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眼中的孙大午
  
  作者:佚名
  
  马失前蹄」——引言(一)
  这篇报告文学本来写于2002年的夏天,它的主人翁看了之后对我说:「你的理解让我惊讶和感动,我流泪了,但是我不同意发表,因为它会把我害了。你知不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
  
  我问:「那甚么时候才合适?」
  
  他笑道:「20年后,到时候会更精彩。」
  
  2003年5月27日,这匹骄傲的天马突然失却前蹄,一个跟头栽「进去」了,出乎人的意外。案由: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作为他的秘书,我和另一个女孩被牵扯进去,涉嫌包庇,被监视居祝一时间整个公司被打个措手不及,人人晕头转向。公司内部许多干部职工都在为他喊冤枉,的确,他在当地深得人心。我一开始也为他叫冤,可是经过我对他性格和智商的综合分析,觉得他不冤枉。想清楚了他的「活该」,也明白了他的「别有用心」,他为甚么要「以身试法」,我却忍不住流泪了,心灵也受到强烈的震撼。
  
  「我不是可喜可贺的人,我是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他几乎对每一个刚刚结识的朋友说过这句话,我听得怪烦的,今天我终于破解了它的潜台词,他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天。「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这几乎就成了一句谶语。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船漏又遇顶头风」——引言(二)
  
  这两年我可以说是「运交华盖」,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官司,又卷进了别人的官司。突然想起《红楼梦》中一回的题目「尴尬人难免尴尬事」,想哭又想笑。我因为那场牵连全国轰轰烈烈的官司闹得无家可归,流落异乡。好在凭著一张省作协会员证混迹于省电视台,生活质量比在我的那个小县城提高了好几倍。我是一个不实抬举的人,因为不堪超负荷的工作,决定再一次流亡,就投奔了乡下一家农牧企业--河北大午集团。它的老总为了留住我爱人,曾多次邀请我加盟,并且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予以帮助。就这样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我从繁华的省城「下嫁」到了农村,待遇也比电视台少了一倍多。几年来曾为我的遭遇给予同情和帮助的朋友都很为我惋惜。这还不算,凭著这样的资力和不再年轻的年龄,又做了私营业主的秘书,实在让人费解。连我自己都不理解。如果我在他的学校里当老师,待遇也比做秘书高得多。老总说,学校那里也需要人,挣钱也多,但是我这里更需要你。你愿意做甚么?我有点为难,犹豫了一下说:您安排吧。
  
  老总一开始也很别扭,他大约顾虑我的面子,向别人介绍的时候不说我的职位,只说是「靳老师」,只有在社会身份比较高的人面前,他才大大方方的介绍我是他的秘书。我并不在乎这些,但还是因他的细心而感动。这种别扭持续了大约有半年。
  
  尽管别人不理解,我却没有后悔过,因为我认识了一个人,一个奇异的人。假如一个小女孩当真见识了「爱丽丝奇遇记」之类的经历,真的见到了「红桃皇后」等等人物,我相信她愿意用自己所有的漂亮衣服和零用钱做交换,哪怕变成一个「穷光蛋」。
  
  我也是。
  
  §§「鸡生蛋,蛋生鸡」的神话——引言(三)
  
  在古城保定以北50里处,被村庄掩映的一片开阔的土地上,有一座理想的王国。只要踏上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匹塑雕的白色骏马,它踏著飞云凌空疾驰,姿态奔放而豪迈,代表著这座理想之国的精神之魂,也是王国缔造者的自身缩影。
  
  每当从这匹天马的旁边经过,你似乎都能听到它热烈的嘶鸣,细细品味,其中有几多的昂扬与欢欣,又有几多的悲愤与哀伤。
  
  它诉说著一段神奇的故事,又昭示著眼前的现实——不是神话的真实。
  
  很久很久以前,民间就流传著一个关于狂想者的笑话:一个人拾得了一枚鸡蛋,他便对别人说自己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旁人不解,他解释说,这枚鸡蛋孵成母鸡,产 10枚蛋,再成10只鸡,10只鸡各产10枚蛋就又成100只鸡,这样百而千、千而万……吾岂不成一富翁矣?千百年来,这个人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没人会相信他的狂想能变成现实。
  
  让千百年前的笑话变成了现实,是历史流淌到新纪元的1985年,一对胆大包天的夫妻承包了一片没人要的荒地,在这里养了1千只鸡,经过10年时间成为河北「拾养鸡状元」,跻身全国私营企业最大500强之一,把一片荒地建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小城镇。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地,衰草连天,坟茔成片,人迹罕至。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苦笑著回忆说,当初她被请来做顾问,没有路,也没有车,公司创始人用一台拖拉机机头接送她,刚下过雨,机耕道上的水没了半个车□辘,颠簸得她身上疼了一星期。这片荒地属于徐水县一个叫「郎五庄」的村子。据郎五庄村史地契上记载:郎五庄原称「狼窝庄」,古时一个南方看风水的人行至此处,说这个村子将出18个高官,但必须在村东北挖一个大坑才行。村民们做官心切,齐心协力挖坑,结果挖出许多石头,石头上还沾满了血水。村民们这才明白上了当,看风水的是来断龙脉的。本来这条龙很快就成气候了,结果让人给破了,不久村里出了18个强盗,官府到处追杀他们,因此得名「狼窝庄」。又过了若干年,村民嫌「狼窝庄」不雅,取其谐音,称作「郎五庄」。
  
  鸡生蛋,蛋生鸡,滚动发展成亿万富翁,创造这个神话的是一个属马的人,他叫孙大午。如今「大午」不仅属于他一个人,还成了一个品牌,它属于这片土地,属于这里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属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属于这里的每一件产品。
  
  天马驰骋的王国,称为「大午集团」,你也可以把它叫做「大午城」。
  
  §§亿万富翁的父亲拣垃圾
  
  大午城楼房林立,客车、货车、出租车络绎不绝。来往的客人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有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教授,有天南地北的客户。
  
  可是在来往的车流中,时常见到一位腰身弯成了7、80度的老伯,他吃力地骑著一辆三轮在路边的垃圾池内拣拾有一点价值的纸片和塑料袋;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在气派的楼房对面的简易平房里烧著拣来的柴火,在1口供7、8口人吃饭的大铁锅里做著农家饭。
  
  这一对老人,老伯83岁,老妈妈85岁。他们是集团老总的父母。
  
  孙大午陪同客人在厂区内参观,时常与弯腰拣垃圾的老人相遇,他都会向客人介绍说:「这是我父亲。」居然表情那么镇静自若,居然毫无愧色!
  
  面对这样的场景,少有人会不被惊得瞠目结舌。外国人常常做出一些另人不可思议的事,比如亿万富翁忽然「失踪」,隐姓埋名去给别人打工。在中国,有的富翁让孩子去擦皮鞋,那也是本著教育磨砺孩子,为了让他长本事,没听说谁让自己的父亲拣垃圾,「教育」「磨砺」老人的,尤其是八十多的老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首先学校的师生们沉不住气了,自以为背负「传道授业」使命的老师们编出顺口溜来谴责集团的最高领导:有悖孝道。
  
  许多人太习惯于就现象评论现象,懒得去背后看个究竟;太习惯于按既定思维去思考问题,而不去换一个角度思索。似乎富翁的父母穿绫罗绸缎,坐在太师椅上捧著紫砂壶,听著电唱机里的京戏或河北梆子,这样的情景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符合我们的审美情趣,也更符合情理。人们却不会在意被捧上太师椅的「老太爷」是否舒坦,是否乐意。有多少做了「老太爷」的老人为了儿女的面子忍痛告别自己一辈子锺爱的手艺,告别温暖方便的平房,住进了豪华的金丝笼,去成就孝子贤孙的美名。对那些遗弃、虐待老人的行径,我们自然要谴责、唾弃,但对于强迫优待老人的「孝道」,就该竖起大拇指么?这是不是另一种世俗呢?
  
