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 紅 藍 花 、 梔 子 ( 一 ) 【 一 】 第 五 十 二
燕 支 、 香 澤 、 面 脂 、 手 藥 、 紫 粉 、 白 粉附
花 地 欲 得 良 熟 。 二 月 末 三 月 初 種 也 。 ( 二 )
種 法 : 欲 雨 後 速 下 , 或 漫 散 種 , 或 耬 下 , 一 如 種麻 法 。 亦 有 鋤 掊 而 掩 種 【 二 】 者 , 子 科 大 而 易 料 理 【 三】 。
花 出 , 欲 日 日 乘 涼 摘 取 。 不 摘 則乾 。 摘 必 須 盡 。 留 餘 ( 三 ) 即 合【 四 】 。
五 月 子 熟 , 拔 , 曝 令 乾 , 打 取 之 。 子亦 不 用 鬱 浥 。
五 月 種 晚 花 。 春 初 即 留 子 , 入 五月 便 種 , 若 待 新 花 熟 後 取 子 , 則 太 晚 也 。 七 月 中 摘, 深 色 鮮 明 , 耐 久 不 黦 【 五 】 , 勝 春 種 者 。
負 郭 良 田 種 一 頃 者 , 歲 收 絹 三 百 匹 。 一 頃 收 子 二百 斛 , 與 麻 子 同 價 , 既 任 車 脂 , 亦 堪 為 燭 , 即 是 直 頭 【六 】 成 米 。 二 百 石 米 , 已 當 穀 田 ; 三 百匹 絹 , 超 然 在 外 。
一 頃 花 , 日 須 百 人 摘 , 以 一 家 手 力 , 十 不 充 一 。但 駕 車 地 頭 , 每 旦 當 有 小 兒 僮 【 七 】 女 十 百 為 群 ( 四 ), 自 來 分 摘 , 正 須 平 量 , 中 半 分 取 。 是 以 單 夫 隻 婦 , 亦得 多 種 。
殺 花 法 ( 五 ) : 摘 取 即 碓 ( 六 ) 擣 使 熟 , 以 水 淘, 布 袋 絞 去 黃 汁 【 八 】 ; 更 擣 , 以 粟 飯 漿 清 而 醋 ( 七 )者 淘 之 , 又 以 布 袋 絞 去 汁 , 即 收 取 染 紅 勿 棄 ( 八 ) 也 。絞 訖 , 著 瓮 器 中 , 以 布 蓋 上 , 雞 鳴 更 擣 ( 九 ) 令 均 , 於席 上 攤 而 曝 乾 , 勝 作 餅 。 作 餅 者 , 不 得 乾 , 令 花 浥 鬱 也。
作 燕 ( 十 ) 脂 法 : 預 燒 落 藜 、 藜 、 藋 ( 十 一 ) 【九 】 及 蒿 作 灰 , 無 者 , 即 草 灰 亦 得 。 以湯 淋 取 清 汁 初 汁 純 厚 太 釅 ( 十 二 ) , 即殺 花 , 不 中 用 , 唯 可 洗 衣 ; 取 第 三 度 淋 者 , 以 用 揉 花 ,和 , 使 好 色 也 。 揉 花 。 十 許 遍 ,勢 盡 乃 止 。 布 袋 絞 取 淳 汁 , 著 瓷 中 。 取 醋 石 榴 【一 0 】 兩 三 箇 , 擘 取 子 , 擣 破 , 少 著 粟 飯 漿 水 極 酸 者 和之 , 布 絞 取 瀋 , 以 和 花 汁 。 若 無 石 榴 者, 以 好 醋 和 飯 漿 亦 得 用 ( 十 三 ) 。 若 復 無 醋 者 , 清 飯 漿極 酸 者 , 亦 得 空 【 一 一 】 用 之 。 下 白 米 粉 , 大 如 酸棗 , 粉 多 則 白 。 以 淨 竹 箸 不 膩 者, 良 久 痛 攪 。 蓋 冒 【 一 二 】 至 夜 , 瀉 去 上 清 汁 , 至 淳 處止 , 傾 著 帛 ( 十 四 ) 練 角 袋 子 中 懸 之 。 明 日 乾 浥 浥 【 一三 】 時 , 捻 ( 十 五 ) 作 小 瓣 , 如 半 麻 子 , 陰 乾 之 則 成 矣。
