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理性和无奈

于杰

就象珠穆朗玛峰上不能种甘蔗一样,希望中国的东北生产双季稻同样是不现实的。无论怎样的“人定胜天”,人类社会中的农业生产都要随着自然的品性,即使是生物工程也要考虑包括气候在内的自然因素。

 

有着雄厚国力的美国要保护人口比重很低的农民利益,可以通过国家直接补贴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告诉农民今年种什么,明年哪一块地撂荒……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农民只能自己保护自己。

 

河南的农民放弃了去年贱如粪土的玉米而改种芝麻,于是一亩地有了四亩的收入;东北的“传统”玉米种堆在了库里,而新品种却供不应求,因为种新品种玉米的农民卖上了好价钱,而“传统”玉米无人问津……这些故事被看作是农民迎接WTO挑战的实际行动,是国家调整农业结构的具体落实。

 

可能在农民看来,WTOCEO没有什么区别,都离自己远得很。但他们十分清楚,如果死抱着卖不到钱的玉米、芹菜不放,他们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保护价敞开收购曾让他们高兴了一阵子,但“免费午餐”不能天天都有,农民也清楚,“收那么多粮食,光搁都得个地方”。虽然政府曾经说是敞开收购是“政策”,但他们对政策经常变更也习惯了,就象市场的价格要天天变一样。太多的怨言是没有用的,农民于是只能选择市场上接受的东西,这不是因为芝麻是优质的,而玉米是垃圾。如果今年市场玉米比芝麻值钱,他们在下一个季节会以同样的速度“调整结构”。在他们眼中,他们生产出来的都是粮食,作为商品时,除了名称,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价格。经济学家因为这个浅显的道理发现了“蛛网理论”并依此制定稳定市场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而中国的农民今天依然在演示着这个过程,从几年前的蔬菜到猪肉再到棉花和遍及各个地区的水果和粮食,似乎所有的能够想到的农产品都卷入降价的漩涡,而价格回归的次数却稀少而短暂。政府期间的各种政策却对价格变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谈不上一点正面效应。

 

能够让河南的农民种植美国的柑橘吗,能够希望陕西的高坡上长出可以酿造优质啤酒的小麦吗?显然不能!他们只能选择他们熟悉的曾经侍弄过的本地作物。农民可能听说过WTO会让他们失去更多的竞争优势,但他们不敢选择更大的风险,因为没有人会同他们一起分担风险,除了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