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 芋 第 十 六
《 說 文 》 曰 ( 一 ) : 「 芋 , 大 葉 實 根 駭 人 者 , 故 謂之 『 芋 』 【 一 】 。 」 「 齊 人 呼 芋 為 『 莒 』 。 」
《 廣 雅 》 曰 ( 二 ) : 「 渠 【 二 】 , 芋 ; 其 莖 謂 之 ● 。 」 公 杏 反(
三 ) 「 藉 姑 , 水 芋 也 , 亦 曰 烏 芋 【 三 】 。 」
《 廣 志 》 曰 : 「 蜀 漢 既 繁 芋 , 民 以 為 資 。 凡 十 四等 : 有 君 子 芋 , 大 如 斗 , 魁 【 四 】 如
杵 ● 【 五 】 。 有 車轂 芋 , 有 鋸 子 芋 , 有 旁 巨 芋 , 有 青 邊 芋 : 此 四 芋 多 子 。有 談 善 芋 , 魁 大 如 瓶
, 少 子 ; 葉 如 散 蓋 【 六 】 , 紺 色 ;紫 莖 , 長 丈 餘 ; 易 熟 , 味 長 , 芋 之 最 善 者 也 ; 莖 可 作 羹(
四 ) 臛 , 肥 澀 , 得 飲 乃 下 。 有 蔓 芋 , 緣 枝 生 , 大 者 次【 七 】 二 三 升 。 有 雞 子 芋 , 色 黃 。 有 百 果
芋 , 魁 大 , 子繁 多 , 畝 收 百 斛 ; 種 以 百 畝 , 以 養 彘 。 有 早 ( 五 ) 芋 ,七 月 熟 。 有 九 面 芋 , 大 而
不 美 。 有 象 空 芋 , 大 而 弱 , 使人 易 飢 。 有 青 芋 , 有 素 芋 , 子 皆 不 可 食 , 莖 可 為 菹 ( 六) 【 八 】
。 凡 此 諸 芋 , 皆 可 乾 腊 , 又 可 藏 至 夏 食 之 。 又百 子 芋 , 出 葉 俞 縣 【 九 】 。 有 魁 芋 , 無 旁 子 , 生
永 昌 縣【 一 0 】 。 有 大 芋 , 二 升 , 出 範 陽 、 新 鄭 【 一 一 】 。 」
《 風 土 記 》 曰 : 「 博 士 芋 , 蔓 生 【 一 二 】 , 根 如鵝 、 鴨 ( 七 ) 卵 。 」
《 氾 勝 之 書 》 曰 : 「 種 芋 , 區 方 深 皆 三 尺 。 取 豆萁 內 區 中 , 足 踐 之 , 厚 尺 五 寸 。 取 區 上 濕 土 與 糞 和 之 ,內 區 中 萁 上 , 令 厚 尺 二 寸 , 以 水 澆 之 , 足 踐 令 保 澤 。 取五 芋 子 置 四 角 及 中 央 , 足 踐 之 。 旱 , 數 澆 之 。 萁 爛 。 芋生 子 , 皆 長 三 尺 。 一 區 收 三 石 。
「 又 種 芋 法 : 宜 擇 肥 緩 土 近 水 處 , 和 柔 , 糞 之 。二 月 注 雨 , 可 種 芋 。 率 二 尺 下 一 本 。 芋 生 根 欲 深 , 其旁 以 緩 其 土 。 旱 則 澆 之 。 有 草 鋤 之 , 不 厭 數 多 。 治 芋 如此 , 其 收 常 倍 。 」
《 列 仙 傳 》 曰 : 「 酒 客 為 梁 【 一 三 】 , 使 烝 民 益種 芋 ( 八 ) :『
三 年 當 大 饑 。 』 卒 如 其 言 , 梁 民 不 死 。 」 按芋 可 以 救 饑 饉 , 度 凶 年 。 今 中 國 多 不 以 此 為 意 , 後
至 (九 ) 有 耳 目 所 不 聞 見 者 。 及 水 、 旱 、 風 、 蟲 、 霜 、 雹 之災 , 便 能 餓 死 滿 道 , 白 骨 交 橫 。 知
而 不 種 , 坐 致 泯 滅 ,悲 夫 ! 人 君 ( 十 ) 者 , 安 可 不 督 課 之 哉 ?
