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小 麥 第 十 瞿 麥 附

    《 廣 雅 》 曰 ( 一 ) : 「 大 麥 , 麰 也 ; 小 麥 , ● 也 。」

    《 廣 志 》 曰 : 「 虜 水 ( 二 ) 麥 , 其 實 大 麥 形 , 有縫 。 ● ( 三 ) 麥 , 似 大 麥 , 出 涼 州 。 旋 麥 【 一 】 , 三 月種 , 八 月 熟 , 出 西 方 。 赤 小 麥 , 赤 而 肥 , 出 鄭 縣 【 二 】。 語 曰 : 『 湖 豬 肉 , 鄭 稀 熟 。 』 山 提 ( 四 ) 小 麥 , 至 黏弱 ; 以 貢 御 。 有 半 夏 小 麥 , 有 禿 芒 大 麥 , 有 黑 穬 麥 【 三】 。 」

    《 陶 隱 居 本 草 》 云 ( 五 ) : 「 大 麥 為 五 穀 長 , 即今  麥 也 , 一 名 麰 麥 , 似 穬 麥 , 唯 無 皮 耳 。 穬 麥 , 此 是今 馬 食 者 。 然 則 大 、 穬 二 麥 , 種 別 名 異 , 而 世 人 以 為 一物 , 謬 矣 【 四 】 。 」

    按 世 有 落 麥 者 , 禿 芒 ( 六 ) 是 也 。 又 有 春 種 穬 麥也 。

    大 、 小 麥 , 皆 須 五 月 、 六 月 暵 地 【 五 】 。 不暵 地 而 種 者 , 其 收 倍 薄 。 崔 寔 曰 : 「 五 月 、 六 月 ( 七 )菑 麥 田 也 。 」

    種 大 、 小 麥 , 先 ● , 逐 犁 ● 種 者 佳 。 再倍 省 種 子 而 科 大 【 六 】 。 逐 犁 擲 之 亦 得 , 然 不 如 作 ● 耐旱 。 其 山 田 及 剛 強 之 地 , 則 耬 下 之 。 其種 子 宜 加 ( 八 ) 五 省 【 七 】 於 下 田 。 凡 耬 種 者 , 非直 土 淺 易 生 , 然 於 鋒 、 鋤 亦 便 。

    穬 麥 , 非 良 地 則 不 須 種 。 薄 地 徒勞 , 種 而 必 不 收 。 凡 種 穬 麥 , 高 、 下 田 皆 得 用 , 但 必 須良 熟 耳 。 高 田 借 擬 ( 九 ) 禾 、 豆 , 自 ( 十 ) 可 專 用 下 田也 。 八 月 中 戊 社 前 【 八 】 種 者 為 上 時 , 擲者 , 畝 用 子 二 升 半 。 下 戊 前 為 中 時 , 用子 三 升 。 八 月 末 九 月 初 為 下 時 。 用子 三 升 半 或 四 升 。

    小 麥 宜 下 田 。 歌 曰 : 「 高 田 種 小麥 , ● 穇 【 九 】 不 成 穗 。 男 兒 在 他 鄉 , 那 得 不 憔 悴 。 」 八 月 上 戊 社 前 為 上 時 , 擲 者 , 用子 一 升 半 也 。 中 戊 前 為 中 時 , 用子 二 升 。 下 戊 前 為 下 時 。 用 子 二升 半 。

    正 月 、 二 月 ( 十 一 ) , 勞 而 鋤 之 。 三 月 、 四 月 ,鋒 而 更 鋤 。 鋤 麥 倍 收 , 皮 薄 麵 多 ; 而 鋒、 勞 、 鋤 各 得 再 遍 為 良 也 。

