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 菁 ( 一 ) 【 一 】 第 十 八 菘、 蘆 菔 附 出 ( 二 )

    《 爾 雅 》 曰 ( 三 ) : 「 蕦 , 葑 蓯 。 」 注 ( 四 ) : 「江 東 呼 為 蕪 菁 , 或 為 菘 , 菘 、 蕦 音 相 近 , 蕦 則 蕪 菁 。 」

    《 字 林 》 曰 : 「 蘴 , 蕪 菁 苗 也 , 乃 齊 魯 云 ( 五 )。 」

    《 廣 志 》 云 : 「 蕪 菁 , 有 紫 花 者 , 白 花 者 。 」

    種 不 求 多 , 唯 須 良 地 , 故 墟 新 糞 壞 牆 垣 乃 佳 。 若無 故 墟 糞 ( 六 ) 者 , 以 灰 為 糞 , 令 厚 一 寸 ; 灰 多 則 燥 (七 ) 不 生 也 。 耕 地 欲 熟 。

    七 月 初 種 之 。 一 畝 用 子 三 升 。 從處 暑 至 八 月 白 露 節 皆 得 。 早 者 作 菹 , 晚 者 作 乾 。 漫散 而 勞 。 種 不 用 濕 。 濕 則 地 堅 葉 焦 。 既生 不 鋤 。

    九 月 末 收 葉 , 晚 收 則 黃 落 。 仍留 根 取 子 。 十 月 中 , 犁 麤 ● , 拾 取 耕 出 者 。 若不 耕 ● , 則 留 者 英 【 二 】 不 茂 , 實 不 繁 也 。

    其 葉 作 菹 者 , 料 理 如 常 法 。 擬 作 乾 菜 及 ● 人丈 ( 八 ) 反 菹 【 三 】 者 , ● 菹 者, 後 年 正 月 始 作 耳 , 須 留 第 一 好 菜 擬 ( 九 ) 之 。 其 菹 法列 後 條 【 四 】 。 割 訖 則 尋 手 擇 治 而 辮 之 , 勿 待 萎 , 萎 而 後 辮 則 爛 。 掛 著 屋 下 陰 中 風涼 處 , 勿 令 煙 熏 。 煙 熏 則 苦 。 燥則 上 在 廚 【 五 】 積 置 以 苫 【 六 】 之 。 積時 宜 候 天 陰 潤 , 不 爾 多 碎 折 。 久 不 積 苫 則 澀 也 。

    春 夏 畦 種 供 食 者 , 與 畦 葵 法 同 。 剪 訖 更 種 , 從 春至 秋 得 三 輩 , 常 供 好 菹 。

    取 根 者 , 用 大 小 麥 底 。 六 月 中 種 。 十 月 將 凍 , 耕出 之 。 一 畝 得 數 車 。 早 出 者 根 細 。

    又 多 種 蕪 菁 法 : 近 市 良 田 一 頃 , 七 月 初 種 之 。 六月 種 者 , 根 雖 麤 大 , 葉 復 蟲 食 ; 七 月 末 種 者 , 葉 雖 膏 潤, 根 復 細 小 ; 七 月 初 種 , 根 葉 俱 得 。 擬 賣 者 , 純 種「 九 英 」 【 七 】 。 「 九 英 」 葉 根 麤 大 ,雖 堪 舉 賣 , 氣 味 不 美 ; 欲 自 食 者 , 須 種 細 根 。

    一 頃 取 葉 三 十 載 。 正 月 、 二 月 , 賣 作 ● 菹 , 三 載得 一 奴 。 收 根 依 ● 法 , 一 頃 收 二 百 載 。 二 十 載 得 一 婢 【八 】 。 細 剉 和 莖 飼 牛 羊 , 全 擲 乞 【 九 】豬 , 並 得 充 肥 , 亞 於 大 豆 耳 。 一 頃 收 子 二 百 石 , 輸與 壓 油 家 , 三 量 成 米 【 一 0 】 , 此 為 收 粟 米 六 百 石 , 亦勝 穀 田 十 頃 。

    是 故 漢 桓 ( 十 ) 帝 詔 曰 ( 十 一 ) : 「 橫 水 為 災 ,五 穀 不 登 , 令 所 傷 郡 國 , 皆 種 蕪 菁 , 以 助 民 食 。 」 然 【一 一 】 此 可 以 度 凶 年 , 救 饑 饉 。 乾 而 蒸 食 , 既 甜 且 美 ,自 可 藉 口 【 一 二 】 , 何 必 饑 饉 ? 若 值 凶年 , 一 頃 乃 活 百 人 耳 。

