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栽培史

大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兼食用作物。原产中国,甘肃东乡林西出土有距今5000年前的大麻籽实物。另外在新石器时代的不少遗址中,都有纺织和缝纫麻、丝用的大量石制或陶制的纺锤、纺轮出土,而在出土的某些陶器上还有麻织物的印纹和印痕。大麻原称为“麻”,最早见于金文中,作剥麻纤维状。三国以后“麻”字逐渐发展为麻类作物的总称,为了便于区别,大概在唐代便改称为大麻,以后又有汉麻、火麻、黄麻等别称。大麻是明代以前,普通中国人最主要的衣着来源,只是明代以后才为棉花所取代。

最早记载大麻栽培技术的是《氾胜之书》。书中给出了大麻播种、收获和沤的时间,指出:“种枲太早,则刚坚、厚皮、多节;晚则皮不坚。宁失于早,不失于晚。获麻之法,穗勃勃如灰,拔之。夏至后二十日沤枲,枲和如丝。”书中还首次提到“种麻,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树三升。无蚕矢,以溷中熟粪粪之亦善,树一升。”这是中国有关施用追肥的最早记载。关于大麻的灌溉,书中提出“天旱以流水浇之,树五升。无流水,曝井水,杀其寒气以浇之。”这是因为井水温度低,须经曝晒提高水温后才能使用。

对大麻栽培技术记载最全面的是《齐民要术》。书中提到“凡种麻,用白麻子。”“取雨水浸之,生芽疾,用井水则生迟。浸法:著水中如炊二石米顷,漉出。著席上,布令厚三四寸,数搅之,令均得地气,一宿则芽出。水若滂沛,十日亦不生。”总结了以雨水浸种比用井水出芽快,水量过多不易出芽的经验。这是大田作物浸种催芽方法的最早记载。并指出,如土壤含水量多时可浸种催芽后播种;如土壤水分少时则只浸种不催芽即行播种。书中指出“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和“田欲岁易”,否则会引起“点叶、夭折之患”而“不任作布”,即大麻不宜连作而宜轮作,如连作会发生病害而影响纤维质量。当时大麻有和谷子、小麦、豆类等轮作的习惯,其中大麻又是谷子的较好前茬。《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不少间、套、混种的经验。一是在大麻田内套种芜青,一是在种谷楮时与大麻混播,目的是“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即起防寒作用。一是在种槐时“和麻子撒之,当年之中,即与麻齐,麻熟刈去,独留槐”,至“明年劚地令熟,还于槐下种麻,三年正月移而植之,亭亭条直,千百若一”,还说这是根据“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原理。该书反对在大豆地内间种大麻,以免导致“两损”。书中还提出了大麻去雄的做法。早在《尚书》、《诗经》、《周礼》、《尔雅》等古籍中就有专指雄麻的“枲”字,专指雌麻的“苴”字,专指麻子的“黂”字。也有称雄麻为“牡麻”,称雌麻为“苴麻”的。证明古人很早就有大麻性别的认识,《氾胜之书》还指出要在雄麻散发花粉后才能收割。《齐民要术》进一步指出“既放勃,拔去雄”,如“若未放勃,去雄者,则不成子实”。所谓“放勃”,就是指雄株大麻开花时散发的花粉。在雄株“放勃”,雌株受粉后,拔除雄株可利用其麻皮,并有利于雌株的生长和种子的发育成熟。如果在“放勃”前拔去雄株,雌株就不能结实。《齐民要术》还指出“未勃者收,皮不成。放勃不收,即骊”。就是说雄株未“放勃”前即收,因未长足,会影响纤维质量,如“放勃”后不及时收获,麻老后,皮部会累积很多有色物质而降低品质。这种对植物雌雄异株的认识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是世界生物学史上的一项突出贡献。

《齐民要术》指出,沤麻“生则难剥,大烂则不任”,提出了沤麻时发酵程度的掌握问题,要沤得不生和不过熟才行,否则会影响纤维的质量。清代《三农纪》介绍了当时老农沤麻的经验:即将麻排放人沤池后,“至次日对时,必池水起泡一两颗,须不时点检。待水泡花叠,当于中抽一茎,从头至尾撂之,皮与稿离,则是时矣。若是不离,又少待其时,缓久必泡散花收而麻腐烂,不可剥用。得其时,急起岸所,束竖场垣。逢暴雨则麻莹,晒干,移人,安收停,剥其麻片。”还强调“老农云:吃了一杯茶,误了一池麻。”这种视水泡多少来判断发酵程度的方法相当可靠,当水泡己起花而重叠满布时,表明麻已发酵,可试剥检查,如皮和秆容易剥离时,说明麻已沤好,要立即起池。否则,如至泡散花收时,则已沤过了头,会导致麻皮腐烂而不能用。起池后要成束竖立,遇雨时不致受淹而使麻皮变黑或腐烂,至晴天再剥皮。“逢暴雨则麻莹”也有道理,因暴雨一般时间不长,因麻捆竖立、雨势急,等于进行一次冲洗,可除去污物和杂质,故可使纤维洁白精莹而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