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 氏 本 草 》 云 ( 一 ) : 「 芥 蒩 , 一 名 水 蘇 , 一 名勞 抯 。 」
蜀 芥 、 芸 薹 取 葉 者 , 皆 七 月 半 種 。 地 欲 糞 熟 。 蜀芥 一 畝 , 用 子 一 升 ; 芸 薹 一 畝 , 用 子 四 升 ( 二 ) 。 種 法與 蕪 菁 同 。 既 生 , 亦 不 鋤 之 。 十 月 收 蕪 菁 訖 時 , 收 蜀 芥。 中 為 鹹 淡 二 菹 【 二 】 , 亦 任 為 乾 菜 。 芸 薹 , 足 霜 乃 收 。 不 足 霜 即 澀 。
種 芥 子 及 蜀 芥 、 芸 薹 收 子 者 , 皆 二 三 月 好 雨 澤 時種 。 三 物 性 不 耐 寒 , 經 冬 則 死 , 故 須 春種 【 三 】 。 旱 則 畦 種 水 澆 。 五 月 熟 而 收 子 。 芸薹 冬 天 草 覆 , 亦 得 取 子 , 又 得 生 茹 【 四 】 供 食 。
崔 寔 曰 : 「 六 月 , 大 暑 中 伏 ( 三 ) 後 , 可 收 芥 子。 七 月 、 八 月 , 可 種 芥 。 」
( 一 ) 《 吳 氏 本 草 》 , 華 佗 弟 子 吳普 撰 , 書 已 失 傳 。 《 太 平 御 覽 》 卷 九 八 ○ 「 芥 」 引 《 吳氏 本 草 》 與 《 要 術 》 同 , 惟 「 蒩 」 作 「 葅 」 , 「 勞 抯 」作 「 勞 祖 」 。 《 名 醫 別 錄 》 記 載 水 蘇 的 異 名 有 : 「 一 名雞 蘇 , 一 名 勞 祖 , 一 名 芥 蒩 , 一 名 芥 苴 」 , 《 御 覽 》 「芥 葅 」 應 是 「 芥 蒩 」 之 誤 , 而 「 勞 祖 」 與 《 別 錄 》 同 。按 《 抯 》 , 音 渣 , 《 方 言 》 卷 十 : 「 抯 、 ● , 取 也 , 南楚 之 間 凡 取 物 溝 泥 中 謂 之 抯 , 或 謂 之 ● 」 。 水 蘇 , 《 唐本 草 》 注 : 「 生 下 濕 水 側 」 , 《 圖 經 本 草 》 : 「 生 水 岸傍 」 , 吳 普 是 揚 州 人 , 則 《 要 術 》 引 作 「 勞 抯 」 , 似 乎更 合 適 些 。
水 蘇 是 脣 形 科 植 物 , 和 蘇、 荏 同 科 , 雖 有 「 芥 蒩 」 的 異 名 , 實 際 和 十 字 花 科 的 芥、 蕓 薹 毫 不 相 干 , 而 且 下 面 《 荏 蓼 》 篇 同 樣 引 到 這 條 ,引 在 該 篇 是 正 確 的 , 引 在 這 裏 不 合 適 , 應 係 竄 衍 。
( 二 ) 「 用 子 一 升 」 和 「 用 子 四 升」 , 原 作 雙 行 小 注 , 應 歸 入 正 文 , 茲 改 為 大 字 。
( 三 ) 「 大 暑 中 」 即 大 暑 節 , 「 伏」 應 是 衍 文 , 參 看 《 四 民 月 令 輯 釋 》 「 六 月 」 篇 校 記 。
【 一 】 芥 菜 原 產 亞 洲 , 我 國 至 遲 在西 漢 以 前 就 有 栽 培 , 西 漢 《 尹 都 尉 書 》 有 種 芥 篇 。 揚
雄方 言 卷 三 : 「 蘴 ( 即 菘 ) 、 蕘 、 蕪 菁 也 。 … … 趙 魏 之 郊謂 之 大 芥 , 其 小 者 謂 之 辛 芥 , 或 謂 之
幽 芥 。 」 唐 顏 師 古注《
急 就 篇 》 說 , 芥 亦 有 大 小 二 種 。 蘇恭 《 唐 本 草 》 說 , 芥 有 三 種 : 葉 大 子 粗 者 , 葉 可 食 , 子入 藥