合 香 澤 【 一 四 】 法 : 好 清 酒 以 浸 香 【 一 五 】 : 夏用 冷 酒 , 春 秋 溫 酒 令 暖 , 冬 則 小 熱 。 雞 舌 香 【 一 六】 、 俗 人 以 其 似 丁 子 , 故 為 「 丁 子 香 」也 。 藿 香 【 一 七 】 、 苜 蓿 【 一 八 】 、 澤 蘭 香 【 一 九】 , 凡 四 種 , 以 新 綿 裹 而 浸 之 。 夏 一 宿, 春 秋 再 宿 , 冬 三 宿 。 用 胡 麻 油 兩 分 , 豬 脂 一 分 ,內 銅 鐺 中 , 即 以 浸 香 酒 和 之 , 煎 數 沸 後 , 便 緩 火 微 煎 ,然 後 下 所 浸 香 煎 。 緩 火 至 暮 , 水 盡 沸 定 , 乃 熟 。 以火 頭 內 澤 中 作 聲 者 , 水 未 盡 ; 有 煙 出 , 無 聲 者 , 水 盡 也。 澤 欲 熟 時 , 下 少 許 青 蒿 以 發 色 。 以 綿 幕 ( 十 六 )鐺 觜 、 瓶 口 【 二 0 】 , 瀉 著 瓶 中 。
合 面 脂 法 : 用 牛 髓 。 牛 髓 少 者 ,用 牛 脂 和 之 。 若 無 髓 , 空 用 脂 亦 得 也 。 溫 酒 浸 丁 香、 藿 香 二 種 。 浸 法 如 煎 澤 方 。 煎法 一 同 合 澤 , 亦 著 青 蒿 以 發 色 。 綿 濾 著 瓷 、 漆 盞 中 令 凝。 若 作 脣 脂 者 , 以 熟 朱 和 ( 十 七 ) 之 , 青 ( 十 八 ) 油 【二 一 】 裹 之 。
其 冒 霜 雪 遠 行 者 , 常 齧 蒜 令 破 , 以 揩 脣 , 既 不 劈裂 , 又 令 辟 惡 。 小 兒 面 患 皴 【 二 二 】 者, 夜 燒 梨 令 熟 , 以 糠 湯 洗 面 訖 , 以 暖 梨 汁 塗 之 , 令 不 皴。 赤 蓬 ( 十 九 ) 染 布 , 嚼 以 塗 面 , 亦 不 皴 也 。
合 手 藥 【 二 三 】 法 : 取 豬 ● 【 二 四 】 一 具 , 摘去 其 脂 。 合 蒿 葉 於 好 酒 中 痛 挼 , 使 汁 甚 滑 。 白 桃 人二 七 枚 , 去 黃 皮 , 研 碎 , 酒 解 , 取 其 汁。 以 綿 裹 丁 香 、 藿 香 、 甘 松 香 【 二 五 】 、 橘 核 十 顆, 打 碎 。 著 ● 汁 中 , 仍 浸 置 勿 出, 瓷 瓶 ( 二 十 ) 貯 之 。 夜 煮 細 糠 湯 淨 洗 面 , 拭 乾 , 以 藥塗 之 , 令 手 軟 滑 , 冬 不 皴 。
作 紫 粉 法 : 用 白 米 英 粉 【 二 六 】 三 分 , 胡 粉 【 二七 】 一 分 , 不 著 胡 粉 , 不 著 人 面 。 和合 均 調 。 取 落 葵 子 【 二 八 】 熟 蒸 , 生 布 絞 汁 , 和 粉 , 日曝 令 乾 。 若 色 淺 者 , 更 蒸 取 汁 , 重 染 如 前 法 。
