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栽培史

高粱早期称为蜀黍或蜀秫,以后又有木稷、荻粱、稻黍、芦穄、芦粟等别称,高粱的称呼始见于明代。高粱除供食用、作饲料外,秸秆还可以作多种杂用,强调高粱的利用价值,这种不见于以前农书的新杂粮,显然已为人们所重视。除此之外,高粱还以其“茎高丈余”的优势,广泛种植用以保护其它农业生物。

高粱原产于非洲,何时进入中国现尚存争议。有说距今约5000年的甘肃民乐六坝乡东灰山新石器遗址中即有碳化的高粱籽粒。有说蜀秫之名最早见于魏张揖《广雅》释草部,到晋张华《博物志》有“地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蛇”的记述,但没有栽培内容。且《齐民要术》也未收蜀黍。由是年来,魏晋时期,高粱虽然进入到了中国,但可能仅局限于边疆地区种植,内地种植并不普遍。

从高粱原名“蜀黍”来看,早期中国栽培的高粱为散穗型,且可能是通过印缅陆路传入云南、四川一带。农书中记载高粱栽培始见于《务本新书》,后《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都有记载。明清时期的一些农书,如《农政全书》、《农桑经》、《马首农言》及《救荒简易书》等都有高粱栽培技术的文字。

高粱耐旱耐涝,故常种于高地或低地,同时也宜于碱地瘠地种植,栽培技术也较为简单。古人认识到,高粱的落粒性强,不宜连作,一般常以高粱和豆类轮作换茬。但豆类中却不包括花生,因为“落花生茬种高粱,高粱皆不茂盛”。古人还发现高粱密植可增产,还发明了高粱冬播和一年可收两次的再生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