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粟)
粟,又称谷或谷子,植株称禾,原产中国,是中国北方原始农业中最早驯化的谷类作物之一。粟的野生种莠,在中国到处都有。新石器时代莠已驯化为粟。现已在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多处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粟作遗存。其中最早的是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已有7000余年。商代甲骨文中的禾字是粟植株的象形描述,粟字是禾结实时带籽实的象形描述,苗字是田中禾植株幼苗的形象。后来禾成为禾谷类作物的总称;粟是一切谷物籽实的总称;苗则成为泛指一切作物的幼苗。足见粟的地位之重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唐朝前期,粟在粮食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粟具有高度的抗旱能力,适合于北方半干旱地区原始栽培情况下种植,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地改进技术,以提高粟作的产量。选择良种是最早用以提高产量的办法。《诗经》中已有“诞降嘉种”的概念,嘉种就是良种。对于种子贮藏和留种,在《齐民要术》中有很重要的论述。指出贮藏的谷种首先要晒干,防止水分太高,以免因发热而损失发芽力。其次要严格防止混杂。防杂的办法,是要年年选择纯正的穗子单独留种,单独悬藏,来年春季单独脱粒,播种在专门的种子田里。种子田收获的种子贮藏在窖里,窖口掩盖的秸秆,必须是同一种品种的秸秆。这种严密的防杂措施,保证了品种的纯净。长期的实践培育出了众多的品种。《齐民要术》引西晋《广志》有粟的品种12个。该书又补充北魏时的粟品种86个。内有芒、耐风、兔雀暴的24个;“中#大谷”的38个;早熟、耐旱、兔雀暴的14个:晚熟、耐水的10个。从这些品种的分类看,生产上已培育出适合不同需要和适应的品种,包括早熟、晚熟、有芒、无芒、耐旱、耐水、耐风、抗虫、避雀,以及容易脱粒和品质较好(味美)和较差(味恶)等的性状。反映了粟品种资源的丰富。
在选择良种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通过精耕细作来提高粟作的产量。在整地方面:《庄子·长梧封人》中有:“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飧。”可见,早在公元前4世纪人们就已经强调种粟的地,要进行精耕细作。《群芳谱》说:“种谷地欲肥,耕欲细欲深,秋耕更佳。”农谚中有“你有米粮仓,我有秋耕地”,说明谷子地进行秋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施肥方面:《氾胜之书》中记述有溲种法,是一种施用种肥的方法,即以畜粪、蚕矢、马骨等为原料,加工成粥状,用以拌种。但到了《齐民要术》中人们发现了一种“美田之法”,即种植绿豆、小豆等作为粟田的绿肥。方法是“五六月中#种,七月、八月犁#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在施基肥方面,《农言著实》指出:“明年在某地种谷,今年就在某地上粪。先将打过之粪再翻一遍;粪细而无大块,不惟不压麦,兼之能多上地。”
