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威

(1901—1974)

   张克威,著名的农业教育家、畜牧专家。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根据地一晋冀鲁豫边区领导大生产运动,引进和推广美国高产玉米金皇后和小麦169等新品种、新技术取得了显著成绩。抗战胜利后,他在领导东北解放区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勇担培养科技人才重任,创建和领导了沈阳农学院,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张克威,原名玉琇,1901年10月10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郊一个农民的家庭。由于他家境贫困,1917年考取了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时在吉林市基督教青年会英文夜校学习英文,当时的理想是毕业后做一名中学英文教师。1920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由英文夜校教师、青年会干事美国南部人马格里介绍到美国工读。当时的动机是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用以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
  张克威于1921—1931年留美十年。最先由马格里安排到田纳西州人玛莉维尔专科学校,后又进密西西比州农业工程学院,两年后他不忘初衷,按照自己的志愿转学到美国北部与我国东北自然相近的圣保罗城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学习,1926年7月从该院农艺系毕业后在研究院深造一年,正式攻读畜牧学科。1927年秋又进入芝加哥大学附设畜产品加工制造学院学习,1929年春毕业后曾担任美国阿木尔畜产品加工公司圣保罗城分公司技师。两年后他为了实现其多年来的科学救国的夙愿,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和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
  1931年5月他回国后,担任中苏合办中东路哈尔滨农事试验场副场长。同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北,他在哈尔滨积极参加了各界声援马占山领导的抗日义勇军,为他们募捐筹款等后援工作。1934年东北沦陷,他离开哈尔滨到北平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1935年9月他在北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北方局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敌后援会,任常委。1936年9月1日他在中共北方局领导的东北工作特别委员会工作期间被吸收为中共正式党员,1937年春为东北特委群众工作委员会委员。从1935年底到1937年8月,他的公开身份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建设委员会农业专门委员,但他实际上是在中共北方局领导下进行抗日救国组织活动,主要是对东北各界名流做上层的统一战线工作。
  1938年3月初,他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单独接见,陈云同志(任组织部长)安排他到抗大和陕北公学等单位参观访问。5月到以张友渔为主任的国民革命军181师级政治部任民运科长,曾一度由该部派出担任山东省新泰县抗日政府县长。
  1939年3月,他任八路军总部参议,不久晋升为高级参议、驻冀南军区代表,做该地区友军的统一战线工作。
  1940年5月,他调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年底民运部改为生产部仍任部长,同时被选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委员、参议员。1942年秋,他又兼任边区政府农林局长,生产部和农林局合署办公,统一进行农业科学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指导部队和全区党政军民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率领干部总队从太行山步行出发,日夜兼程,于10月底抵达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长春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46年2月成立吉林省人民政府,他调任建设厅厅长。
  1948年5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他升任农业处处长;1949年8月东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他被任命为农业部副部长,分管特产、水产、畜牧兽医、国营农场、农业科研和教育,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做了大量的开拓性的基础工作。
  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沈阳东陵创办沈阳农学院,由张克威兼任院长;1952年底,东北人民政府建制撤消后张克威愿意全身心投入农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工作,任沈阳农学院专职院长。从此,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于该院的创建和发展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新中国一所学科齐全的农业大学,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农业教育家。
  他为促进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参加各项活动。1959年6月到1965年7月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分院院长,1963年3月被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57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被任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畜牧学组组长,以及国家科委草原利用小组组员(1962年12月)、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55年1月)、辽宁省科委副主任兼农林组组长(1955年11月)等科技行政部门的领导职务。
  他还被选为中国科联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中国科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沈阳科联首届主席、沈阳市科协首届主席、辽宁省科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辽宁省农学会第二第三届理事长、全国首届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等领导职务。