    令 ( 十 二 ) 立 秋 前 治 訖 。 立 秋 後則 蟲 生 。 蒿 、 艾 簞 【 一 0 】 盛 之 , 良 。 以蒿 、 艾 蔽 ( 十 三 ) 窖 埋 之 , 亦 佳 。 窖 麥 法 : 必 須 日 曝 令乾 , 及 熱 埋 之 【 一 一 】 。 多 種 久 居 【 一 二 】 供 食 者, 宜 作 劁 才 彫 切 麥 【 一 三 】 : 倒刈 , 薄 布 , 順 風 放 火 ; 火 既 著 , 即 以 掃 帚 撲 滅 , 仍 打 之。 如 此 者 , 經 ( 十 四 ) 夏 蟲 不 生 ; 然 唯中 作 麥 飯 及 麵 用 耳 。

    《 禮 記 ‧ 月 令 》 曰 ( 十 五 ) : 「 仲 秋 之 月 , … … 乃 勸 人 種 麥 , 無 或 失 時 ; 其 有 失 時 , 行 罪 無 疑 。 」 鄭玄 注 曰 : 「 麥 者 , 接 絕 續 乏 之 穀 , 尤 宜 重 之 。 」

    《 孟 子 》 曰 ( 十 六 ) : 「 今 夫 麰 麥 , 播 種 而 耰 之, 其 地 同 , 樹 之 時 又 同 ; 浡 然 而 生 , 至 於 日 至 【 一 四 】之 時 , 皆 熟 矣 。 雖 有 不 同 , 則 地 有 肥 、 磽 , 雨 露 之 所 養, 人 事 之 不 齊 。 」

    《 雜 陰 陽 書 》 曰 : 「 大 麥 『 生 』 於 杏 。 二 百 日 秀, 秀 後 五 十 日 成 。 麥 『 生 』 於 亥 , 『 壯 』 於 卯 , 『 長 』於 辰 , 『 老 』 於 巳 , 『 死 』 於 午 , 惡 於 戊 ( 十 七 ) , 忌於 子 、 丑 。 小 麥 『 生 』 於 桃 。 二 百 一 十 日 秀 , 秀 後 六 十日 成 。 忌 與 大 麥 同 。 蟲 食 杏 者 麥 貴 。 」

    種 瞿 麥 【 一 五 】 法 : 以 伏 為 時 。 一名 「 地 麵 」 。 良 地 一 畝 , 用 子 五 升 , 薄 田 三 四 升 。 畝收 十 石 。 渾 蒸 , 曝 乾 , 舂 去 皮 【 一 六 】 , 米 全 不 碎 。 炊作 飧 【 一 七 】 , 甚 滑 。 細 磨 , 下 絹 簁 【 一 八 】 , 作 餅 ,亦 滑 美 。 然 為 性 多 穢 , 一 種 此 物 , 數 年 不 絕 ; 耘 鋤 之 功, 更 益 劬 勞 。

    《 尚 書 大 傳 》 曰 ( 十 八 ) : 「 秋 , 昏 , 虛 星 【 一九 】 中 , 可 以 種 麥 。 」 「 虛 , 北 方 玄 武之 宿 ; 八 月 昏 中 , 見 於 南 方 。 」

    《 說 文 》 曰 : 「 麥 , 芒 ( 十 九 ) 穀 。 秋 種 厚 埋 (二 十 ) , 故 謂 之 『 麥 』 【 二 0 】 。 麥 , 金 王 而 生 , 火 王而 死 。 」

    《 氾 勝 之 書 》 曰 : 「 凡 田 有 六 道 , 麥 為 首 種 。 種麥 得 時 , 無 不 善 。 夏 至 後 七 十 日 , 可 種 宿 麥 。 早 種 則 蟲而 有 節 , 晚 種 則 穗 小 而 少 實 。

    「 當 種 麥 , 若 天 旱 無 雨 澤 , 則 薄 漬 麥 種 以 酢 且故 反 漿 并 蠶 矢 ; 夜 半 漬 , 向 晨 速 投 之 , 令 與 白 露 俱下 。 酢 漿 令 麥 耐 旱 , 蠶 矢 令 麥 忍 寒 。

