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泰和水稻种植模式变迁大回放


  注马香、六月白、女儿红、紫眼、赤米、大黄……一个个陌生而又美丽的水稻品名将人们的记忆带回到遥远的过去,见证了江西泰和县水稻种植模式的变迁。
  因“地产嘉禾,和气所生”得名的泰和,地处江西中南部吉泰盆地,是江南有名的粮仓。1983年泰和被列为全国第一批6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后,勤劳的泰和人为国家生产了数以亿计的粮食。
  在这块神奇富饶的土地上,泰和人培育出一个又一个水稻品种。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他们不断追求和探索,水稻种植模式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大变革。
  回放泰和水稻种植模式的变迁历程,有着38年工龄的高级农艺师曾玉淼感叹万千:“泰和水稻种植经历了品种改良、播种方法、施肥模式的变革。
  品种变革:高杆稻——矮杆稻——杂交稻
  说起品种的变革,“泰和粮王”马市镇种粮大户邹冬苟回忆起泰和水稻品种变革的“三部曲”:高杆稻——矮杆稻——杂交稻。
  建国初,泰和是清一色的高杆稻,禾杆高多在1米以上。1951年泰和开始推广改良品种“赣农3425”和长粒籼等高杆稻,当年在万合、上田、塘洲等乡取得亩产较本地一般品种高出15—25公斤,这激发了泰和人的极大热情,早稻南特号、莲塘早、华东399、晚稻黄禾子、浙场9号、油粘子等16个优良品种先后引进,古老沉寂的大地迎来了充满生机活力的水稻“新儿女”。农民们评价说:改良品种成熟早,谷粒饱满,穗子长,产量高,平均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
  1964年,高杆改良品种普及全县,150多个传统的农家品种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改良时代的标志品种——赣农3425从此主导泰和水稻格局,它以产量稳而高、出米率高、胀性好、出饭率高的优点,广受农民欢迎。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在那个口粮短缺的时代,赣农3425种植久盛不衰。
  经过多年的种植,这些高杆稻的缺陷慢慢的暴露出来。邹冬苟说:高杆品种产量低、株型松散、不耐肥、易脱粒、易倒伏、多数经久退化、生育期长。
  高杆缺陷的暴露,促使泰和水稻人发展矮杆品种。1964年,时任泰和县委书记的寇育彬从广东省参观归来,并带回了少量矮杆良种——他这一超前的睿智之举引发了泰和水稻的第二次革命——高杆变矮杆。当年试种成功后,县里调种引进,全面推行水稻矮杆化进程。从1964年到1971年,他们仅用了7年时间,就基本淘汰了高杆品种,而在此之前的水稻改良工作。曾亲历矮杆化工作的退休农艺师胡加忠说:“矮杆化的最大历史贡献就是:成功解决了水稻生产中高产与倒伏的两难矛盾,使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间的比例有提高,高杆杆多谷少,矮杆杆少谷多,平均亩产在600斤以上”。从1964年引种以来的25年间,泰和人先后对100个以上矮杆品种进行择优汰劣,最终主栽26个当家品种。
  革新之路永无此境。1975年,勇立潮头的泰和人吹响了杂交水稻选育的号角。他们从吉安首次引种“汕优2号”,一炮打响。次年,农业部门派遣由技术人员和稻农组成的“千人大军”远赴海南岛制种300亩;1977年,全县大面积推广杂交晚稻“汕优2号”10万亩获高产。
  然而,历史似乎有意要考验泰和人——由于制种程度和耕作技术不符合要求,保纯工作不严,部分杂交稻比较优势不明显,1980年之后,稻农们种杂交品种的积极性下挫,全县杂交稻面积连续5年急剧下降。困境中,泰和水稻人毫不气馁,他们锲而不舍地继续开拓杂交水稻之路。