引进高产品种发展边区生产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克威为晋冀鲁豫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主持下,1941年春把金皇后玉米和169号小麦等美国高产作物品种和北京的西红柿等优良蔬菜品种引进到驻地山西省黎城县南委泉村试种,获得成功;第二年他又把这些品种推广到群众中繁殖喜获丰收,凡种植金皇后玉米和169号小麦的农户都获得大幅度增产。由于他的努力和边区政府的重视,采取一些有力措施,如1943年、1944年两度举办全边区农业展览会等,使金皇后玉米于1944年被推广到整个太行山地区和太岳区;1945年扩至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据当时估计,仅推广金皇后玉米一项,即为晋冀鲁豫抗日民主根据地增产粮食25%—30%。他对这高产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的成功,对晋冀鲁豫抗日民主据地的军民大生产运动,对部队完成部分粮食自给任务,度难关取得抗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把当时在北京等大中城市才有少量种植的西红柿首次带到太行山根据地种植,由于西红柿带有酸味,颇受山西老乡的欢迎,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他们常说:张克威给我们带来永远不能忘记的好处,就是高产玉米金皇后和西红柿。
  他领导129师生产部和边区政府农林局,除了全力以赴进行农业生产以外,还重视发展畜牧、农产品加工和供销社等多种经营。1942年用来自边区银行的贷款创办了新华商店、万和号山货庄、白宫饭店和大豆油坊,还饲养了一批猪、羊和10余头奶牛,至此使生产部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也促进驻地山村的经济繁荣。
  1943年在他主持下,生产部和农林局还为驻地兴建了一条全长30华里的水渠,源源不断地引来了漳河水,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当地群众的缺水问题,受到军民的欢迎。
  短短四五年时间,在极其艰苦的敌后战争环境中,他在执行军务的同时,为部队和地方办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实事,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赞扬。为表彰他的功绩,1944年秋晋冀鲁豫边区英模大会以全体战斗模范的名义献给他一面锦旗,同时驻地南委泉乡、南委泉村也分别以全体干部、群众名义向他献了锦旗,颂扬他:“忠心耿耿为革命”、“为群众服务,发扬我党关心群众的革命优良传统作风”。

创办农牧场发展农牧业科研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克威在担任东北农业部门领导工作中对恢复和发展东北的农牧业生产、创建国营农牧场及罗致科技人才,为发展农牧业科研事业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建树颇多。
  1948年9月,东北地区解放前夕,为了创建东北一批国营机械化农场,他率领一批农学、土壤、气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北满选荒队,从哈尔滨市出发到嫩江、北安、通北和东部的兴凯湖等地进行实地勘察,搜集当地可供开荒的土地面积、土层质量和气候等有关资料,探讨创建新的国营农场的可行性。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1949年3月他派丰年到嫩江创建鹤山国营机械农场,秋天他又派李晓南等到讷河创建“八一五”国营机械农场,还在通北国营机械农场设立了农业部直属农业机械化研究室。他通过这些机构为东北地区取得创建和管理国营机械农场的经验,并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从事农垦事业的骨干力量。
  东北地区解放后,畜牧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了迎接畜牧业的大发展,1950—1952年由张克威主持从苏联和民主德国进口一大批种畜,其中种马有阿尔登、富拉吉米、苏高血、贝尔雪龙、顿河、卡巴金等世界著名的优良品种11个,1200匹;种羊有斯达夫罗波、高加索、阿斯卡尼亚、苏联美利奴等5个优良品种共1499只。这期间引进的种畜品种之多,档次之高,数量之大都是从未有过的,是中国畜牧史上的一大壮举。
  为了安置这批种畜,东北农业部恢复和扩建原有的萨尔图种畜场、铁岭种马场和镇南种羊场。这批进口种畜大多数都集中在上述各种畜场,经过长期饲养,繁殖出大量的种公畜,再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优良的家畜新种。这批良种对东北地区的马匹、羊群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后东北全境解放,他负责接收沈阳的农口各大单位,包括国防部东北屯垦局、东北水利总局、公主岭农事试验场驻沈办事处、东北大学农学院塔湾旧址以及兴城园艺试验场等。1949年春,被战争破坏的公主岭农事试验场、辽阳棉作试验场、兴城园艺试验场都作为东北农业部直属试验场,陆续得到恢复和重建。
  在接收和恢复过程中,他有一个突出优点是爱惜科技人才,认真执行知识分子政策,敢于按政策留用原有科技人才,收拢战争中失散的人才,对他们进行团结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1949年上半年他还到南京、杭州、上海招聘大学教授和理工农医各类科技人才。这次招聘经过两个多月艰苦细微的工作,结果有专家教授、各类科技人才200余人到东北来参加工作。其中农业系统著名的真菌专家邓叔群教授、著名的树木学专家杨衔晋教授和农业工程学家余友泰教授等,大大加强了东北的农业科技力量。
  根据东北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的迫切需要,他于1950年特聘请刚刚从北京农业大学调到沈阳农学院的许振英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汤逸人教授为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家畜育种顾问,分别指导该场的猪和羊的育种,他们尽职尽责,定期到场检查指导。同时他还聘请北京农业大学的俞大绂教授、周明牂教授到辽南熊岳、旅大、兴城试验场,组成以农业部特产处处长奚康敏为组长的协作组,研究苹果腐烂病和桃小食心虫危害和防治问题。1951年他还邀请南京大学农学院奚元龄、冯译芳、邹钟麟、朱建人四教授来东北进行植棉技术考察,解决东北如何培养早熟棉花品种和防治棉花病虫害问题。所有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优异成果,如辽南的苹果树腐烂病经过两年的协作研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基本得到了控制,其成果被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列为东北地区建国初期主要农业科研成就之一。