    「 麥 生 黃 色 , 傷 於 太 稠 。 稠 者 鋤 而 稀 之 。

    「 秋 鋤 以 棘 柴 耬 之 , 以 壅 麥 根 。 故 諺 曰 : 『 子 欲富 , 黃 金 覆 。 』 『 黃 金 覆 』 者 , 謂 秋 鋤 麥 、 曳 柴 壅 麥 根也 。 至 春 凍 解 , 棘 柴 曳 之 , 突 絕 其 乾 葉 。 須 麥 生 , 復 鋤之 。 到 榆 莢 時 , 注 雨 止 , 候 土 白 背 復 鋤 。 如 此 則 收 必 倍。

    「 冬 雨 雪 止 , 以 物 輒 藺 麥 上 , 掩 其 雪 , 勿 令 從 風飛 去 。 後 雪 , 復 如 此 。 則 麥 耐 旱 、 多 實 。

    「 春 凍 解 , 耕 和 土 , 種 旋 麥 。 麥 生 根 茂 盛 , 莽 鋤【 二 一 】 如 宿 麥 。 」

    氾 勝 之 區 種 麥 : 「 區 大 小 如 上 農 夫 區 。 禾 收 , 區種 。 凡 種 一 畝 , 用 子 二 升 。 覆 土 厚 二 寸 , 以 足 踐 之 , 令種 土 相 親 。 麥 生 根 成 , 鋤 區 間 秋 草 。 緣 以 棘 柴 律 土 壅 麥根 。 秋 旱 , 則 以 桑 落 時 澆 之 。 秋 雨 澤 適 , 勿 澆 之 。 春 凍解 , 棘 柴 律 之 , 突 絕 去 其 枯 葉 。 區 間 草 生 , 鋤 之 。 大 男、 大 女 治 十 畝 。 至 五 月 收 , 區 一 畝 , 得 百 石 以 上 , 十 畝得 千 石 以 上 。

    「 小 麥 忌 戌 , 大 麥 忌 子 , 『 除 』 日 不 中 種 。 」

    崔 寔 曰 : 「 凡 種 大 、 小 麥 , 得 白 露 節 , 可 種 薄 田; 秋 分 , 種 中 田 ; 後 十 日 , 種 美 田 。 唯 穬 , 早 晚 無 常 。正 月 , 可 種 春 麥 、 豍 豆 , 盡 二 月 止 。 」

    青 稞 麥 【 二 二 】 。 特 ( 二 一 ) 打時 稍 難 , 唯 映 ( 二 二 ) 日 用 碌 碡 【 二 三 】 碾 。 右 (二 三 ) 每 十 畝 , 用 種 八 斗 。 與 大 麥 同 時 熟 。 好 收 四 十 石; 石 ( 二 四 ) 八 九 斗 麵 。 堪 作 飯 ( 二 五 ) 及 餅 飥 ( 二 六) , 甚 美 。 磨 , 總 盡 ( 二 七 ) 無 麩 。 鋤一 遍 佳 , 不 鋤 亦 得 。

( 一 )   見 《 廣 雅 ‧ 釋 草 》 , 「 ● 」作 「  」 。 「 廣 雅 」 , 各 本 誤 作 「 爾 雅 」 , 據 金 抄 、 漸西 本 改 正 。 漸 西 本 是 依 據 吾 點 引 「 景 」 的 校 記 「 爾 改 廣」 改 正 的 。

( 二 )   「 水 」 , 《 太 平 御 覽 》 卷 八三 八 「 麥 」 引 《 廣 志 》 作 「 小 」 。

( 三 )   「 ● 」 , 金 抄 、 黃 校 劉 錄 、張 校 、 明 抄 、 漸 西 本 及 《 初 學 記 》 卷 二 七 「 五 穀 」 、 《太 平 御 覽 》 卷 八 三 八 「 麥 」 引 《 廣 志 》 並 同 。 此 字 字 書未 收 , 疑 誤 。 湖 湘 本 、 《 津 逮 》 本 、 《 學 津 》 本 作 「 稅」 。 郭 璞 注 《 方 言 》 卷 七 「 發 、 稅 」 說 : 「 稅 , 猶 脫 也。 」 李 善 注 《 文 選 》 陸 機 《 招 隱 詩 》 : 「 脫 與 稅 , 古 字通 。 」

