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副理事长 李根蟠

(2004年11月21日)
 

各位代表:

我受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委托,向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本届理事会的会务活动

自1998年5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在中国科协和农业部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本届理事会在组织建设、会务活动、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学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新的贡献。本届理事会的主要会务活动有:

(一)出席中国科协的相关会议、业务培训和提交年检报告。在本届理事会任期的5年来,学会秘书处主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多次出席中国科协召开的业务会议和学习培训活动,了解国家对学术团体的方针政策,自觉接受上级的管理和监督。此外,学会办公室每年都按期向上级部门送交学会的年检年审材料和年度总结报告,得到主管部门的好评。

(二)顺利完成学会法人登记。按照国家民政部令和中国科协的要求,国家级学术团体要重新进行社团法人登记。学会办公室在人手少、时间紧、会员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努力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填报了学术团体法人登记的全部报表材料,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民政部社团司的审查,完成了学会法人登记的全部手续,确保了学会的合法地位。

(三)定期召开常务理事会,研究和解决学会工作中的问题。主要有:由于本届学会领导人因工作调动离任,常务理事会按照学会章程规定,及时增补了新常务理事人选,推选出新的学会领导,确保学会工作的正常运行。多次讨论了学会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主持的农业部重点项目《中国农业通史》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推进了项目的开展。

(四)完成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的筹备事项。本届理事会为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一届理事会的选举,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首先是向中国科协提交了学会换届请示材料,与各地会员协商产生第四届会员代表名单,提出新一届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候选名单,起草有关会议文件,为本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做好各项会务安排。



二、本届理事会的主要学术活动

(一)组织编写《中国农业通史》。编写《中国农业通史》,是中国农史学界承担的一项重大工程,是继《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后的一个壮举。这项工程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为了完成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任务,学会理事会同中国农业博物馆一起,动员组织了国内农史界的主要学术力量,组成了编审委员会、编辑委员会,成立了办公室。1997年进入正式编写.几年来,学会以《中国农业通史》的编写为中心,开展工作。先后召开了两次编审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会议,并组织人员分赴各主编单位,协调、解决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刊《中国农史》开辟的农业通史专栏,自1998年至2002年,共发表讨论文章近百篇,很好地配合了农业通史的编写工作。

《中国农业通史》共11卷,除绪论卷原计划最后编写外,其他10卷已完成的初稿的有原始农业卷、夏商西周春秋卷、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宋辽金元卷(农业技术部分8章)、明清卷、近代卷和附录卷。其中原始农业卷、夏商西周春秋卷和战国秦汉卷经过统稿专家组审阅并与由作者作了修改补充,目前已基本定稿。

通过编写《中国农业通史》,我们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编写《通史》本身也是研究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交流的过程。一批参加课题组的中青年农史工作者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通过农业通史的编写,促进了农史学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尚有少数几卷未完成撰写任务,希望在新一届理事会领导下,努力做好《通史》的编写出版工作。

(二)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第三届理事会期间,先后与相关研究机构联合召开了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会。

1、1999年6月20-25曰,学会资助西北农业大学(现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古农学研究室在西安召开中青年农史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的农史研究与人才培养”。参加会议共35人,15人作论文报告,并进行讲评。论文内容涉及农史学科的建设(包括国内外农史研究现状、农史研究体制、农业考古学、历史农业地理学、林业史、农业灾害学等)、农史学者的自我认识与成长、农史研究方法创新、农业文化传统与农民分化、地区农牧史研究、日本的中国农业文化研究等。论文观点新颖、鲜明,注意了传统同现实的联系与沟通,重视研究手段的更新。世纪之交的农史学面临研究重点的转移、视角的变换、思路的调整、研究手段的更新及人才的培养与成长等问题。通过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交流和商讨,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也存在某些争议,它将增强农史研究的生机和活力,使之更好地应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2、2002年1 O月l 6--20曰,学会委托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遗产研究室主办“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二十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各地会员以及来自韩国、日本的学者共80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会议就农村市场、农业技术、土地制度、耕作制度、生态环境、农村金融、宗族社会、农民流动、农村社会生活等问题作了富有创新性的发言和讨论,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探讨了20世纪的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既关注“三农”问题的历史成因,又关注“三农”问题现状和对策。这次会议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经济史与社会史的结合,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

3、当代农业史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学术研讨活动。农史学会的二级机构当代农业史专业委员会,自1998年以来,每年都召开一次农业史志编辑工作年会,总结交流各省农业史志编辑和资料开发利用方面的经验,探讨当代农业发展的若干重大事件和理论问题。当代农业史专业委员会每年编辑两辑《当代农业史料征集与研究报告》,并完成了《中共中央全会通过的十个“农业决议”与当代中国“三农”政策演变的系统分析》等课题。研究成果纳入《当代中国农业史研究文库》出版。此外,先后出版了《当代中国农业变革与发展研究》、《半个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土地改革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等。

4、1999年12月,中国农史学会与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环境史、气候史、人口史、历史地理学和生态经济学的中外学者近30人。会议借用传统哲学“天人关系”的范畴,考察经济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试图把各个学科的分散研究整合起来,把研究推向深入。这次会议论文已结集出版。

5、扩大合作交流。本届理事会先后邀请了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农业历史学会会长率团来访,并多次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国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农史专家学者,为推进合作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编辑会刊《中国农史》

