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的“丫禾”回忆
“丫禾”是江西等处对间作双季稻的称谓。即在早稻栽插之后,隔段时间又在早稻的行间插上晚稻,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实现水稻双季种植。2010年10月3日,我收到王宗仁先生的电子邮件,提到自己1968年11月至1975年9月在江西新干插队落户和种植“丫禾”的情况,并对“丫禾”这种特殊的水稻栽培方式的消失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是份难得的关于间作季稻栽培的详细资料。全文如下(格式、链接一仍其旧):
【原创】我参与了一次“丫禾绝唱”
王宗仁
在江西新干云庄插队期间(1968~1975),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丫禾绝唱”。
■何谓“丫禾”
记得1968-11到达插队地云庄后不久,就在与当地农民交流中,听到了一个在上海从未听说过的新鲜词儿——丫禾(ya第四声,wo第二声)。一位插友在带到乡下去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看到“稏禾”一词,就向几个高中生村民打听,得知“稏禾”就是“丫禾”,还是一种水稻间作方法呢!此后,在1969年的“工分簿”上,涉及此项农事活动时均记作“丫禾”。看来这是一种借用同音字来简化书写的办法。所以,丫禾==稏禾。
如今到网上查“稏”,“新华字典”的解释是:a.稻名;b.稻摇动的样子;c.稻多的样子。“汉语字典”的解释是:稻名。江西谚语:有禾没禾,对月稏禾。“康熙字典”的解释是:音亞。?稏,稻名。又通作罷亞。
显然,这样的解释与当年的亲历与感受不同。
■“稏禾”的来历
近日在网上查得一些较为详细的资料,对“稏禾”的来历有所了解。其中,有一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中国稻作史》(作者:游修龄),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的“十、稻的特殊栽培”里,专门有一节谈到了稏禾!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23987
(三)间作稻
又名挣稿、稏禾、掺稻、寄种、寄晚等。
……有趣的是间作稻栽培技术迄今所知也以明代的《温州府志》(弘治十六年,l503年)最为详备:“春分时平地,浸种,下秧,通田。春夏之交,分早秧插田,又分晚秧插于空行中,曰补晚。越二十日而耘,再耘三耘而止。遇旱则用手车引水灌田。其有田远于河者,则筑小沟于邻田,婉曲而至,名曰盘车,工力较倍。初秋收早谷毕,以竹器捞取河泥,壅之。开早稻根,漉晚苗。至冬初而获,名曰双收。田远土瘠则单插一季。土浅者宜早稻,土深者宜晚稻。”乾隆廿四年(1759)的《平阳县志》有类似的间作稻记述,都指出间作稻只宜于水利和肥料条件较好的地区,并非很普遍的。
到清代间作稻的记述日见增多,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省。清代最早记载见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江西《萍乡县志》卷一,其次为乾隆五年(1740)的《临川县志》卷十六:“其一岁再收者,先树籼,在立夏前,后树粳,在立夏。所谓再熟之稻也,县多有之。”江西宜黄等地称间作稻为“稏禾”,“稏禾子,四月间于早禾行内插秧,俟早稻收割,耘之,九月好获。”①
……
①
《宜黄县志》道光四年(1824),卷十二。
文中提到的江西萍乡,位于新干正西方不足二百公里。而文中特别提到,江西宜黄等地称间作稻为“稏禾”!宜黄位于新干的正东方100公里左右。无疑属于“宜黄等地”的范围之内。至于有关“稏禾”的种植方法——“四月间于早禾行内插秧,俟早稻收割,耘之,九月好获”——与我亲历亲为的何其相似乃尔!