作 米 粉 法 : 梁 米 第 一 , 粟 米 第 二 。 必用 一 色 純 米 , 勿 使 有 雜 。 ● ( 二 一 ) 使 甚 細 , 簡去 碎 者 。 各 自 純 作 , 莫 雜 餘 種 。 其雜 米 、 糯 米 、 小 麥 、 黍 米 、 穄 ( 二 二 ) 米 作 者 , 不 得 好也 。 於 木 槽 中 下 水 , 腳 踏 十 遍 , 淨 淘 , 水 清 乃 止 。大 瓮 中 多 著 冷 水 以 浸 米 , 春 秋 則 一 月 ,夏 則 二 十 日 , 冬 則 六 十 日 , 唯 多 日 佳 。 不 須 易 水 ,臭 爛 乃 佳 。 日 若 淺 者 , 粉 不 滑 美 。 日滿 , 更 汲 新 水 , 就 瓮 中 沃 【 二 九 】 之 , 以 酒 杷 ( 二 三 )攪 , 淘 去 醋 氣 , 多 與 遍 數 , 氣 盡 乃 止 。 稍 稍 出 著 一 砂 盆中 熟 研 , 以 水 沃 , 攪 之 。 接 取 【 三 0 】 白 汁 , 絹 袋 濾 ,著 別 瓮 中 。 麤 沈 者 更 研 , 水 沃 , 接 取 如 初 。 研 盡 , 以 杷子 就 瓮 中 良 久 痛 抨 , 然 後 澄 之 。 接 去 清 水 , 貯 出 【 三 一】 淳 汁 , 著 大 盆 中 , 以 杖 一 向 攪 — — 勿 左 右 迴 轉 — — 三百 餘 匝 , 停 置 , 蓋 瓮 , 勿 令 鹿 污 。 良 久 , 清 澄 , 以 杓 徐徐 接 去 清 , 以 三 重 布 帖 ( 二 四 ) 粉 上 , 以 粟 糠 著 布 上 ,糠 上 安 灰 ; 灰 濕 , 更 以 乾 者 易 之 , 灰 不 復 濕 乃 止 。 然 後削 去 四 畔 麤 白 無 光 潤 者 , 別 收 之 , 以 供 麤 用 。 麤粉 , 米 皮 所 成 , 故 無 光 潤 。 其 中 心 圓 如 缽 形 , 酷 似鴨 子 白 光 潤 者 , 名 曰 「 粉 英 」 。 英 粉 ,米 心 所 成 , 是 以 光 潤 也 。 無 風 塵 好 日 時 , 舒 布 於 床上 【 三 二 】 , 刀 削 粉 英 如 梳 , 曝 之 , 乃 至 粉 乾 。 足 將住 反 ( 二 五 ) 手 痛 挼 勿 住 。 痛 挼則 滑 美 , 不 挼 則 澀 惡 。 擬 人 客 作 餅 , 乃 作 香 粉 以 供粧 摩 身 體 。 【 三 三 】
作 香 粉 法 : 唯 多 著 丁 香 於 粉 合 中 , 自 然 芬 馥 。 亦有 擣 香 末 絹 篩 和 粉 者 , 亦 有 水 浸 ( 二 六 ) 香 以 香 汁 ( 二七 ) 溲 粉 者 , 皆 損 色 , 又 費 香 , 不 如 全 著 合 ( 二 八 ) 中也 。
( 一 ) 篇 目 和 卷 首 總 目 不 一 致 , 在《 要 術 》 中 相 當 多 。 這 裏 「 梔 子 」 , 總 目 作 「 及 梔 子
」, 下 面 附 注 , 總 目 有 , 這 裏 沒 有 。 明 清 刻 本 在 篇 題 下 據總 目 補 入 附 注 ( 但 《 津 逮 》 本 、 《 學
津 》 本 有 倒 錯 ) ,茲 亦 補 入 。 此 外 , 本 篇 篇 題 還 和 內 容 不 符 , 即 篇 中 根 本沒 有 提 到 「 梔 子 」 ,
和 《 漆 》 篇 沒 有 提 到 種 漆 同 樣 有 矛盾 。 《 農 政 全 書 》 卷 三 八 引 有《
