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 法 : 韋 仲 將 【 一 】 《 筆 方 》 曰 ( 一 ) : 「 先 次 (二 ) 以 鐵 梳 梳 ( 三 ) 兔 毫 【 二 】 及 羊 青 毛 【 三 】 , 去 其穢 毛 , 蓋 使 不 髯 【 四 】 。 茹 【 五 】 訖 , 各 別 之 。 皆 用 梳掌 【 六 】 痛 拍 整 齊 毫 鋒 端 , 本 ( 四 ) 各 作 扁 【 七 】 , 極令 均 調 平 好 , 用 衣 羊 青 毛 【 八 】 — — 縮 羊 青 毛 去 兔 毫 頭下 二 分 許 。 然 後 合 扁 , 捲 令 極 圓 。 訖 , 痛 頡 【 九 】 之 。」
「 以 所 整 羊 毛 中 截 ( 五 ) , 用 衣 中 心 【 一 0 】 — — 名 曰 『 筆 柱 』 , 或 曰 『 墨 池 』 、 『 承 墨 ( 六 ) 』 。 復用 毫 青 【 一 一 】 衣 羊 青 ( 七 ) 毛 外 , 如 作 柱 法 , 使 中 心齊 , 亦 使 平 均 。 痛 頡 , 內 管 中 , 寧 隨 毛 長 者 使 深 【 一 二】 。 寧 小 不 大 ( 八 ) 。 筆 之 大 要 也 。 」
合 墨 法 ( 九 ) : 好 醇 煙 【 一 三 】 , 擣 訖 , 以 細 絹篩 — — 於 堈 內 篩 去 草 莽 ( 十 ) 若 【 一 四 】 細 沙 、 塵 埃 。此 物 至 輕 微 , 不 宜 露 篩 , 喜 失 飛 去 , 不 可 不 慎 。 墨 ● (十 一 ) 一 斤 , 以 好 膠 五 兩 【 一 五 】 , 浸 才心 反 皮 汁 中 。 , 江 南 樊 雞 木 皮 也 【 一 六 】 ; 其 皮入 水 綠 色 , 解 膠 , 又 益 墨 色 。 可 下 雞 子 白 — — 去 黃 — — 五 顆 。 亦 以 真 珠 砂 ( 十 二 ) 一 兩 , 麝 香 【 一 七 】 一 兩 ,別 治 , 細 篩 , 都 合 調 。 下 鐵 臼 中 , 寧 剛 不 宜 澤 ( 十 三 ), 擣 三 萬 杵 , 杵 多 益 善 。 合 墨 不 得 過 二 月 、 九 月 , 溫 時敗 臭 , 寒 則 難 乾 潼 溶 【 一 八 】 , 見 風 自 ( 十 四 ) 解 碎 。重 不 得 過 三 二 兩 。 墨 之 大 訣 如 此 。 寧 小 不 大 【 一 九 】 。
( 一 ) 《 太 平 御 覽 》 引 用 書 總 目 中有 韋 仲 將 《 筆 墨 方 》 , 但 卷 六 ○ 五 「 筆 」 項 引 有 《 筆 墨法 》 , 未 標 明 作 者 姓 名 , 它 的 內 容 是 : 「 作 筆 當 以 鐵 梳梳 兔 毫 及 羊 青 毛 , 去 其 穢 毛 , 使 不 髯 。 茹 羊 青 為 心 , 名曰 筆 柱 , 或 曰 墨 池 。 」 對 照 《 要 術 》 所 引 , 顯 然 是 不 完整 的 , 疑 亦 出 韋 仲 將 法 而 多 脫 漏 。