为培养人才创建沈阳农学院

  1952年张克威考虑到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的问题是要培养人才,于是他志愿办好农业高等教育,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创建沈阳农学院,即后来的沈阳农业大学的工作上。他克服种种困难,为这个学校创造了全国一流的办学条件。

创建一所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校址。早在1949年张克威在他接收的东北大学农学院塔湾旧址创建沈阳农学院,建校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奉命把学院迁到哈尔滨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成为东北农学院。1951年8月东北人民政府鉴于战争形势趋于缓和,东北经济建设正待展开,决定在南满重建一所农学院,有的领导人还建议熊岳作为建校地点,张克威反复考虑,认为一个高等农业学府还是要设在交通方便、信息灵通、距省政府机关和文化设施较近的地方比较有利,于是他提出在沈阳市郊东陵附近建校的设想,经过他多方面的工作,终于在1951年11月20日东北人民政府正式作出决定:申请农业部批准在沈阳市东陵建立新的沈阳农学院。
  新建的沈阳农学院坐落在沈阳市东郊,距市中心15公里,校园占地2000余亩,北依天柱山、南频浑河,其土地条件可供农林牧果蔬蚕机水等专业综合发展,其环境条件之优越在全国农业院校中堪称一流。沈阳农学院建校以后,辽宁省人民政府又决定在附近建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展览馆、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单位,形成了一个辽宁省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中心。实践证明他对沈阳农学院校址的选择是富有远见的。
  他深知办好一所高等学校的关键和难点就是要选聘一批高水平的师资,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可是新建的沈阳农学院,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想延聘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好容易得到1952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的机会,依靠组织力量和个人能动性,南北奔走,求贤访能,延揽了一批人才,为建立沈阳农学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打下了基础。据统计,院系调整后沈农全校师生员工总计915人,其中教师88人,学生658人,职员22人,工人47人。在88名教师中包括教授17人,副教授6人,讲师14人。其中有著名的园艺学家章守玉教授、毛宗良教授,著名的土壤学家陈恩凤教授,遗传学家曹成美教授,农业生物统计学家赵仁镕教授,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分类专家张际中教授,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和抗锈育种专家龚畿道教授,农业工程学家张季高教授等。这些专家学者大多留学欧美、日本,学识渊博,又有多年的实际教学与科研经验,正是由于这些人才的集聚才使沈阳农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的水平,从建校伊始就在全国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
  建校之初他就很注意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料装备学校。他广开财源,注意节省行政费用和其他杂支,从各方面挤出钱来订购期刊,采买图书资料和精密仪器以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从1952年到1962年10年间,购置贵重仪器达4000余件,其中仅显微镜一项就有434台;中外文图书资料32.8万册。
  他很重视实验农场的建设。1952年他亲自筹划建立了东陵实验农场和熊岳园艺实验场。1954年春他又接管了沈阳市马三家子农场,改名为沈阳农学院光辉实验农场,至此沈阳农学院拥有3个实验农场,土地总面积达2600公顷,充分满足了教学、科研和试验示范的需要。