要 術 》 種 梔 子 法 , 其 實 引 自 《 農 桑輯 要 》 「 新 添 」 的 資 料 , 徐 光 啟 誤 題 書 名 。
( 二 ) 這 二 句 原 作 雙 行 小 注 , 但 是正 文 , 茲 改 為 大 字 。
( 三 ) 院 刻 、 金 抄 作 「 留 餘 」 , 唐韓 鄂 《 四 時 纂 要 》 「 五 月 」 篇 引 《 要 術 》 同 ; 明 抄 、 湖湘 本 作 「 餘 留 」 。
( 四 ) 「 十 百 為 群 」 , 從 院 刻 、 金抄 ; 明 抄 作 「 十 百 餘 群 」 , 他 本 作 「 百 十 餘 群 」 。
( 五 ) 本 條 除 「 殺 花 法 」 標 題 外 ,餘 原 作 雙 行 小 字 , 茲 改 為 大 字 。
( 六 ) 「 碓 」 , 金 抄 、 湖 湘 本 同 ;院 刻 《 吉 石 盦 》 影 印 本 模 糊 , 但 尚 可 辨 認 是 「 碓 」 ,
日人 小 島 尚 質 影 寫 本 誤 寫 作 「 ● 」 ; 明 抄 誤 作「
確 」 ; 黃 校 劉 錄 亦 誤 作 「 確 」 , 但黃 校 陸 錄 不 誤 , 張 校 未 校 出 。
( 七 ) 「 醋 」 , 從 明 抄 、 湖 湘 本 ;金 抄 作 「 」 , 當 是 「 ● 」 字 , 院 刻 模 糊 。
( 八 ) 院 刻 、 金 抄 、 明 抄 、 湖 湘 本等 均 作 「 」 , 漸 西 本 作 「 棄 」 , 二 字 同 , 《 要 術 》 中互 用 , 本 書 統 一 作 「 棄 」 。
( 九 ) 明 抄 作 「 搗 」 , 院 刻 、 金 抄、 湖 湘 本 仍 作 「 擣 」 。 本 書 統 一 作 「 擣 」 。
( 十 ) 各 本 作 「 燕 」 , 明 抄 作 「 臙」 。 臙 脂 字 古 多 作 「 燕 」 。
( 十 一 ) 「 藋 」 , 明 抄 誤 作 「 藿 」 ,他 本 不 誤 。
( 十 二 ) 酒 、 醋 濃 厚 叫 做 「 釅 」 , 由這 一 意 思 引 申 , 凡 液 汁 濃 厚 乃 至 雲 霧 濃 密 都 叫 做 「 釅 」。 這 裏 指 灰 汁 濃 厚 。 金 抄 作 「 ● 」 , 誤 ; 院 刻 不 清 , 似是 「 釅 」 的 殘 形 字 ; 明 抄 、 湖 湘 本 作 「 釅 」 。
( 十 三 ) 「 用 」 , 從 院 刻 、 金 抄 ; 明抄 誤 作 「 可 」 ; 湖 湘 本 空 格 ,《
津 逮 》 本 等 脫 。
( 十 四 ) 院 刻 、 金 抄 作 「 帛 」 , 明 抄、 湖 湘 本 作 「 白 」 。
( 十 五 ) 「 捻 」 , 明 抄 誤 作 「 稔 」 ,他 本 不 誤 。
( 十 六 ) 「 幕 」 , 原 作 「 羃 」 , 字 同, 他 處 多 作 「 綿 幕 」 , 本 書 統 一 作 「 幕 」 。
( 十 七 ) 院 刻 、 金 抄 、 湖 湘 本 作 「 朱」 , 指 朱 砂 ; 黃 校 、 張 校 、 明 抄 作 「 米 」 , 誤 ; 漸 西 本不 從 湖 湘 本 而 改 從 黃 校 作 「 米 」 , 尤 誤 。
( 十 八 ) 「 青 」 , 金 抄 空 格 , 他 本 作「 青 」 。