( 二 ) 「 先 次 」 , 如 果 解 釋 為 「 先」 梳 兔 毫 , 「 次 」 梳 羊 青 毛 , 無 此 用 例 ; 如 果 「 次 」 字是 「 後 」 字 之 誤 , 差 可 解 釋 , 但 「 先 後 」 的 用 法 , 古 人還 是 很 少 的 。 《 太 平 御 覽 》 卷 六 ○ 五 引 《 筆 墨 法 》 這 二字 只 是 一 「 當 」 字 , 「 舊 抄 本 」 宋 初 蘇 易 簡 《 文 房 四 譜》 ( 張 步 瀛 以 《 津 逮 》 本 為 底 本 的 《 要 術 》 校 本 中 , 過錄 著 張 定 均 據 「 舊 抄 本 《 文 房 四 譜 》 」 校 勘 的 內 容 。 這裏 所 稱 「 舊 抄 本 」 即 據 張 定 均 所 用 本 , 下 同 ) 引 韋 仲 將《 筆 墨 方 》 無 「 次 」 字 , 《 叢 書 集 成 》 本 蘇 易 簡 《 文 房四 譜 》 引 亦 無 「 次 」 字 。 據 此 , 「 次 」 應 是 衍 文 。
( 三 ) 「 梳 梳 」 , 原 只 一 「 梳 」 字, 《 文 房 四 譜 》 ( 不 分 「 舊 抄 本 」 或 《 叢 書 集 成 》 本 時, 是 二 本 相 同 , 下 同 。 但 引 用 無關 《 筆 墨 方 》 的 其 他 資 料 時 , 指 《 集 成 》 本 ) 及 《 太 平御 覽 》 引 《 筆 墨 法 》 均 重 文 , 必 須 重 文 , 茲 據 補 。
( 四 ) 「 本 」 , 如 連 上 句 「 端 本 」連 讀 , 則 「 端 」 是 毫 鋒 , 「 本 」 是 毫 末 , 但 兩 頭 不 能 同時 拍 齊 。 製 筆 必 須 毫 端 相 齊 , 現 在 在 湖 筆 生 產 上 叫 做 「對 鋒 」 。 清 梁 同 書 《 筆 史 》 引 《 妮 古 錄 》 : 「 筆 有 四 德: 銳 、 齊 、 健 、 圓 」 ; 引 柳 公 權 帖 : 「 出 鋒 須 長 , … … 副 切 須 齊 」 ; 引 衛 夫 人 《 筆 陣 圖 》 : 「 鋒 齊 腰 強 」 ; 《文 房 四 譜 》 卷 一 筆 有 「 四 句 訣 」 是 : 「 心 柱 硬 , 覆 毛 薄, 尖 似 錐 , 齊 似 鑿 。 」 都 要 求 毫 端 齊 一 而 尖 銳 。 鋒 齊 以後 , 根 齊 容 易 辦 到 ( 如 「 副 切 」 ) 。 《 文 房 四 譜 》 所 引就 沒 有 這 個 「 本 」 字 , 這 句 「 舊 抄 本 」 是 : 「 用 梳 掌 痛拍 整 毫 , 齊 其 鋒 端 」 , 《 叢 書 集 成 》 本 是 : 「 用 梳 掌 痛正 毫 , 齊 鋒 端 」 , 都 只 要 求 拍 齊 鋒 端 ( 不 可 能 同 時 拍 齊下 頭 ) 是 合 理 的 。 《 事 類 賦 》 引 亦 無 「 本 」 字 。 因 此 這個 「 本 」 字 連 上 句 讀 , 就 成 為 費 詞 。 《 文 房 四 譜 》 卷 二引 唐 陸 龜 蒙 《 哀 茹 筆 工 辭 》 : 「 旬 濡 數 鋒 , 月 禿 一 把 ,編 如 蠶 絲 。 」 下 文 「 各 作 扁 」 , 也 是 一 種 編 法 , 其 所 編的 地 方 必 須 是 在 毫 毛 的 下 端 。 這 樣 , 這 個 「 本 」 字 連 下句 讀 , 可 以 講 得 通 。 因 此 , 我 們 保 留 這 個 「 本 」 字 , 讀成 「 本 各 作 扁 」 。
( 五 ) 「 截 」 , 原 作 「 或 」 , 《 文房 四 譜 》 與 《 事 類 賦 》 均 引 作「
截 」 。 下 文 「 中 心 」 , 《 文 房 四 譜》 引 作 「 筆 心 」 。 「 中 截 」 是 截 取 羊 毛 的 上 段 , 即 柳 公權 帖
所 稱 「 副 切 須 齊 」 , 作 為 裹 覆 ( 「 衣 」 ) 筆 心 之 用。 這 樣 , 作 「 或 」 或 「 截 」 , 在 作 法 上 有 差