( 四 )   「 山 提 」 , 未 詳 。 漸 西 本 從吾 點 校 改 作 「 朱 提 」 。 朱 提 , 郡 名 , 見 前 《 大 豆 》 篇 注釋 【 一 】 。

( 五 )   《 陶 隱 居 本 草 》 , 書 已 佚 。本 條 所 引 見 於 《 重 修 政 和 證 類 本 草 》 所 錄 存 的 《 名 醫 別錄 》 和 陶 弘 景 ( 隱 居 ) 注 中 。 《 名 醫 別 錄 》 所 記 是 : 「大 麥 , … … 為 五 穀 長 。 」 陶 弘 景 注 是 : 「 今 稞 麥 , 一 名麰 麥 , 似 穬 麥 , 惟 無 皮 爾 。 」 《 名 醫 別 錄 》 「 穬 麥 」 下陶 弘 景 注 是 : 「 此 是 今 馬 所 食 者 。 」 大 、 穬 二 麥 , 始 著錄 於 《 名 醫 別 錄 》 , 「 然 則 」 以 下 , 應 是 陶 弘 景 本 人 的辨 說 。 下 文 按 語 , 才 是 賈 氏 本 文 。

( 六 )   「 芒 」 , 金 抄 誤 作 「 芸 」 。

( 七 )   「 六 月 」 , 金 抄 、 明 抄 誤 作「 一 曰 」 , 湖 湘 本 及 《 輯 要 》 引 作 「 六 月 」 , 卷 一 《 耕田 》 篇 引 《 四 民 月 令 》 亦 作 「 六 月 」 , 茲 改 正 。

( 八 )   「 加 」 , 金 抄 誤 作 「 如 」 。

( 九 )   「 借 擬 」 是 「 假 使 準 備 作 」的 意 思 , 指 高 田 如 果 準 備 作 為 禾 、 豆 田 , 自 然 可 以 專 用低 田 種 穬 麥 。 金 抄 作 「 惜 樅 」 , 誤 。

( 十 )   「 自 」 , 明 抄 誤 作 「 目 」 。

( 十 一 ) 「 二 月 」 , 黃 校 、 張 校 、 明抄 誤 作 「 三 月 」 , 據 金 抄 、 湖 湘 本 等 改 正 。

( 十 二 ) 金 抄 作 「 令 」 , 各 本 作 「 今」 。 唐 韓 鄂 《 四 時 篡 要 》 「 六 月 」 篇 作 「 須 在 立 秋 前 」, 「 今 」 明 係 「 令 」 字 之 誤 , 茲 從 金 抄 。

( 十 三 ) 金 抄 、 明 抄 作 「 蔽 」 , 是 ;他 本 作 「 閉 」 , 實 誤 ; 湖 湘 本 作 「 閑 」 , 尤 誤 。

( 十 四 ) 「 經 」 , 明 抄 誤 作 「 無 」 ;他 本 均 脫 。 據 金 抄 補 正 。

( 十 五 ) 《 月 令 》 無 「 人 」 字 。 《 鄭玄 》 注 無 「 宜 」 字 。 餘 同 。

( 十 六 ) 見 《 孟 子 ‧ 告 子 上 》 篇 。 末句 作 : 「 … … 雨 露 之 養 , 人 事 之 不 齊 也 」 , 餘 同 。

( 十 七 ) 金 抄 及 《 輯 要 》 引 作 「 戊 」, 韓 鄂 《 四 時 纂 要 》 「 正 月 」 篇 引 《 氾 勝 之 書 》 同 , 凡「 惡 」 皆 在 日 干 , 明 抄 、 湖 湘 本 等 作 「 戌 」 , 誤 。