    蒸 乾 蕪 菁 根 法 ( 十 二 ) : 作 湯 淨 洗 蕪 菁 根 , 漉 著一 斛 甕 子 中 , 以 葦 荻 【 一 三 】 塞 甕 裏 以 蔽 口 , 合 著 釜 上【 一 四 】 , 繫 甑 帶 , 以 乾 牛 糞 燃 火 , 竟 夜 蒸 之 , 麤 細 均熟 。 謹 謹 【 一 五 】 著 牙 , 真 類 鹿 尾 。 蒸 而 賣 者 , 則 收 米十 石 ( 十 三 ) 也 。

    種 菘 、 蘆 菔 蒲 北 反 法 , 與蕪 菁 同 。 菘 菜 似 蕪 菁 , 無 毛 而 大 。 《 方言 》 曰 ( 十 四 ) : 「 蕪 菁 , 紫 花 者 謂 之 蘆 菔 。 」 按 蘆 菔, 根 實 麤 大 , 其 角 及 根 葉 , 並 可 生 食 , 非 蕪 菁 也 。 諺 曰: 「 生 噉 蕪 菁 無 人 情 。 」 取 子 者 , 以 草 覆 之 , 不 覆則 凍 死 ( 十 五 ) 。 秋 中 賣 銀 ( 十 六 ) , 十 畝 得 錢 一 萬 。

    《 廣 志 》 曰 ( 十 七 ) : 「 蘆 菔 , 一 名 雹 突 【 一 六】 。 」

    崔 寔 曰 : 「 四 月 , 收 蕪 菁 及 芥 、 葶 藶 、 冬 葵 子 。六 月 中 伏 後 , 七 月 可 種 蕪 菁 , 至 十 月 可 收 也 。 」

( 一 )   「 蔓 菁 」 , 各 本 同 , 但 在 全書 中 是 極 個 別 的 , 餘 外 都 作 「 蕪 菁 」 ( 卷 前 《 雜 說 》 非《 要 術 》 本 文 , 概 稱 「 蔓 菁 」 , 例 外 ) 。

( 二 )   「 菘 、 蘆 菔 附 出 」 這 個 附 注原 來 沒 有 , 明 抄 卷 首 總 目 下 有(
他 本 無 ) , 茲 據 補 。

( 三 )   見 《 爾 雅 ‧ 釋 草 》 , 「 蕦 」作 「 須 」 。 按 《 說 文 》 倒 作 :「
葑 , 須 從 也 。 」 段 玉 裁 注 : 「 皆 不誤 : 葑 須 為 雙 聲 , 葑 從 為 疊 韻 , 單 ● 之 為 葑 , 纍 ● 之 為葑 從 ; 單 ● 之 為 須 , 疊 呼 之 為 須 從 : 語 言 之 不 同 也 。 或, 許 所 據 《 爾 雅 》 與 今 本 異 矣 。 … … 按 蘴 、 菘 皆 即 葑 字, 音 讀 稍 異 耳 , 『 須 從 』 正 切 菘 字 。 」 《 詩 經 ‧ 邶 風 ‧ 谷 風 》 「 采 葑 采 菲 」 毛 《 傳 》 : 「 葑 , 須 也 」 , 即 段 氏所 說 的 二 種 單 呼 。 孫 炎 注 《 爾 雅 》 也 讀 成 「 須 , 葑 蓯 」( 見 校 記 ( 四 ) ) 。 雖 然 如 此 , 由 於 《 爾 雅 》 、 《 說 文》 有 倒 文 之 異 , 歷 來 爭 論 仍 多 , 段 氏 則 採 調 和 之 說 。 我們 仍 懷 疑 《 爾 雅 》 是 「 葑 , 須 蓯 」 倒 錯 。 《 爾 雅 ‧ 釋 草》 : 「 須 , 薞 蕪 」 , 邢 昺 疏 在 引 毛 《 傳 》 「 葑 , 須 也 」後 說 : 「 先 儒 即 以 『 葑 , 須 蓯 』 當 之 」 , 可 為 參 證 。