別 。 作 「 或」 是 或 然 之 詞 , 可 以 這 樣 , 也 可 以 不 這 樣 。 作 「 截 」 ,這 肯 定 是 四 層 作 成 的 筆 : 最
內 層 是 羊 毛 , 次 層 是 兔 毫 ,三 層 是 「 中 截 」 的 羊 毛 , 最 外 層 仍 裹 以 兔 毫 。 《 文 房 四譜 》 卷 二 引
晉 成 公 綏 《 棄 故 筆 賦 》 : 「 結 三 束 而 五 重 。」 梁 同 書 《 筆 史 》 引 黃 庭 堅 《 書 侍 其 瑛 筆 》 : 「 宣
城 諸葛 高 三 副 筆 , 鋒 雖 盡 而 心 故 圓 。 」 引 宋 晁 說 之 《 贈 筆 處士 屠 希 詩 》 : 「 自 識 有 心 三 副 健 」
。 「 心 」 指 筆 心 , 「副 」 即 外 覆 的 「 衣 」 , 「 三 副 」 即 三 重 「 衣 」 , 「 圓 」、 「 健 」 都 是 筆 的
「 四 德 」 之 一 。 所 稱 「 有 心 三 副 」 ,正 是 四 重 的 筆 。 據 此 , 筆 以 四 重 或 五 重 為 優 , 韋 誕 可 能是
「 三 副 筆 」 的 創 始 人 , 後 來 再 發 展 為 「 四 副 」 的 五 重筆 。 故 據 《 文 房 四 譜 》 等 引 改 為 「 截 」 。
( 六 ) 「 承 墨 」 是 「 筆 柱 」 的 別 名。 唐 段 公 路 《 北 戶 錄 》 卷 二 「 雞 毛 筆 」 崔 龜 圖 注 引 韋 仲將 《 筆 方 》 說 : 「 筆 柱 , 或 云 墨 池 , 亦 曰 承 墨 。 」 《 要術 》 可 能 脫 「 亦 曰 」 一 類 字 , 但 沒 有 也 可 以 。
( 七 ) 「 衣 羊 青 」 , 明 抄 如 文 ; 金抄 原 先 脫 漏 , 校 勘 後 以 小 字 添 補 , 雖 字 跡 不 顯 , 尚 可 辨明 ; 湖 湘 本 脫 「 青 」 字 。
( 八 ) 「 寧 小 不 大 」 , 「 舊 抄 本 」《 文 房 四 譜 》 引 作 「 寧 心 小 , 不 宜 大 。 」 「 宜 」 字 無 所謂 , 「 心 」 字 就 重 要 。 按 韋 仲 將 善 寫 「 徑 丈 」 大 字 , 筆不 可 能 限 制 到 「 寧 小 不 大 」 , 應 是 指 「 筆 心 」 , 《 要 術》 應 脫 「 心 」 字 。
( 九 ) 本 條 「 合 墨 法 」 , 《 太 平 御覽 》 卷 六 ○ 五 「 墨 」 引 作 韋 仲 將 《 筆 墨 方 》 , 文 句 基
本相 同 , 《 文 房 四 譜 》 卷 五 仍 引 作 是 韋 仲 將 法 , 文 字 亦 基本 相 同 , 則 此 條 應 仍 出 韋 仲 將 法 。 但
晁 氏 《 墨 經 》 (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 推 定 為 宋 晁 貫 之 撰 ) 在 記 述 製 墨 各步 驟 中 , 常 提 到 韋 仲
將 法 和 賈 思 勰 法 , 不 但 將 二 法 分 舉, 還 將 二 法 作 比 較 , 例 如 關 於 用 藥 : 「 魏 韋 仲 將 用 真 珠、 麝
香 二 物 , 後 魏 賈 思 勰 用 梣 木 、 雞 白 、 真 珠 、 麝 香 四物 」 , 說 明 賈 法 較 韋 法 有 不 同 。 據 此 , 此 條
又 像 不 完 全是 韋 法 , 也 許 賈 氏 補 充 了 一 些 自 己 的 經 驗 , 所 以 在 引 書時 只 稱 「 韋 仲 將《