在播种镇压方面:《氾胜之书》说:“种禾无期,因地为时。三月榆荚时雨,高地强土可种禾。”《齐民要术》认为:“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薄地宜早,晚必不成实也。”又说:“凡种谷,雨后为佳。遇小雨,宜接湿种……春若遇旱,秋耕之地,得仰垄待雨。春耕者,不中也。”指出春耕地不可以种下待雨。一般情况下要适当早种,因为“早田杂草少而易治,早谷皮薄米实,而收获多”。清代《知本提纲》说:“播种必先识时,得时则禾益,失时则禾损。”因为“粟得其时,长稠大穗,圆粒薄糠;粟失其时,深芒小茎,多秕蘦”。古人在决定播种期时还十分注意不同品种的不同要求。《农言著实》说:“谷有穉、笨二种,迟早不同,麦后雨水合宜,笨谷要种,穉谷亦要种,倘若遇旱无雨,则笨谷非所宜矣。得墒,穉谷多种万无一失。再者等墒不等时,有墒则穉、笨俱种亦可。”指出决定笨谷播种日期的关键,是看土壤中是否有充足的水分(墒)。清代《马首农言》说:“谷雨种山坡,立夏种河湾。”这是因为山坡地暖,所以要早种。河湾地寒,所以要迟种。《致富纪实》(1896)说:“高地正二月种,六七月熟。中地三四月种,七八月熟。低地五六七月种,九十月熟。”说明古人在决定谷子的播种期时,非常注重结合当地的具体环境条件。元代发明了镇压工具砘,王祯《农书》说:“种后,用砘车循垄碾,使根土相著,功力甚速而当。”《群芳谱·种谷》也说:“先耕后种,种后施以砘,砘令土坚,苗出旺相,如遇天旱,苗出仍砘。”
在田间管理方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间苗。《知本提纲》提出:“播种务欲其稠,立苗又欲其疏”,因为“播种稠,则无隙地而下往耘籽之功:立苗疏,则地力均而尽坚状之利。若播种一稀,再经损伤,即成白地,虽锄屡施,究无所益。立苗一稠,冗细夹杂,徒多糠秕,亦何以美田而足岁乎?”该书还提出了“留强去弱”的间苗原则。《农蚕经·剜谷节》提出“留苗视地肥饶,要分朗不可太密,不可点罨”,以及要“视谷之善岐不善岐,以为疏密”的原则。主张粟田的留苗密度,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土壤性质,以及品种分蘖能力的大小而定。《农言著实》则主张“水地谷要稠;旱地谷要稀”,并提出“以前后左右相去七八寸”为标准,确定了等距留苗的原则。二中耕。《齐民要术》说“苗生如马耳,则镞锄”,又说“锄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实多,糠薄米息,锄得十遍便得八米”。说明中耕不仅可增产增收,而且还能提高粟的品质。《知本提纲》说:“锄频则浮根去;气旺则中根深。下达吸乎地阴,上接济于天阳。……故锄不厌频,中根自深,方能吸阴济阳,气旺而有收矣。”对中耕的作用已有深刻的认识。古人还十分重视中耕与培土相结合。王祯《农书》说锄谷“第三次曰壅禾”,壅便是培土。《农蚕经》说:谷子锄至三遍,其根四布,不宜深锄,“惟当浅锄,拥土护根,乃为得法。”《马首农言》主张:“苗低浅锄之;苗高深锄之二遍,亦以上壅根。”可见中耕的传统经验,要在第二三次中耕时结合进行培土。三灌溉。粟虽然是旱作谷物,但是进行适当的灌溉还是必要的。清代《齐民四术》中有“其不能兴水种稻者,须多开池塘蓄水,以溉旱谷”。《知本提纲》说:“禾苗生成,图赖粪壤肥沃,以厚其土力,而其长养之际,龙必藉润水泽,方能发育而滋荣。则灌溉之要又不可不急矣。”说明了灌溉的重要意义。
此外古人在谷子的收获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氾胜之书》说:“获不可不速,当以急疾为务,芒张叶黄,捷获无疑。”《齐民要术》说“收获如盗寇之至”,都主张要抓紧时机迅速收获,以免延误时日而为风雨所损。《农蚕经》说:谷子“倘有三五分熟,勿降大雨,雨止便速割,一二日割完。若稍迟则倒伏或变黑,一粒全无矣,万勿迟疑,戒之戒之。”告诫人们,谷子收获期间,如遇下雨,雨后应立即抢收,不可延误。《知本提纲》主张:“故凡诸谷必当七八成熟,秸秆未至大黄之时,即为收获,则元气自不散。若待迟熟,秸干枯。生气已泄,子复脱落,渐次缩小,食必不美。”又说:“如粟谷早收,则耐煮,味美而不粘碗。若经草枯始收,则无味,粘碗而不耐煮。”强调粟谷要早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