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史

中国是世界果树起源中心之一,果树种类众多。主要有枣、桃、李、杏、樱桃、梨、苹果、葡萄、柿、板栗、核桃、银杏、柑桔、枇杷、杨梅、荔枝、龙眼、香蕉、芒果、菠萝等。

中国古代果园出现很早,《诗经》中已有“园有桃”、“园有棘”、“无逾我园”等诗句。《齐民要术》中有专篇讨论果园绿篱的培植,当时作绿篱的树种有酸枣、柳、榆等,到了明代用作绿篱的植物更多。明代时人们还认识到在果园的西、北两侧营造竹林可以挡住北风,从而有利于减轻园中果树的冻害。

果树一般实行移栽,栽植距离因树种而异,同一树种在不同的时代栽植距离也不尽相同。清代文献中提出了,果树的栽植距离以“枝不相碍”为准。果树移栽的具体操作方法在《齐民要术》中有较全面的论述,其后历代典籍中也时有论述,并总结出:“移树无时,莫教树知,多留宿土,记取南枝”的经验。

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古人除采用了土壤管理、施肥灌溉等农业上常用的一些方法之外,还采用了嫁接、整枝修剪、骟树嫁树和疏花疏果等项措施。嫁接,古人称为“接树”或“插”。汉代即已出现,《说文》:“,续木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专有“插梨”一篇,专门介绍梨树的嫁接技术,并用之于“种柿”,唐韩鄂《四时纂要》始称为接树,指出同类的树都可以嫁接。元代嫁接的方法已有六种之多,《王祯农书》分别称之为身接、根接、皮接、枝接、靥接和搭接。明代徐光启则总结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树青、就节、对缝的“接树三诀”。嫁接技术自发明之后,被广泛地运用于改造花木和果品的形状、颜色和品质。

除了嫁接之外,古时还有所谓“嫁树”。嫁树,也称开甲,其原理在于破坏韧皮部,阻止地上部养分向下输送,以促进开花和果实生长,因而提高果树产量。北魏时已用于种枣、柰、林檎,贾思勰《齐民要术》提到:“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椎之,名曰嫁枣。不椎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又提到:“正月一日,或十五日,以砖石著李树歧中,令实繁”称为“嫁李”,唐韩鄂《四时纂要》统称为嫁树,对象也已扩大为果木等树,方法上则除了椎外,还加上了斫,元代发展为“敲打”,并加上了防虫的内容,《农桑衣食撮要·正月· 嫁树》:“点火把照桑枣果木等树,则无虫。”嫁树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元代还出现了一种称为“骟树”的提高果树产量的方法。元代《农桑衣食撮要》提到,农历正月果树发芽前,在树根旁宽深掘土,切断主根,勿伤须根,再覆土筑实,则结果肥大,称为“骟树”。

桑树的修剪整枝技术在宋元时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果树栽培上的运用则相对较晚,至明代《农政全书》中才提到,果树宜在距离地面6-7尺处截去主干,令其发生侧枝,使树型低矮,以便于采收。至于修剪,宋代的《橘录》中指出,应剪去过于繁盛而又不能开花结实的枝条,以通风日,以长新枝。《农桑衣食撮要》有“修诸色果木树”一项,提出剪去低小乱枝,以免耗费养分。明代《便民图纂》提出葡萄要在夏季结果时修剪,使其子肥大。明清文献中则把要修剪的枝条概括为,向下生长的“沥水条”,向内生长的“刺身条”,并列生长的“骈枝条”,杂乱生长的“冗杂条”,细长的“风枝”,以及枯朽的枝条。《齐民要术》中提到了枣树开花时,用木棒敲击树枝,以振落“狂花”的做法,用以提高产量,这种做法一直沿用至今。

树大招风,和大田作物相比,古人对于果树的防冻防霜犹为在意。主要方法有包裹、掩埋、熏烟、覆盖。《齐民要术》载,每年十月起,用草缠裹石榴、板栗等树干,到次年二月除去,葡萄则要埋蔓来防寒。熏烟法最早也见于《齐民要术》,其后历代典籍中也多有记载。在防虫方面,《南方草木状》和《酉阳杂俎》等文献,记载的华南一带的柑橘园中放养黄#蚁以防治虫害的方法,是世界上生物防治虫害的最早记载。

果树栽培技术除见于综合性农书的记载以外,还出现了一些果树专著。其中仅有关荔枝的专谱就至少有13种之多。宋人蔡襄撰写的《荔枝谱》记述福建荔枝的故实、荔枝名品陈紫的特点、荔枝产销、用途、栽培、贮藏加工和荔枝品种等内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荔枝专著;韩彦直《橘录》分述柑橘类果树各品种的形、性、味和栽培技术,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专著。元朝人柳贯撰写的《打枣谱》,汇录了72个枣名。王逢辰撰写《#李谱》,专门介绍#李的栽培历史、品种特征、栽培管理等。1813年上海人褚华撰写《水蜜桃谱》,专门记述上海水蜜桃的栽培历史、产区变迁、品种特性、繁殖方法以及栽培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