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
中国历史上的油料作物主要有:荏、芝麻、油菜、花生、油用亚麻等。
荏,即白苏,宋代《图经本草》说“白苏,南呼为苏,北呼为荏”。历史上还有:公蕡、#、#等别称。原产中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油主要用于照明,或给衣物、器物上油,或食用。《礼记》、《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尔雅》等古籍均有简短的记载。历史上南北均有种植,然以北方为主。荏的栽培技术比较简单,汉代《氾胜之书》只说要“天旱常溉之”和“区中草生”必除之。《齐民要术》说“荏性甚易生”,故常在“园畔漫掷,使岁岁自生”,已利用其宿子自生。《三农纪》还指出“初垦荒种,可腐竹根草荄”,说明荏是一种很好的先锋作物。《救荒简易书》指出:“白荏油谷,性喜高燥,宜种沙地。”只要在“立夏断风前五日种之,则苗不为沙所打,而能早熟”, 荏是一种很好的救荒作物。它“发苗不借多土”,“宜种于石地”,而且它“六畜不敢食,其苗虫不敢食”。《务本新书》说:“凡种五谷,如地畔近道者,亦可另种苏子,以遮六畜伤践。”
芝麻是中国古老的栽培物种。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普遍认为芝麻为公元二世纪前汉代张骞从大宛引进的。也有说新石器时代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和浙江杭州水田畈遗址就有芝麻的出现。无论如何,汉代从西域传入芝麻是可以肯定的,而且它也可能是后来中国栽培芝麻的主要品种,这从芝麻在很长的时期内一直称为“胡麻”是相吻合的,胡麻是因其来自胡地而得名。
胡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作为粮食作物来食用的,或作羹、或作饮、或作饭,称为“胡麻羹”、“胡麻饮”或“胡麻饭”,并与黍、稷、稻、粱、禾、菽、麦等,被列为“八谷”之一。到六世纪时,胡麻还仍然是作为谷物来栽培的,故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将其列在“旱稻”之后,书中写道,“按今世有白胡麻、八棱胡麻。白者油多,人可以为饭,惟治脱之烦也。”
胡麻子粒的一个特点就是油多,所以从三世纪开始已用胡麻籽为原料榨取生油,用作照明燃料。六世纪时,胡麻油已用于合香泽(润发油)、治牛虱等。以后复将生油煎炼成熟油,以供食用,自此之后,芝麻也已由原来的粮食作物,而发展成为主要的油料作物,到了明代芝麻和大豆一样,“已全入蔬饵膏馔之中”直接用作食用已不多见。
随着芝麻用途的改变,芝麻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最早通称为“胡麻”,又名狗虱、胜茄、巨胜、鸿岁、方茎等。唐代,已有芝麻一名,如《四时纂要·正月》:“又缕悬苇炭,芝麻稽排,插门户上,却疫疠,禁一切之鬼。”并始有油麻之称,《四时纂要·二月·种胡麻》:“油麻每科相去一尺为法。若能区种,每亩收百石。”宋代油麻一词的使用更趋普遍,并有白油麻和乌油麻之分,宋寇宗奭《本草衍义》云:“白油麻与胡麻一等,但以其色言之,比胡麻差淡,亦不全白,今从止谓之脂麻。”由是可见,宋代在使用油麻的同时,复又出现了“脂麻”的说法,元代“脂麻”的说法逐渐流行,早期“芝麻”这一名称的出现可能是胡麻药用的产物,今日所称之“芝麻”是从脂麻而来,或者说是脂麻的俗写,是胡麻油用的结果。
北魏时《齐民要术》已对芝麻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尤其是指出收获时“以五六束为一丛,斜倚之,候口干”,然后到田间进行脱粒。这说明当时对芝麻后熟作用已有认识。宋代则非常强调中耕。《陈旉农书·六种之宜篇》说:“油麻,有早晚二等。三月种早麻,才甲拆,即耘锄,令苗稀疏。一月凡三耘锄,则茂盛。七、八月可收也。”又“五月中旬后种晚油麻,治如前法,九月成熟矣。不可太熟。”《种艺必用》也说:“种诸豆与油麻、大麻等,若不及时去草,必为草所蠹耗,虽结实亦不多。”
油菜是白菜类型和芥菜类型两种油料作物的总称。白菜型油菜又分为南方油白菜和北方小油菜两种。南方油白菜是由白菜演化而来。白菜古名菘,原产于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始为菜蔬,南宋时发展为掐苔为蔬,收子榨油的蔬油兼用的优良菜类。北方小油菜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或中国西北地区,称为芸苔、胡菜,或寒菜。唐《本草拾遗》始见有用北方小油菜的种子榨油的记载。芥菜型油菜是由芥菜演化而来。
历史上油菜多采用直播,在栽培管理方面,古人主要抓了以下见个主要方面:一是防旱保墒,主要是北方。《齐民要术》提到:“旱则畦种水浇。”二是抗寒防冻。油菜是越冬作物,入冬前(十一月)需锄地、壅根,明《神隐书》指出:若“此月培壅,来年菜不茂”。三是掐苔摘心和锄草施肥。苔可供作蔬,摘心“则四面丛生”、“花实益繁”和“结子繁衍”,“削草净,浇不厌频,则茂盛”。(《便民图纂》语)四是适时收获。油菜炸荚,落粒性强,古农谚提到:“黄八成,收十成”。
油用亚麻又称胡麻、鵶麻、壁虱。《氾胜之书》后,胡麻多见,但指的是芝麻,还是油用亚麻,往往不易判定。北宋已出现“亚麻”之名。苏颂《图经本草》载,亚麻子出兖州威胜军,甘温无毒,苗青花白,八月上旬采用,“又名鵶麻,治大风疾”。油用亚麻的抗旱耐寒力较强,适应性广,对生产条件要求不甚严格,一般以肥沃的新辟土地并适当稀植为宜。历史上北方(如山西上)、西南(如云南)等地均有种植。其生育期短,在北方一般仲春后播种,入秋收获。
花生是一种后起的油料作物。又名长生果、万寿果、落地参、落花生、番豆、地豆等。一般认为它原产于南美洲,新大陆发现后,大约16世纪初,经东南亚国家引入闽粤后相继传到内地各处,与番薯的引进相似。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是花生的原产地之一。因为在浙江吴兴钱山漾和江西修水山背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出土了4000多年前的炭化花生种子。无论如何,中国花生的种植和推广确在明清时期。
清末以前,中国栽培的是小粒花生。大粒花生自19世纪后才由传教士、华侨、商人等陆续从海外传到中国东南沿海栽培,并很快推广到南北各地。花生性喜高燥的旱原松土,或“宜栽背阴处”,尤宜种于沙地;“且耐水淹,数日不死”。由于花生属豆科作物,根系有固氮作用,故有“其田不粪而自肥饶”之称。管理上须“锄土极松”,要沙压横枝,或以晒谷篾箠滚压、粪箕足践等法压花覆地,以利花生土成实。花生落为长日照作物,一般年收一季,但在纬度较低而温度较高的岭南地区创造了两熟制花生,“一种于春分前后,大暑前后收,一种于大暑前后,白露前后收”。
花生最初是作为一种食品,直接食用。作为油料的记载始见于《三农纪》:“炒食可果,可榨油,油色黄浊,饼可肥田。”说明大约在18世纪时花生已成为重要的油料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