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辑要

《农桑辑要》 是元代专管农桑,水利的中央机构“大司农”主持编写的。具体的编写人是孟祺 ,张文谦 、畅师文,苗好谦等人。

孟祺 1241--1291),字德卿,安徽宿县人,至元七年(1270)出使高丽。回国后任山东东西道劝农副使。他是唯一在《农桑辑要》 中署名的作者,不过也仅见于元刊本中,通过元刊本可以得知,书中重要的一篇短论“论九谷风土 时月及苎麻 木绵”及其它的一些篇目,系出自孟祺之手。考虑到大司农司 当时只有孟祺和张文谦 等人在工作,推测孟祺可能是本书初编的主要纂稿人,而张文谦则可能是本书的组织者,或主纂官。

张文谦 至元七年任司农卿和大司农卿,主管大司农司 工作,他曾主持制订过“农桑之制十四条”,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有相当的认识。

畅师文曾经长期担任地方劝农官 ,地区遍及四川、陕西、江北、山东、河北等地,深知“教民种艺法”,并曾内调到翰林院工作,《元史》本传的记载,他在至元二十三年(1286),曾“上所纂《农桑辑要》 书”,据此,有人认为畅师文是本书的作者之一,实际上,本书最初写作时,并没有他在内,至元二十三年所上之书,可能是经他修订再版的。

苗好谦的一生也主要是从事劝农工作,史载,苗好谦曾于至大二年(1309)任淮西廉访司佥事时,曾向朝廷献所著《种桑之法》。延祐三年(1316)以苗所到之处,栽桑皆有成效,于是将该法推广于全国各道,苗也因此被提拔为大司农丞,五年(1318)苗氏进所撰《栽桑图说》,由政府刊印一千部颁行各处。《农桑辑要》 中的栽桑养蚕部分可能就是经苗氏之手修订再版的。

《农桑辑要》 作为一部由政府出面所修订的农书,其出现与元代的重农劝农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蒙古族进入中原以后,当时的一些蒙古族将领,提出将长城以内的新征服的地区的农田全部改为牧地,引起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最后采用了耶律楚材 的建议,奖励这些地方的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供纳赋税,这个办法果然取得了好的效果。元代统治者开始重视农业。至元元年(1264),元世祖即位,第二年便设置了专管农业的“劝农司”,后来又改为“司农司 ”,《农桑辑要》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由司农司主持编写的,据该书“原序”说,“大司农司,不治他事,而专以劝课农桑为务,行之五,六年,功效大著。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农司诸公,又虑夫田里之人,虽能勤身从事,而播殖之宜,蚕缫之节,或未得其术,则力劳而功寡,获约而不丰矣。于是,遍求古今所有农家之书,披阅参考,删其繁重,摭其切要,纂成一书,目曰《农桑辑要》。”原序的作者是翰林院大学士王磐,序题于至元十年(1273),因此,一般都将该年作为本书的成书年。但从王磐的序中可以看出,王磐的序是在“镂为版本,进呈毕,将以颁天下”的情况下,题于卷首的,因此,本书的成书年代还要早些。

《农桑辑要》 修成之后,曾经颁发给各级劝农官 员,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它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在它之前,唐代有经过武则天皇后删定的《兆人本业》 和宋代的《真宗授时要录》,但这两部书均已失传。因此《农桑辑要》也就成了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其后大约过了五百年,清代的乾隆皇帝才叫人又编写了一本《授时通考》,这本书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部,也是最后的一部官修农书。

《农桑辑要》 全书共有六万五千多字,分作七卷。卷一典训,讲述农桑起源及其经史中关于重农的言论和事迹,相当于全书的绪论;卷二耕垦,播种,包括整地,选种 总论及大田作物的栽培各论。卷三栽桑,卷四养蚕,讲述种桑养蚕,篇幅大,内容丰富而精细,远超以前的农书,显示了其农桑并重的特点;卷五瓜菜、果实,讲的是园艺作物,但和以前的农书一样,不包括观赏植物 方面的内容;卷六竹木、药草 ,记载多种林木和药用植物,兼及水生植物和甘蔗 ;卷七孳畜、禽鱼、蜜蜂 ,讲动物饲养 ,牲畜极重医疗,但不采相马、相牛之类的内容,取舍较以前的农书不同。从全书的整个布局来看,《农桑辑要》基本上继承了《齐民要术》 的内容,据粗略的统计,《农桑辑要》所引《齐民要术》的内容,大约有二万多字,约占全书的百分之三十一,在所引书的第一位,《农桑辑要》所省略的只是《齐民要术》中的的食品加和烹调部分。但是《农桑辑要》和《齐民要术》等书相比,也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首先,《农桑辑要》 增加一些新的资料。如苎麻 ,木棉,西瓜 ,胡萝卜 ,同蒿,人苋,莙薘,甘蔗 ,养蜂 等,都注明了“新添”。尽管新添的内容不多,仅占全书的百分之七,但这些添加的内容显然是总结当时的经验写出的第一手材料。从中可以看出,《农桑辑要》迈出了《齐民要术》 原有的范围,大大丰富了古代农书的内容。