( 十 八 ) 《 隋 書 ‧ 經 籍 志 》 等 著 錄 鄭玄 注 《 尚 書 大 傳 》 三 卷 , 今 已 亡 佚 。 清 陳 壽 祺 有 輯 校 本, 頗 為 完 善 。 該 輯 本 除 輯 錄 《 要 術 》 此 條 外 , 並 輯 有 自經 典 注 疏 及 類 書 所 引 者 , 此 句 作 : 「 主 秋 者 虛 , 昏 中 ,可 以 種 麥 。 」 下 面 注 文 , 陳 氏 釐 定 為 鄭 玄 所 注 。

( 十 九 ) 「 芒 」 , 明 抄 、 湖 湘 本 誤 作「 芸 」 , 據 金 抄 及 《 說 文 》 原 文 改 正 ( 漸 西 本 已 從 吾 點校 改 正 ) 。

( 二 十 ) 「 秋 種 厚 埋 」 , 《 說 文 》 作「 秋 穜 厚 薶 」 , 「 種 」 或 「 穜 」 , 「 埋 」 或 「 薶 」 , 均同 字 異 寫 。

( 二 一 ) 黃 校 、 明 抄 作 「 特 」 ( 金 抄、 張 校 誤 作 「 持 」 ) , 他 本 作「
治 」 。 按 下 文 小 注 「 鋤 一 遍 佳 , 不鋤 亦 得 」 , 對 於 正 文 毫 不 相 干 , 疑 應 在 「 特 打 時 稍 難 」前 , 則 作 「 特 」 尤 為 順 適 。

( 二 二 ) 金 抄 、 黃 校 、 張 校 作 「 快 」, 誤 ; 《 學 津 》 本 從 《 輯 要 》 引 作 「 映 」 ; 明 抄 、 湖 湘本 等 作 「 伏 」 。 「 映 日 」 是 在 強 日 照 下 曝 晒 , 「 伏 日 」不 一 定 每 天 見 日 , 而 且 「 快 」 、 「 映 」 形 似 , 故 據 《 輯要 》 參 照 金 抄 作 「 映 」 。

( 二 三 ) 「 右 」 , 各 本 同 。 按 「 右 」是 古 人 指 說 或 總 結 上 文 的 習 用 字 , 但 在 《 要 術 》 中 這 樣的 用 法 絕 少 ( 只 卷 八 《 八 和 齏 》 篇 有 「 右 件 」 ) , 而 且在 這 裏 也 不 太 合 適 。 下 文 「 石 八 九 斗 麵 」 的 「 石 」 字 ,金 抄 、 黃 校 、 張 校 、 明 抄 均 脫 , 懷 疑 就 是 這 個 「 石 」 字竄 越 在 這 裏 而 又 錯 成 「 右 」 字 。 即 使 如 此 , 此 條 來 源 ,仍 有 可 疑 。 用 種 量 以 十 畝 為 單 位 , 收 穫 也 以 十 畝 計 算 ,注 文 不 針 對 正 文 , 都 和 《 要 術 》 慣 例 違 反 , 而 「 總 盡 」的 用 詞 與 卷 前 《 雜 說 》 「 盡 總 」 相 同 , 重 經 營 規 劃 , 亦與《
雜 說 》 相 合 , 可 能 竟 不 是 賈 氏 本 文, 而 出 後 人 所 附 益 。

( 二 四 ) 「 石 」 , 金 抄 、 黃 校 、 張 校、 明 抄 脫 , 據 明 清 刻 本 補 。

( 二 五 ) 「 飯 」 , 金 抄 、 黃 校 、 明 抄、 漸 西 本 同 , 他 本 及 《 輯 要 》 引 作 「  」 。 「  」 指 炒麥 麵 。 燕 麥 可 以 作  , 但 亦 供 炊 飯 煮 粥 , 故 存 金 抄 之 舊。

( 二 六 ) 「 餅 飥 」 , 除 《 學 津 》 本 、漸 西 本 從 《 輯 要 》 引 改 作 「 餺 飥 」 外 , 他 本 均 同 。 《 方言 》 卷 十 三 : 「 餅 謂 之 飥 」 。 「 餅 飥 」 是 麵 食 的 泛 稱 ,「 餺 飥 」 只 是 「 湯 餅 」 , 茲 存 金 抄 之 舊 。