奋斗十年建成一所综合性农业大学

  张克威的理想是把沈阳农学院办成一所规模最大、科系最全的新型农业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调整中,在他的努力争取之下,中央决定将复旦大学农学院本科全部(包括农艺系、土壤农化系、园艺系)和东北农学院的土壤肥料系、病虫害系、农学系园艺专业调到沈阳组成新沈阳农学院的农学系、园艺系、土壤农化系和植物保护系。
  由于他懂得培养农业经济方面人才的重要性,故沈阳农学院建校伊始就成立了农业经济系,由他亲自兼系主任。1952年7月,全国农业院校校长会议决定全国7个大区,每个大区设1个农经系,东北地区的农经系就设在沈阳农学院。1952年关内各校农经系因师生下放农村都未招生,而沈阳农学院不仅当年招收一个专科班,而且还于第二年经过了高等教育部把四川大学农学院、贵州大学农学院农经系三、四年级学生调到沈阳继续学习。1953年当时的杨家驺副教授、李明哲副教授从南京农学院自愿调人本校,当年南京农学院农经系应届毕业生朱道华等也分配来校任教,从此逐渐形成了以赵天福、朱道华为代表的骨干教师梯队。他们经过数十年的艰苦磨炼,仰他精心的保护才有后来能在全国农经学界,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局面。
  在院系调整后,沈阳农学院还一度增设了农田水利系,1952年被调整到武汉水利学院。他出于对农业工程专业的重视和辽宁及东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迫切需要,1958年经农业部同意再次重建农田水利系。1962年农田水利系与1956年成立的农业机械化系合并,组成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三个专业在内的农业工程系。这是我国科教历史上第一个农业工程系。
  他在沈阳农学院创建之初,就着手筹建畜牧兽医系,不断物色师资,增添设施,先后建成养猪场、养禽场、养牛场和为教学、科研所必需的饲养分析楼。在上述基础上沈农于1957年首批招收畜牧系本科生,1958年扩建成为畜牧兽医系由他亲自兼任系主任(辞掉兼农业经济系主任职),并主讲畜牧学课程。为了培养畜牧兽医的师资力量,他对本系助教逐个帮助他们制订进修计划,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提出严格要求,还安排老教授为他们讲授外国著名畜牧学家的原著,又分别派出去进修和请国内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或上课,使这个系的青年师资的业务水平逐步得到提高。1962年《光明日报》着重报道了沈阳农学院这方面的经验。


  1956年春他受林业部和辽宁省林业局的委托,决定在本校筹建林学系,当年秋季招本科生。1957年底他征得林业部同意请该部副总工程师韩麟凤教授来校主持建系工作,并由林业部投资为本校建设学生宿舍楼一栋;辽宁省林业局将其直属凤城县通远堡林场(面积1489公顷)划拨给本校为附属林场,作为教学实习与科研基地。1959年正式成立林学系。
  辽宁省是我国柞蚕业的主产区。为了培养发展柞蚕业的科技人才,他于1958年从西南农学院聘请王道容教授来校主持筹建植保系蚕学专业,当年招收本科生,同时在校内兴建蚕学楼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又在本校东陵实验农场划拨给100亩土地,开辟为柞蚕蚕场和桑园。1961年蚕学专业正式成立,1962年从蚕学专业首届毕业生中留校一部分作为师资培养。1963年他又聘请蚕学专家来校任教和培养助手,使这个专业的师资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时至今日,这个专业还是世界上唯一的以柞蚕为主的蚕学专业,而且师资力量强、设备条件较好,有较大潜力待发挥,1990年国际野蚕学会把它选为国际野蚕培训中心。
  1952—1962年的十年间,在他主持下沈阳农学院已经建为有农学、园艺、土壤农化、植物保护、农业经济、农业工程、牧兽医和林学八个系,包括农学、作物育种、果树、蔬菜、绿、土壤农化、植物保护、蚕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生产机械、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气象、林学、农业生物物理及生理生化16个专业在内的多学科性综合农业大学,1985年农业部式命名为沈阳农业大学,并列为全国8所重点农业大学之阳农业大学当时有各类学科教师510人,在校的本科及研究生3365人。由于在他的领导下,科系和专业设置的较完整,开设的课程比较全面,从而使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师不同学科之间教学上可以互相借鉴,科研上可以组成多学攻关。沈阳农业大学的学生,学习农业生物科学不论哪一个业,都能够在学校学到农业工程技术课程、农业经济方面的程;同时在农业工程各专业的学生也能得到有经验的教师授农业生物科学和农业经济科学方面的知识,因而能较好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发展大农业或我国北方区的开发建设对各项科技人才的需求。