用 ; 葉 小 子 細 者 , 葉 不 堪 食 , 子 但 作 兗 ; 又 有 白 芥, 子 粗 大 白 色 , 如 白 梁 米 , 舊 云 從 西 域 來 ,
又 云 生 河 東。 明 李 時 珍 《 本 草 綱 目 》 卷 二 六 以 為 白 芥 即 蜀 芥 。 按 據現 代 植 物 學 , 也 分 為 大 芥 菜
和 小 芥 菜 二 種 , 但 小 芥 菜 也吃 葉 , 著 名 的 雪 裏 蕻 就 是 小 芥 菜 的 品 種 。 《 要 術 》 這 裏所 說 「 蜀 芥
」 , 可 能 就 是 大 芥 , 所 說 「 芥 子 」 可 能 就 是小 芥 。
至 於 「 芸 薹 」 , 李 時 珍 《本 草 綱 目 》 以 為 即 今 油 菜 , 實 際 上 芸 薹 只 是 油 菜 的 一 種, 並 不 是 所 有 油 菜 都 是 芸 苔 。 我 國 目 前 在 大 面 積 生 產 上栽 培 的 油 菜 , 可 分 為 三 大 類 型 : 一 為 芥 菜 類 型 , 植 株 較高 大 , 一 般 稱 為 高 油 菜 , 其 中 又 分 為 大 葉 油 菜 ( 即 大 芥菜 育 成 的 油 菜 ) 和 細 葉 油 菜 ( 即 小 芥 菜 育 成 的 油 菜 ) 二種 。 二 為 白 菜 類 型 , 植 株 較 矮 小 , 一 般 稱 為 矮 油 菜 , 也有 二 種 : 一 種 就 是 漢 以 來 所 稱 的 「 芸 薹 」 , 亦 稱 胡 菜 ,經 河 西 走 廊 傳 入 內 地 , 現 在 主 要 分 布 在 秦 嶺 以 北 各 省 ;另 一 種 是 由 我 國 原 產 的 白 菜 演 變 而 成 的 矮 油 菜 , 主 要 分布 在 長 江 流 域 各 省 , 這 是 我 國 目 前 栽 培 最 多 的 一 種 。 而且 從 歷 史 上 看 , 油 菜 這 一 名 詞 最 先 見 于 元 代 農 書 , 明 清書 中 多 數 稱 為 油 菜 。 這 一 通 俗 名 詞 的 興 起 和 發 展 , 反 映它 的 栽 培 到 元 代 開 始 變 為 重 要 , 並 反 映 它 主 要 是 由 白 菜育 成 的 。 三 為 甘 藍 類 型 , 近 年 纔 從 國 外 傳 入 。 古 來 蔬 菜經 多 年 的 人 工 栽 培 , 品 種 及 其 用 途 已 多 變 化 。 從 《 要 術》 本 篇 所 說 來 看 , 蜀 芥 和 芸 苔 主 要 是 用 葉 的 , 芥 子 則 以收 子 為 主 。 子 的 用 法 沒 有 說 明 , 但 卷 八 《 八 和 兗 》 篇 有「 作 芥 子 醬 法 」 , 也 用 於 作 兗 。 《 禮 記 ‧ 內 則 》 有 「 魚膾 芥 醬 」 , 作 芥 醬 的 歷 史 已 很 久 。 芥 子 榨 油 可 能 較 晚 ,《 要 術 》 收 子 是 不 是 還 榨 油 , 還 不 能 肯 定 。
【 二 】 「 鹹 淡 二 菹 」 , 見 卷 九 《 作菹 藏 生 菜 法 》 篇 「 葵 、 菘 、 蕪 菁 、 蜀 芥 鹹 菹 法 」 條 。
【 三 】 芥 菜 栽 培 在 我 國 以 中 南 部 為最 盛 , 因 其 冬 季 氣 溫 較 暖 , 可 以 安 全 越 冬 。 北 方 較 寒 ,一 般 秋 播 冬 收 , 作 為 冬 菜 。 收 子 時 則 春 種 夏 收 。
【 四 】 「 茹 」 是 「 菜 」 的 泛 稱 , 「生 茹 」 猶 言 生 菜 、 鮮 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