( 二 七 ) 「 總 盡 」 , 金 抄 、 明 抄 等 同; 《 輯 要 》 引 無 「 總 」 字 ( 漸 西 本 從 之 ) 。 「 總 」 字 在這 裏 似 乎 多 餘 , 其 實 不 然 。 卷 前 《 雜 說 》 :「
半 已 下 黑 子 , 盡 總 落 矣 。 」 王 羲 之《 題 筆 陣 圖 後 》 : 「 且 作 餘 字 總 竟 , 然 後 安 點 。 」 「 總盡 」 即 「 盡 總 」 、 「 總 竟 」 , 意 即 全 部 磨 完 。《
輯 要 》 以 意 刪 , 故 不 從 。

【 一 】   「 旋 」 , 隨 即 , 不 久 。 「 旋麥 」 即 春 麥 。 春 麥 當 年 種 , 當 年 收 , 故 稱 為 「 旋 」 。 而冬 麥 要 越 冬 , 因 此 別 稱 為 「 宿 麥 」 。

【 二 】   鄭 縣 , 秦 置 , 故 治 在 今 陝 西華 縣 北 。 下 文 「 湖 」 , 應 指 湖 縣 , 漢 置 , 故 治 在 今 河 南靈 寶 縣 西 , 與 鄭 縣 鄰 近 。

【 三 】   穬 麥 顏 色 多 種 , 有 黃 白 、 棕、 黑 等 色 。

【 四 】   「 穬 麥 」 , 即 裸 大 麥 , 蘇 北等 地 又 稱 「 元 麥 」 。 大 麥 是 有 稃 大 麥 和 裸 大 麥 的 總 稱 。現 在 通 常 稱 有 稃 大 麥 為 大 麥 , 而 別 稱 裸 大 麥 為 裸 麥 、 穬麥 或 元 麥 , 青 海 、 西 藏 地 區 又 稱 青 稞 。 但 按 照 本 段 內 陶弘 景 ( 隱 居 ) 所 辨 別 的 , 恰 恰 和 這 個 相 反 : 陶 所 指 「 大麥 」 是 現 在 的 裸 麥 ( 「  」 同 「 裸 」 ) , 而 所 指 「 穬 麥」 卻 是 現 在 的 大 麥 , 即 內 外 穎 與 果 皮 相 互 膠 緊 不 易 分 離的 通 常 大 麥 。

【 五 】   「 暵 」 也 寫 作 「 熯 」 。 《 晉書 食 貨 志 》 : 「 太 興 元 年 詔 曰 : 『 徐 揚 二 州 , 土 宜 三 麥, 可 督 令 熯 地 , 投 秋 下 種 。 』 」 即 夏 耕 晒  , 晒 後 再 耕耙 收 ● , 入 秋 下 種 。 「 三 麥 」 指 小 麥 、 大 麥 、 穬 麥 , 晉時 已 有 此 名 。

【 六 】   「 再 倍 省 」 , 即 省 兩 倍 , 也就 是 只 用 到 三 分 之 一 的 種 子 。「
科 大 」 這 裏 指 分 櫱 多 。

【 七 】   「 加 五 省 」 是 省 一 半 。

【 八 】   「 社 」 , 這 裏 指 秋 社 , 在 立秋 後 第 五 個 「 戊 」 日 。 「 八 月 中 戊 」 指 八 月 中 第 二 個 戊日 , 但 與 秋 社 日 不 一 定 在 同 一 日 。 這 裏 「 八 月 中 戊 社 前」 的 精 神 是 要 趕 在 社 前 下 種 , 即 最 遲 不 得 遲 於 中 戊 的 社日 。 下 文 「 上 戊 社 前 」 , 同 此 解 釋 。 陳  《 農 書 ‧ 六 種之 宜 篇 》 : 「 八 月 社 前 , 即 可 種 麥 。 … … 麥 經 兩 社 , 即倍 收 而 子 顆 堅 實 。 」 以 後 吳 懌《
種 藝 必 用 》 、 王 禎 《 農 書 ‧ 播 種 篇》 都 照 抄 陳  。 《 要 術 》 這 裏 是 要 求 「 經 兩 社 」 的 最 早記 載 。