( 四 )   黃 校 、 張 校 、 明 抄 無 「 注 」字 , 據 湖 湘 本 補 。 關 於 《 爾 雅 》 「 須 葑 蓯 」 的 注 釋 , 現存 文 獻 有 孫 炎 注 : 「 須 , 一 名 葑 蓯 」 ( 《 詩 經 ‧ 邶 風 ‧ 谷 風 》 「 采 葑 采 菲 」 孔 疏 引 ) , 《 爾 雅 》 郭 璞 注 則 稱 「未 詳 」 。 這 裏 「 江 東 … … 蕦 則 蕪 菁 」 , 應 是 原 有 注 文 。臧 鏞 堂 輯 錄 的 《 爾 雅 漢 注 》 即 將 《 要 術 》 此 注 全 文 輯 入, 郝 懿 行 《 爾 雅 義 疏 》 也 推 定 為 「 舊 注 之 文 」 。 「 注 」字 必 須 有 , 故 據 湖 湘 本 補 。 又 《 太 平 御 覽 》 卷 九 七 九 「蕪 菁 」 引 《 爾 雅 》 有 和 《 要 術 》 相 似 的 注 文 , 作 : 「 江東 呼 蕪 菁 為 菘 , 菘 、 須 音 相 近 故 也 , 須 即 蕪 菁 也 。 」 《要 術 》 引 作 「 蕦 則 蕪 菁 」 , 「 則 」 作 「 即 」 解 釋 。

( 五 )   「 乃 齊 魯 云 」 , 指 明 這 是 齊魯 的 方 言 , 仍 應 是 《 字 林 》 文 。

( 六 )   「 故 墟 」 指 連 作 地 。 「 故 墟新 糞 壞 牆 垣 」 , 指 連 作 地 上 , 新 近 上 過 舊 牆 土 作 糞 的 。據 此 , 這 裏 「 故 墟 糞 」 應 有 誤 , 疑 「 墟 」 應 是 「 垣 」 字之 訛 。 「 故 垣 糞 」 即 指 作 糞 用 的 「 壞 牆 垣 」 。

( 七 )   「 燥 」 , 明 抄 作 「 爆 」 , 誤; 湖 湘 本 、 《 津 逮 》 本 等 均 作「
燥 」 , 茲 改 正 。

( 八 )   「 人 丈 」 , 黃 校 、 張 校 、 漸西 本 如 文 , 是 ; 明 抄 作 「 人 文 」 , 湖 湘 本 作 「 八 文 」 ,《 津 逮 》 本 作 「 八 丈 」 , 均 訛 。 《 學 津 》 本 則 依 《 輯 要》 引 改 作 「 女 亮 」 。

( 九 )   「 擬 」 , 準 備 著 作 什 麼 用 的意 思 , 《 要 術 》 中 常 這 樣 用 , 明 抄 作 「 ● 」 , 無 此 字 ,誤 , 據 湖 湘 本 改 正 。

( 十 )   「 桓 」 , 各 本 如 字 , 明 抄 闕末 筆 作 「 ● 」 , 避 趙 桓 ( 宋 欽 宗 ) 名 改 。

( 十 一 ) 此 詔 記 於 《 東 觀 漢 記 》 , 見《 太 平 御 覽 》 卷 九 七 九 「 蕪 菁 」 引 , 文 句 和 《 要 術 》 全同 , 惟 「 橫 水 」 作 「 蝗 、 水 」 。 今 《 東 觀 漢 記 》 殘 本 (《 四 庫 全 書 》 輯 逸 本 ) 《 桓 帝 紀 》 所 載 也 和 《 御 覽 》 相同 。 按 《 後 漢 書 ‧ 桓 帝 本 紀 》 亦 載 其 事 , 是 : 永 興 二 年( 公 元 一 五 四 年 ) 「 六 月 , 彭 城 泗 水 , 增 長 逆 流 , 詔 司隸 校 尉 、 部 刺 史 曰 : 『 蝗 災 為 害 , 水 變 仍 至 , 五 穀 不 登, 人 無 宿 儲 , 其 令 所 傷 郡 國 , 種 蕪 菁 以 助 人 食 。 』 」 事實 是 蝗 災 以 後 , 繼 以 水 災 , 故 《 東 觀 漢 記 》 並 稱 「 蝗 、水 」 。 《 要 術 》 引 文 當 係 根 據 《 東 觀 漢 記 》 , 「 橫 水 」雖 可 解 作 「 洪 水 橫 流 」 , 仍 疑 是 「 蝗 、 水 」 之 誤 。

( 十 二 ) 「 蒸 乾 蕪 菁 根 法 」 下 面 的 這段 文 字 , 原 作 雙 行 小 字 , 茲 改 為 大 字 。

( 十 三 ) 「 收 米 十 石 」 , 沒 有 說 明 多少 蕪 菁 根 , 大 概 承 上 文 一 頃 田 收 根 二 百 車 而 說 , 這 裏 是乾 後 蒸 賣 , 則 「 收 米 十 石 」 上 疑 脫 「 一 頃 」 二 字 。