  1985年后,杂交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捷报不断传来,由于育种育新的突破,1986年早稻杂交试种成功,1986年后试行早晚两季双杂喜获丰收,同时,泰和人创造性地推出早杂组合,他们在沙村、塘洲试种“威优64”、“威优49”组合平均亩产突破800斤,高产田达1200斤,“汕优63、威优63、汕优桂33”晚杂组合,平均亩产也在700斤以上,高产田超过千斤,较常规稻亩增产在120斤以上。分蘖能力强,抗病虫害,成熟早,穗大粒多产量高,杂交品种的优良特性,使其成功取代矮杆水稻,泰和水稻发展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以1987年普及杂交稻为标志,泰和从此迈进了杂交水稻新纪元。
  从90年代起,泰和人紧抓“杂优组合”不放,坚持走优质精品之路,并连创佳绩。由于威优华联2号、威优200、威优48、协49的育成,使早杂新组合在全县快速推广,同时汕优64、汕优桂、协优49等的晚杂组合也齐头并进。到90年代末,泰和杂交稻推广面积超过40万亩,累计达200万亩以上,按每亩增产50公斤计算,仅90年代就为农业增产稻谷1亿公斤以上。
  进入21世纪,泰和乘势而上,粮食生产一路高歌猛进。他们瞄准市场,精心打造优I402、金优402、优I974、金优974等早杂组合,并推出协优432、金优桂99、金优207、金谷3号、汕优82等晚杂组合。品质带来高产和效益。2000年以来,每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都高于70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80%以上,亩产稳定在1000斤左右,仅2004年一年间,泰和杂交稻面积就将近90万亩,粮食总产达37.17万吨,比上年增加86.4%,全年粮食商品率达到60%,农民年人均种粮纯收入跃升至1010.76元。
  今年,全县56.07万亩早稻中,杂交品种占81%。55年的历史积淀,对品质的精益求精蕴育出了今天泰和大米“优质、绿色、纯正”的良好口碑,协优432、南集3号、马坝新粘等一批优质稻米品牌,令粤闽客商纷至沓来,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美誉远播……
  育秧方法:湿润育秧——旱床育秧——塑盘育秧
  万事开头难,对水稻栽培来说,育秧效率高低和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作物的生长及产量。
  “朦朦懂懂、清明浸种”。千百年来,农民采用“水播水育”这一传统方法,整地、淀清田水后,在将芽谷满田撒播。1亩秧苗可供应10亩稻田,种1亩稻田需耗种10公斤。由于“水播水育”通气性、抗寒性及分蘖力差,产量始终徘徊在150—200公斤/亩。1952年,土地改革极大推动了农业生产,泰和开始改良水播方式,在互助组内,“合式秧田”应运而生,人们用盐水或黄泥水选种,改满田洒播为分畦播种,达到稀播壮秧的目的。
  1964年,伴随着水稻矮杆化改良的推进为育秧革新带来了契机,一种新的“湿润育秧”方法闪亮登场。上模乡老村支书曾方文回忆说:“当时,这种方法一经试用,便被全乡农民快速采用。它的好处是早稻可防闭气缺氧,晚稻避免了高温水烫芽,不烂秧,秧苗粗壮,成秧率高。在操作手法上比水播水育简便多了,播种后实行泥浆盖籽,出苗后实行水层护秧。”新法带来良效,1亩秧管10亩稻田,每亩稻田用种降至15斤,亩均增产在50斤以上。乘矮杆水稻普及东风,20多年来,湿润育秧法凭借综合优势,超越其他方式,在泰和得到了广泛沿用,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
  1992年,又一种新方法令老乡们眼界大开,那就是“旱床育秧”。整畦,畦面洒水并喷敌克松,播种,以红壤覆盖畦面,拱架盖膜,这种用水量少的技术让稻农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1亩秧可栽插50-60亩稻田,每亩稻田用种进一步减少到12斤,亩增产达30斤以上。不久后,旱床育秧法盛行全县。