筆 方 》 」 , 而 不 稱 為 「 《 筆 墨 方 》」 。
( 十 ) 「 草 莽 」 , 《 文 房 四 譜 》 和《 太 平 御 覽 》 卷 六 ○ 五 均 引 作「
草 芥 」 。
( 十 一 ) 「 ● 」 , 明 抄 誤 作 「 麴 」 ,他 本 脫 , 據 金 抄 補 正 。 「 ● 」 原 是 麥 屑 , 這 裏 作 粉 末 講, 「 墨 ● 」 即 指 篩 淨 的 煙 末 ( 《 文 房 四 譜 》 引 即 作 「 煙一 斤 」 ) 。
( 十 二 ) 「 真 珠 砂 」 , 《 文 房 四 譜 》與 《 太 平 御 覽 》 卷 六 ○ 五 引 韋 仲 將 法 及 晁 氏 《 墨 經 》
所記 , 均 作 「 真 珠 」 , 無 「 砂 」 字 。 但 明 沈 繼 孫 《 墨 法 集要 》 「 用 藥 」 有 用 朱 砂 的 , 並 且 說 朱
砂 「 助 色 發 豔 」 ,則「
砂 」 字 應 有 , 他 書 所 引 , 脫 。
( 十 三 ) 沈 繼 孫 《 墨 法 集 要 》 「 搜 煙」 : 「 搜 ( 按 借 作 「 溲 」 ) 如 細 砂 狀 , 寧 乾 勿 濕 。 」 這裏 「 寧 剛 不 宜 澤 」 , 似 應 在 「 都 合 調 」 下 , 和 「 下 鐵 臼中 」 句 倒 錯 。
( 十 四 ) 明 抄 作 「 自 」 , 他 本 作 「 日」 , 《 太 平 御 覽 》 卷 六 ○ 五 引 亦 作 「 日 」 。 按 製 墨 有 「蔭 」 ( 也 叫 「 入 灰 」 ) 的 程 序 。 所 謂 「 蔭 」 是 將 初 製 成的 墨 錠 上 下 鋪 上 細 灰 使 吸 去 潮 潤 ( 冬 天 在 生 火 的 暖 室 中) 。 作 這 樣 的 處 理 時 , 晁 氏 《 墨 經 》 說 : 「 置 之 不 平 亦曲 , 見 風 亦 裂 。 」 沈 繼 孫 《 墨 法 集 要 》 說 : 「 不 可 見 風, 見 風 墨 斷 。 」 但 出 灰 之 後 , 卻 要 經 過 風 中 吹 乾 的 手 續, 可 是 沒 有 日 乾 的 過 程 。 《 要 術 》 所 記 也 是 在 乾 墨 的 過程 中 , 這 裏 該 是 指 風 乾 時 要 坼 裂 , 故 從 明 抄 作 「 自 」 。
【 一 】 韋 仲 將 , 名 誕 , 三 國 魏 時 人, 善 書 法 , 並 善 製 墨 。 《 三 國 志 ‧ 魏 志 ‧ 劉 劭 傳 》 注 引《 三 輔 決 錄 》 : 「 洛 陽 、 鄴 、 許 三 都 宮 觀 始 就 , 命 誕 名題 。 誕 以 御 筆 墨 皆 不 任 用 , 因 奏 曰 : 『 … … 用 張 芝 筆 ,左 伯 紙 , 及 臣 墨 , 皆 古 法 , 並 此 三 具 , 又 得 臣 書 , 然 後可 以 逞 徑 丈 之 勢 , 方 寸 千 言 。 』 」 元 陸 友 《 墨 史 》 卷 上: 「 簫 子 良 《 答 王 僧 虔 書 》 曰 : 『 仲 將 之 墨 , 一 點 如 漆。 』 」 是 韋 誕 原 以 善 製 墨 著 稱 。其 兄 韋 昶 , 則 善 製 筆 。 清 梁 同 書 《 筆 史 》 引 《 書 斷 》 :「 晉 韋 昶 , 好 作 筆 。 王 子 敬 得 其 筆 , 歎 為 絕 世 。 昶 字 文休 , 誕 兄 。 」 魏 明 帝 時 建 成 凌 雲 臺 , 誤 將 臺 匾 先 釘 實 在臺 上 , 只 好 用 竹 籠 盛 著 題 匾 人 , 用 轆 轤 轉 上 去 , 離 地 二十 五 丈 。 這 人 很 害 怕 , 題 好 了 下 來 , 鬚 髮 盡 白 , 告 誡 子孫 以 後 再 也 不 要 學 書 法 。 這 人 就 是 韋 誕 ( 《 世 說 新 語 ‧ 巧 藝 篇 》 及 注 引 《 四 體 書 勢 》 並 載 其 事 ) 。