  孙大午的妈妈听到人们的风言风语,毅然为儿子们「伸张正义」,她没有文化,请人代笔写了两句话:「我们是穷苦出身,受苦受惯了,愿意凭劳动吃饭,这和大午他们的孝顺无关。」老人把这张纸贴在了校园的墙上。
  
  这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女性,又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妈妈,她本出身富贵之家,自幼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父亲听任媒妁之言,把她嫁给了穷得连土坯都用不起的穷困之家。从没有摸过纺车的嫩手拿起了织布梭,从没有担过担的柔弱肩膀扛著一捆捆青草回家。她生性耿直,土改分地主的财产,她把分得的东西如数送还,没钱买盐的日子宁可白水下饭也不向邻居借一把盐。
  
  后来她的儿子致富了,也曾把他们二老请进楼房,派服务员照顾他们的生活。两位老人却执意搬回平房,辞退了服务员,自己做饭。每天下午,老妈妈都回到原来的村里找老姐妹聊天打牌。人们大老远就笑著打招呼:「老太君回来了?」她忙摇手制止:「可别这么说,我还是穷苦出身的那个人。你们有了难处就去找大午。」大妈教育儿孙的口头禅是:自己吃得饱,也得叫别人吃得饱,别拿钱当钱;有了钱要知道钱不好来,让穷人多花点。
  
  跟老妈妈相比,老伯就显得朴拙而不善言辞,但他弯曲的腰身无声地向人们昭示著他的性格禀赋:劳作,劳作,无休止的劳作。
  
  这是一副曾经笔直的身板,也曾有过年轻小伙子生龙活虎的姿态,有过挺拔秀颀的身段,是苦难的生活逼迫他将腰身弯下去,再弯下去,直至铸成一个永久的姿态--谦卑地向大地行著礼。
  
  他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加入地下党领导的区小队,腰里别著一把「独一撅」,昼伏夜出,直至参加完平津战役才安生地守家种地;
  
  土改后,他分得了土地,一个人种25亩十年九涝的洼地,常年仅种高粱和黑豆,25亩的收成填不饱五个儿女的碌碌饥肠;
  
  他曾经担起一双儿女去讨饭,在县城简陋的街道里,这位朴实的汉子悄悄抹去自尊的泪滴;
  
  他曾经步行百里外买卖粮食,一夜走七十里。初冬的河面结了薄冰,他因舍不得才穿上的棉裤,赤身扛著粮食过河,双腿被坚冰划满了血口子。
  
  他曾经去保定运大粪,他曾去修水库,险些饿死在异乡……
  
  世上的苦活、脏活、累活他干遍了,他已不知道甚么是苦,甚么是脏,甚么是累,他只知道劳动是他的本份。他没有埋怨过天,没有诅咒过命运,凭著一副累弯的腰身和一双乾净粗糙的大手养活著妻儿。
  
  苦尽甜来,今非夕比。离开早年的土坯房,搬进儿子建的小城镇,他离开了终身相随的铁镐铁锹,一双大手感到无比的空落和寂寞。三儿子买来一对漂亮的鹦鹉,让他拎著去公园遛鸟,他连摸都不摸一下鸟笼。儿子说,不喜欢鹦鹉,给您换对百灵?老人沉默半晌说出三个字:「我害臊。」然而看到员工们丢弃的酒瓶、废纸等东西,他就感到一阵心疼,自然而然地就把它们拣起来了,他没有想到自己「老太爷」的身份,在垃圾堆里挑拣著有价值的东西,迎著众人不解的眼神,他没有「害臊」。这就是老伯朴素的价值观:游手好闲靠儿子养活,害臊;拣垃圾自食其力,理直气壮。他劳动换来的钱除了自己生活,还有富裕,还存了小小的一笔,过年的时候给五个孙子每人200元,隔一段时间还要在最好的餐厅宴请他的儿子媳妇们一顿。每当有各种名目的捐款,老伯不问原由,总是积极捐献。
  
  老伯的儿子孙大午在教育员工的时候经常这样讲:「有权有钱只能体现人生富贵,不能体现人生价值,体现人生价值的是知识,是劳动,是奉献。谁能说我父亲活得比我差,说他的人生没有价值?他在给他的儿孙做榜样,我们退了休之后能去拣垃圾吗?」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榜样,孙大午的讲话才不是空洞的说教。越来越多的干部职工认同了老伯的价值观,对他们高层领导的「孝」有了新的理解。人们每当有了较多的酒瓶、废纸都不肯轻易地扔到垃圾堆,都在给老爷子留著,等他骑著三轮过来,亲手装到他的车上。这位拣垃圾的老人以他独特的方式赢得了儿孙和员工的尊敬爱戴。
  
  老伯的儿子们也继承了他的禀赋,喜欢简朴的生活。条件优越了,却依旧爱到老妈妈身边吃她亲手做的农家饭,玉米面饼、小葱蘸酱。他们有时候因工作误了吃饭的时间,就到老人的大灶上摸一块饼再裹上几根小葱。外边餐馆林立,若不是陪客人吃饭,谁也不会自己到餐馆就餐。老妈妈解释说:「他们害臊。」
  
  寒来暑往,骑著三轮的老伯黎明即起,夜深才归,从未歇过一个午觉。一条忠实的黄狗伴著他永不疲倦的身影,这已经成了大午集团的一道永不磨灭的风景。多少人望著风雨中满载而归的羸弱身躯,望著刻满皱纹的脸上幸福愉快的笑容而感动莫名,泪眼婆娑!
  
  二
  
  §§大智若愚,直中取理
  
  孙大午爱用徐水的土话说:我这个人就是傻实在,我的企业也是傻实在。了解他不多的人或许以为这是在作秀,这些傻实在的故事可以罗列到你不耐烦。
  
  他在部队官至营级助理,家属可以随军,但他没有把家属带出去。
  
  1985 年村里提倡土地承包,稍好一些的土地都被别人认领完了,还剩一片叫「憋闷疙瘩」的荒地三个多月也没有承包出去。孙大午鼓动妻子联合另外几户农家,把废地承包了下来。他们在这里平沟填壑,引水修路,种果树,养鸡养猪,可是由于经营不善,一年陪了一万多。几家合股的人要退股,孙大午当时在银行上班,月工资53 元,他毅然把所有的帐都顶起来,还支付了每人一部份工资,没有责备一句,还轻松地对他们说:「等我发展好了,还请你们回来。」
  
  别人撤退了,夫妻二人孤军奋战。无钱买果树苗,就花三毛钱买树芽;果树生虫子没钱买农药,夫妻二人就动手一只只地捉;为给鸡舍降温,把仅有的一台电扇让给了鸡群;为打开饲料的销路,妻子刘惠茹推著小车免费送货上门,让农民赊销试用……
  
  孙大午转业到地方,在最有实权的银行管人事,1989年正式辞职,来到「憋闷疙瘩」当起了老板兼农民。「憋闷疙瘩」的事业胜负难料,银行干部旱涝保收,有多少人嘲笑他发颠犯傻。
  
  实在是一种素质,实在也是成功的基矗靠著实在和勤恳,他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农牧企业开始盈利了。可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几乎成了中国所有优秀人才崭露头角必遭打击的谶言。电话线被铰断、种猪被毒死、果树被砍伐、夜间遭人放火……大年31家人正吃年夜饭,有人拎著明晃晃的菜刀闯进来,寻衅打架;又一天清晨,刚起床的孙大午被人用铁棍猛击头部,头顶打出血洞,大拇指粉碎性骨折……但是孙大午凭著他的真诚和实在大量吸纳村民到企业就业,不记前嫌,终于化解了仇恨,团结了人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某些职能部门也经常制造障碍,几次险些使企业陷入绝境。土地局、地税局、工商局都曾以各种罪名对公司的帐目封存,银行帐号被冻结。市县的领导都曾透露一张条子可以摆平。但他宁肯花钱打官司,也不肯让领导说情。他说:歪门邪道有两种,一种是制造假冒伪劣、偷漏税,巧言令色之徒;另一种就是政治上的歪门邪道,有问题不走正常渠道,靠领导的手谕。此种歪门邪道坚决不走。和地税局的官司打了六年,花费了上百万,最终在检察院胜诉,可是被无端划拨的存款却不能追回。
  
  有人说,现在是不告白不告,告了也白告。孙大午说:白告也得告,不相信永远白告!
  
  人生无悔,问心无愧,有鬼敲门,邀进来喝一杯!
  
  做人无私无畏,天踏下来顶它个窟窿。
  
  上可见朝廷,下可见阎王。
  
  阎王厉害,没有神仙的生死簿。
  
  这曾经是孙大午的「口头语」,简朴实在,但「实在」在这里体现的是勇敢,是正直,是坦荡。
  
  这种傻实在,在孙大午身上举不胜举。义务为村里修路,花八万元买地皮,不仅得不到一分的资助,竟然还有人组织给他断道,他没有退缩,砍砍坷坷修了四条路;花 50万元办起一所面向全国的农村技术学校,免费为各地培养人才;捐资助学、敬老扶贫他都有份,可是有的新闻单位为他做几钱元的有偿报导,有的甚至可以到人民大会堂领奖,他都谢绝了,花钱买荣誉,他不干。几乎每天,秘书处都能接到名目繁多的评奖、开会、出书等等的邀请,在老总的示范下,秘书们也都牛得很,甚么打著国务院、省政府等名义要求出资「参加」某某活动,都被客气地回绝。有的时候,荣誉实在诱人,忍不住就想劝他「就范」,写一张电话记录放到他的桌上,他会不客气地给你扔回来。
  
