲁明善所在的安徽寿县在淮河以南,接近长江流域,因此,对于江南地区的重要特产,如鸡头(即芡实)、菱、藕、茭笋、茈菰(慈菇)、竹笋、鳜鱼等,均在书中作了介绍。而最能体现南方特色的莫过于种稻。鲁明善对浸稻种和插稻秧等作了总结,标志着传统水稻栽培技术的成熟。以插稻秧为例。他在书中写道:“拔秧时,轻手拔出,就水洗根去泥,约80一90根作一小束。却于犁熟水田内插栽。每4—5根为一丛,约离5—6寸插一丛。脚不宜频那(挪),舒手只插六丛,却那(挪)一遍;再插六丛,再那(挪)一遍。逐旋插去,务要窠行整直。”这种插秧方法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改动,说明传统的插秧方法在元代已定型。除了增加新内容外,还删除了一些旧内容,与东汉月令体农书《四民月令》相比,关于礼俗的条文几乎全去掉,买卖的行为全没有,也没有提到纺织。这就使得全书的内容更加精炼集中,也体现了作者“农桑,衣食之本”的思想。

总之,《农桑衣食撮要》是一部比较好的农书,在农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月令体农书起源于先秦的《夏小正》,以后历代都有类似的著作,如《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等。但它们偏重于物候,《四民月令》原本早巳不传,现只有几种辑本,《隋书·经籍志》中的《田家历》、唐代韦行规的《保生月录》等也没有流传下来;宋代的《十二月纂要》、《四时栽种记》和邓御夫的《农历》也同样失传;宋末元初的《四时类要》除《农桑辑要》所引的那些片断和“岁用杂事”一节以外,也见不到了。因此,《农桑衣食撮要》是继唐末《四时纂要》保存至今比较完备的一部月令体农书。明清以来这类农书不少,但能与《撮要》相提并论的只有丁宜曾的《农圃便览》。

鲁明善为人慈祥。为官清廉。平日喜抚琴作书,除《农桑衣食撮要》外,还撰有《琴谱》8卷。

文 献

原始文献
[1] (元)鲁明善著、王毓瑚校注:农桑衣食撮要,农业出版社,1962。
[2] (元)成功允: 太平路鲁总管德政碑,见李迪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第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3] (元)虞集:靖州路达鲁花赤鲁公神道碑,见李迪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第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l 988。
[4] (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三十四,迦鲁纳答思传,二十五史本,中华书局,l976。
[5] (元)司农司撰,石声汉校注:农桑辑要校注,农业出版社,l982。
[6] (元)王祯撰,王毓瑚校: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
研究文献
[7] 万国鼎:鲁明善《农桑撮要》——附论《种艺必用》及《种艺必用补遗》,中国农报,1962,9,第33页。
[8] 阎崇年: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中央民族学院学报,l978,2,第50页转第19页。
〔9] 魏良弢:鲁明善和《农桑撮要》,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一2,第145—149页。

作者:曾雄生

原载: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下集,科学出版社,1993年,741-7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