( 十 九 ) 「 赤 蓬 」 , 院 刻 、 金 抄 、 黃校 、 張 校 、 明 抄 、 漸 西 本 同 ; 湖 湘 本 、 《 津 逮 》 本 、 學津 本 作 「 赤 連 」 。 所 謂 「 染 布 」 是 指 將 這 種 植 物 的 帶 潤滑 性 的 液 汁 浸 染 在 布 上 , 準 備 隨 時 嚼 汁 塗 面 用 , 不 是 一般 的 染 布 。 唐 韓 鄂 《 四 時 纂 要 》 「 五 月 」 篇 作 「 燕 脂 法」 和 《 要 術 》 最 大 的 不 同 點 , 就 是 將 紅 花 汁 先 染 在 布 上, 然 後 再 用 灰 汁 褪 出 布 上 的 紅 汁 來 作 臙 脂 。 這 個 和 這 裏的 「 赤 蓬 染 布 , 嚼 以 塗 面 」 的 方 法 相 類 似 。 但 「 赤 蓬 」未 詳 何 種 植 物 , 也 許 有 錯 字 。
( 二 十 ) 明 抄 、 湖 湘 本 等 脫 「 瓶 」 字, 據 院 刻 、 金 抄 補 。
( 二 一 ) 「 ● 」 音 肺 ( 又 音 伐 ) , 舂的 意 思 。 院 刻 從 「 ● 」 , 金 抄 、 黃 校 、 張 校 、 明 抄 從
「 」 , 是 沿 訛 字 , 茲 改 正 。 明 清 刻 本 或 誤 析 為 「 白 」 、「 第 」 二 字 分 入 小 注 ( 《 津 逮 》 本 、
《 學 津 》 本 ) , 或以「
研 ● 也 」 三 字 入 正 文 ( 漸 西 本 ) ,更 誤 。 此 字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各 篇 頗 多 , 正 訛 各 體 互 見, 本
書 一 律 作 「 ● 」 。
( 二 二 ) 院 刻 、 金 抄 作 「 穄 」 , 是 正字 ; 黃 校 劉 錄 、 張 校 作 「 ● 」 , 黃 校 陸 錄 作 「 黍 」 , 明抄 作 「 ● 」 , 他 本 作 「 榛 」 , 均 訛 。
( 二 三 ) 院 刻 、 金 抄 作 「 酒 杷 」 , 是; 明 抄 作 「 手 杷 」 , 他 本 作 「 手 把 」 , 均 誤 。
( 二 四 ) 「 帖 」 , 即 貼 上 去 , 院 刻 殘爛 作 「 怙 」 , 金 抄 誤 作 「 怙 」 ; 據 明 抄 、 湖 湘 本 改 正 。
( 二 五 ) 院 刻 、 金 抄 、 湖 湘 本 作 「 將住 反 」 , 音 沮 ; 黃 校 、 張 校 、 明 抄 誤 作 「 將 仕 反 」 。 「足 手 」 猶 言 多 手 、 并 手 , 參 看 卷 七 《 造 神 麴 并 酒 》 篇 注釋 【 四 二 】 。
( 二 六 ) 院 刻 、 金 抄 作 「 浸 」 , 明 抄、 湖 湘 本 誤 作 「 沒 」 。
( 二 七 ) 明 抄 、 湖 湘 本 作 「 汁 」 ; 院刻 、 金 抄 誤 作 「 十 」 。
( 二 八 ) 「 合 」 , 黃 校 、 明 抄 及 明 清刻 本 同 ( 湖 湘 本 誤 作 「 令 」 ) , 今 通 作 「 盒 」 ; 院 刻 、金 抄 作 「 香 」 , 不 如 「 合 」 合 適 。
【 一 】 菊 科 的 紅 花 , 其 花 含 有 紅 花紅 色 素 , 可 製 臙 脂 及 染 料 , 也 供 藥 用 , 一 名 「 紅 藍 花 」。