  有一家长期和大午种禽公司合作的大型国营种鸡场,供给大午种鸡每只6元,而给别的个体户是每只4元,原因是个体户给他们的厂长送了礼。有人向孙大午建议:送两3千元的礼,每次购种鸡就可以省下上万元。他说:不干,我门直中取,绝不曲中求,你们可以明著跟他们砍价,绝不做苟且之事,这样,他们的领导看得起我们,连工人都高看我们。人有人品,企业也有人品。业务员按他的精神办了,这家种鸡场虽然在价格上没有甚么优惠,但从此给他们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实在化成了一种人格,扩大为公司的品格、品牌。
  
  这种傻实在的精神早在1992年公司创办之初,孙大午就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发展为目标,以共同富裕为归宿」,并以此作为经营理念。「私营企业不姓私,它是私的积累,公的发展,它是社会的财富。」
  
  有的经济学家来质问:搞企业不为盈利为甚么?也有的人讽刺他这些话于理不通。
  
  但是事实可以讲清。50万元创办大午技校,免费为社会培养人才,不为盈利;
  
  连续几次举办全国性的种植养殖经验交流会,免费提供食宿和报销路费,来的人有许多是外省的「八竿子打不著」的专业户,不为盈利;
  
  自创《科技兴村》信息报,免费为全县几百个村镇寄送,也不为盈利。
  
  ……
  
  凭著这股笨劲傻劲,大午技校的学员遍布河北、天津、广西、四川、内蒙、云南等全国各地,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1996年列为「国家教委燎原计划百千万工程示范基地」。大午技校培养的专业户有1,600多户成为公司常年的客户,免费的经验交流会又吸纳了许多新客户。
  
  原来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等于不盈利,这种盈利的心思在盈利之外,就像高水准的诗人「工夫在诗外」一样。凭著这种实在,这种愚笨,孙大午将1,000只鸡变化成上亿的资产,年产值过亿的业绩。愚笨乎?聪明乎?
  
  《易》曰:大象无形,大音稀声。
  
  「不以盈利为目的」属于孙大午的首创,许多专家、企业家为了这句话来探询、考察、取经,越来越多的人对它报以会心而折服的微笑。
  
  孙大午就是这么个人。普通百姓看他,认为是一个发了家的农民;
  
  有头脑的企业家认为他是精明的管理人才;
  
  社会科学的专家教授把他引为知音,认定他是思想者;
  
  势利小人畏惧他正义犀利的目光;
  
  贫困者和孤儿依恋他温暖的大手;
  
  ……
  
  「进了大午门,要做大午人。勤勤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人。」每天清晨,大午集团的上空都回荡著这首雄壮的厂歌,一个人的品质化做千百人的集体精神。
  
  这就是孙大午的致富诀窍。最美的语言是最朴实的语言,「眼前景致口头语」,朴实不等于简单,高深的哲理往往产生于平凡的事物中。
  
  §§让思想冲破牢笼
  
  1998 年12月,中南海国务院第三会议室,在某中央领导主持的农村干部座谈会上,几位来自山东、河北、四川的乡镇干部因为没有准备被点名发言,紧张得浑身出汗,结结巴巴。领导不满意地说:「你们男同志怎么连话都不敢说,要是热就把外套脱了。」没有被点到名的或是埋头或是眼睛看著别处,生怕点到自己的名字。独有一个人高昂著头,跃跃欲试,希望能争取一个发言的机会。没有引起重视,他又两次提条子:请求发言。他是代表保定去的孙大午。
  
  「我是从农村来的,最基层的了。我想反映一下基层的实际情况。」孙大午得到允许,目光坚毅而又坦然地望著几位高级领导,侃侃而谈。
  
  「刚才说国民经济年增8%,我认为拦腰砍一刀还有水分。」
  
  「你怎么这样认为?」领导反问。
  
  孙大午不慌不忙地说:「刚才山东的同志说他们那里农民人均收入3,600元,我们那里上报的是2,600多元,我们保定市委书记也在这,我对这个数字有怀疑。因为我们那的农民人均一亩半地,打两季粮食也就2,000斤,按保护价收购卖1,000元,加上一家养5头猪,10只鸡,再有10几棵树,毛收入还达不到2,000,这纯收入2,600从何而来?《人民日报》公布河北省有产蛋鸡5亿只,我们可以算一算:我是河北省养鸡状元,去年售出400万只雏鸡,只有200万只母鸡,按存活率90%计算,只剩180万只。假如一个县有一个大午集团(实际五个县也平均不到一个大午集团),100个县才有1.8亿只,加上老百姓炕上孵的都不到2亿只,那5亿只从何而来?所以我对上报的数字有怀疑。」
  
  会议室的空气顿时凝固起来,有的部长脸色变得很难看,刚才发言出汗的几位乡镇干部更是惊愕地张大了嘴巴,脸色煞白。孙大午浑然不觉,他继续说:「如果把企业、专业户的收入均摊到当地农民身上,就更不科学……」他还反映了农民售粮、民间借贷问题、农村城镇化问题,希望出台大的政策,进一步放开农民。每人限定10分钟发言,他却讲了一个多钟头,没有被打断。
  
  从中南海走出来,一个领导铁著脸问:「孙大午,你是第一次来中南海吧?」孙大午点头说是。
  
  「你也是最后一次来。」
  
  孙大午苦涩地一笑。这样的结局他早料道了,这样的结局也不是第一次了。
  
  1976 年7月,荒漠中的绿色军营正传达中央文件,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按既定方针办」。年仅23岁的年轻排长孙大午对他手下的班长们说:看起来老人家病危了,要不就是已经……却有人密不发丧。9月9日噩耗传来,全团一片悲声,只有孙大午的排里很平静,有人对团长说:我们排长早就预见到了!
  
  这位 23岁的年轻人曾经与他的同代人一样那么狂热地敬爱著伟大领袖,他16岁入伍,18岁入党,在全军各项竞赛中是唯一的全项冠军,他那么真挚地崇拜著伟大领袖,把他的像章别在胸膛的肉皮上,几次实弹演习他都冒死闯过封锁线,为了这种热爱,他渴望献出生命,这是那个年月纯洁的青年们不搀假的英雄主义情怀。孙大午在迷乱狂热中成长、觉醒,突然有一天他似乎从梦中醒来,两首天天播放的革命歌曲使他犹如醍醐灌顶。
  
  「从来就没有甚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东方红》)
  
  既然不需要救世主,却又高声礼赞大救星,这位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感到被愚弄的悲哀,他奋笔疾书一首诗--
  
  §§《让思想冲破牢笼》
  
  写诗歌的笔记本被政治部查抄,首长们纷纷找他谈话,希望他转变认识,不要断送自己的前途,为了「挽救」他,将他从营级降到排级。
  
  「让思想冲破牢笼」!做出这般呐喊之后的孙大午一发不可收拾,「四人帮」倒台后,有人写文章说「按既定方针办」是「四人帮」伪造的。孙大午斗胆说:不,当时文件下发时毛主席还健在,不可能是伪造!
  
  这种声音在当今听来很平常,可在那个年月无异于石破惊天。
  
  「1949年一个伟人站在天安门上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可是从此全国人民在他面前跪下去了……」
  
  「冲破牢笼」的天马无人可以驾御,他必定在自由的王国任意驰骋。于是部队首长忍痛让孙大午转业,从来没有哪一个年轻军官让他们如此的恨又如此的爱,私下里感叹:可惜一个未来军长的材料就这样因思想问题断送了前程……
  
  10几年之后,孙大午抚摸著四辆坦克大炮,激情澎湃,感慨万千,回忆往昔的青春岁月,他由衷地坦言:青春无悔、激情无悔。
  
  一辆坦克、三门大炮,都曾经是战功赫赫,历史辉煌,带著它们的档案和无尚的荣耀由战友亲自驾驶著隆隆开到孙大午建立的村庄里的小城市。军首长对孙大午说: 「大午,你别小看这辆退役的坦克,卖到非洲去还值80万哪。」一切都不用再说,是对这位昔日军营好汉的嘉许、肯定、爱护,也许还有对当年令他转业的负疚……
  
  一个军人最大的荣耀就是退役后保留一身军装还有若干军功章,可荣获坦克大炮做永久纪念的军人在全国恐怕仅有孙大午一人。如今这四件庞然大物摆在大午集团的公园内,组成「军事教育基地」,多少官员、专家、学者行至跟前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荣誉是无价的,荣誉又是有形的。
  
  作为曾经的一名军人,孙大午把军人的风采发挥到了极至。
  
  让我们回眸40几年前,贫困农村的破落街道上,一群五、六岁的男孩子在嬉戏打闹,苦中作乐。不知甚么时候起,有人领头,大家一同高喊:「打雷刮风,下大雨!打雷刮风,下大雨!」然后是一阵哄笑。一个男孩木然地立在那里,棱角分明的嘴唇紧抿著,乌黑的眸子蒙上了一层水雾,但他没有流泪,也没有出口动手反击,只是倔强地站著,承受著伙伴们的讥笑。
  
