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稻作的曙光


    1996年2月,道县玉蟾岩遗址入选全国九五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今年3月,玉蟾岩遗址又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7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内外科学界和史学界关注的焦点。

    玉蟾岩,俗称蛤蟆洞、麻拐岩,位于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距县城16公里。”岩系石灰岩残丘,洞口呈方扇形。其洞底高出地平面约5米,为一典型的水平发育溶洞。洞口部分是一宽敞的洞厅,宽约12—15米。进深6—8米。自然堆积层近40层,厚约1.2—1.8米,生活遗迹主要为烧堆。文化堆积保存状况良好,蕴含着大量由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文化转变的信息。

    随着考古队员工作的深入开展,大量的螺狮壳、动物骨骼、打磨制石器、骨器出土了,这是史前玉赡岩人栖居于此采集、狩猎生活的见证;原始陶片和稻谷出土,则让考古队员看到了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曙光。

    1994年,当玉蟾岩考古小分队将玉蟾岩遗址出土文物的成果向国家文物局汇报时,既引起了国家文物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又使国内外权威专家感到惊讶。因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是众多学者关心并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稻作农业起源的地点和时间,学术界曾有过不同的意见。如中国云南一印度阿萨姆起源说、华南起源说等,起源的时间也由四、五千年前推移到八千多年前。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发现,无疑将这一问题的探讨时间推至一万四千年前。

    为了获取玉蟾岩遗址更详实的材料,第二次发掘在1995年秋季再次展开,改写人类水稻栽培历史的标本终于浮出水面。那是1995年11月18日,工作队员邱东联发掘时,突然发现一块不同寻常的钙质胶结物。当中国农业大学水稻专家张文结教授敲开胶结物时,发现里面竟嵌有一粒黄澄澄的稻壳。大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心情有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喜悦。因为这一敲,敲开了水稻历史之门,敲开了远古人艰辛生存的历史,敲开了人世间一个破天荒的奇迹。

    让我们来看看玉蟾岩出土的文物:

    发掘的四粒谷壳,是玉蟾岩遗址最重要的发现。张文绪教授对两次发现的稻谷进行综合研究,认为玉蟾岩出土稻谷的粒长,与普通野稻相似,但外稃顶端无芒,完全不同于普通野稻,表明已具栽培稻的性质。根据推断,玉蟾岩出土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从普通野稻向栽培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它反映了一万四千年以前人工栽培稻的事实,说明了稻作农业的起源和水稻发源地的历史。

    据统计,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文物共有2万多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焦天龙到玉蟾岩进行考察后,深有感触地说:“玉蟾岩发现水稻标本是了不起的成果,它既具有硅酸体,又有实物标本,确实了不起。”澳大利亚大学把《玉蟾岩遗址材料》列为大学教材。

   道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玉蟾岩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县里已将此项工作纳入县“十五”计划发展之中。

 

《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