其次,《农桑辑要》 的最大的发展还主要在于,它第一次将蚕桑生产放在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从书名中就可以看出来,从篇幅来看,虽然栽桑养蚕,各占其中的一卷,但这两卷的篇幅却将近占全书的三分之一。篇幅之大,和《齐民要术》 相比较就更为明显了,在《齐民要术》中,养蚕没有专篇,而仅在“种桑柘”篇中作为附录,篇幅仅相当于《农桑辑要》的十分之一。《农桑辑要》中以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当时栽桑养蚕的成就。

第三,《农桑辑要》 在重视蚕桑的同时,积极提倡向北方 推广苎麻 和棉花 种植。为此在卷二的后面新添了苎麻和木棉两项内容,详细地记载了这两种作物的种植,管理与加工,应用的方法,接着又新添两段“论九谷风土 及种莳时月”和“论苎麻、木棉”,从理论上阐述向北方推广木棉和苎麻的可能性,从而发展了风土论 的思想,把人的因素引进了旧有的风土观念之中,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聪明才智。成为农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根据同一理论,《农桑辑要》还提出从西川(今四川),唐、邓(今河南南阳,唐河,邓县一带)等地将柑橘 类果实向北方移植,试图打破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桔逾淮而北为枳”的论断。但似乎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柑橘类仍然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黄河以北仍不易栽培推广。

第四,《农桑辑要》 除了辑录了《齐民要术》 和新添许多新的内容以外,还辑录了《士农必用》、《务本新书》 、《四时类要》、《博闻录》 、《韩氏直说》、《农桑要旨》和《种莳直说》等农书,由于这些农书的大多数现已失传,而只有通过《农桑辑要》的辑录,才能部分地了解其中的一些内容,因此,本书在客观上取到了保留和传播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

《农桑辑要》 问世以后,曾一再刊刻,早在元代就至少有三个刊本,首刊于至元年间,再版于延祐元年,三版情况不明。明代也有三个版本,一是明初刊本,藏于日本小岛氏宝素堂,著录于日本人澁江全善、森立之所著《经籍访古志》中。二是明张师说辑刊,陈无私订正的《田园经济丛书》本,著录于沈乾一《丛书书目汇编》中。三是明末胡文焕刊印的《格致丛书》本。清代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刊本,其后都是这个聚珍本的复刻本或排印本,总共有近二十种。1982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石声汉校注的《农桑辑要校注》,即是以清乾隆间苏州府刻的“武英殿聚珍版”本为基础,整理校改作成的。

元明时的刊本现已不多见,仅在上海图书馆存有一元代大字刻本孤本,这个本子已由上海图书馆影印出版,“通汇”所用的即是这个本子。它和常见的清代的刻本(即武英殿本)相比,有不少的优点。武英殿本的的祖本是《永乐大典》本,原书七卷,《大典》编者合并为二卷,后来《四库全书》的编者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来,重新分为七卷,经这一合一分,出现一些错乱也就在所难免。而元刊大字本则是十足的原汁原味。对比之后就会发现,虽然殿本补正了元刻本的一些错脱,但殿本打乱了元刻的篇章体系,有的是割裂,将原来的一篇分为几篇,有的归并,将几篇合为一篇,有的是窜衍,有的是脱漏。还有严重的错脱。从中也就可以看出,元刊本的优越性。对此,1988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由缪启愉校释的《元刻农桑辑要校释》一书做了详细的说明。这也迄今为止,研究《农桑辑要》 最为详细的一本书。

《农桑辑要》 的成书在元代初年,当时元代刚灭金,尚未统一南宋,所以它的内容仍然是以北方 的农业生产技术为主,而没有包括江南 地区的水田农业技术在内,尽管当时南方 地区已经出现了《陈旉 农书》 (1149年),但《农桑辑要》却未能收录,这个缺陷在元代统一全国以后,就日益显露出来,四十多年后的王祯 和鲁明善 在亲自指导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发现了这个缺陷,并做了弥补。分别写出了《农书》 和《农桑衣食撮要》 这两本重要的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