上述文章的重点是农业史、稻作史,对“间作稻”出现在宋代、兴旺于清代作了考证,对这种间作稻的种植过程与操作方法亦有提及。我在整理自己的日记时突然发觉,自己在云庄经历的1969年的“稏禾”,实在是事前事后都没有想到的最后一次,堪称“稏禾绝唱”。本人有幸“躬逢其盛”,值得细说一番。
■第一次插秧
“稏禾”与众不同的一个地方是“两次插秧”。
从我的日记看到,1969年的插秧是4-20开始的,4-27去就插“稏禾”。
1969. 4.27
星期日
雨不下了,天阴沉沉的,似乎有随时要下雨的可能。上午和下午被分配去“丫禾”(音译)。上午拔了半天的稏禾种的秧苗。下午丫禾,很有意思,也较轻松。
所以,“稏禾”的第一次插秧是在早禾插秧以后十天左右。这时候早稻的秧苗已经成活、返青。“稏禾”就是在早禾之间,插一行,空两行(如下图所示,“早”表示早稻,“丫”表示第一次插下去的“稏禾”)。这次插秧的要诀是:每株的秧苗不得少于15根,也就是至少相当于每株早禾的秧苗4~5根的三倍!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丫
丫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丫
丫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丫
丫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丫
丫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第二次插秧
随后,5月底6月初,我的日记有这样的记载——
1969. 5.28
星期三
晴
今天出工内容是耘禾。耒的是稏禾,耒完后还要稏禾,也不可不算省力。
1969. 6. 5
星期四
阴雨
我们组稏禾任务到今天下午全部完成。因为稏禾须赶在芒种之前全部完成,故这几天稏禾也很累人。
在“稏禾”的第一次插秧之后差不多一个月,正逢早稻第二次耘禾,先完成松土除草,再进行“稏禾”的第二次插秧,具体而言,是把一个月前插下去的秧拔起来,一分为三,再插下去。田里就成为这个样子(“早”表示早稻。“丫”表示二次插秧后的“稏禾”)。至此,两种生长期不同的稻就均匀地交叉在一起了。这第二次插秧的要诀是:在六月初的芒种节气之前完成!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丫
丫
丫
丫
丫
丫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丫
丫
丫
丫
丫
丫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丫
丫
丫
丫
丫
丫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丫
丫
丫
丫
丫
丫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早
■“稏禾”的后半生
在6月初完成“稏禾”第二次插秧后,早稻与在“稏禾”在同一块田里和平共处,比肩生长。记得它们尽管都是绿油油的,但还是有深浅高矮的区分。到7月下旬,早稻成熟、开始收获了,我的日记上这么记载——
1969. 8. 7
星期四
阴雨
又割了一天禾。从今天开始,向牛门口的间作田进攻了。早稻间种晚稻,实在不好。这一点我们现在已有所切身体会了。
至此,田里就只剩下丫禾挺立在田里,行列之间可见早稻留下的兜(下图中用·表示),“丫”表示
“稏禾”。记得当年在“稏禾”之间收割早稻,收割的各个动作环节无不受到“稏禾”稻株的制约,的确麻烦,尤其当时采用在田里割稻时同步脱粒的方式(详见《回想那一年年的“双抢”》),更是累人。最近与云庄的同龄人老朋友在电话中聊及“丫禾”,也是觉得“要不得”实在太烦太累人。
·
·
·
·
·
·
·
丫
丫
丫
丫
丫
丫
·
·
·
·
·
·
·
丫
丫
丫
丫
丫
丫
·
·
·
·
·
·
·
丫
丫
丫
丫
丫
丫
·
·
·
·
·
·
·
丫
丫
丫
丫
丫
丫
·
·
·
·
·
·
·
隐约记得在“稏禾”的最后一次耘禾时,还要把早稻留下的兜用力踩进泥里去。十月上旬开始秋收,首先收割的就是间作的晚稻即“稏禾”,尔后是一季晚稻(五月底插秧种下的一季稻),最后是后季稻(早稻收割后种下去的“连作”)。我那年“双抢”之后因为身体不好,出勤不正常,所以有关“稏禾”的后半生农事在日记中也很少见到了。
■“稏禾”的遐想
在人少田多的地方,广种薄收曾是常见的“攻略”。具体来说就是稀植,稻株之间的距离通常是七八寸、八九寸,甚至一尺!反正不让一块田空闲着就可以了,多多少少能够有收获的。也许正是千百年来农民在广种薄收的基础上发明了这种“间作法”,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产量。但是到了1970年,自上而下强制推行“密植”,行间距限定在六寸以下甚至四寸,违规者上升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惊人高度。所以,建立在稀植基础上的间作方式也就寿终正寝了。
现在回想这些往事、绝唱,不禁连带想起了当年当地那种“非典型”镰刀(参见《回想那一年年的“双抢”》),由于稀植,割稻时只能一株一株地割;更因为还有“稏禾”夹杂其间,必须挑着捡着割。也许,这样的间作稻方式下恐怕只能使用“非典型”的禾镰了。所以,间作稻这样的种植方式与非典型禾镰这样的农具之间有密切关系?这是我的暇想。让农业史专家研究、解说吧。
附往返邮件
曾雄生教授:您好!