  这是农村孩子们盛行的「娱乐」活动,以别人的名子、绰号编个顺口溜,然后一个村子的老幼经久「传唱」,有的人到了7、80岁离开人世之后他的绰号还能活在村民的嘴巴上。对这种没有恶意也决非善良的玩笑,不幸中的人们哭笑不得,没脾气,或是听之任之,或是翻脸作怒,破口大骂。
  
  这个被人取笑的五岁男孩没有怒没有骂,他端著饭碗咽不下饭。「大雨,怎么不吃?」母亲疼爱地问他。
  
  「妈,我不要这个名字,我不要!」
  
  这个母亲温顺的长子第一次提出了这样「无理」的要求。母亲向他解释:「你出生的时候连月下大雨,这是你外祖父给你取的,『大雨』和『长海』,要不就叫『长海』?」
  
  「不,我不稀罕(喜欢)。」男孩依旧摇头不应。
  
  母亲感到奇怪,这个一向听话的孩子怎么突然变了样?但她没有责怪儿子,也没有对儿子的要求置之不理,而是在百般的劳作中抽了一点空隙去请教自己的父亲。
  
  在贫困时代的农村,男孩子的乳名是极其随便的,讲究一些的人家也只是在学名上动动心思。一般乳名是两个极端,极贱的:「狗」、「蛋」「渣子」「臭子」;极贵的:宝、贵、玉、金……极少有在乳名上废周折的。这个叫「大雨」的男孩给母亲出了个难题,他把自己的乳名「否决」了。
  
  外祖父又取了一个名字:大午。午,日,大午有正午之意,同时又含著属相在内,「午马」。母亲把这个念给他,男孩笑了,他满心喜欢这个名字,于是「大雨」被「大午」替代了, 「打雷下雨」的嘲笑也平息了。小他三岁的弟弟还没有名字,顺势就叫了「二午」。这个5、6岁的男孩不知道甚么叫「尊严」,但是他却懂得维护尊严,他更不知道国家法律上有「公民的姓名权不可侵犯」,但遭到「侵犯」时他却敢于说「不」。
  
  后来大午上学了,参军了,他的学名叫「孙振华」,两个弟弟的学名也都带一个「华」字。又过了多少年之后,他转业回乡,遭遇了人生第一场官司(因控告村干部入党不和党章的问题被报复),以为了悟了人生,改名「孙大悟」;再后来,他的企业遭遇某些职能部门的阻挠,不得不对簿公堂,他将乳名提升成了学名,「孙大午」从此响亮地叫了起来,与他共同奋斗的二弟自然也随之将「二午」做了学名,从此,这片新崛起的小区有了名字,大午公司,大午集团,大午学校……从此这个名字在人们口里越叫越响亮;你在哪里上班?「在大午」,去哪里?「去大午」……
  
  「大午」被写进了商标,
  
  「大午」成了厂徽、厂标。
  
  「大午」被写成了歌词,写进了厂歌校歌
  
  「大午」,每天清晨都这样歌唱。
  
  今天的一切辉煌都从40几年前那个倔强的小男孩开始。三次改名隐藏著一段说不尽的故事,浓缩了一个幼童成长为一个坚强男子汉的千般滋味万种情怀,……昭示著日后「让思想冲破牢笼」的必然结局。
  
  转业到地方,他临时参加村里的组织活动,因不满违反党章的选举,向上级反映问题招致打击报复,他的弟弟被拘留。24岁的孙大午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上访告状,一直到中纪委,最终得到了公正的解决。他在上访信中做诗:  州官放火无人管,
  
  百姓点灯泪涟涟。
  
  法纪政令千片纸,
  
   县官现管一层天。
  
   治国治民不治官,
  
  官逼民反国难安。
  
  有朝我得尚方剑,
  
  顽童誓学谢瑶环。
  
  「…… 这种群众拥护,领导满意的人才,往往不是开拓型的改革者。改革者,不仅有标新立异的思想,而且一般对本单位的领导及现状有所指责。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诽之。在这大变革的时代,群众意见中有『人缘』,领导看法上有『恭顺』。领导培养接班人,谦恭温顺的继承者多,任性不羁的开拓者少。但是我们选拔接班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更重要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刘邦文不如运筹幄的张良,武不如能攻善战的韩信,搞后勤供给不如萧何。但刘邦是个帅才,帅才不是有一技之长者所能替代的。我们虽然批判了『外行领导内行』,但外行不一定就不能领导内行。『外行 』领导如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指挥调度得当,也可以当好领导。……领导者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实践经验的积累及管理者必需的中学文化基础,不是县委书记都得大中专才可胜任。」
  
  这是1985年孙大午在徐水县农行上班时写给县委组织部部长的「条陈」,十几年后的今天看来,仍具有「超前意识」。2002年元旦,从未搞过教育的孙大午担任了大午学校小学、初中、高中的校长,「外行」领导内行,领导得有声有色,头头是道。孙大午在部队里文武全才,他懂军事、晓后勤,学过建筑,开过车,后来从事金融,自修过法律、语言文学……正是这许多社会知识的学习,实践经验的积累,使他领导著的1,800人的学校,统帅著1,500名集团员工而能指挥倜傥,谈笑间功名垂成!
  
  让思想冲破牢笼,世上宽广的水域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宽广的是人的头脑,人的思想。思想的空间有多大,人生的境界就有多么高远,事业就能有多么博大。
  
  1997 年3月,孙大午随著考察团走访了欧洲五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德国。西欧国家极大丰富的物质和文明祥和的社会秩序给了他很大深的触动。他看到普通百姓虔诚地在大教堂跪拜、忏悔,感受到神圣的耶酥之光对生灵的洗礼,体味了信仰的力量无穷的穿透力,为自己的民族信仰危机而感到悲哀,他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系统地总结出了一套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传统的儒家思想,信仰孙中山的「天不为公,有德者居之」,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儒家思想,当代法制思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三者结合作为企业的治厂思想。
  
  他认定马克思主义即是共产主义,是没有国界,没有民族、同肤色,物质极大丰富,是历史自然形成的世界大同社会,他相信这种社会一定会实现。多少共产党员不仅在内心不再相信,而且在口头上也不承认了。但是孙大午坚信,他决不是在哗众取宠,通过走访西欧五国,看到了他们物质高度发达,生活高度文明自由,没有国界,货币也统一了,这些都是共产主义的因素,他更坚信了这一点,但是他坦言:马克思主义绝不等同于《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而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国际,第三国际乃至东欧几国的社会主义都是按照《共产党宣言》做出的实践……
  
  又一石破惊天的论断,他曾与80多岁的中政委委员,同社会学科的专家教授谈到这一观点,虽经多次的辩证,竟无一人驳倒他。
  
  让思想冲破牢笼,智慧之泉喷薄而出。
  
  1989 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孙大午走进孵化厅和工人们一起工作,他拿起孵化了十八天的鸡蛋在日光灯下一只只照著,蛋壳内小小的生命在黑云笼罩之中顽强地蠕动,小小的鸡蛋就如同一个混沌的宇宙,但是稚嫩的鸡雏用小小的嘴巴一啄,混沌和黑暗变成了一片光明,正如黑夜和白昼交替之时,不也是雄鸡一唱天下白么?此时他刚刚辞去农行的优裕工作,放弃了优裕的生活,脚下的土地还是贫瘠荒凉的,周围的村庄还是那么贫穷落后,一片混沌一片悲凉,但混沌中生机无限,希望无限,雄心壮志鼓荡著心海,灵感迸发,挥笔书下一句大气磅礴的上联:
  
  §§鸡鸣报晓混沌宇宙雏啄破
  
  这句上联寓意深远博大,求其更高深的下联来陪衬,一时不可得,孙大午将其书写在集团的墙壁上,悬赏万元向社会征下联,十多年过去了,虽应征者不少,但仍无一联能与它匹配。
  
  让思想冲破牢笼,让思想与实践碰撞融合,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搞企业人人都说要快发展,要那么快干甚么?我最赞赏乌龟精神,慢慢地爬,稳稳地爬,翻不了,摔不倒。为甚么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活不过10岁?而我们的企业稳稳地走了17年?」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当然很对。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习而时学之也是不亦乐乎,我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翻回头来学习理论,发觉那理论真对,也是相当愉快的……」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好心人并不等于是好人,好人必须要有好心。一个隐士住在山中和一只熊交上了朋友。隐士对熊太好,熊总想为隐士干点甚么,有一次发现隐士头上有只苍蝇,便搬起石头去砸苍蝇,结果苍蝇没砸死,却砸死了隐士。心好并不一定干好事,好心人干好事才等于好人。好人得好报,而好心人并不一定得好好报。」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不出真理。一时胜负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的『人民』中间应加个顿号,因为『人民』不是实在的个体,谁也不能称作『人民』,所以老百姓见官难,因为你不是『人民』,如果为人、为民服务,瞎子、拐子、劳改犯都能得到服务和公正的对待。」
  