崔 寔 曰 : 「 正 月 , 可 菹 ( 十 一 ) 芋 。 」
《 家 政 法 》 曰 : 「 二 月 可 種 芋 也 。 」
( 一 ) 《 說 文 》 作 : 「 芋 , 大 葉 實根 駭 人 , 故 謂 之 『 芋 』 也 。 」 下 一 條 見 「 莒 」 字 下 , 作: 「 莒 , 齊 謂 芋 為 『 莒 』 。 」
( 二 ) 《 廣 雅 ‧ 釋 草 》 作 : 「 蕖 ,芋 也 ; 其 莖 謂 之 ● 。 」 「 ● 」 音 耿 , 現 在 一 般 口 語 中
還稱 「 莖 」 為 「 梗 」 , 和 「 ● 」 同 音 。 《 要 術 》 引 原 作 「其 葉 謂 之 ● 」 , 「 葉 」 顯 係 誤 字 , 吾
點 引 「 景 」 校 改 作「 莖 」 , 是 。 茲 據 《 廣 雅 》 改 正 。 下 一 條 《 廣 雅 ‧ 釋 草》 則 作 : 「 葃 菇 、 水
芋 , 烏 芋 也 。 」 「 葃 」 音 昨 。 《 要術 》 引 有 「 亦 曰 」 , 王 念 孫 、 王 引 之 《 廣 雅 疏 證 》 認 為: 「
《 廣 雅 》 之 文 , 無 言 『 亦 曰 』 者 , 蓋 誤 引 。 」 按 古人 引 書 , 重 在 徵 引 明 事 , 往 往 對 原 文 有 刪 約
, 或 在 不 違反 原 義 下 有 加 添 , 或 前 後 倒 置 。 這 樣 的 引 法 , 見 於 引 《廣 雅 》 文 的 , 在《
要 術 》 他 人 所 引 中 不 乏 實 例 , 例 如卷 十 「 胡 荾 〔 五 九 〕 」 郭 璞 引 《 廣 雅 》 就 有 : 「 枲 耳 也, 亦
云 胡 枲 」 ; 「 鬱 〔 二 五 〕 」 《 詩 義 疏 》 引《
廣 雅 》 , 「 一 名 」 、 「 又 名 」 還 多至 五 個 。 說 明 這 裏 是 《 要 術 》 加 添 , 不 是 誤 引 。
( 三 ) 黃 校 、 張 校 、 明 抄 、 湖 湘 本作 「 必 杏 反 」 , 金 抄 作 「 分 杏 反 」 , 均 誤 。 按 「 ● 」 ,《 玉 篇 》 : 「 公 杏 反 」 , 「 必 」 、 「 分 」 均 係 「 公 」 字形 近 而 訛 , 茲 改 正 。
( 四 ) 明 抄 作 「 美 」 , 金 抄 「 美 」上 有 「 善 」 字 , 均 訛 ; 他 本 作「
羹 」 , 是 。 據 《 太 平 御 覽 》 卷 九 七五 「 芋 」 引 《 廣 志 》 作 「 莖 可 作 羹 臛 」 , 金 抄 「 善 美 」二 字
, 顯 係 「 羹 」 字 被 割 裂 後 錯 成 兩 個 , 而 且 這 種 羹 臛「 肥 澀 」 得 不 易 下 嚥 , 也 並 不 「 美 」 , 茲 改
正 。 「 臛 」, 金 抄 訛 作 「 ● 」 。
( 五 ) 各 本 均 作 「 旱 」 , 茲 從 金 抄作 「 早 」 。 七 月 熟 的 芋 是 相 當 早 的 。
( 六 ) 「 菹 」 , 金 抄 、 黃 校 、 張 校作 「 葅 」 , 字 同 ; 明 抄 作 「 ● 」 , 俗 訛 字 ( 古 書 刻 本 、抄 本 上 這 一 寫 法 很 多 ) 。 此 字 在 他 處 各 本 也 有 這 三 種 寫法 , 本 書 統 一 作 「 菹 」 。
( 七 ) 金 抄 、 黃 校 、 湖 湘 本 作 「 鵝鴨 」 , 明 抄 作 「 鵝 雞 」 , 《 太 平 御 覽 》 卷 九 七 五 引 《 風土 記 》 作 「 雞 鴨 」 , 茲 從 金 抄 。
( 八 ) 「 酒 客 為 梁 , 使 烝 民 益 種 芋」 , 金 抄 、 明 抄 、 湖 湘 本 均 如 文 ; 《 輯 要 》 引 作 「 酒 客為 梁 丞 , 使 民 益 種 芋 」 , 《 學 津 》 本 、 漸 西 本 從 之 。
( 九 ) 金 抄 作 「 後 至 」 , 是 ; 黃 校、 張 校 、 明 抄 作 「 後 生 」 , 湖 湘 本 、 《 津 逮 》 本 添 作 「後 生 中 」 , 《 學 津 》 本 從 《 輯 要 》 引 作 「 後 生 至 」 , 《漸 西 》 本 又 添 作 「 後 生 中 至 」 , 均 出 後 人 予 奪 。 「 後 至」 作 「 後 來 至 於 … … 」 講 , 《 要 術 》 是 指 責 不 作 防 患 未然 準 備 的 「 有 耳 不 聞 」 的 昏 聵 官 吏 , 不 是 什 麼 「 後 生 」, 故 從 金 抄 。 說 詳 《 宋 以 來 齊 民 要 術 校 勘 始 末 述 評 》 第二 節 第 二 目 。