我曾经于1968年11月至1975年9月在江西新干插队落户。近些年,我在整理自己的人生经历,在网易博客上连载自己的日记选。在回眸那些岁月的时候,涉及不少与农事有关的话题。最近在整理自己经历的1969“丫禾绝唱”,查阅有关的网络资料时,见到您与游先生的许多学术大作,解开了四十年来自己心头积压的疑问,十分开心。又看到您是新干人氏,更感到意外的兴奋。随手发此电邮,恕我冒昧。
顺祝节日快乐!
王宗仁(网中人)
欢迎光临网中人的不老阁http://wangzongren1952.blog.163.com/
读过王先生的电邮后,我做了如下的回复:
一
王先生宗仁兄:
您好。我是曾雄生,土生土长的新干人,1979年上大学之前,没有离开过新干半步。在新干的时候就知道有上海知青在新干插队落户,高中的时候有的老师便是上海知青。虽然现在我已不在新干,但对于故乡的关注并无少减。而且我也知道有一批上海知青在离开新干之后多年,仍然把新干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仍然在关注和支持新干的建设,作为新干人我对你们致以崇高的感谢和敬礼。
从您的经历和邮件地址来看,我大概比您小十岁。小时候我也听过丫禾的事,但并无丫禾的经历,与之相类的丫豆倒是干过。但我确实不记得丫禾成为绝唱的确切年代,虽然我们知道丫禾是14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首先在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等地发展起来,并且在明清两代,随着闽、浙移民在江西、湖南、广东等地落户,一直到您邮件中说到的1969年,的确在中国农业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非常希望在第一时间看到您有关丫禾的经历。我有一个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站agri-history.net,如蒙不弃,也可以请您将相关的内容上传至该网上,让更多的和我一样的网友分享。
谢谢您,也祝您节日快乐!
曾雄生
二
王先生宗仁兄:
您好。回复您的邮件后,循着您给的网址,我浏览了您的网页,尤其是特别注意到:
“丫禾绝唱”这篇,您给我这个搞农史的人一份较为完整的近代
“丫禾”史料,谢谢。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把它和您的邮件一同转发在农史网上,以饷更多读者。
“丫”在江西方言中,有“插”的意思,在两者之间插入,都可以称之为
“丫”,
“丫禾”即便如此,即在早稻行间插入“晚稻”,称为
“丫禾”,有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地方志中写成“稏禾”,以表示为“禾”(江西方言,即稻),或禾的一种特殊的栽培方式。
关于“丫禾”早期的历史,请参考我的文章“宋代的双季稻”中间的一节“间作双季稻”。http://www.agri-history.net/scholars/zxs/%CB%CE%B4%FA%B5%C4%CB%AB%BC%BE%B5%BE.pdf
再次谢谢您
曾雄生
又
随后又收到王先生的回复,并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曾教授:您好!
两封电邮均已收到、拜读。没想到我的心血来潮,让您在深更半夜回复,十分感激!
作为一个插队知青,我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新干,因而对新干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也许我自己身上留有历史细胞——家父至今还在北京笔耕不缀,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退休,我则是阴差阳错,于“高考1977”时走上了工科之路——在离开新干、生活稳定之后,在怀旧之余常常想起当年留下的疑团。
最近几个月在整理自己当年的日记,里面多多少少涉及一些农事,无意之中发现,我们这代人经历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事与物已经成为历史,就在网上寻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希冀了解有关的来龙去脉。在查找关于丫禾的资料时,我看到了您和游先生的大作,首次知道了丫禾的来历,煞是欣慰!进而发现自己在1969年经历的真是“丫禾绝唱”了。于是写成博文,试图把已经不再存在的丫禾这一稻作方式的种植过程与操作方法,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在《知青上海论坛》上,有几位曾经在永丰、金溪插队的网友对此作了一些补充。见http://www.zhiqingshanghai.com/bbs/showtopic-11266.aspx。
总之,我想对已经成为历史的东西及早做一些工作,尽快留下一些资料。如果能对您和其他专家有所帮助,就不胜荣幸了。
王宗仁
20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