  1995年,杂交水稻的飞速发展,让泰和人开始寻找一种更为快捷高效的手段来适应新的生产要求,“塑盘育秧”法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泰和农技中心负责人告诉笔者:“塑盘育秧是目前为止,最经济、最高效的技术,全县9.5万农户基本上都在使用它。”盛夏6月,在沿溪镇种粮大户龙明华的秧田中,笔者目睹了这一方法的现场操作:在湿润的秧田中,农民们精心作好畦,尔后,洒施适量壮秧剂及呋喃丹,接着平铺塑盘并在上面均匀糊泥,在刷净盘面余泥后,耐心播种,最后,拱架盖膜。现场指导的农技专家介绍说,塑盘育秧省工省时,减少秧田面积,方便抛秧,而且增产增效。1亩秧田可满足50-60亩稻田之用,每亩稻田耗种量大幅减少,杂优稻仅需3-4斤,常规稻也不过6-8斤,而且亩增产又上新台阶,达40斤以上,确保了农民增收。
  施肥历程:家肥——绿肥——化肥
  水稻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水稻栽培史,也是一部肥料改良史。家肥(自然肥)、绿肥、化肥三大主角演绎了泰和水稻施肥的历程。
  在乡村,上了年纪的老农们都清晰记得,50年代广用农家肥的情景:以牛猪栏粪为主的厩肥,用青草、农作物稿杆沤成的堆肥,割草皮熏烧出的山区火土灰肥,还有门前屋后的塘泥肥等,形式各异,花样繁多,悉数投入水田之中,以求得一年的稻谷丰收。1956年调查显示,当时每亩水稻使用家肥、自然肥的总量达3000斤,是1949年的3倍,但3000斤农家肥回报给人们的是仅仅300斤的亩产量。
  随着1956年双季连作稻面积的扩大,农家肥愈发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一个新的名字——红花草,照亮了泰和水稻种植前进的路程。这种冬季豆科绿肥作物因其固氮利肥,产量高的优点,成为了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泰和水稻的巨大“肥料库”。这一时期,红花草年均播种面积保持在30万亩以上,1969年曾高达41万亩。红花草,在泰和水稻史上功不可没。
  进入80年代,杂交水稻史无前例的兴盛景象,让化肥走上了前台,担纲领衔。在化肥使用上,泰和人早就敢吃“螃蟹”,并一直在不懈探索。早在1947年,他们就大胆引进过1000斤硝酸铵进行试用。1952年调入硫酸铵5000斤在全县推广,这种被老表们俗称肥田粉(氮肥)的东西,通过增强光合作用,促使水稻长势茂盛,洒下1斤纯氮就能使每亩多产谷10斤,1亩田单季需耗肥12斤左右,却可增产120斤。在广施红花草的60年代,土肥专家们尝试着增施磷肥,实行氮磷结合技术,实践令他们欣喜:1斤钙镁磷增产2斤。76岁高龄的老农郭水根向笔者回忆起他首次试用磷肥收到的效果:“肥料一下去,效果就不一样,禾苗根芽长得快,还比往常提早2天成熟,谷粒饱满,当时我1亩田用了25斤左右,多收了40斤谷子呢。”氮磷结合用肥的良效,使这一方法在70年代成为人们使用化肥的主导形式。80年代,泰和拉开了推广化肥的大幕,经过土壤肥力普查、监测,全县80%的土壤缺钾,磷含量也有所下降,缺磷少钾成为制约水稻产量实现突破的主要障碍,泰和人果断加大钾肥应用量,增强作物抗倒伏抗病能力。1985年,在历经近4年“多点肥料田间试验”后,长期困扰人们的水稻施用化肥难题终于破解——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使用,能够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降本。
  在近20年的生产检验中,这一技术的优势日益凸显:与传统施肥相比,配方施肥使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单季亩增产至少在20公斤以上,每亩节本增效超过20元。在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1998年,泰和人还积极试行生物肥。改善土壤,提高肥效,吸收率达30%,绿色无污染,亩增产10-15%以上,生物肥料的这些优点,令不少有眼光的农民欣然接受。目前,泰和生物肥施用面积已达到10万亩左右,生物肥必将与氮磷钾配方施肥“亲密融合”,共同“哺育”着泰和大地上百万亩青葱稻田,让泰和水稻产业走向更加精彩灿烂的明天。


(信息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