  「生活中不能无情,社会上不能无理。情是私情,理是公理。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桥梁只能因人、因时、因地架设,不能扩大化,所以私情要受限制,不像公理,可以走遍天下。」
  
  ……奇异的逆向思维,化腐朽为神奇的大智慧使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具有了深刻的内涵,清新的活力和多彩的魅力。「让思想冲破牢笼」使这位初中毕业生与社会学家从容酬唱,「让思想冲破牢笼」让这位当过兵、干过金融、返身务农的北方汉子折射出无穷的人格魅力。
  
  §§有德者必有言
  
  2002年5月4日,来自全国著名高校和社会科学院的几十名专家学者汇集河北大午农牧集团召开了首届「儒家文化与乡村建设研讨会」。孙大午以会议主办者和儒家思想实践者的身份做了主题发言,他以儒家思想治厂、做人的具体实践、鲜活生动的事例,令所有在场的人感奋不已。
  
  「『学而时习之』与『习而时学之』同样快乐。『学而习时之不亦乐乎』就像一个人不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当一个老师告诉他,孩子你往东走,太阳就从那个地方升起,他按著做了,发现太阳真从那里升起,他感到老师教导得真对,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悦。『习而时学之』是没人教他,他就往东走,发现太阳从东方升起,第二天他又往东走,发现太阳还是从那个地方升起来,回来找理论根据,发现书上就有『太阳从东方升起』。他心里也是一种喜悦。对于儒、佛、道和基督教的理论我都探求过,最后我认定了儒家思想,而不是我先学了儒家思想然后照著做的。我就是向东方寻找太阳的那个孩子,一直往东走,每天看到太阳从那里升起来,儒家的思想文化就是我和我的企业寻找到的太阳,我只是一个实践者……」
  
  朴实诚恳的话语演绎的是一段个人与集体成长的思想史,面对社会上腐败之风盛行,道德滑坡的现实,孙大午苦苦思索,苦苦寻觅,找出丑恶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信仰危机,是灵魂的空虚。他把目光投向了世界上几大宗教,它们都是教人向善净化人心的,但都不同程度的带有消极的一面:修来世、修仙得道等等,助长人们消极避世的思想,只有儒家思想既是教人向善的又积极引导人入世,直面惨淡的人生,改造社会。回想几十年来父母对自己的言传身教,无不浸润著儒家思想的光泽:不可恃强凌弱,宁可饿死也不取别人一粒米,不许打人骂人,兄长爱护弟弟……完全是儒家讲的礼、义、廉、耻。虽然老人不知道甚么是孔孟之道,甚么叫做「儒家思想」,但千百年来这朴素善良的思想情操就是这样自然地流传下来了。孙大午就如同向著东方寻找太阳的孩子,他终于捕捉到了最绚丽的阳光。
  
  大午集团建起了敬儒祠,为孔子、子路、子贡塑了像,两旁配有实践儒家忠义的名士:岳飞和关羽。孙大午自拟一副对联:「地荒存天理,儒疏润人心,」以表达他发现真理的激动和对儒家思想的感戴。
  
  信,仁义礼智信
  
  让,温良恭俭让
  
  安得淳风化淋雨,遍沐人间共和年。
  
  仰思观过,公道共和。
  
  名不苟得求美誉,利不虚受血汗钱
  
  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发展为目标
  
  三
  
  大午集团已初步建成了一座儒家文化的园林。
  
  墙上题写的格言警句无不折射著儒家思想的光芒,同时也闪烁著撰写者本人的灵动和智慧:敬仰之,博学之,审间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孙大午本人首先是儒家思想践行者,是全集团的典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孙大午以初中文化自修了法律、语言文学,英语水平已达到六级,他学电脑,懂书法……从公司组建之初就开始了对干部员工的教育,十多年来已汇集成十几万字的讲话稿,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俗实用。
  
  他用通俗实在的语言给干部们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律知识,他教育集团高层领导干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为志向而团结,小人为利益而勾结。他严肃地对加盟集团的两个弟弟说:你们如果是为了个人挣多少钱,发大财,就不要来,有本事我们弟兄把这一带老百姓都富起来,把这个作为我们的共同志向,去奋斗。两个弟兄都认可,所以合作十多年来,兄弟之间为工作争得脸红脖子粗,却从未因个人利益而心生芥蒂。
  
  他教育职工工作上要诚实讲信誉:千万种都一丝不苟,万千吨不缺一斤;在生活上要讲仁孝,对不孝敬老人的严肃教育,重者扣工资或开除,大午集团的职工没有不孝敬老人的事例。
  
  「不被名累,不为利动,不让情伤,唯理行事。」他系统的总结了教育员工为人处事25条经验,入情入理,令人耳目一新。
  
  不异技巧,以拙为进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用人要疑,疑从要用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不昧已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
  
  ……
  
  他教育学生:入则孝,出则悌;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他教育老师:德是才之主,才是德之辅;知生爱生,有教无类……
  
  他教育大学教授:政治上也有邪门歪道。在儒家文化与乡村建设研讨会上,有的教授听了大午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后对他说:你应该向领导递「呈子」,让领导批示。孙大午说:您说的不对,这也是歪门邪道。歪门邪道有两种,一是制假贩假的不法行为,巧言令色之陡,再一种就是政治上的歪门邪道,求领导的袒护。这样的路坚决不走。教授说:谢谢大午教育了我,以前我都以为这是一条正路……
  
  每个月月初的几天,他都要看几百份个人总结,有200多名学校全体教职工的,有集团各公司班组长以上及科室人员的。这些总结文字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词句不通错字连篇,文字一团糟,但他看得津津有味,从中发现好的型和错误倾向,然后个别谈心,引导教育,几乎每天他都找员工或教师谈话交流。在他眼里,集团里的干部员工没有一个不是可用之材,没有一个不可教育,即使被许多人厌弃的一名普通工人,他也从不肯轻易放弃,他很少以「开除」威胁员工。
  
  他教育所有的员工既要忠诚勤奋,又要不平则鸣,「敢于提意见,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争个高低」,他不提倡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他的教育观点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普通的公理,又是饱蘸实践墨彩的个人经验,它们是孙大午式的儒家格言。
  
  犹如脉脉吐丝的春蚕,他将自己多年的实践和儒学、法制、共产主义的思想编织成闪光的丝缕奉献社会,犹如燃烧的红烛照亮每一个靠近他的心灵。他从不敢奢望自己成为教育家,但实事上却在履行著教育家的职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谓之何也?他从不承认自己做到了,但是他的言行昭示著这一切。
  
  民间教育家当之无愧。
  
  §§为了母亲的微笑
  
  红墙绿树,彩旗飘扬,大午城中最亮丽的风景就是大午学校,它有著全集团最漂亮的五栋楼房,有茵茵的草坪,整洁平阔的操常远远望去,那曲线勾勒出的挺拔楼宇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之下,份外壮丽。在这片美丽建筑的背后隐藏著一个动人的故事和一位平凡而又了不起的女性。
  
  当一千只鸡滚动成数千万元资产的时候,孙大午和他的妻子面临著一个重要的抉择:是去海滨大城市建别墅享受人生,还是继续做大,向别的领域发展?也有许多人建议他们去外地投资。但是他们热爱这片自己亲手开辟的土地,这里的天是透蓝的,水是甘甜的,人也是善良的。孙大午决定把积累起来的资金在这里建一座小城镇,妻子刘惠茹积极响应:我要在城中建孤儿院和养老院!这对在艰难困苦中磨爬滚打过来的患难夫妻,致富以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享受,而是更大的奉献。如果说孙大午当过兵,入了党又做过国家干部,具备应有的素质,那么刘惠茹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这种高尚的动力又从何而来?
  
