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简介

1.历史渊源和机构沿革
19世纪末,严复(后来曾任北大校长)翻译《天演论》,借用生物进化论思想倡导改革中国社会。进化论深刻影响了维新思想家、辛亥革命领袖、新文化运动先锋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称进化论是中国人从西方借来的第一件思想武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高擎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和民主精神。其中的"赛先生"主要是指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蔡元培1917年任北大校长,多次强调"沟通文理"。

1918年,北京大学于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开设"科学概论"等课程。1920和1925年,北大出版部先后出版化学系教授王星拱的《科学方法论》和丁绪贤的《化学史通考》。1952年,物理系教授王竹溪招收物理学史研究生。1953年,苏联专家萨波什尼科夫和生物系教授赵义炳在北大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 生。1962年,北大与中国科学院哲学所联合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生,于光远、龚育之任导师。1984年1月13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大获得自然辩证法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1986年7月28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大获得自然科学史(物理学)和自然科学史(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批)。1990年11月2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大获得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第四批)。
1961年,哲学系成立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孙小礼任组长。1979年北京大学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史教研室成立,潘永祥任主任。1986年4月12日,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成立,孙小礼任主任,李慎任副主任,龚育之、何祚 庥、罗劲柏为兼职教授。1999年,中心有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人)、中心负责人任定成。1999年在站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生14人、在读硕士生11人。迄1999年,中心共招收博士生34人、硕士生69人,毕业博士16人、硕士53人。
 2.近期发展规划
立足于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借鉴国际上相应学科领域的发展模式,中心 的近期规划是:
1.学科分布与学位点:形成包括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科学与
公共政策四个相互联系的、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其中,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拟进一步加强博士点建设,科学技术史专业拟在四年内恢复硕士生招生和培养工作,六年内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科学社会学重点在于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科学与公共政策要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并重。
2.重点方向与重点项目:重点研究方向为科学的社会研究,包括科学-社会研究的
理论与方法,以及中国近现代科学与社会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同时,要重视世界科学史和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五年内拟与日本学者联合完成一个大型项目。四年内完成已承接的五项国家部委课题(经费38.5万元)的研究。四年内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有针对本中心学术著作的学术书评。六年内争取有学术著作译成外文或直接用外文出版。

3.教学与教材建设:
重点抓好《自然辩证法经典著作研究》、《科学史原著选读》、《科学哲学原著选读》、《科学社会学原著选读》和《STS讨论班》五门专业课的建设,五年内继续采用国际上包括当代经典同时又反映学术前沿的外文文献作为 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相应的较高水平的教科书。争取五年内本中心研究生获得国际性的专业优秀论文奖。整理出版全校理科博士生政治理论课教学参考书,编写全校理科硕士生政治理论课教材。开设以科学为对象的系列选修课四门,即《自然科学史概论》、《科学哲学导论》、《科学社会学导论》和《科学与公共政策》,并完成教材撰写工作。

4.机构与队伍建设:
一年之内,完成"北京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更名为"北京大学科学史研究中心"并挂靠本中心的工作。五年之内专职教学科研人员发展至14人的规模。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注意从国外和校外引进40岁左右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专业职称的优秀人员。继续鼓励教师赴国外一流大学和 研究机构进修和合作研究。发挥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作用。拟聘请少量客座教授,访问教授。建立客座研究员制度。

欢迎光临

建议使用IE
                           网址:www.csss.pku.edu.cn
                           E-mail:csss@pk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大学承泽园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871
                           电话:(010)62751896
                           传真:(010)6276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