【 二 】 宋 初 蘇 易 簡 《 文 房 四 譜 》 卷一 引 王 羲 之 《 筆 經 》 : 「 凡 作 筆 須 用 秋 兔 。 秋 兔 者 , 仲秋 取 毫 也 。 所 以 然 者 , 孟 秋 去 夏 近 , 則 其 毫 焦 而 嫩 ; 季秋 去 冬 近 , 則 其 毫 而 禿 。 … … 其 夾 脊 上 有 兩 行 毛 , 此毫 尤 佳 ; 脅 際 扶 疏 , 乃 其 次 耳 。 」
【 三 】 「 羊 青 毛 」 , 《 叢 書 集 成 》本 《 文 房 四 譜 》 引 作 「 青 羊 毛 」 ( 以 下 也 是 一 樣 ) 。 梁同 書 《 筆 史 》 記 載 筆 的 毛 料 有 三 十 種 , 其 中 羊 毛 有 羊 毛、 青 羊 毛 、 黃 羊 毛 三 種 。
【 四 】 「 髯 」 是 頰 毛 ; 鬚 髯 蜷 曲 叫「 虯 髯 」 。 「 不 髯 」 是 說 將 毛 梳 理 清 楚 , 不 使 蜷 曲 雜 亂。
【 五 】 「 茹 」 , 梁 同 書 《 筆 史 》 說: 「 製 筆 謂 之 茹 筆 , 蓋 言 其 含 毫 終 日 也 。 … … 今 製 法 如故 , 而 茹 筆 之 名 隱 矣 。 」 《 文 房 四 譜 》 卷 二 引 唐 陸 龜 蒙《 哀 茹 筆 工 辭 》 : 「 爰 有 茹 工 , 工 之 良 者 。 擇 其 精 麤 ,在 價 高 下 ; 闕 齾 叉 互 , 尚 不 能 捨 。 旬 濡 數 鋒 , 月 禿 一 把。 編 如 蠶 絲 , 汝 實 助 也 。 」 這 裏 「 茹 」 , 即 指 梳 去 穢 毛後 , 再 用 口 來 整 治 毫 鋒 的 工 作 。 原 來 毛 上 端 毛 色 較 嫩 的部 分 叫 做 「 鋒 」 , 各 種 毛 的 鋒 頭 長 短 不 一 , 如 果 混 製 在一 起 , 這 筆 寫 起 來 一 定 要 「 開 花 」 。 所 以 必 須 不 厭 其 煩地 非 常 細 緻 地 使 鋒 頭 對 齊 , 然 後 各 製 各 樣 的 筆 。 這 一 道工 序 , 現 在 由 水 盆 工 來 完 成 , 唐 以 前 是 「 茹 工 」 的 艱 辛勞 動 。
【 六 】 「 梳 掌 」 , 梳 齒 下 部 拿 梳 的地 方 , 即 梳 把 。
【 七 】 「 扁 」 , 編 連 或 黏 連 成 扁 扁的 薄 排 , 作 為 裹 覆 筆 心 之 用 。
【 八 】 明 方 以 智 《 通 雅 》 卷 三 二 :筆 「 有 柱 有 被 , 有 心 有 副 。 」「
被 」 、 「 副 」 都 是 被 覆 在 外 層 的 「衣 」 。 「 衣 」 , 這 裏 作 動 詞 用 , 即 作 被 覆 講 ( 下 文 二 「衣 」
字 同 ) 。 《 文 房 四 譜 》 卷 一 記 載 唐 歐 陽 通 自 重 其 字, 用 筆 必 須 是 「 貍 毛 為 心 , 覆 以 秋 毫 」 。 這
裏 「 用 衣 羊青 毛 」 , 也 是 以 羊 青 毛 為 心 , 覆 以 兔 毫 。
【 九 】 「 頡 」 是 強 項 , 又 是 減 縮 。《 筆 史 》 引 黃 庭 堅 《 筆 說 》 說 : 「 張 遇 丁 香 筆 , 撚 心