  刘惠茹出生在距郎五庄八里地的一个村庄里,父母养育了十个子女,只存活了她一个,真可谓是掌上明珠,虽是出生在贫困年代,也比一般家庭的孩子生活要优裕得多。当时郎五庄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穷村,有顺口溜为证:「半年苣菜半年糠,有女不嫁郎五庄」。郎五庄连续多少年都没有从外面娶进过媳妇了,刘惠茹是第一个嫁到这个穷村的姑娘。高挑秀丽的刘惠茹带给这个穷村不小的震动,也给了人们不少的自信:必竟还有这么好的姑娘肯嫁过来。在这一点上,她跟30多年前由富家千金变作贫家媳妇的婆母有著惊人的相似。
  
  孙大午虽然已经是军官,但依旧没能让她过上几天轻松自在的日子,虽具备了带家属的资格,为了老人依旧把她们母子留在了农村。好不容易熬到了孙大午转业,并在县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一家人得以团聚,可以平平静静地过正常的生活了,可是壮志在胸的孙大午又鼓动她包下一片没人要的荒地。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如花的年华伴著泪水和汗水融进了荒漠,在鸡舍里跟鸡一起吃一起睡,尚在幼冲的两个儿子也不能照料,她跟丈夫一起受毒打,遭惊吓,身体和心灵的巨创非一般柔弱女子能够承受的,她一并承受了。
  
  在大午城的公园里,有一座玲珑秀丽的八角小亭,古色古香的红色飞檐,里边彩绘著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这座亭子名为「惠儒亭」,是孙大午为自己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修建的,他特意将「惠茹」改成双关的「惠儒」,以纪念这位普通女性所开创的非凡业绩……
  
  没有怨言,没有责怪,多少次把泪水咽下,与丈夫互相鼓励,终于度过了那些凄风苦雨劳苦交加的日子,爬过那座奇峻的险峰,走进了蓝天白云金光灿烂的风景,本该趁此弥补流逝的青春,享受富贵的年华。但是她首先想到的是孤寡老人和无依无靠的孤儿。于是他们遍访周围十几个村庄,查询保定市民政局,仅有十几名孤儿在册,而大午集团多年在周边进行敬老扶贫活动,乡村们都懂得孝敬老人,也没有人肯把老人往外送。
  
  建学校!夫妻二人不谋而合。
  
  1998 年两座气派的教学楼、宿舍楼拔地而起,第一届高中生156人来到了这个陌生而新兴的校园。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大午学校由156人发展成1800多人,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综合学校,千人餐厅、自助餐厅、教学楼、宿舍楼几座漂亮的楼宇以惊人的速度在校园里生长起来。
  
  3年3千万的雄厚资金浇铸出全集团最漂亮的建筑群。同样秉承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以平民化的学费定位,贵族化的就学环境很快在保定市声名雀起,赞誉有加,学生们来自包括北京、石家庄在内的23个县市,有许多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辞掉国办中学的职位加盟大午中学。
  
  「不以盈利为目的」,依旧是这惊世骇俗朴实诚恳的话语,学生服务部不得使用现金,磁卡限制学生高消费;「不以盈利为目的」,2万多元的儿童乐园换来孩子们开心的笑颜,餐厅六台壁挂彩电引发学子们关心社会和政治的强烈上进心;「不以盈利为目的」,宽敞的图书馆和每年万元的报刊杂志是师生巨大的精神粮仓……这些事情不做不算 「外道」,做了也不显山露水,但只要是为了学生的身心成长,他们夫妻不惜财力和人力,一个字:买。
  
  「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和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认为应该调过来:育人教书,育人是第一位的,教书是第二位的……」这是孙大午任校长后的演讲。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是抓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小学部开设读经课,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在全校开展「母亲颂」「师生情」活动,推行儒家「孝悌」精神。在元旦「国旗下的讲话」中,孙大午动情地说:「当你教书教好了的时候,当你学习进步的时候,当你在公共汽车上让座的时候,当你在家给父母倒上一杯热水的时候,你都在给大午中学增光添彩,我感谢你们……」
  
  「感谢你,孙先生……」在学校两次免费招待的学生家长座谈会上,多少位母亲向孙大午致谢,她们反映孩子懂事了,知道孝敬父母,多干家务,而且消费也节俭了,孩子在大午长出息了!昔日在家顽劣不知改过的孩子如今懂得母爱,知道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且还懂得了博爱,爱天下所有的母亲。许多孩子发出了「母爱最伟大,最圣洁,最无私」的心声。
  
  在高考升学率「一俊遮百丑」的大气候下,多少国办中学将品德教育弃之如敝履,孙大午扛起「德育创名校」的大旗,以他独特的思维方式构建著培育理想的校园。
  
  「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是不盈利,「不以升学为目的」也不会降低升学率,依旧是诚恳实在的「大智若愚」的治学方法,2001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取得了153考生97名大专本科生的优秀成绩。(2002年252考生,考取144人——补记)
  
  优雅安静的学习环境,英语、微机的强档教学,质优价低的伙食供应,再加上独特正派的道德风尚,使「德育创名校,管理创名校,素质创名校」的宗旨处处落在实处。
  
  千万个家庭为之倾心,千百位望子龙的母亲为之欢笑,为这座平民化贵族式的学校,为这位独具风采的平民教育家。
  
  §§不信春风唤不回
  
  「要想吃孙大午一箱鸡蛋可不那么容易」,「孙大午发了家,『午』字出了头,应该叫『孙大牛』了……」很久以来在徐水县的官尝商场流传著这样亦褒亦贬酸溜溜的议论。
  
  这些议论毫不夸大,确是实情,当初连年的行政官司,创业维艰,他不去投靠任何一位官员,不送一分的礼,凭著一身正气和大智大勇,走通了事业发达的道路。他已经形成自然习惯了,脑子里没有这根「弦」,但是昔日的朋友,领导家中有婚丧大事,他会派人送200元的礼金作必要的礼尚往来,但不会出面去吃吃喝喝,更不会为了达到甚么目的给谁送礼。他也知道社会上人们对他的说三道四,他一笑置之,不予理睬。
  
  而那些周边村庄隐于乡间的没有见过世面的贫困老人,85岁以上的高龄老者每年春节都能收到孙大午送来的鸡蛋、猪肉、大米,还有一幅匾额:家有老人是福,是你家之福,也是社会之福。这些纯朴厚道的乡下人不会利用公开的舆论工具为孙大午唱赞歌,他们最大的回报就是回敬一封感谢信。
  
  「没有能力左右社会,但我可以把握自己,可以影响身边的人」。孙大午抱定这样坚定的信念,对自己的要求几近苛刻的地步。他似乎是一部「永动机」,学不完的知识,忙不完的工作,在集团宿舍区漆黑宁静的夜深时分,他办公室的窗口还闪著不灭的眼睛:他学法律、哲学、语言文学;学英语、微机;读历史、政治等大部头的蓍作;集团和学校各办著一份报纸,他是两报的主编,每周他都认真审稿,其良好的语感和文字功力不亚于专业的编辑;他的足迹遍及每个厂区每个部门:学校的宿舍、教学楼、饲料厂间、烤鸡厂、种鸡孵化厅、葡萄大棚……他频繁地南下北上招聘教师和高级人才,永远不知道疲倦,永远都是那么精神饱满。然而在生活上却是极其吝啬:不吸烟、不喝酒、连茶都不喝,更不要说打麻将、洗桑拿、进歌舞厅,他理发都是在集团内部的理发馆,花2元钱就对付了,他的衣装更是没有一般大老板的气派与名牌,一件毛衣,胳膊肘都破了洞,还舍不得丢掉。以至于自小受严格教育的儿子也忍不住对他说:「爸爸,你活得太苦了!」
  
  「苦?我倒觉得我福齐天了。你的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你们弟兄学业有成,我和你的叔叔们团结一心,我们的大家庭十几口人和睦融洽,哪找这么大的福气呀!」孙大午乐呵呵地回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丰富哲理在孙大午身上,在大午集团随处可见这种光辉。孙大午教育孩子喜欢用生动的事例:路上有10块钱,你拣不拣?给人擦皮鞋挣 10块钱你干不干?他说路上的钱是便宜,便宜让别人去拣,擦皮鞋是凭劳动挣钱,一定要干。前几年集团没办学校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徐水县城上学住宿。集团有班车每天跑县城四趟,上学、回家两个孩子都是花钱买票,跟公司普通员工一样,更别说是用专车接送了。春节的时候两个儿子放假在家,紧张了一学期了,好容易能睡个懒觉。睡懒觉几乎是年轻男孩子最大的享受。孩子只睡了三天,孙大午等两个孩子起来后就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办公,让两个儿子干坐著,不许说话,不许看书,更不能吃饭,孙大午自己也不吃,父子三人饿了足足一天,关了一天的禁闭。甚么都没有说,两个已成年的儿子就知道错在何处,以后早早就起床了。
  
  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多年以前孙大午骑摩托车回家,半路上轧死了别人一只小公鸡,前后左右都没有人,他掏出两元钱压在小鸡底下才走开;在公司内的池塘边拣到装有一万多元的皮包,当时刚刚起步,正缺钱用,他却如数地还给了失主。有他做榜样,集团内的干部职工,拾金不昧,暗处不欺的现象屡见不鲜,使与之打交道的客户们感动不已。出门在小食摊上吃饭,小零头从来不让找,倒不是摆阔,是因为主顾间讨价互相欺诈的现象太多,他要让与自己打交道的每一个人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坦荡的人。「我不能左右社会,但我可以把握自己,影响身边的人。」孙大午,以他超强的责任感为这个社会尽著责任。
  
  1970年孙大午是军营中的普通士兵,每月只有5元的津贴,可是在故乡的母亲五个月能收到长子20元钱。没有人这样要求他,他却以这样苛刻的生活为乐趣从青年到了中年。八十多岁的老母每当提起此事总流露出不尽的怜爱和嘉许。
  
