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麋鹿的故乡

  麋鹿的故乡在哪儿?它们在故乡生活得怎么样?相信这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最近,我在参加江苏省姜堰市溱潼笔会期间,参观了溱湖湿地生态保护区的麋鹿园,看到了回归故乡的麋鹿——这里曾是麋鹿的故乡

  麋鹿故乡考

  麋鹿,这种身世坎坷而又大名鼎鼎的动物,它的老家在哪里?从大范围上说是中国,因为它是中国特有的动物,目前全国各地的麋鹿化石发现点已达上百处。具体而言有人说是江苏省大丰县,那儿有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而姜堰市人认为,姜堰才是麋鹿的故乡。理由是在姜堰出土的麋鹿化石最多,全国全省名列第一,在这儿出土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最完整的麋鹿化石就陈列在泰州博物馆内。其次姜堰为适应麋鹿生存的水乡泽国。我们来看看典籍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吧:《后汉书·郡国志》中,有海陵麋鹿“千万成群”的记载;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海陵县多麋鹿,千万为群,掘食草根”;直到南宋的罗愿还在《尔雅翼》中提到,“麋与鹿为友,今南宋海陵甚多”。典籍中一再提及的这个海陵县,就是今天的泰州市。古代县的地盘较大,泰州身旁的姜堰,一百多公里外的大丰都在这个古海陵县范围内。其实整个江苏,尤其是中南部,自古就是河网交错、池塘密布的水乡泽国和麋鹿的栖息地,只是由于后来人类在这儿的数量及活动范围越来越大,麋鹿才逐渐消失的,所以这儿都可说是麋鹿的老家。然而把麋鹿化石最密集的姜堰称为其故乡也不无道理。但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皇家动物协会要把多达28头的一批麋鹿送回其故乡时,姜堰为什么拒绝了呢?主要原因是:这儿已变成了人口密集的村镇农田,实在拿不出地方接受了,只得忍痛割爱,放弃了让本地成为世界著名麋鹿自然保护区的难得机会,让给了人烟相对稀少、滩涂湿地较多的大丰。

  溱湖湿地麋鹿园现状

  虽然大批麋鹿最后落脚于大丰,但大丰却未忘记姜堰。1996年,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派出专人将两公两母4头麋鹿护送到了姜堰,建立了麋鹿园。我在溱湖湿地保护区管理局王局长的陪同下参观了麋鹿园。这是一块1200亩的湿地,比起3千多公顷面积的大丰保护区自然是小多了。但这儿长满了芦苇、香蒲、睡莲、蒿草、水葱、鸢尾等各种类型的水生植物,水草丰茂,很适于麋鹿生存。麋鹿园以铁丝网将游人与麋鹿隔开,经工作人员向管理人员说明,才网开一面,允许我们进去近处观察麋鹿。麋鹿们三三两两的在园中或吃草,或漫步,对我们的到来并不惊惶,看得出一头头麋鹿都长得毛色光亮,十分健壮。但它们始终与我们保持二三十米的距离,人走它走,人停它停。据学者考证,麋鹿是在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的二百万年前才从鹿科进化分离出来的,算是新物种,它几乎与人类同步进化,而又同时出现在亚洲东部的湿地平原上。麋鹿是被人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但古代人们并不是要把它培养成猪牛一类家畜,而是放养在大型园林里观赏,偶尔也狩猎,因此它总是保持着半野生半驯化的生存状态,对人不害怕,也不过分亲近,保守着自己的相对独立。麋鹿园的饲养员老徐看它们总与我们拉开距离,就唱起一支悠扬的歌儿。说也怪,麋鹿们都抬起头来听着歌声,也不再退走,而是静静地看着我们,我问老徐唱的是什么歌,他说这是一首鄂温克人的民歌,词是自己随意配上的。鄂温克人以养驯鹿为生。与驯鹿不同属的麋鹿为什么爱听鄂温克民歌,老徐也说不明白,但一定有原因。麋鹿园接收了4头麋鹿后,开始发展起来。为防止近亲交配,今年6月又从大丰引进了两对麋鹿,目前已发展到了19头。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些年陆续种植了150万棵树,各种水生、挺水植物140万株,成立了湿地生态管理监测中心,这些都改善了湿地生态,也有利于麋鹿的生存。

  温顺的麋鹿也会大发脾气

  从麋鹿一到溱湖湿地就开始养鹿,至今已12年的徐师傅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他说,别看麋鹿比较温顺,急了也会大发脾气。他讲了两件事。有一次,他看到有头母麋鹿把幼仔产在浅水里,怕小鹿淹死,非常着急,就下水去救小鹿,可护仔的母鹿误认为他要伤害小鹿,怒气冲冲地向他发起攻击,把他按在水里动弹不得,要不是正巧其他工作人员路经此地将他救下,他就差点没命了。母鹿忙着赶人,大家忙着救人,那头幼仔反而没人管,活活淹死了,让老徐非常痛心。另一次是他们为防止近亲繁殖再次从大丰引进的麋鹿中,有一头公鹿打起了溱湖麋鹿园头把交椅的主意,来了不久就向鹿王发起了挑战,想夺其王位。个大膘壮的鹿王立马应战,管理人员还没注意时,双方已经你死我活地拼杀起来了,根本轰不开。厮杀到后来,挑战公鹿被鹿王打得浑身伤痕累累,败下阵来,没多久就不幸死去了。看来,关系到繁衍后代,遗传其基因的大事,脾气再好的麋鹿也会起急玩命。

  在我看来,麋鹿园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发展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可保护区管理局王局长却高兴不起来。他说,由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当地一些群众对湿地保护区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资金不到位,缺乏管理执法人员,有些人随便进入保护区捕鱼捉虾、随意走动,惊扰野生动物。更严重的是由于人多地少的压力等原因,一些农民擅自在湿地内开辟农田、鱼塘,制造既成事实。若要让其迁移搬走,又没钱来赔偿其损失。这些问题制约着湿地保护区的发展。但愿这些问题能随着当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支持逐一解决,让麋鹿和其他湿地野生动物能在它们的故乡自由自在地生活。

姜宣 摄影  

  陈玉珍
原载:北京晚报,200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