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凤山获刑与陈苏厚务农:官员不能自断民间血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07:51 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讯 如果一个社会的精英们割断了和社会底层的精神联系,那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失去了这种精神联系,精英们就不太可能为民众的普遍权利而奋斗,只可能为狭隘的个人或团体利益而奋斗。

  12月27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因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田凤山一度曾是社会精英层的一员,他虽然出身农民,满嘴东北土话,但他的政治选择,说明他和农民的精神联系,已经彻底断绝了,如果还有哪怕一丝的精神联系,他会那样贪得无厌吗?

  其实,很多和田凤山一样“翻船”的高官,都出身于贫苦之家,但他们和社会底层的精神联系,早已无影无踪了:云南省前省长李嘉廷出身贫寒,孩提时代曾吃不饱、穿不暖;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来自穷山村,小时候自己挑篮赶集卖胡萝卜,挣几个小钱补贴学费;以权谋色的原湖北省副省长孟庆平是放牛娃出身;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是地道的农民出身,早年曾当过生产队记工员;兰州市原市长张玉舜在法庭上说“我从一名苦孩子,成长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安徽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在法庭上说自己“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同样出身农家的黑龙江绥化市委原书记马德,小时候家里穷得连鞋子都穿不起……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一度成为社会精英的人物,难道只有到了刑场上,只有到了牢狱里,才想到自己的来路,以至于嚷着“愿回乡当农民”以“赎罪”吗?这是何等可悲的事情!

  如果一个社会的精英们割断了和社会底层的精神联系,那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失去了这种精神联系,精英们就不太可能为民众的普遍权利而奋斗,只可能为狭隘的个人或团体利益而奋斗。这将极大地削弱社会的共同利益,侵蚀社会的共同情感。

  最能割断这种精神联系的,不是人性之恶,而是人的利益需求。我们常看到,某些本来出身农家的医生,对来大城市艰难求医的农民,本应该尽力帮助,但他们照样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下“黑手”,开大处方拿回扣。也许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互相攀比的,是在当下的利益分配格局中谁得到的更多,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成功标准,他们的荣誉感,是建立在一个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社会背景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个人越成功,越有荣誉感,恰恰意味着某种不平等的加剧。

  在印度,为了给全球化冲击下日益贫苦的农民们做点事,有很多名教授、“海归”博士、大学校长和系主任、名律师等等社会精英,常常到农村去,或在退休后到偏僻乡村居住,从事义务性的工作,比如向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教育培训、法律咨询、医疗服务等等,一切都是免费的,长期如此,乐此不疲。而我们的某些知识精英,他们的荣誉感,取决于从社会得到了多少利益,甚至取决于他们陶醉其中的“江湖地位”。

  本周还有一条颇受媒体关注的消息:海南省原副省长陈苏厚,看到自己家乡“农民生活贫困,乡亲们怨声不断”,深感不安,愧疚不已,为了“尽量帮乡亲做点事”,退休后陈苏厚和老伴双双还乡当“农民”。陈苏厚虽然是社会精英层的一员,但他和农民的精神联系并未中断,他选择回乡“务农”的方式,正是这种精神联系的延续。这是一种难得的情怀。

  陈苏厚告老还乡,回报桑梓,他用自己的行为,在矫正着某些“成功人士”的畸形心态。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