( 十 ) 「 君 」 , 明 抄 訛 作 「 居 」 ,據 金 抄 、 湖 湘 本 改 正 。
( 十 一 ) 「 菹 」 , 應 是 「 種 」 字 之 誤, 參 看 《 四 民 月 令 輯 釋 》 「 正 月 」 篇 校 記 。
【 一 】 徐 鍇 《 說 文 繫 傳 》 : 「 芋 ,猶 言 吁 也 。 吁 , 驚 詞 , 故 曰 『 駭 人 謂 之 芋 』 。 芋 狀 如 蹲鴟 , 故 駭 人 。 」
【 二 】 王 念 孫 、 王 引 之 《 廣 雅 疏 證》 : 「 蕖 者 , 巨 也 , … … 或 謂 之 莒 。 … … 渠 , 大 也 。 … … 芋 之 大 根 名 渠 , 又 名 魁 也 。 渠 、 莒 古 同 聲 , 故 又 名 莒; 莒 之 為 言 猶 渠 也 。 」
【 三 】 「 藉 姑 」 即 慈 菇 。 「 烏 芋 」, 一 般 指 荸 薺 ; 但 也 有 指 為 慈 菇 的 ( 如 吳 其 濬 《 植 物 名實 圖 考 》 ) 。 無 論 所 指 為 何 種 , 本 條 所 引 , 均 與 芋 無 關。
【 四 】 「 魁 」 指 「 芋 魁 」 , 即 芋 的塊 莖 的 主 幹 , 俗 稱 「 芋 頭 」 。
【 五 】 「 杵 ● 」 , 即 所 謂 「 去 ● 」( 音 旅 ) , 是 用 竹 柳 之 類 編 成 的 圓 形 盛 飯 容 器 。 《 方 言》 卷 十 三 : 「 ● , 南 楚 謂 之 筲 , 趙 魏 之 郊 謂 之 去 ● 。 」郭 璞 注 : 「 盛 餅 筥 也 。 」 《 儀 禮 ‧ 士 昏 禮 》 鄭 玄 注 作 「 ● 籚 」 ; 《 說 文 》 作 「 凵 盧 」 , 並 說 : 「 飯 器 , 以 柳 為之 。 」
【 六 】 古 時 稱 雨 傘 為 「 蓋 」 , 「 散蓋 」 即 張 開 如 傘 蓋 。 王 念 孫 、 王 引 之 《 廣 雅 疏 證 》 引 《要 術 》 作 「 繖 蓋 」 , 則 指 「 羅 傘 」 ( 俗 呼 「 黃 涼 傘 」 ), 但 「 繖 」 字 是 王 氏 改 的 。
【 七 】 「 次 」 是 相 及 、 相 比 的 意 思。 《 史 記 ‧ 酷 吏 列 傳 ‧ 杜 周 傳 》 : 「 內 深 次 骨 」 。 《 索隱 》 : 「 次 , 至 也 。 」 《 文 選 》 司 馬 遷 《 報 任 少 卿 書 》有 「 次 比 」 。 這 裏 「 次 二 三 升 」 , 意 即 差 不 多 有 二 三 升大 。
【 八 】 「 菹 」 有 菜 菹 和 肉 菹 二 類 。這 裏 指 菜 菹 , 即 漬 藏 生 菜 , 就 是 現 在 的 醃 菜 、 酸 泡 菜 。《 要 術 》 中 經 常 提 到 , 卷 九 並 有 《 作 菹 藏 生 菜 法 》 專 篇。
【 九 】 葉 俞 縣 , 「 俞 」 , 《 太 平 御覽 》 卷 九 七 五 引 《 廣 志 》 作 「 榆 」 。 葉 榆 縣 , 漢 置 , 故治 在 今 雲 南 大 理 縣 東 北 。
【 一 0 】 永 昌 縣 , 三 國 吳 置 , 故 治 在今 湖 南 祁 陽 縣 。 又 南 朝 宋 置 , 在 今 成 都 附 近 。 「 魁 芋 」是 蜀 地 十 四 種 芋 以 外 的 芋 , 而 且 郭 義 恭 是 晉 人 , 所 稱 「永 昌 縣 」 , 非 指 宋 置 之 縣 。
【 一 一 】 範 陽 , 縣 名 , 故 城 在 今 河 北定 興 縣 。 又 郡 名 , 三 國 魏 置 , 隋 廢 , 郡 治 即 今 河 北 涿 縣。 新 鄭 , 縣 名 , 秦 置 , 即 今 河 南 新 鄭 縣 。
【 一 二 】 古 有 以 山 藥 一 類 的 植 物 為 芋類 的 , 如 《 南 方 草 木 狀 》 卷 上 : 「 甘 ● , 蓋 薯 蕷 之 類 ,或 曰 芋 之 類 。 」 這 裏 「 蔓 生 」 和 上 文 引 《 廣 志 》 的 「 蔓芋 」 , 應 是 指 山 藥 一 類 的 蔓 性 草 本 植 物 。 和 「 烏 芋 」 同樣 , 都 只 有 「 芋 」 名 而 實 際 和 芋 無 關 。
【 一 三 】 梁 , 縣 名 , 漢 置 , 故 治 在 今河 南 省 臨 汝 縣 。 梁 郡 是 南 北 朝 時 才 有 的 。 《 列 仙 傳 》 舊題 漢 劉 向 撰 , 故 梁 應 指 梁 縣 , 否 則 其 書 為 偽 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