【 九 】   「 ● 穇 」 , 音 廉 衫 , 義 同 「 ● ● 」 ( 音 廉 纖 ) 。 《 集 韻 》 : 「 禾 草 不 實 , ● ● 之 貌。 」

【 一 0 】 「 簞 」 , 音 單 , 竹 、 葦 之 類編 制 的 圓 形 容 器 。 王 禎 《 農 書 》 卷 十 五 有 「 種 簞 」 圖 ,並 說 : 「 盛 種 竹 器 也 。 其 量 可 容 數 斗 , 形 如 圓 甕 , 上 有 ● 口 。 農 家 用 貯 穀 種 , 庋 之 風 處 , 不 至 鬱 浥 , 勝 窖 藏 也。 」 《 要 術 》 卷 三 《 種 胡 荽 》 篇 有 「 作 蒿 ● 盛 之 」 , 這裏 「 蒿 、 艾 簞 」 , 似 是 用 蒿 、 艾 莖 幹 編 製 的 簞 。

【 一 一 】 小 麥 具 有 熱 進 倉 密 閉 保 管 的特 性 。 經 過 這 樣 處 理 後 , 由 於 在 密 閉 狀 態 中 高 溫 的 延 續, 能 將 日 晒 時 尚 未 死 去 的 害 蟲 完 全 消 滅 。 《 要 術 》 「 必須 日 曝 令 乾 , 及 熱 埋 之 」 , 就 是 趁 熱 密 閉 保 藏 法 的 最 早記 載 。 以 後 《 四 時 纂 要 》 進 一 步 在 烈 日 下 地 面 最 熱 時 上晒 , 並 且 做 到 快 晒 快 收 , 可 使 麥 溫 更 高 , 效 果 更 好 。 近年 來 許 多 糧 庫 採 用 了 這 一 趁 熱 密 閉 保 管 的 經 驗 , 基 本 上解 決 了 小 麥 保 管 中 的 蟲 害 問 題 。 《 要 術 》 「 令 立 秋 前 治訖 」 , 除 利 用 伏 日 高 熱 外 , 還 含 有 趕 在 小 麥 休 眠 期 終 了前 完 成 , 避 免 影 響 種 子 發 芽 率 的 作 用 。

【 一 二 】 「 久 居 」 即 久 積 , 久 藏 。

【 一 三 】 《 廣 雅 ‧ 釋 詁 一 》 以 「 斷 也」 釋 「 劁 」 , 《 玉 篇 》 釋 為 「 刈 穫 也 」 , 都 沒 有 特 別 的意 思 。 但 這 裏 以 割 下 放 火 燒 過 稱 為 「 劁 麥 」 , 是 否 和 「劁 」 字 從 火 有 關 , 其 義 未 詳 。 又 卷 一 《 收 種 》 篇 : 「 選好 穗 純 色 者 , 劁 刈 高 懸 之 。 」 卷 二 《 種 瓜 》 篇 : 「 先 種晚 禾 , 熟 , 劁 刈 取 穗 。 」 則 「 劁 刈 」 是 指 割 穗 , 和 一 般的 刈 穫 有 分 別 。