重科学爱护人才

  克威不仅热爱办学而且是一位热爱科学研究事业的领人。他在沈阳农学院建校初期就提出教师要进行科学研究,

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躬身实践,做出表率。
  1950年秋,当时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接收从苏联引进的10头大白猪种猪,放在部属铁岭种畜场饲养繁殖。不久,该场发现部分母猪有流产,公猪有睾丸肿胀等异常情况。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前来会诊,结论认为疑似布氏杆菌所引起的流产症,建议应该全部捕杀。他对这个结论抱有疑问,认为疑似不等于就是,应当通过科学实验来进一步验证。
  1953年1月,他从铁岭种畜场要来16头小母猪,5头小公猪在沈农隔离饲养,经过两年观察结果良好,并无前述在铁岭种畜场发生的情况。虽然在猪群扩大后也发现了个别小公猪肿睾和母猪死胎木乃伊现象,但这些现象不仅苏联大白猪有,本地黑猪和杂交猪也有;不仅本校有,各地不同品种猪也都有。其后经过他们与中国医科大学专家继续协作研究,历时三年,终于在1957年否定了1952年的结论,肯定了上述现象为日本乙型脑炎所致。根据这一结论,在他主持下,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很快得到治愈,使苏联大白猪迅速地由沈农推广到全国11个省市,为我国猪的杂交育种和经济杂交提供了宝贵种质资源。
  他是“苏联大白猪的风土驯化与选育提高”这一国家科研课题的主持人。从1956年起,在他主持下开始利用苏联大白猪和本地其他品种猪的杂交育种工作。至1962年已经选育出“沈花猪”和“沈白猪”等,前者繁殖力较高,适应性能强,生长发育快,杂交效益显著。1974年张克威逝世以后,由原课题的主要执行人姜绍谓副教授主持,继续对沈花猪进行选育提高,终于在1980年通过辽宁省省级鉴定为肉脂兼用型新品种,在沈阳、锦州等地大量推广饲养,颇受群众欢迎。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学术界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在生物科学方面一度受苏联李森科学派的影响,片面强调米丘林,否定摩尔根学派的观点。1956年4月,党中央毛主席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文艺和科学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张克威在此期间表现了一个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精神,亲自召集本校有关教授成立遗传学会,自任会长,并定期开会讨论有关遗传学问题,组织讲座向全校师生介绍遗传学知识。
  1957年初,他在青岛全国遗传学座谈会的启发下,进一步在全校办遗传学讨论会,并邀请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学院等有关教授前来参加。会议开始他首先致开幕词并简要介绍了遗传学的沿革以及目前两个学派争论较多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与会者敢于敞开思想,讲真心话,打破了“一言堂”的局面,使不同学派的观点开始得到实事求是的评价。这次讨论会对沈阳农学院开展遗传学教学和科研以及贯彻“双百”方针都起了积极作用。此后不久,沈阳农学院正式设置了摩尔根遗传学课程,这是东北乃至全国最先恢复此课程的农业院校之他不仅善于罗致人才,而且还善于按政策团结他们使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他常说,办学要发挥教师作用,依靠教师这个主力军。他还对工作人员说,知识分子有科学知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为他们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使他们在业务上做出成绩来。

