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里下河稻区三化螟发生消长时段及其成因

 

李洪山 李安祥 李慈厚

仇广灿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盐城 224002) (江苏盐都县农业局 盐城 224002)

 

摘 要 江苏里下河稻区三化螟历史上曾是主害虫种,80年代以来,该害虫的发生日趋减轻,持续于稳定轻发状态。本文纵观分析了里下河稻区三化螟发生的历史、现状及趋势,认为水稻栽培布局和品种类型改变是发生程度演潜的主导因子。防治策略改进和药剂防治效果的提高也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

关键词 三化螟 消长时段

江苏里下河稻区一直是主要产粮区之一,常年植稻6570万hm2,水稻三化螟在该稻区历史上高频大发生,重大发生,对水稻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80年代以来,三化螟发生趋为平缓,很难觅迹,一度又成为偶见性次要害虫。1995年开始,江苏里下河稻区三化螟又逐步出现, 在江都、泰兴、东台等县(区)的部分地区造成中等程度为害,虽然在发生广度和程度上都小于6070年代, 但这已给里下河稻区给了警示。本质客观回顾该稻区三化螟消长历史,正确分析目前螟情,对正确指导水稻病虫害防治有现实意义。现以里下河稻区典型县盐都县60年代以来的螟虫资料为主作具体分析。

 

1 6070年代江苏里下河稻区三化螟猖獗为害时段及其原因

 

年 代

早栽稻

 

中 稻

 

单季晚稻

 

双季晚稻

 

万km2

万km2

万km2

万km2

60年代

1.80

28.89

1.98

31.61

2.46

39.5

   
70年代

1.80

27.44

3.0

52.38

0.62

10.9

0.54

9.26

80年代1994年    

5.5

93.93

       
1995年以来    

5.5

95以上

       

 

60年代和70年代里下河稻区三化螟大发生年,重大发生年频频出现,尤其在60年代这种猖獗为害表现尤为突出。如1961年单灯诱蛾52729头,田间二代残留1000头以上,1962年、1965年和1966年等年份在稻田因三化螟为害造成的白穗率常在50%以上。70年代三化螟在发生总量上虽少于60年代,年均7473头,是60年的15%20%,但在田间仍可造成中等偏重危害程度。水稻三化螟属单食性害虫,对水稻有绝对的依赖性,其发生数量和发生时期与水稻生育期密切相关。水稻分蘖或孕穗破口期是易害生育期。里下河稻区从1960年开始,普遍实行了沤改旱、旱改水的一年多熟制,70年代又实行了双三熟,种植布局是单双三、早中晚、籼粳种并植的混栽局面(表1)。在这种耕作改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错综复杂就为三化螟的发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链,害虫每世代卵高峰期都能与水稻易害生育期相遇,有利于螟虫的存活和繁殖。如在一代卵孵高峰期刚好与早栽稻分蘖期相遇。高蛀茎成活率和充足的早栽稻面积田为后代发生提供了足够的虫源基数;二代的卵孵高峰与中稻的孕穗破口期相遇,田间虫量增殖和受害明显;三代的卵孵高峰与单晚、双晚稻(尤其是早接早)的易害生育期相遇。由此可见,6070年代的耕作制度和品种布局是三化螟猖獗为害的根本原因。

70年代水稻种植布局与60年代的布局大致相似,但三化螟在发生数量上明显下降,防治药剂种类的改变和防效的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60年代防治药剂都是六六六或以六六六为主体的复配药剂,在施用技术多是在盛蛾期喷粉,田间实际防效仅为60%70%。70年开始用呋喃丹、杀虫双、杀虫眯、甲铵磷等高效药剂,方法上改喷粉杀蛾为喷雾或浇杀蚁螟,防效大幅度地提高到85%90%。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田间实际发生量。

 

2 19801994年江苏里下河稻区三化螟平稳轻发生和消寂时段及其原因

自1980年以来,里下河稻区三化螟的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逐年减少且轻。盐都县测报站自19801994年间仅诱蛾199头,且在1986年后一头未见。这种状态的形成较大程度上源于现行种耕制度的改善和稳定。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稻区普遍实行了稻麦二熟制,中稻面积占到90%95%以上,早稻、晚稻仅占10%以下,而且多分布于一些边缘地区和农艺技术较差的地区。稻麦二熟制以中籼为主,杂中籼汕优63占主要种植面积。早晚稻面积的减少极显著地压低了虫源基数。同时,中籼稻一般在6月下旬分蘖,8月上旬孕穗破口,可有效错开三化螟的卵孵高峰期,使螟虫的食物繁殖链的断裂,种群增殖量变小。在这样持续不断的种群负压下,三化螟必将在70年代的药控基础下快速消寂。但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三化螟在里下河稻区仍存在一定的虫源点,它们分布在县市交界的荡区,如大纵河地区,溱东地区。在这些地区螟虫发生量仍维持在中等偏轻或轻发生水平,在全稻区控制策略上也不可忽视,如周边环境条件一旦适宜,三化螟必可外扩成害。

 

3 90年代中期以来里下河稻区三化螟曲折回升时段及其原因

90年代中期以来,三化螟的发生从零星可见逐步回升到普遍发生。分析原因其螟害的回升与品种布局调整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90年代中期后,全稻区普遍实行了调籼扩粳工程,粳稻面积占全稻区的50%以上。普遍种植了武育粳3号、盐粳4号等中粳系列品种,中粳稻与中籼稻相比,生育期较长,分蘖孕穗期滞后,一般在6月下7月中和8月中下旬。此时一般正是三化螟二、三代卵孵高峰期,易害生育期和易害虫态吻合性好,在三化螟虫量累积上起了积极作用,加之轻型栽培技术如旱育稀植、抛秧等多靠田间分蘖成穗夺高产,苗蘖生育期差异较大,分蘖期拉长,孕穗破口期松散,导致田间落卵量大,幼虫存活率高,为害加重。随着虫口基数逐年累积,必将形成三化螟的发生数量逐年增加,为害面积逐年扩大的局面。因此,该稻区多年来形成的虫口基数虽较低,但在这种栽培制度下客观上形成三化螟危害缓慢回升的现实将继续维持下去。在90年代中后期对三化螟的发生发展应严加监控。防治上一方面重抓新药剂的筛选和防治技术的改进,另一方面选用生育期较短的中粳稻品种,发挥传统栽培避螟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华南农学院主编. 农业昆虫学(上册). 北京农业出版社,194195

陈其志. 湖北省水稻三化螟发生规律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5(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