極圓 , 束 頡 有 力 。 」 由 於 筆 腳 紮 得 很 緊 很 堅 實 , 鬆 的 被 約縮 到 最 低 限 度 , 可 以 強 固 地 裝 入筆 管 中
, 故 稱 為 「 頡 」 。《
筆 史 》 引 《 南 部 新 書 》 : 「 柳 公 權《 筆 偈 》 : 『 圓 如 錐 , 捺 如 鑿 , 只 得 入 , 不 得 卻 。 』 蓋縛 筆
要 緊 , 一 毛 出 , 即 不 堪 用 。 」 這 就 是 「 痛 頡 」 的 情況 。
【 一 0 】 「 中 心 」 , 指 上 文 所 作 成 的以 羊 青 毛 為 最 內 層 以 兔 毫 為 次 層 的 「 筆 柱 」 。 「 用 衣 中心 」 , 是 說 再 用 羊 毛 裹 覆 「 筆 柱 」 為 第 三 層 。 然 後 又 用青 兔 毫 裹 在 羊 青 毛 外 ( 「 復 用 毫 青 衣 羊 青 毛 外 」 ) 為 第四 層 。 三 四 層 的 作 法 和 一 二 層 一 樣 , 所 以 說 「 如 作 柱 法」 。
【 一 一 】 「 毫 青 」 , 《 文 房 四 譜 》 《叢 書 集 成 》 本 作 「 青 毫 」 , 意 思 相 同 , 都 是 指 青 兔 毫 。唐 段 公 路 《 北 戶 錄 》 卷 二 「 雞 毛 筆 」 : 「 且 筆 有 豐 狐 之毫 , 虎 僕 之 毛 , … … 然 未 若 兔 毫 。 其 宣 城 歲 貢 青 毫 六 兩, 紫 毫 三 兩 , … … 勁 健 無 以 過 也 。 」
【 一 二 】 「 寧 隨 毛 長 者 使 深 」 ( 「 者」 疑 應 作 「 著 」 ) , 寧 可 盡 其 毛 的 長 度 , 儘 可 能 地 使 裝進 筆 管 中 深 些 。 《 筆 史 》 引 黃 庭 堅 《 筆 說 》 說 : 「 宣 城諸 葛 高 , 繫 『 散 卓 筆 』 , 大 概 筆 長 寸 半 , 藏 一 寸 於 管 中。 」 可 說 深 得 很 。
【 一 三 】 煙 有 松 煙 、 油 煙 二 類 。 《 文房 四 譜 》 引 此 作 「 好 醇 松 煙 」 , 說 明 所 用 是 松 煙 。 明 沈繼 孫 以 實 際 經 驗 撰 為 《 墨 法 集 要 》 , 自 「 浸 油 」 至 「 印脫 」 分 製 墨 為 二 十 一 道 工 序 , 較 宋 晁 氏 《 墨 經 》 多 有 發展 。 其 「 浸 油 」 說 : 「 古 法 惟 用 松 燒 煙 , 近 代 始 用 桐 油、 麻 子 油 燒 煙 。 衢 ( 按 指 浙 江 衢 縣 ) 人 用 皂 青 油 燒 煙 ,蘇 人 用 菜 子 油 、 豆 油 燒 煙 。 … … 但 桐 油 得 煙 最 多 , 為 墨色 黑 而 光 , 久 則 日 黑 一 日 ; 餘 油 得 煙 皆 少 , 為 墨 色 淡 而昏 , 久 則 日 淡 一 日 。 」 燒 松 煙 用 , 燒 油 煙 用 盞 、 碗 ,各 有 特 殊 的 裝 置 。
【 一 四 】 「 若 」 , 作 「 及 」 講 。
【 一 五 】 晁 氏 《 墨 經 》 「 和 」 的 工 序說 : 「 凡 煤 一 斤 , 古 法 用 膠 一 斤 。 今 用 膠 水 一 斤 , 水 居十 二 兩 , 膠 居 四 兩 , 所 以 不 善 ; 然 賈 思 勰 墨 法 , 煤 一 斤, 用 膠 五 兩 , 蓋 亦 未 盡 善 也 。 」 又 說 : 「 膠 多 利 久 , 膠少 利 新 。 匠 者 以 其 速 售 , 故 喜 用 膠 少 。 … … 凡 大 膠 必 厚, 厚 難 於 和 。 