梔 子 , 即 茜 草 科 , 果 實可 作 黃 色 染 料 , 但 篇 內 並 沒 有 提 到 梔 子 。
【 二 】 「 掊 」 , 即 今 「 刨 」 字 。 「鋤 掊 而 掩 種 」 , 就 是 刨 坑 點 播 , 再 覆 上 土 。
【 三 】 採 紅 花 用 三 指 ( 拇 指 、 食 指和 中 指 ) 抽 出 頭 狀 花 序 的 筒 狀 花 冠 , 這 是 人 們 需 要 的 部分 。 花 冠 的 下 半 部 已 斷 去 , 所 以 這 時 必 需 注 意 勿 傷 及 基部 的 子 房 , 因 為 還 要 留 著 結 子 。 點 播 的 植 株 較 稀 , 分 枝多 , 花 大 , 所 以 說 「 子 科 大 而 易 料 理 」 。
【 四 】 「 合 」 , 指 蔫 合 , 即 萎 謝 。《 天 工 開 物 》 卷 三 : 「 採 ( 紅 ) 花 者 , 必 侵 晨 帶 露 摘 取, 若 日 高 露 旰 , 其 花 即 已 結 閉 成 實 , 不 可 採 矣 。 」 又 說: 「 紅 花 逐 日 放 綻 , 經 月 乃 盡 。 」 按 紅 花 開 花 時 間 最 多不 超 過 四 八 小 時 , 花 瓣 由 黃 變 紅 時 , 必 須 及 時 採 摘 , 一般 在 二 四 至 三 六 小 時 內 採 的 , 花 色 最 為 鮮 美 , 過 後 就 變暗 紅 色 而 凋 萎 。 如 在 今 天 早 晨 看 到 花 蕾 內 露 出 一 些 黃 色小 花 瓣 時 , 明 天 早 晨 就 要 採 。 採 時 要 在 清 晨 露 水 未 乾 前, 不 遲 於 上 午 十 時 , 因 紅 花 多 刺 , 日 出 後 漸 乾 燥 而 刺 硬, 傷 人 。 《 要 術 》 和 《 天 工 開 物 》 所 記 都 是 正 確 的 。
【 五 】 「 黦 」 , 音 鬱 , 《 廣 韻 》 :「 黃 黑 色 也 。 」
【 六 】 「 直 頭 」 是 兩 頭 抵 直 的 意 思, 即 是 說 二 百 石 紅 花 種 子 抵 得 上 二 百 石 米 。
【 七 】 古 時 「 童 」 指 奴 僕 , 而 兒 童的 童 作 「 僮 」 , 後 來 二 字 乃 互 易 。 參 看 《 要 術 》 自 序 注釋 【 五 一 】 。
【 八 】 紅 花 除 含 有 紅 花 紅 色 素 外 ,並 含 有 紅 花 黃 色 素 , 而 前 者 含 量 較 少 , 後 者 含 量 較 多 。《 天 工 開 物 》 卷 三 : 「 紅 花 … … 黃 汁 淨 盡 , 而 真 紅 乃 現。 」 故 必 須 一 再 絞 去 黃 色 素 。 《 要 術 》 因 為 作 餅 不 容 易乾 , 所 以 主 張 散 收 。 但 《 農 桑 衣食 撮 要 》 「 五 月 」 及 《 天 工 開 物 》 卷 三 則 必 須 用 青 蒿 覆蓋 一 宿 , 成 薄 餅 , 陰 乾 貯 用 , 但 忌 近 濕 地 。
【 九 】 「 落 藜 」 , 《 說 文 繫 傳 》 「藜 」 字 下 : 「 今 落 帚 , 或 謂 落 藜 , 初 生 可 食 , 藜 之 類 也。 」 「 落 帚 」 即 藜 科 的 地 膚 , 莖 枝 可 製 掃 帚 , 故 名 。 而《 本 草 綱 目 》 卷 二 七 : 「 藜 , … … 河 朔 人 名 落 藜 。 」 則「 落 藜 」 就 是 藜 的 別 名 。 但 下 文 已 經 有 「 藜 」 , 應 非 賈氏 所 指 。 「 藋 」 音 調 , 即 所 謂 「 蔏 藋 」 、 「 灰藋 」 , 是 藜 的 一 類 , 但 未 詳 何 種 。