在新的形势下,会刊编辑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从办刊思想上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世纪的到来面对的新课题。近几年《中国农史》所载文章所涉领域有很大拓展,除了原有的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外,增加了农村社会史、生态环境史和农业文化史等专栏,联系了一批专业农史研究机构和学会原农史学会会员以外的作者。从这两点看,农史研究正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

会刊开辟的“《中国农业通史》学术研究专栏”很好地配合了农业通史的编写工作,对于保证农业通史的质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关于今后工作的建议

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如“三农”问题、环境问题、西部开发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向农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任务,使农史学科的发展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前所未有的研究手段。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遇和条件,开拓农史研究的新局面。我们相信,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农史学会在推进学科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现实需要和学科实际,开展高水平的专题研究和专史的撰写。过去,通过学会的组织协调和各农业史研究机构的努力,我们已经在农业史综合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经得起学术检验和时间考验的学术成果,如《中国农学史》、《中国农业科技史稿》、《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农史卷》、《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等。《中国农业通史》也将在近期完成。但是,相比之下,专题研究、区域研究和专史研究方面,有份量的成果不多,影响力较弱,并存在缺环。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具体说来,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选题。一是围绕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选题。比如,配合当前“三农”问题的研究,可以开展历史上“三农”问题的研讨,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历史借鉴。又如,我们迄今而没有一部“中国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史”,也没有一部完整的“中国西部农业史”,很值得组织力量去做。总之,应尽量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热点,这既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能引起社会关注,获得社会支持,产生社会效益。二是围绕学科的重大缺环中选题。例如,我们过去对种植业的历史关注较多,对畜牧业、渔业等关注较少;对农区历史关注较多,对牧区历史关注较少;对汉族历史关注较多,对少数民族历史关注较少。条件具备的单位和学者,可以着手编写畜牧业史、渔业史、游牧经济史、少数民族农业史等,这对全面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农业历史,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三是从保存、发掘和提高农业文化遗产方面选题。中国的农史学科是从整理和研究祖国农业遗产起步的,它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农史学科发展的基础。现在,农业文化遗产内涵已经拓宽,除了传统农书和农业文献外,出土的简帛文书中的农业资料应该包括进去,现代或近世仍然存在的传统农业技术、农业习俗、农业工具等,也应该包括进去。有文字记述的农业文化遗产的进一步整理下面还要谈到。这里要着重谈谈还没有文字记述的农业文化遗产。它们无论是有形的或是无形的,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历史智慧。但在汹涌而来的现代化浪潮中,它们面临着被淹没被毁灭的危险,需要抢救。一部分应该像品种资源的种质库那样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另一部分有当前现代化建设中派得上用场的,应该用现代科学予以总结提高。这方面,农史工作者有许多工作可做。后一方面还需要现代科学工作者的配合。

2、继续开展农业古籍和有关史料的搜集整理。中国的农业古籍浩如烟海,过去我们只对主要的常见常用的少数农业古籍进行了校释整理和重印,大量的古籍还没有加以整理和利用,有的甚至由于保存收藏条件的简陋而有所损毁。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出土简帛文书中有关农业的资料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数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储存能力的提高,为我们整理保存农业古籍和有关农史的文字资料提供了一个高效简便的科技手段。我们应该有效利用这个历史机遇,组织力量开展中国农业古籍资料的整理研究,尽快编辑农业史前辈们期盼多年而未能实现的《中国古农书大全》和《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汇编》。这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大事业,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和对后人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古籍整理工作和农业史资料收集汇编工作。

3、开展世界农业史研究和国际交流。我们以往主要开展本国农业史研究,对世界农业史研究得少,了解得少。农业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是很频繁的,特别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们更应该了解世界各国的农业历史和现状,更应该考察和研究各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为我们的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研究和理解中国农业历史的发展提供一个参照系。通过世界农业史的研究,可以扩大国际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合作。我们年轻一辈学者的外语很好,不少同志曾到国外进修学习,具备研究世界农业史的条件。

4、积极开展农业史科普宣传。我们过去的工作,大多属于“纯学术”的,面向学术研究的。对社会公众来说,甚至对农业史专业以外的知识阶层来说,他们更渴望的还是农业史的科普读物和影视作品。我们要跳出“同仁学问”的狭小圈子,创作更多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农业史科普作品。

5、建立农业史学的学科体系。农业史作为一个学科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是,学科的体系还不够健全,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缺乏一套有针对性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缺乏学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缺乏一套高效运行的国内外交流合作体系和渠道,等等。今后要在注意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使之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6、发挥学会的团结凝聚作用,积极开展学科内外的科研协作和交流。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很重的,我们的队伍还不够大,只有加强团结,才能凝聚和扩大我们的队伍,促进农史学科的发展。在农史研究队伍中,我们既要发挥专业研究者的作用,又要发挥业余研究者的作用;既要充分利用老专家的经验和专长,也要重视和培养中青年研究者,让他们更快或更好地在农史研究中挑大梁。开展青年农史研究者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织由中青年研究者唱主角的研讨活动——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应当坚持下去。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往往成为学科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历史表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族学、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加盟,是农史学科获得蓬勃发展的有力保证。在新的世纪,要在诸如历史上的“三农”问题,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等课题的研究中取得突破,也非要与友邻学科和友邻学科的研究者加强交流和协作不可。



以上提出的建议和任务,学会的常务理事会或理事会是不可能包打天下的,它需要全体会员和有关的研究者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学会只能在大家研究的基础上起协调和沟通的作用,只能组织一两个或两三个重大课题的实施。新一届学会理事会成立后,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重大农业史课题的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