」 煙 、 膠 配 合 同 重 量 者 , 即 宋 何 薳 《 墨 記》 所 謂 「 對 膠 」 , 創 始 於 唐 末 李 超 父 子 ( 本 易 水 人 , 避難 徽 州 , 世 為 南 唐 墨 官 。 後 來 「 徽 墨 」 , 因 此 著 名 ) 。元 陸 友 《 墨 史 》 卷 上 記 載 李 超 墨 愈 久 愈 好 , 堅 能 削 木 ,「 誤 墜 溝 中 , 數 月 不 敗 」 。 《 墨 經 》 「 膠 」 項 : 「 凡 墨, 膠 為 大 , 有 上 等 煤 而 膠 不 如 法 , 墨 亦 不 佳 ; 如 得 膠 法, 雖 次 煤 能 成 善 墨 。 」
【 一 六 】 「 梣 , 江 南 樊 雞 木 皮 也 」 ,《 文 房 四 譜 》 引 作 : 「 梣 皮 , 即 江 南 石 檀 木 皮 也 」 。
按 梣 , 木 犀 科 , 落 葉 小 喬 木 或 灌 木 , 即秦 皮 。《
名 醫 別 錄 》 : 秦 皮 , 「 一 名 岑 皮 ,一 名 石 檀 。 」 陶 弘 景 注 : 「 俗 云 是 樊 槻 皮 , 而 水 漬 以 和墨 ,
書 色 不 脫 , 微 青 。 」 《 唐 本 草 》 注 : 「 取 皮 水 漬 便碧 色 , 書 紙 , 看 皆 青 色 。 … … 以 葉 似 檀 , 故
名 石 檀 也 。」 是 石 檀 木 、 樊 槻 木 都 是 梣 的 異 名 , 而 《 要 術 》 作 「 樊雞 木 」 , 只 是 記 音 異 字 而 已
, 也 可 能 「 樊 槻 木 」 原 是 江南 的 習 俗 名 稱 , 到 北 方 訛 作 「 樊 雞 木 」 , 或 者 竟 是 「 槻」 字 之 誤 。
槻 音 規 。
【 一 七 】 沈 繼 孫 《 墨 法 集 要 》 「 用 藥」 說 : 「 麝 香 、 雞 子 青 引 濕 。 … … 秦 皮 書 色 不 脫 。 … … 銀 硃 … … 助 色 發 豔 。 」 「 銀 珠 」 即 「 真 珠 砂 」 。 《 要 術》 這 四 種 都 用 到 了 , 沈 繼 孫 說 明 它 們 的 作 用 。
【 一 八 】 晁 氏 《 墨 經 》 「 擣 」 項 在 擣好 墨 後 說 : 「 出 臼 , 納 淨 器 內 , 用 紙 封 羃 , 熳 火 養 之 。紙 上 作 數 穴 , 以 通 氣 火 。 不 可 間 斷 , 為 其 畏 寒 。 然 不 可暴 ( 按 指 猛 火 , 不 是 日 晒 ) , 暴 則 潼 溶 , 謂 之 『 熱 黏 』, 不 堪 製 作 。 」 所 謂 「 潼 溶 」 , 即 指 膠 乾 得 不 好 , 或 者無 法 使 膠 乾 得 很 好 , 以 致 發 生 黏 糊 狀 態 。
【 一 九 】 「 寧 小 不 大 」 , 《 墨 法 集 要》 「 搜 煙 」 說 : 「 大 墨 最 難 搜(
按 借 作 「 溲 」 ) 和 , 只 宜 于 , 硬則 燥 裂 。 」 《 要 術 》 「 寧 剛 不 宜 澤 」 , 是 小 型 墨 的 作 法。 又
「 樣 製 」 說 : 「 厚 大 利 久 , 薄 小 利 新 ; 厚 大 難 工 ,薄 小 易 善 ; 故 墨 工 不 喜 為 厚 大 。 」 大 錠 墨 ,
據 該 書 所 記, 在 各 種 工 序 上 都 比 較 繁 難 。 《 要 術 》 「 寧 小 不 大 」 ,是 輕 膠 小 型 的 墨 , 是 切 合 實
用 的 , 不 是 為 珍 藏 炫 奇 製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