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一 龙
马一龙 字负图,号孟河。江苏溧阳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16世纪。农学。
马一龙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父马性鲁曾任云南寻甸(今寻甸自治县)知府,因瘴气病死任上。从此家境贫困,曾一度依靠表兄的帮助度日。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马一龙考中进土,被选授为南京国子监司业。因母亲年老多病,他辞官回到故里溧阳。但生活依旧清贫。为摆脱贫困,他召集了当地的一些老农来商量对策。
早从正统(1436—1449)至天顺(1457—1464)年间开始,溧阳地区的农民因不堪繁重的赋税剥削,多弃地外流或弃农经商,留下了大量的荒地。马一龙认为这些荒地不仅可以耕作,而且可以致富,他决心把“力田养母”做为自己平生最大的志愿。于是便招募农民进行垦种,采用分成制的办法,把田里收获的一半给佣工,一年之后、荒芜的土地全部得到开垦,并取得了好收成。
马一龙在雇工垦种的过程中,亲自和佣工一起参加劳动,注来于阡陌之间。他发现佣工所做虽是农活,却不懂得农事道理。当时的人们都不愿务农而去谋求商业利润,结果导致事倍功半,十室九空。对此他深感忧虑,便根据自己的农事经验写下了《农说》一书。此书篇幅很小,书中文辞过于深奥,总的说来,多为理论性内容。
马一龙继承了传统的重农思想和三才理论。他针对当时社会弃农经商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君、民、食、农、力的关系,得出了“农为治本,食乃民天”的结论,再次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并提出“力足以胜天”的口号。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强调人力的同时,非常重视知识(也即智力)的作用,他说:“知不逾力者,虽劳无功”。他认为一个好的农夫,必须智力和体力兼备,所谓“上农者,智、力并至”。用他的话来说,智,主要表现在“深于农理”,即深知农业道理。力,即“勤于农事”。智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知时(即天时)、知土(即土性)和知其所宜(即农作物)3个方面,他说:“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矣。知其不可先乎?”马一龙把知识的重要性放在首位,这较前代农学家又有了进步,是对“三才”理论的发展。
马一龙说:“知时为上,知土次之。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他用阴阳、气的学说详细地阐述了天时、地脉与农业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阳主发生,阴主敛息”的原理,马一龙提出了“畜阳”之说,认为“繁殖之道,惟欲阳合土中。运而不息;阴乘其外,谨毖而不出”。为了畜阳,他提出一项整地措施,即整地的早晚,应做到“冬耕宜早,春耕宜迟;云早,其在冬至之前;云迟,其在春分之后”。对整地的深浅,他要求“启原(地势高的田)宜深,启隰(地势低的田)宜浅”,“九寸为深,三寸为浅”,“深以接其生气,浅以就其天阳”。在整地的质量方面,他不仅要求“翻抄数过”,使“田无不耕之土,则土无不毛之病”。消灭“缩科”现象,而且要求“细熟平整”,“旋抄旋耙,旋耙旋莳”。
根据阴阳辩证原理,马一龙还提出了防止作物“疯长”的办法,他说:“今有上农,土地饶,粪多而力勤,其苗勃然兴之矣。其后徒有美颖,而无实粟,俗名肥(月曷)。此正不知抑损其过而精泆者耳。其法何?以断其浮根,剪其附叶,去田中积污以燥裂其肤理则抑矣。”这种抑制根系和叶片增长来防止作物徒长的办法今天仍在使用,但这仅是治标。为此,马一龙又进一步提出了固本的办法。
作物发生徒长往往是由于追肥不当而引起。古人认为生物的生长与地气有关。马一龙就这样说过:“草木之生,其命在土,生成化变,不离土气。”在此之前,人们就认识到“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当土敝气衰发生之时,一般都采用增施追肥的办法来补救,用马一龙的话说,即“将衰而沃之,助其力也”。然而,“滋其衰者,过滋或至于不能胜而病矣”,也就是追肥的多少很难把握[到明朝末年湖州涟川沈氏才发现了看苗色下接力(即追肥)的办法]。因此,马一龙提出了“滋源”、“固本”的办法,从根本上来防止徒长的发生。他说:“沃莫妙于滋源,壮须求其固本”。滋源即强调使用基肥。“固本者要令其根深入土中。 法:在禾苗初旺之时,断去浮面丝根,略燥根下土皮,俾顶根直生向下,则根深而气壮,可以任其土力之发生,实颖实栗矣。”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耘田烤田技术做了理论上的说明。
马一龙还继承了前人关于作物病虫害的气候生成学说,认为病虫害的发生与天时有关,提出了灌水、长牵、疏齿披拂及石灰桐油布叶的防治方法。从生物生长与“气”的关系出发,他还对传统的浸种育秧方法提出了批判,认为这种方法“胎中受病”、“祖气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两种育秧方法,一是在冬至以后,于地势高的地方选择一块苗圃,治熟,布上种子,盖上疏草,防止鸟雀,培上草木灰,浇上水,至清明,又浇上肥水,促使发芽,然后除草施肥,促进生长。二是用草包裹种子,悬挂在有风的屋檐下,春季后放在深水汪中,不要使它接近泥土,半个月后布种生芽。这种方法与《齐民要术》所记载的,而且至今仍沿用的传统浸种方法有所不同。马一龙提出的方法虽然没有得到推广,却值得研究和总结。
在对农业生产的天时、土性、人力、种谷等做了全面的论述之后,马一龙集中地讲述了水稻栽培,特别是水稻移栽和田间管理。他认为水稻移栽的意义在于“二土之气,交并于一苗,生气积盛矣。”移栽时要求纵横成列,以便于耘荡。密度应根据土壤的肥瘠来确定,肥田密植要合理,瘠田不可以密植,一般每亩在7200棵到10000棵以上。他认为耘荡要早,以防患于未然,“与其滋蔓而难图,孰若先务予决去”。他还提出了看苗色耘荡说。“多苗新土。黄色转青,乃用耘荡”。他认为,耘荡虽以去草,实以固苗。因为田里的浮泥容易产生横根,而浮泥下的土层又坚实,顶根又扎不下去。顶根入士不深,横根又长在泥面上,则作物所得到的土壤肥力不多,长得尽管茂盛,抽穗却不多。耘荡的功效在于抑制横根生长,促进顶根入土,以吸收更多的养分,提高每株的穗数和粒数。可见,这里所说的固苗是固本的具体化。
总的说来,马一龙的《农说》不外乎“畜阳”、“足气”、“固本”等项,它的成就和弱点都表现在这上面。即《农说》是古代农书中不可多得的一篇纯理论性专著。但其大道理太多,充满了理学家的气息,又往往借题抒怀,不太切合农业实际。从农学史来说,马一龙的农学理论也并无开拓之功,但他将前代的农学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使之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却是难能可贵的。
文 献
[1] (明)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 桑润生:马一龙与《农说》,农业考古,l98l,2,第154-155页。
作者:曾雄生
原载: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下集,科学出版社,1993年,787-7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