  「大午集团是好人相聚的地方」,这既是集团的口号,又是集团精神的凝聚。它是一种象征,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事迹。上有80多岁的勤劳善良的老人构建的风景,中有董事长孙大午夫妇严格自律仁爱博施的高标,干部员工们自然而然紧随其后。在这里,不允许下级请上级吃饭,干部不受外部客户的礼物,集团也决不对别人行贿,「苍蝇贪食死在蜜里」「污染别人的干部,我们自身也会受到污染,我们洁身自律,保住好人群体。」  你是土生土长
  
   我来自十里八乡
  
   你感受过人情冷暖
  
   我见识过世态炎凉
  
   我们走到了一起来了
  
   来到了这好人相聚的地方
  
   道路泥泞我们曾经艰难跋涉
  
   土地荒芜我们曾经费力垦荒
  
   卑亢伴著勇敢起步
  
   怯弱扶著正义成长
  
   好人相聚,民间正气参天地
  
   好人相聚,人间正道是沧桑
  
   ……
  
  这是2001年2月孙大午有感而做的一首诗,诗中记述著他激越豪迈的心情,也有对员工付出劳动和情感的感念。
  
  在 2002年5月的家长座谈会上,一台别开生面的晚会正向家长们做汇报演出,孩子们优美的舞姿稚嫩而嘹亮的歌声博得了家长们阵阵掌声,而一曲《爱的奉献》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十多个7、8岁到17、8岁的孩子手捧鲜花从台上走到台下,来到他们的校长孙大午和他的夫人身边,眼含热泪将鲜花献给他们的养父母,而孙大午夫妇也是热泪盈眶。此事完全在节目的安排之外,是十几名孤儿自发地献给这对恩人,再生父母的礼物。这些孩子是来自周边几个县市的孤儿,由于天灾和人祸,他们失去了父母,失去了生活的依仗,孙大午夫妇从各种渠道知道了他们的情况,将他们安排进自己的学校读书,学费自然是不收的,他们还发给孩子们校服,每月发给每个孩子50至150元不等的生活费。节假日的时候,把他们接进自己的家,还亲自领他们去看戏看电影。此外还有许多贫困生、特困生,他们的学费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免。
  
  孙大午教育职工时引用过冯友兰先生的一段话:「人生有四个境界,第一种是自然境界,逆来顺受,任凭命运的安排;第二种功利境界,这种人有自己的追求,是社会前进的一个动力,一大部份可以说是势利小人;第三种境界是道德境界,这种人既为名利,还照顾到社会和人伦;第四种境界是『天地境界』。具有这种境界的人,不仅了解人的伦职,而且了解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行为已不止于行义,而是在事『天』,这种境界的人生活是最有意义的……」
  
  他没有说自己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但他的言行昭示著一切。「大家不要说在给我打工,其实我也是在为大家打工,我每月也只有 1,800元的工资,还不如集团的工程师多。」孙大午这样真诚地与干部职工交心。是在给大家打工,当了董事长以后他抽时间干了半天掏粪工的活儿:晒大粪。这是最脏的活儿,他干得满身是汗,心情愉快。
  
  「做好人难,但一定要做好人,做好人是福。」这是孙大午做人的准则,也是教育员工的格言,是他亲身的感受和经验。他们夫妇不必像大多数有钱人那样出入雇用保膘,如临大敌,他们是轻松的,自如的。付出的是仁爱,怎么会收获仇恨呢?
  
  做好人是福,这福也会传染给别人。孙大午说自己无力改造社会,实际上他已经把大午集团这个小社会净化了,带领几千人营造了一个春风拂面的善良之地,人情温暖的吉祥之所。
  
  §§爱人者,人恒爱之
  
  「……在中华大地的东方,在冀中平原的上空升起了一颗光耀神州的福星,她辉煌的硕果,仁义的善举,福泽波及乡邻,她带动一方百姓发了家致了富,升华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为广大乡邻所传颂……」
  
  这是高林村的一位乡亲在接受大午集团敬老献爱心活动后写来的感谢信。
  
  「岁月冰霜苦,待我冷若冰。大午献爱心,助我得春风。」
  
  南北里村的石秀明做诗鸣谢。
  
  像这样的感谢信大午集团的档案里已经存不下了,这样来源于民间的赞誉也如民风一般淳朴,它们脉脉地在乡野间流传,没有诉诸过舆论工具,却将芬芳酒播向远方……
  
  「也许是历尽了繁华与沧桑,才最终被你的纯朴与纯真打动,在最初相识的刹那惊奇里,我认定了你是我心灵的归宿,精神的栖息地。
  
  「那样一种梦里寻你千万度的感触,在生命瞬息万变的轨迹里,我与你偶然而又必然的一种机遇。也许是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和你互相不属于,才使我充满对你的热望和毫无功利的爱意。我能给予你的只是一份欣赏,一种赞叹;你给予我的是旅途的驿站和温和的港湾。
  
  「一次次的凝视,一次次的走近,渴望解读你独立寒秋的内心隐秘,我渴望触摸滚滚红尘中你卓而不群的精神脉搏。生命也许存在著太多的奇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长著创业者们神奇的传说,荒芜的沙地上生长的理想王国。乡村里的都市之魂,都市里的庄园之梦。现代人不相信神话,但我相信每一个走近你的人都愿意承认『自助者天助』,『得道者多助』的箴言。
  
  「漫步于你别样的乡间小路,徜徉于你平实的花园。观游鱼嬉戏水面,望鸽子栖息屋檐。风起时花飞花落,碧空处月圆月缺;品味泉水一样的甘甜的乡情酿造的果香,感怀播种善良盛产理想的赤子之情……所有的伤害,所有的屈辱与泪水统统被洗濯涤荡,换给我安详的双眼和不再有恨的心灵。
  
  「一次次的凝视,一次次地走近,抬眼处见你纯真的笑脸,举足间感应你昂然的萌动。大午集团,你是梦的精灵,你是火的现实……」
  
  这是一位饱受苦难的年轻女作家来到大午集团写下的腑肺之言。
  
  孙大午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他骄人的业债通过人传人的民间形式日渐被社会高层所认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来此考察,被命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联系基地」。
  
  四
  
  原国家教委领导何东昌、王明达等同志先后来大午技校考察指导工作;大午技校被评为「河北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村燎原示范基地」。
  
  1995年被国家工商局评为全国500家最在私营企业之一;
  
  1996年孙大午被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养鸡状元」称号,集团被河北省政府评为骨干乡镇企业;
  
  《中国税务报》发表长篇报导以官方的声音为大午集团的税务行政官司仗义直言,--《大午讨说法,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河北经济日报》以近万言的整版篇幅刊登了孙大午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史——《人间正道是沧桑》;
  
  《现代教育报》以整版篇幅报导大午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午中学VS贵族学校》;
  
  2002 年5月,企业文化研究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东方易学研究院等组织的领导被孙大午弘扬儒家思想的业绩和大午集团的综合实力而感召,在大午农牧集团召开了首届 「儒家文化与乡村建设研讨会」,到会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50余名,还有原农业部副部长、保定市、徐水县的领导到会祝贺,首都几大媒体到会采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席(原轻工业部部长)杨波先生激动地说,像这样高水准的学术会在农村召开,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孙大午在会上做了《弘扬儒家文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主题发言。他讲到利用儒家思想发展企业的历程,在企业与个人遭受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如何自强不息的事例,专家学者们无不为之动容;他讲到投资办学回报社会「一方水土养八方人」的抱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2002年5月下旬,应国际儒联的邀请,孙大午赴河南新乡参加国际儒联主办的「儒家伦理思想与公民道德建设研讨会」,在两个分会场上孙大午讲了自己对儒家思想文化的独到理解与具体实践,令与会者耳目一新,专家学者纷纷索要他的电话与网址,表示今后要密切联系。
  
  孙大午这个从事农牧企业的乡镇企业家,这个自称初中文化的北方汉子不知不觉地跃上了与专家教授比肩的讲坛,他的思想与实践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和赞誉。
  
  「名不苟得求美誉,利不虚受血汗钱」。「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但一段时间内付出往往要大于收获。」这是孙大午付出的艰辛、劳苦、勤恳、实在,付出的仁爱和礼义终于有了回报,大午集团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乡镇企业逐步在经济、文化、政治领域里美名传扬。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孙大午在集团职工面前是严肃的,又是和蔼的,让人敬而不让人远。他关心著每个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有的员工参加自学考试他都惦记著询问一下成绩,员工的婚丧大事,只要他听说了,就要随礼祝贺(但决不允许员工给他送礼),有的员工家里发生天灾人祸,他一次救助2万元。员工迎面撞上不理他,他不会见怪;浅薄的巴结奉承,他侧目而视,不为所动。他能包容所有的人:伤害过他的人,他可以吸纳过来上班,不计前嫌;犯过错误的人,决不放弃;势利小人,他会一面教育,一面择其长而用之。他鼓励员工提意见,倡导「不平则鸣」,有人当面指出他的不足,他会发自内心的愉快,「表扬是鼓励,批评是帮助,我们应该多要帮助,少要鼓励,」这是他做人的准则,也是教育干部职工的格言。
  