【 一 四 】 「 日 至 」 這 裏 指 夏 至 。

【 一 五 】 「 瞿 麥 」 , 未 詳 。 《 爾 雅 ‧ 釋 草 》 : 「 大 菊 , 蘧 麥 。 」 郭 璞 注 : 「 一 名 麥 句 薑 , 即瞿 麥 。 」 邢 昺 疏 : 「 案 《 本 草 》 … … 陶 注 云 : 『 今 出 近道 。 一 莖 生 細 葉 , 花 紅 紫 赤 , 可 愛 , 子 頗 似 麥 , 故 名 瞿麥 。 』 」 這 頗 像 石 竹 科 的 瞿 麥 。 《 救 荒 本 草 》 卷 上 有 「石 竹 子 」 , 據 說 就 是 瞿 麥 , 但 「 蒴 內 有 小 黑 子 , 味 苦 辛」 , 是 採 葉 不 採 子 的 。 《 本 草 綱 目 》 指 為 即 是 石 竹 。 這些 , 都 不 是 《 要 術 》 所 稱 可 以 作 飧 作 餅 食 的 瞿 麥 。 從 文中 採 用 「 渾 蒸 , 曝 乾 , 舂 去 皮 」 的 脫 殼 辦 法 和 「 多 穢 」的 特 性 看 來 , 似 是 一 種 在 半 栽 培 過 程 中 的 野 生 燕 麥 。

【 一 六 】 「 渾 蒸 」 , 整 粒 地 蒸 ( 連 穎殼 一 起 ) 。 「 舂 去 皮 」 , 舂 去 穎 殼 , 因 燕 麥 除 裸 燕 麥 外, 內 外 穎 緊 包 著 子 粒 不 易 分 離 。

【 一 七 】 「 飧 」 , 音 孫 。 《 釋 名 ‧ 釋飲 食 》 : 「  , 散 也 , 投 水 於 中 解 散 也 。 」 即 所 謂 「 水和 飯 」 , 也 就 是 帶 湯 的 飯 。 卷 九 《 飧 飯 》 篇 記 載 著 多 種的 「 飧 」 。

【 一 八 】 「  」 , 也 寫 作 「  」 , 即今 「 篩 」 字 。

【 一 九 】 「 虛 星 」 , 二 十 八 宿 之 一 ,玄 武 七 宿 的 第 四 宿 。 《 禮 記 ‧ 月 令 》 虛 星 「 昏 中 」 在 九月 , 和 這 裏 所 說 「 八 月 」 不 同 。

【 二 0 】 《 說 文 》 「 埋 」 作 「 薶 」 ,字 同 。 徐 鍇 《 說 文 繫 傳 》 : 「 麥 之 言 幕 也 , 埋 之 意 。 」王 煦 《 說 文 五 翼 》 解 釋 說 : 「 許 氏 以 薶 訓 麥 , 義 以 音 起也 。 古 麥 音 如 『 薶 』 , … … 淮 南 謂 麥 曰 『 昧 』 , 故 史 從音 為 文 。 」 由 冬 麥 壅 埋 土 中 而 得 「 麥 」 ( 埋 ) 的 音 , 所以 說 : 「 秋 種 厚 埋 , 故 謂 之 麥 。 」

【 二 一 】 據 陝 西 省 佳 縣 楊 志 貴 同 志 提出 意 見 , 「 莽 鋤 」 指 快 鋤 , 抓 緊 時 機 , 來 勢 要 猛 , 要 迅速 鋤 完 。 因 春 麥 種 得 遲 , 等 到 可 鋤 時 , 已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而 天 氣 已 轉 暖 , 降 雨 又 陸 續 增 加 , 對 春 麥 生 長 發 育 極為 有 利 , 如 果 不 抓 緊 時 機 快 鋤 , 春 麥 已 封 壟 , 就 無 法 鋤了 。

【 二 二 】 「 青 稞 麥 」 指 裸 大 麥 , 亦 指燕 麥 , 這 裏 是 指 後 者 。 如 果 「 瞿 麥 」 亦 指 燕 麥 , 則 此 條為 重 出 , 因 此 此 條 的 來 源 , 頗 為 可 疑 。

【 二 三 】 「 碌 碡 」 , 也 寫 作 「 磟 碡 」、 「 ● 碡 」 , 音 六 獨 , 是 輥 碾 田 間 土 塊 和 場 上 穀 物 的 器具 , 用 木 製 或 石 製 , 有 有 稜 道 的 和 渾 圓 的 , 用 畜 力 挽 行。 王 禎 《 農 書 》 卷 一 二 有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