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
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秦汉以前,苎麻已进入北方,故《诗经》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苎”。但长期以来,苎麻的主要产区在南方。故王祯《农书》说:“南人不解刈麻(大麻),北人不知治苎”。不过在元代苎麻又有向北方扩展的趋势。当时的农书也开始积极致力于苎麻栽培技术的总结。元官修农书《农桑辑要》中就专门新添有“栽种苎麻法”,代表了当时苎麻栽培技术的最高水平。后来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还专为苎麻设立一门,备载治苎纺织工具。
苎麻栽培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各有其利。《农政全书》说:“无种子者,亦如压条栽桑,取易成速效而已。然无根处取远致为难,即宜用种子之法。”元时农书,如《农桑辑要》,讲种苎由于旨在扩大推广苎麻种植,故对种子繁殖讲得较多。种苎从苗床整地开始,要求土壤松细湿润,俾幼芽易于萌发;要用蚕沙作为种肥;选种要用水选,取其沉者,播种采用和细土拌匀撒播。这些跟《齐民要术》中的大麻种植方法大体相同。最大的不同在于苗床管理方面,为了防止幼苗遭干旱、大雨冲散或冲乱,《农桑辑要》提出了搭棚覆盖的方法:即“可畦搭二三尺高棚,上用细箔遮盖。五六月内炎热时,箔上加苫重盖,惟要阴密,不致晒死。但地皮稍干,用炊帚细洒水于棚上,常令其下湿润。遇天阴及早、夜,撒去覆箔。到十日蝗,苗出,有草即拔。苗高三拔,不须用棚。如地稍干,用微水轻浇。”
种子繁殖的苎麻在正式移栽前,要经过一次假植。《农桑辑要》指出:“约高三寸,却择比前稍高壮地,别作畦移栽。临移时,隔宿先将有苗畦浇过,明旦也将做下空畦浇过,将苎麻苗用刃器带土掘出,转移在内,相隔四五寸一栽。”假植以后,“务要频锄,三五日一浇。如此将护二十日后,十日半月一浇。到十月后,用牛驴马生粪厚盖一尺”,以后再在“来年春首移栽”。移栽时宜,以“地气动为上时,芽动为中时,苗长为下时”。
《农桑辑要》中也提到了分根、分枝和压条等多种繁殖方法。“分根,连土于侧近地内分栽”;分枝“第三年根科交胤稠密,不移必渐不旺,即将本科周围稠密新科,再依前法分栽。”“压条滋胤,如桑法移栽亦可。”在实际使用中,中国古代常把多种繁殖方法综合运用于老苎园的更新和苎地的繁殖。《群芳谱》载:“苎已盛时,宜于周围掘取新科,如法移栽,则本科长茂,新栽又多。或如代园种竹法,于四五年后,将根科最盛者间一畦,移栽一畦,截根分栽,或压条滋生。此畦既盛,又掘彼畦,如此更代.滋植无穷。”
在苎田管理方面,古人主要抓了中耕、施肥、灌溉和保护麻兜越冬几个方面。其中防冻,使苎麻安全越冬是个关键环节。多年生苎麻喜暖畏寒,冬季必须保护。《农桑辑要》指出:“至十月,即将割过根茬,用牛、马粪厚盖一尺,不致冻死。”《农政全书》还对这段话作注说“如此厚盖,则栽得过冬,所以中土得种。若北方未知可否?吾乡三十度上下地方,盖厚一二寸即得矣”。认为河南能种苎麻是由于厚盖粪肥而能安全越冬,更北的地区如厚盖一尺是否可行则不能肯定,而长江流域可以盖得薄一些,也能越冬。冬季盖粪壅培,既是防冻,也是施肥。《群芳谱》指出“十月后用牛马粪盖,厚一尺,庶不冻死。二月后,耙去粪,令苗出,以后岁岁如此。若北土,春月亦不必去粪,即以作壅可也”。
古人认识到苎麻的适时收割很重要。明代《菽园杂记》指出:“若过时而生旁枝,则苎皮不长。生花则老,而皮粘于骨不可剥。”清末《抚郡农产考略》也说:“早则太嫩,迟则浆干。”古人主要是依据苎麻自身生长情况,如根旁小芽高度、根部颜色和麻皮色泽等来确定收割的时间。《士农必用》:“割时须根旁小芽高五六分,大麻即可割。大麻即割,其小芽荣长,即二次麻也。若小芽过高,大麻不割,芽既不旺,又损大麻。”这是看根旁小芽高度的方法。《农桑衣食撮要》提出“看根赤获刈”,根据的根部颜色。《种苎麻法》和《抚郡农产考略》等说:“视麻之皮转灰黑至梢,则可剥。尽半月内须剥尽。”这一方法依据皮色,比前两种更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