【 一 0 】 「 安 石 榴 」 即 石 榴 。 《 圖 經本 草 》 : 「 安 石 榴 , … … 花 有 黃 、 赤 二 色 。 實 亦 有 甘 、酢 二 種 。 甘 者 可 食 , 酢 者 入 藥 。 」 酸 石 榴 除 入 藥 外 , 古時 多 利 用 其 有 機 酸 作 為 媒 染 劑 或 各 種 配 料 , 在 《 要 術 》中 也 常 用 。
【 一 一 】 單 獨 一 樣 , 不 雜 和 他 物 叫 做「 空 」 。 《 要 術 》 中 常 這 樣 用 。
【 一 二 】 《 廣 雅 ‧ 釋 詁 二 》 : 「 冒 ,覆 也 。 」 「 蓋 冒 」 , 即 以 器 蓋 覆 。
【 一 三 】 「 浥 浥 」 , 半 乾 狀 態 。
【 一 四 】 「 香 澤 」 , 《 釋 名 ‧ 釋 首 飾》 : 「 香 澤 者 , 人 髮 恒 枯 悴 , 以 此 濡 澤 之 也 。 」 即 今
潤髮 油 。 明 楊 慎 《 丹 鉛 總 錄 》 卷 四 「 香 澤 」 引《
樂 府 》 : 「 八 月 香 油 好 煎 澤 。 」
【 一 五 】 植 物 性 芳 香 油 溶 解 於 乙 醇 ,不 溶 解 於 水 。 此 法 用 乙 醇 稀 溶 液 浸 取 植 物 性 芳 香 油 , 然後 過 渡 到 植 物 性 油 脂 中 , 再 蒸 去 水 分 , 製 成 潤 髮 油 。 同樣 的 方 法 用 於 固 態 的 動 物 性 油 脂 , 則 成 「 面 脂 」 。
【 一 六 】 「 雞 舌 香 」 即 桃 金 孃 科 的 丁香 , 又 名 「 丁 子 香 」 、 「 丁 子 」 。 所 用 是 它 的 乾 燥 花 蕾, 其 形 如 釘 , 故 名 。 「 丁 」 即 古「 釘 」 字 。 但 也 有 以 母 丁 香 ( 近 於 成 熟 的 丁 香 果 實 ) 為「 雞 舌 香 」 的 。
【 一 七 】 藿 香 是 脣 形 科 。
【 一 八 】 「 苜 蓿 」 , 即 所 謂 「 苜 蓿 香」 , 古 時 多 用 以 配 製 香 料 , 如 唐 王 燾 《 外 臺 秘 要 》 卷
三二 引 載 唐 孫 思 邈 《 千 金 方 》 「 生 髮 膏 方 」 及《
千 金 翼 方 》 「 裛 衣 香 方 」 等 就 都 用「 苜 蓿 香 」 , 但 未 詳 是 何 種 植 物 。 豆 科 的 草 木 樨 , 別 名野 苜
蓿 , 全 草 含 有 香 豆 素 , 可 作 芳 香 料 , 未 知 是 否 即 是此 種 。
【 一 九 】 澤 蘭 有 屬 菊 科 和 蘭 科 的 二 種。 古 所 謂 「 澤 蘭 香 」 , 一 般 指 菊 科 的 。
【 二 0 】 「 以 綿 幕 鐺 觜 、 瓶 口 」 , 用絲 綿 薄 薄 地 罩 在 鐺 嘴 和 瓶 口 上 , 一 次 作 兩 重 的 過 濾 。 「鐺 」 音 鎗 , 即 「 鎗 」 字 , 這 裏 是 帶 嘴 的 小 型 銅 鍋 。 「 觜」 即 「 嘴 」 字 。