( 十 四 ) 《 方 言 》 卷 三 : 「 蘴 、 蕘 、蕪 菁 也 。 陳 楚 之 郊 謂 之 蘴 ; 魯 齊 之 郊 謂 之 蕘 ; 關 之 東 西謂 之 蕪 菁 ; 趙 魏 之 郊 謂 之 大 芥 , 其 小 者 謂 之 辛 芥 , 或 謂之 幽 芥 , 其 紫 花 者 謂 之 蘆 菔 。 」 「 蘆 菔 」 即 蘿 蔔 , 《 要術 》 分 辨 蘆 菔 和 蕪 菁 是 兩 種 蔬 菜 , 和 現 在 的 概 念 相 同 。但 古 人 往 往 混 淆 , 不 僅 《 方 言 》 如 此 。 蕪 菁 花 黃 , 蘿 蔔花 纔 有 紫 、 白 二 色 。 《 要 術 》 引 《 廣 志 》 稱 : 「 蕪 菁 有紫 花 者 、 白 花 者 」 , 正 是 蘿 蔔 , 而 不 是 蕪 菁 。 如 果 不 是《 廣 志 》 有 誤 , 似 乎 古 人 對 二 者 有 通 稱 。 《 名 醫 別 錄 》將 蕪 菁 與 蘆 菔 同 列 一 條 , 也 由 於 二 者 同 類 相 似 , 古 人 沒有 嚴 格 劃 分 。 但 江 西 的 地 方 志 仍 有 叫 小 蘿 蔔 為 蔓 菁 的 。

( 十 五 ) 「 取 子 者 , 以 草 覆 之 , 不 覆則 凍 死 」 , 原 作 雙 行 小 字 , 但 這 是 講 種 植 的 , 和 上 文 給菘 和 蘆 菔 作 注 解 的 不 同 , 故 改 為 大 字 作 正 文 。

( 十 六 ) 「 銀 」 , 《 湖 湘 》 本 校 語 :「 銀 似 錢 誤 」 。 《 漸 西 》 本 即 據 以 改 為 「 錢 」 字 。 黃 麓森 「 《 仿 北 宋 本 齊 民 要 術 》 」 稿 本 則 改 為 「 根 」 字 。 按史 籍 記 載 , 南 北 朝 時 用 錢 。 後 魏 在 孝 文 帝 以 前 還 是 用 布、 帛 、 穀 當 貨 幣 , 孝 文 帝 纔 開 始 鑄 「 太 和 五 銖 錢 」 。 但行 用 不 廣 , 河 西 諸 郡 , 因 與 西 域 通 商 , 廣 泛 地 行 用 一 種西 域 金 銀 錢 。 在 南 朝 , 據 《 南 史 ‧ 范 雲 傳 》 記 載 : 「 部曲 即 貨 賣 去 , 買 銀 輸 官 」 。 又 《 南 史 ‧ 周 文 育 傳 》 記 載: 周 文 育 在 大 庾 嶺 旅 店 中 與 商 人 賭 博 , 贏 「 得 銀 二 千 兩」 。 故 《 隋 書 ‧ 食 貨 志 》 稱 : 「 交 廣 之 域 , 全 以 金 銀 為貨 。 」 說 明 當 時 西 北 、 東 南 邊 區 都 有 用 銀 的 習 慣 , 影 響一 般 人 以 銀 為 貴 也 很 自 然 , 則 這 裏 作 「 銀 」 , 似 亦 不 能說 它 一 定 是 錯 字 。 雖 然 如 此 , 《 要 術 》 在 他 處 全 以 「 錢」 計 算 , 這 裏 作 「 銀 」 , 頗 覺 突 然 。 茲 姑 存 明 抄 原 文 存疑 。

( 十 七 ) 《 太 平 御 覽 》 卷 九 八 ○ 「 蘆菔 」 引 《 廣 志 》 作 : 「 蘆 菔 , 別 名 雹 葖 。 」

【 一 】   蕪 菁 , 現 在 北 方 仍 通 稱 蔓 菁; 高 寒 地 區 如 昌 都 、 四 川 的 阿 壩 等 處 , 分 布 甚 廣 , 則 稱「 圓 根 」 。 華 北 以 河 南 省 及 山 西 省 的 西 北 部 和 東 南 部 栽培 為 最 多 。

