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哲学中的“人与自然”
 

浙江日报 (2005-03-07)


  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但其思想有很多不同之处。庄子是玄想家,浪漫、理想,一切自然而然是他做事的最大特色。老子则较为现实、功利,善于从人事之利害得失上作打算。这种差异反映到两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上亦极为明显。简单地讲,老子总是想把自然中的规律运用到人事上,以便在处理事务中优胜于对方。而庄子尽量把人事融入到自然,目的是想让人过上一种“逍遥游”的生活。

  《老子》一书,经常用自然界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强弱对立转化等规律来处理人事关系。例如,在谈到水时,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水由高向低流,因而低处的江海就成了百谷之王,这是自然规律。按照这个自然规律,处在后面的、下面的,往往都是最后的胜利者。所以,老子说惟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水除了“善下之”和“善利万物”之外,还能以柔克刚。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老子从水的居下、柔弱这些自然规律中,领悟到“不争”、“不以兵强天下”对于治理国家、处理人事关系的重要作用,并且进一步得出“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的权谋之术。所以,老子认为圣人如果“法天”、“法地”、“法道”之三“自然”,就可以治理天下。也可以说,老子提倡“无为”、“不争”,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无不为”。

  而庄子恰恰与之相反。庄子一生主要游历于社会下层,与渔夫、工匠、屠夫、农民交往密切。他看透了人情世故,认为天下是沉浊的,自己不屑于同流合污,希望追求一种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庄子》一书,把合乎自然规律看作为养生、治国的最高境界。《养生主》篇指出“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即顺着自然的理路去养生才可以享尽寿命。庖丁解牛由于把握了牛的纹理,所以那把解了几千头牛、用了十九年的刀,其刀刃的锋利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德充符》篇里谈到“才全”时,庄子认为人如果了解死生、穷达、饥渴、寒暑这些自然规律的运行,就可以做到“才全”。因而,庄子说“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也就是说,人不要人为地损害自己的本性,而要顺应自然。故而,对于生死,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认为人的死生是自然规律,犹如昼夜交替那样永远地变化着,应该应时而生,顺理而死。据说,庄子对于妻子的离去,毫不伤心。他的好朋友惠施对此很生气。庄子却认为人的生死是自然之理,应该安心顺应变化。庄子对待自己的死,表现得尤其浪漫。在他的几个学生商量如何好好安葬庄子时,庄子却说:我把天地当棺材,日月就是壁灯,满天的星辰就是珠宝,世界万物,都是我的葬送品,你们就不要再操心了。学生说:没有棺材,我们怕乌鸦、老鹰吃了你。庄子却哈哈大笑说:弃在露天,是送给乌鸦老鹰吃;同样,埋在地下,是送给蚂蚁吃。还不是一样的吃吗?为什么要夺了这一边的食粮送给那一边呢?可见庄子之自然!

  在治理国家上,庄子说“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认为人如果顺着自然的本性而不用半点私意,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了。所以,庄子理想中的圣人都比较淡漠无私,而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不仅无意于远离世俗,还在处理事物中运用自然规律来权衡利害得失。

  可以看出,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想使“人”的行为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但是庄子是把“人”融入到“自然”中,以“自然”为终极关怀,而老子是把“自然”融入到“人”中,以“人”为终极关怀。因此,老子崇尚功利,重视现实,把握“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却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玄想家,重视“自然”,追求超然于物外的生活境界。虽然二者的看法是不同的,但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留给后人的是更多的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