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种地方式遭遇挑战
今年麦收后,洛阳孟津的农民没有像往常那样收拾满地的麦秸,更没有心思把土坷拉用手细细捏碎。今年,孟津县的麦地里到处是乱蓬蓬枯黄的麦茬儿,土地就像是被人抛荒了一般胡乱地躺在那里。然而这正是洋专家出的高招儿———免耕深松法。
现在孟津住着一批洋专家,每天游说当地的农民放弃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这些来自比利时、加拿大、美国、荷兰的洋专家都要亲自下几次地,和中方的合作专家一起,推广“免耕深松技术”。该项目的中方主持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管理与农田生态研究室主任蔡典雄先生向记者介绍,这种技术与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有很大区别,主要为了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过去的精耕细作,造成了巨大的水土流失,尤其是坡耕地和面临沙化的耕地,精耕细作只能是雪上加霜,很多荒漠、旱地都是这样造成的,但是我们很难让老百姓明白这一点,过去看着一直是心焦啊,城里人可能更想不到,就是这种耕作方法使得这几年沙尘暴愈演愈烈。”
洋专家带动“土地革命”
要把一种恶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转化到一种良性循环的类型,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免耕法就是收割麦子时只割麦穗,留下40厘米左右的麦茬儿,收获之后不耕不耙,不动土壤,接着用专门的设备和工具在此基础上再种第二茬儿麦,覆盖在地表的麦茬儿不但减少了水分蒸发量,还能将雨水蓄在土壤深层,防止水土流失。免耕要配合深松,每年的雨季来临之前,还要用专门的深松机械每隔两米在地上用刀片划出一道深40厘米的深缝,这些深缝,能让雨水充分渗入地下。
如今麦收过后的孟津县一眼望去到处是雨水浸泡后变黄发脆的麦茬儿,蔡典雄说,来年腐烂在地里就变成了腐殖质,增加土壤的养分。这是一种适合旱地和坡耕地的种植方式,在美国有30%的土地采用免耕深松法。
农民开始不买账
这办法在农民眼里,其实就是不耕田不整地,下了种就等着收成,“洋人这是教咱们来偷懒来了”,计划的第一年,通常会造成亩产一定幅度的降低,以吃苦耐劳为美德,习惯了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收拾耕地的传统农民开始真是不认账,“让地白白荒着能不减产吗?”这是当时农民的普遍想法。3年过去,放弃了精耕细作的农民不但实现增产10%,还解放出了大批的青壮劳动力,洛阳农科所旱农研究中心主任姚宇厅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都把地留给了“三八六一部队”(妇女儿童),跑到城里去打工了。该项目的主持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管理与农田生态研究室主任蔡典雄先生谈到,项目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让农民改变5000年来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观念,开始时农民都不愿在自家田里做实验,后来都是经过一家一家地劝说,许以补偿,到了第三个年头,亩产开始普遍增收,农民的工作量和工作次数明显减少,接受试验的农民尝到了甜头,我们的工作也好开展了。“现在,许多年轻的农民都愿意跑到洛阳我们办的培训班上听课了。都说老外办事挺实在的。”据悉,除了免耕面积最大的洛阳孟津。在山西、甘肃、辽宁、陕西等地也展开了免耕深松的推广工作。但短时间内大范围地改变人们的农业经营观念还是很难,到现在为止,全国实行了保护性耕种技术的面积也不过几十万亩,孟津,也不过占了当地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
洋专家为何看中孟津县
小城孟津缘何每年都能吸引来好几个国家的农业专家?蔡典雄先生说,选中孟津作为试验基地,主要是考虑孟津地处黄土高原的起点,位于黄土高原到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世界上十分典型的水土流失恶化地带,成功的经验向整个高原辐射时都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第二,从耕地类型上讲,这里的坡耕地和旱地土壤类型多、种植类型也多,再加上洛阳地区的交通和信息相对发达。在孟津的成功让蔡先生有理由相信,在中国这个旱地面积占到了64.8%的国家里,免耕和深松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了。
作者:张卉
原载:北京晚报,2001年9月12日,3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