【 二 】   嫩 葉 叫 「 英 」 , 這 裏 兼 含 有分 枝 的 意 思 。

【 三 】   「 ● 菹 」 , 見 卷 九 《 作 菹 藏生 菜 法 》 篇 注 釋 【 五 】 。 「 後 年 正 月 始 作 」 是 作 「 ● 菹」 的 時 間 , 不 是 正 月 作 的 叫 做 「 ● 菹 」 。

【 四 】   「 其 菹 法 列 後 條 」 , 即 卷 九《 作 菹 藏 生 菜 法 》 篇 「 ● 菹 法 」 條 。

【 五 】   廚 房 、 櫃 櫝 、 櫥 架 , 古 時 都是 這 個 「 廚 」 字 , 俗 寫 作 「  」 。 加 木 旁 作 「 櫥 」 , 則是 近 代 的 字 , 專 指 櫥 架 , 櫥 櫃 。 這 裏 「 廚 」 即 指 櫥 架 。

【 六 】   草 、  之 類 編 成 的 苫 蓋 , 俗稱 「 茅 苫 」 。 章 炳 麟 《 新 方 言 ‧ 釋 器 》 : 「 凡 張 蓋 皆 得釋 苫 , 非 指 編 茅 覆 屋 而 已 。 」 這 裏 「 苫 」 , 即 指 用 物 覆蔽 而 言 。

【 七 】   「 九 英 」 , 蕪 菁 的 一 個 品 種名 稱 , 指 分 枝 多 , 發 棵 大 , 大 概 和 芥 菜 中 的 「 九 頭 芥 」相 似 。

【 八 】   南 北 朝 時 期 奴 隸 有 大 量 發 展, 大 貴 族 、 大 官 僚 一 家 有 奴 婢 千 人 甚 至 一 千 以 上 是 常 有的 , 一 般 士 族 家 庭 也 養 奴 婢 當 作 財 產 。 這 裏 三 車 蕪 菁 葉或 二 十 車 蕪 菁 根 和 一 奴 或 一 婢 同 價 , 史 載 還 有 奴 婢 一 人只 值 六 斗 米 的 。 這 反 映 當 時 封 建 統 治 階 級 壓 迫 人 民 的 殘酷 和 人 民 生 活 的 極 端 貧 困 。

【 九 】   「 乞 」 , 音 氣 , 《 集 韻 》 :「 凡 與 人 物 亦 曰 乞 」 , 即 「 給 與 」 。 卷 八 《 作 醬 等 法 》篇 「 乞 人 醬 時 」 , 「 乞 」 也 作 給 與 解 釋 。

【 一 0 】 「 三 量 」 , 三 倍 的 量 ; 「 成米 」 , 換 成 三 倍 的 米 。

【 一 一 】 「 然 」 有 「 是 」 義 , 此 處 即作 「 是 則 」 解 釋 , 用 法 與 卷 六《
養 牛 馬 驢 騾 》 篇 「 然 畜 牸 則 速 富 之術 也 」 相 同 。

【 一 二 】 《 釋 名 ‧ 釋 飲 食 》 : 「 咀 ,藉 也 , 以 藉 齒 牙 也 。 」 「 藉 口 」 猶 言 充 口 、 果 腹 , 更 含有 味 美 勝 於 野 菜 的 意 思 。

【 一 三 】 「 葦 荻 」 , 禾 本 科 的 蘆 和 荻, 參 看 卷 六 《 養 羊 》 篇 注 釋 【 十 三 】 及 卷 十 「 烏 蓲 〔 九四 〕 」 注 釋 【 一 】 。

【 一 四 】 「 合 著 釜 上 」 , 將 甕 口 倒 轉, 扣 合 在 鍋 口 上 。

【 一 五 】 「 謹 謹 」 , 緊 密 細 緻 。 卷 九《 餅 法 》 篇 「 粉 餅 法 」 有 「 稹 稹 著 牙 」 , 和 「 謹 謹 」 都是 形 容 細 密 黏 軟 的 口 語 。

【 一 六 】 《 爾 雅 ‧ 釋 草 》 : 「 葖 , 蘆萉 。 」 郭 璞 注 : 「 萉 , 宜 為 菔 。 蘆 菔 , … … 俗 呼 雹 葖 。」 宋 周 密 《 癸 辛 雜 識 》 : 「 今 成 都 麵 店 中 呼 蘿 蔔 為 『 葖子 』 , … … 蓋 其 性 能 消 食 , 解 麵 毒 。 」 段 玉 裁 注 《 說 文》「
菔 」 字 : 「 按 實 根 駭 人 , 故 呼 『 突』 , 或 加 艸 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