【 二 一 】 「 青 油 」 , 未 詳 。 卷 三 《 荏蓼 》 篇 說 「 荏 油 色 綠 」 , 但 「 不 可 為 澤 , 焦 人 髮 」 ;
又現 在 有 叫 油 為 青 油 , 恐 均 非 所 指 , 而 金 抄「
青 」 字 空 白 , 究 竟 是 否 是 「 青 油 」, 亦 尚 未 可 必 。
【 二 二 】 「 皴 」 , 音 村 , 皮 膚 乾 裂 。
【 二 三 】 「 手 藥 」 , 防 止 手 和 面 部 冬天 皴 裂 的 潤 膚 劑 。
【 二 四 】 《 本 草 綱 目 》 卷 五 十 「 豕 」: 「 ● , … … 一 名 腎 脂 , 生 兩 腎 中 間 , 似 脂 非 脂 , 似 肉非 肉 。 」 「 ● 」 音 夷 , 亦 借 用 同 音 「 胰 」 字 , 但 非 胰 臟。 《 本 草 綱 目 》 並 載 有 豬 ● 浸 酒 防 皴 裂 方 。 現 在 群 眾 也還 在 採 用 , 用 酒 浸 之 , 方 法 簡 便 , 防 皴 裂 極 有 效 。
【 二 五 】 敗 醬 科 的 , 亦 名 「 甘 松 香 」, 多 年 生 草 本 , 根 莖 有 濃 烈 香 氣 , 可 製 香 料 , 並 供 藥 用。
【 二 六 】 「 白 米 英 粉 」 , 精 白 度 很 高的 米 粉 沉 澱 , 製 法 見 下 段 「 作 米 粉 法 」 。
【 二 七 】 「 胡 粉 」 , 即 鉛 粉 。 唐 梅 彪《 石 藥 爾 雅 ‧ 釋 諸 藥 隱 名 》 :「
一 名 錫 粉 。 」 《 天 工 開 物 》 卷 十 四有 造 胡 粉 法 。
【 二 八 】 落 葵 科 的 落 葵 , 又 名 臙 脂 菜, 其 子 實 為 漿 果 , 含 有 紫 色 素 , 可 作 傅 面 粉 。 《 名 醫 別錄 》 陶 弘 景 注 : 「 其 子 紫 色 , 女 人 以 漬 粉 傅 面 為 假 色 。」 宋 蘇 頌 《 圖 經 本 草 》 : 「 俗 呼 曰 胡 燕 脂 。 子 可 婦 人 塗面 及 作 口 脂 。 」
【 二 九 】 「 沃 」 , 灌 水 。
【 三 0 】 「 接 取 」 , 在 上 面 舀 , 不 是上 傾 下 接 , 下 文 「 以 杓 徐 徐 接 去 清 」 可 證 , 並 參 看 卷 八《 黃 衣 黃 蒸 及 糱 》 篇 注 釋 【 二 】 。
【 三 一 】 「 貯 」 是 貯 藏 , 「 貯 出 」 指從 這 一 容 器 中 拿 出 裝 入 另 一 容 器 , 義 同 「 傾 出 」 、 「 挹出 」 。 有 時 逕 稱 為 「 貯 」 , 如 下 篇 《 種 藍 》 。
【 三 二 】 「 床 上 」 , 意 即 「 床 箔 上 」( 見 本 卷 《 漆 》 篇 ) 。
【 三 三 】 魏 晉 南 北 朝 士 大 夫 生 活 奢 靡腐 化 , 何 晏 粉 不 離 身 , 被 稱 為「
傅 粉 何 郎 」 , 《 顏 氏 家 訓 ‧ 勉 學 》篇 說 梁 朝 膏 粱 子 弟 , 無 不 香 料 薰 衣 , 搽 粉 塗 臙 脂 。 《 要術 》
作 香 粉 以 供 粧 摩 身 體 」 , 看 來 至 《 要 術 》 時 期 , 此風 未 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