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发展历史看科学与人文的互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发布时间: 2006-02-07 06:00 来源:光明日报
 

 石元春 土壤学家。1931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和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农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科技与人文互动的历史,有时是和谐的,有时是相悖的;有时关系很清晰,有时又非常模糊。

农业文明早期科技与人文的互动

  早期人类一般都是以穴居为主体,自从有了农业,人类开始由山地走向平原,由渔猎生活转为驯化、养殖、种植生活,由游动的居住过渡到定居。从这时起,人类的营养变得更加丰富,智力发展很快,进入到智能阶段;同时,定居以后,人口增长也加快。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类在驯化野生动植物、开创农业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

  原始农业以养殖和种植为核心,形成一套科学体系。以农具为例,在旧石器时代还只是渔猎或采集的石器,到了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刀耕火种了。再如天文和数学,古埃及用天狼星预报尼罗河水泛滥,非常准确;在4500年—5000年前就有十进制记数了,而且可以比较准确地求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尽管处于原始农业文明时期,但是种植和养殖已经成为当时核心的社会主导体系。

  庄子有一句话:“神农之世,耕而食,织而衣,无相害之心,是谓同德”。恩格斯认为这种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主义(原始共产主义)。这些都从侧面说明:在当时,刀耕火种的生产力水平形成了一种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而这种制度反过来又推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人类开始敬畏自然,崇拜图腾,神话农作。因此,在农业文明早期,正是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开始了初始性的对科技和人文的推动;而氏族制、敬畏自然的人文环境与低科技、低生产力水平,一直是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

农业文明时期科技与人文的互动

  进入到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之间仍有着双重的良性互动。那时候,物质循环代谢的总量与人口、需求以及环境的容量相适应,不存在人与自然矛盾的问题,也不存在环境问题。越是精耕细作,越是科技进步,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越高,这个循环系统越有效果。这种状况可以概括为:在可再生的生物质闭合式的物质能量循环基础上,与自然和谐并可持续的这种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与自然是完全相适应的。

  从哲学基础看,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讲“天地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荀子在《天问》中写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这些思想有其自然科学基础,正是基于该时期数学、天文、地理的进展,先贤们才能理论概括出这些思想。

  关于农业方面的诗歌很多,例如“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都是对农业社会的歌颂,从中可见当时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生产关系之间的和谐互动与发展。在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的社会地位非常高,文学、艺术、哲学、科技无不对农业发展起到良性互动的作用——这也是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

近代农业时期科技与人文的互动

  近两百年,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引发了农业的科技革命,进而产生了工业化的农业——我们叫做“近代的农业”,农业化学、农业机械和电力开始进入农业。有了化肥、农药、地膜和拖拉机等能源和物质进入原有的闭合式体系,传统农业变得更加开放了,开始进入一个更大的循环系统。带来的结果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成本和高资源环境的代价,农民的收入不高,而且是不可持续的——人类面临的问题很严重。

  在近代农业工业化时期,农业的人文环境很不好,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城乡二元论”、“价格剪刀差”等思潮和现象,科技、生产与自然是非和谐的模式。在工业文明时期,农业是非主体产业,但又是基础性产业,故近代农业科技突出的正负效应以及对人文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农业处于社会矛盾的中心。

构建后工业文明时期科技与人文的互动

  动植物的驯化到金属农具的使用经历了五六千年,金属农具使用到化肥农药的喷洒经历了3500年,化肥农药的喷洒到生物技术的应用经历了100年,现在需要我们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式的生态系统——一个持续的双重互动的生态系统。

  在后工业文明时期,如何构建一个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双重良性互动的状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除了化肥、农药、农机、电力以外,是不是还有新的科技驱动;二、开放式的循环能不能持续下去;三、新的人文环境能不能构建。

  20世纪下半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农业科技革命在全球兴起,农业科技不再只是化肥农药的事了,而是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阶段和层次。虽然在后工业文明时期,农业所处的循环系统中存在诸多负面影响(这是由于科技的成熟度不够),但是科技的影响并不绝对是负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念和战略思想的转变,构成工业文明时期农业与人文的良性互动。例如,继承传统的农业理念,即“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非良性的农业循环模式转变为良性的循环模式;或通过科技管理进步,使农业科技生产与自然的非良性互动转化为良性互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