他不但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对老专家老教授以礼相待,推心置腹,合作共事,又帮助其解决一些问题,对青年教师抱以殷切希望,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关怀倍至。多年来沈农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培养起“尊老敬贤,爱少惜才”的新风尚。在这种良好环境中,知识分子有主人翁地位和民主的风气,因此感到心情舒畅能发挥聪明才智,在教学和科研上做出成绩。这就是沈阳农学院建校初期,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大批从南方来的专家学者都能甘心情愿留下来工作,校外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愿意调入沈农的吸引力所在。
   杨守仁教授对张克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有切身体会和高度的评价。杨教授也是江苏丹阳人,1951年春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当即回到新中国,受聘任山东大学农学院教授,1953年慕名调到沈阳农学院任教授,主讲作物育种学,并主持水稻杂交育种科研课题,甚受张克威器重。1957年3月他与张克威均被选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大会,并争取到该院拨给1万元水稻科研费。这年夏天该院一位领导人给他来信:动员他到该院工作,并要他主持农业气象研究部门。为此杨守仁和张克威商量,听取他的意见。张克威说:“都是在一个党领导之下,你不要走了,在这儿工作吧,将来我们成立农业气象专业,你也可以过问。”就这一句话把杨守仁留住了。他马上给北京写信,婉言谢绝。张克威何以有这么高的威信?原来在杨守仁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气度恢宏、热爱办学、有知人之明、容人之量的十分难得的领导人,在他领导下工作感觉很痛快,所以毅然决定留下来了。几十年过去了,杨守仁早已成为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上科研上硕果累累,最近还被美国列入《国际杰出名人志》,但是杨守仁教授和沈阳农学院分不开,他是在经过张克威辛勤开拓的沈阳农学院这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热土上成长起来杰出的典型人物之一。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沈阳农学院也无例外地遭到严重破坏,对创建和发展沈阳农学院作出巨大贡献的张克威更是横加罪名,剥夺了他党内外的一切职务,长期对他进行错误的批判斗争。虽然他很坚强,但是毕竟年事已高,又身患癌症,终于在1974年3月3日含冤病逝于北京,享年73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沈阳市委作出了为张克威同志平反昭雪的决定。
  为缅怀张克威的生平和业绩,1987年,根据和张克威长期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接受过他教育的校友以及在校师生员工建议,成立了沈阳农业大学张克威教育基金会,并以这个基金会的名义在校园内敬立一尊以洁白的花岗岩为基座的张克威全身铜像。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黄镇为铜像题词。在1987年10月11日,沈阳农业大学校庆35周年纪念大会上隆重揭幕。
  (作者:刘斌)

简历

  1901年10月10日 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
  1926年7月 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1926—1927年 于美国明尼苏大学研究院肆业,攻读畜牧学科。
  1929年 春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附设畜产品加工制造学院。
  1929—1930年 任美国阿木耳畜产品加工公司圣保罗城分公司技师。
  1931—1935年 任中苏合办中东路哈尔滨农事试验场副场长
  1935年9月 在北平加入东北人民抗敌会
  1936年9月1日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 春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东北特委下设群众工作委员会员
  1937—1939年 任国民革命军181师学兵队队长、政治部民运科长、东省新泰县抗日政府县长
  1939—1940年 任八路军总部参议、高级参议、驻冀南军区代表
  1940—1945年 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生产部部长,晋冀鲁豫边区府农林局长
  1945—1946年 先后任干部总队队长,东北民主联军长春警备区司部参谋长
  1946—1948年 任吉林省人民政府建设厅厅长
  1948—1949年 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处处长。
  1949—1952年 任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沈阳农学院长。
  1952—1966年 任沈阳农学院专职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畜牧学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院院长,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农林组组,沈阳市首届科联主席,沈阳市首届科协主席,辽省科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农学会第第三届理事长,全国畜牧兽医学会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首届理事长。
  1974年3月3日 逝世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张克威.正确掌握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农业卷:24—33.
  2 张克威.注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综合卷:201—204.
  3 张克威.第二届畜牧工作会议总结提纲.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综合卷:205—209.
  4 张克威.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农业生产,供给工业原料,改善人民生活.沈阳:东北农业出版社,1951,东北农业生产总结汇编:493—526.

5 张克威.遗传学座谈会开幕词.沈阳农学院院刊,1957.2.16.
  6 张克威.学习农业科学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沈阳农学院院刊,1959.6.10.

参考文献

  [1]梁秋.纪念张克威同志.教学研究通讯,1987(2):1819
  [2]顾慰连.学习老院长,开创新局面.教学与研究通讯,1987(2):1517.
  [3]陈恩凤.学习克威同志奋斗求实精神.教学与研究通讯,1987(2):20.
  [4]杨守仁.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教学与研究通讯,1987(2):21.
  [5]张季高.建业育人,呕心沥血.沈阳农学院学报,1982(2):11—12.
  [6]牧医系.办学有方,治学无华.沈阳农学院学报,1982(2):1315.
  [7]韩宝书.建国初期东北区为发展畜牧业所推行的几项重要技术措施.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农业卷:250—254.
  [8]刘斌.沈阳农业大学创始人张克威传略.党史纵横,1988(1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