  孙大午以他企业领导者、思想者、教育者的多重身份爱著周围的所有的人,也感化著别人,教育著别人;反过来他又赢得了众人的爱戴和尊敬。
  
  「大午城」已经初具规模,孙大午凝视著这片亲手开辟的土地,和勤恳诚实的「好人群体」,有一种幸福,又有一种憧憬,又一个宏伟的计划在心中萌动,他要再建一座儒家大成院,将历代知名儒家的事迹用图画、塑像文字来展示,教育后人,弘扬民族文化。他说「金钱随时都在更换著主人,财富不能传家,能传家的是思想是文化」,此外,他还打算将整个「大午城」建成一座「儒家文化园林」,将企业的精神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根基。这是与「不以盈利为目的」大智若愚的著眼点迥然不同的才华流露,是一种决胜千里的大手笔,中华文化千年不落,企业根植于此,将也会有一个长久的发展未来。
  
  现在的大午城,不仅是人间的理想国,还是鸟儿们向往的天堂,成群的鸽子在敬儒祠的屋檐屋顶栖息,翠绿的水鸟在池塘边低飞,只有在山区才显露踪迹的美丽锦鸡在千亩葡萄园里安居,还有一群群叫不出名字的鸟儿不时从空中飞过,透蓝澄澈的天空洒下阵阵清丽的歌声……
  
  《西游记》中孙大圣有一种神奇的本事,每当远远望见一座城池,就用他的火眼金睛审察一番:若是黑气冲天必是有妖孽为患或君主失德;若是祥光瑞气笼罩必定是君主仁德,善良百姓居之,屡试不爽,从无差错。我等凡夫俗子肉眼凡胎无从有火眼金睛,但从一地居民脸上的表情,从他的生态环境也可以辨出哪方是险恶之地,何方是吉祥之邦。
  
  过节了,大午城的上空盛开出朵朵绚丽的礼花,在深遂的夜幕映衬下显得无比夺目无比璀璨。孙大午每年花费万元,为过年不能回家的职工购买花炮,悉心为他们营造家的感觉,营造节日的氛围。一朵朵「万寿菊」一串串「葡萄灯」一片片「落霞飞虹,」岂只是「礼花」二字能够涵盖的,它是仁爱之光在闪烁,是理想的火花在放射……
  
  火花映红了白色的飞马,为它的凝重和激昂抹上了温馨和宁静的色彩,天马不会停歇她凌空的马蹄,向著理想,向著光明不倦地疾驰。让我们祝愿天马的征途风和日丽,祝愿仁爱善良之人永远平安!
  
  (以上做于2002年7月8日)
  
  §§补充:道是无情却有情
  
  前边说的一些都是一般人能看到的,有冠冕堂皇之嫌。孙大午曾跟别人多次说过,我愿意做一个公众人物,我没有隐私。那么我就可以讲出我所了解的他的全部。
  
  一般说来,企业老总的秘书是个很「暧昧」的职位,给人以充分的想像余地。也多亏了这样一个职位,让我能比较深地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孙大午有一段名言,既是自己的座右铭,也用来教育干部员工,那就是「不被名累,不为利动,不让情伤,唯理行事」。还没到他身边工作,我就听爱人这样宣传过。我对前两句不持异议,对「不让情伤」很是怀疑,难道他是「半仙之体」?
  
  到他身边工作之后,不由产生一种潜在的挑衅,想看一看这个「半仙」到底如何。多年的文学浸泡,养成我生性浪漫不羁,最厌烦刻板的生活,喜欢「捣乱」。比如我们三口之家都喜欢互相取绰号,每个人都有一大堆,我跟比较熟的人也爱赠他绰号,对于全集团最权威的人物、4、5千人的老总也不例外。我平时不喜欢称他「董事长」,而叫他「领导」,他命令我加班,就叫他「狠心的资本家」;他发脾气训人之后,就叫他「暴君」;他深夜加班工作,我就叫他「苦人」;在他取得某个成功之后,叫他「大牛」,有时候故意把他的名字错写成「孙大牛」,还让他看到。所有的人都对他恭敬有加,对于我的不恭,他可能既新鲜又无奈,无论称他甚么,他都一笑,从没有恼过。他对待我真的是无可奈何。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秘书,粗心大意是秘书的大忌,而偏偏是我的「专长」,出差时常常忘记拿某个文件,校对文稿时常常看不到错字。他训人是很严厉的,可以称得上雷霆震怒,我看到过他和自己的弟弟发脾气,简直惊心动魄,但对于我总是留著几分的客气。我总叮嘱自己:一定要仔细,一定要仔细,可是还免不了出错,害得他自己加倍小心。孔子说过:为君子做事很容易,但取悦他很难;为小人做事很难,但取(一段乱码)
  
  我的刺探成功,缘于他的一次生玻他病了,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输液。他是一个惜时如命的人,一边输液,一边要我找几个干部份别谈话,在等人的过程中还要神神叨叨地念英语。等把这些都处理清了,他又命令我起草一封信,由他口述,我在电脑上写,本来我打字就很吃力,可是他还一再要我修改,打印了三次都不满意,在病床上指手画脚。我半笑半恼地说:「简直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你要教训我就明说。」
  
  他不明白:「此话怎讲?」
  
  「鲁智深找郑屠户打架,先让他细细地切十斤肥肉,然后又要细细的十斤瘦肉,郑屠说『难道你存心消遣老子不成?』,鲁智深说『洒家就是要消遣你』……」
  
  还不等我说完,他就一阵大笑,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这么开心地笑。笑过之后半晌,他不再说甚么,回头看时,见他眼睛里有了陌生的东西,他轻声说,像是自语:「你真的很优秀,真厉害。」
  
  我说:「是夸我,还是骂我?」后来我知道他们徐水人夸奖别人喜欢用「厉害」,而在我的家乡「厉害」是刁蛮的意思。
  
  「别闹了,我投降。洪水冲垮别人的堤坝,对洪水有甚么好处?」他眼睛里的异样收了起来,又是一脸的严肃。
  
  「洪水将无藏身之地。你放心,洪水有自己的河床,不会横行霸道。」
  
  「谢谢你。你可以刺探我的一切。」
  
  「你有没有过情人?」这是我最想问的。
  
  「有过。」
  
  「几个?」我的话一出口,就感觉自己过份,忙说,「你的夫人饶你?」
  
  「表现在甚么方面?」
  
  「我和她生了两个孩子。」
  
  这一次轮到我大笑,生了两个孩子就代表感情深?真是奇谈怪论。
  
  「你不理解,责任和感情结合在一起,才叫感情深。我和她是父母之命,结婚后才恋爱,我感觉这样的婚姻很稳固。」后来他又给我讲起他小的时候遭受的苦难:还不记事的时候就让父亲挑著去讨饭;刚会走路,贫病交加,几次昏倒街头,还有一次倒在车辙里,险些让马车轧死;在幼儿园因为吃不饱带领小伙伴闹事,险些让阿姨呛死,还曾遭到坏人的非人性摧残。讲到这些,他流下了眼泪。他说:「这些话从来都没对第二个人说过,这回你该满足了?」
  
  我被深深地震惊了,沉默了许久,引用《圣经》上的话来安慰他:「耶稣说:『人如果不是从水和圣灵而重生,就不能进上帝之国。从肉身生(一段乱码)』我也问你一个问题。你说灵魂有性别吗?」
  
  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想过,我思索了一下才回答:「我以为不应该有。所有超越物质的纯粹情感,都是灵魂的默契。」
  
  他点头微笑,接著又问:「据说,你是看破红尘了?」
  
  「不敢说看破,感觉古人悟到的『人生如梦』很碰我的心灵。假如有来世,假如有人安排我再重来一次,我决不再来,永不再来!」我决绝地回答。
  
  「不,我不是这样!」他激动地坐起来,几乎把针头拔出来,挥著另一只手像是在演讲,「我可以把我自己『悟空』,但这个世界和我周围的人不是空的。我爱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万物,假如有来世,我还要来吃苦受罪,哪怕让我做一棵小草、做一朵花,或是一条小鱼,我都要快快乐乐的,尽情装点这个世界!」
  
  假如是在电影电视上看见演员这样做戏,我一定会感觉发冷。可是他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自然的流露,而且只有我一个听众,犯不上给我一个人演戏。我听得泪眼模糊,参禅论道,我低了他一筹。
  
  后来他在一次学校教师例会上曾这样讲:「我曾吃过无数的苦,身上带著累累的伤疤,但是我心中没有怨恨,我觉得坏人是好人的养料,狂风暴雨是对人生的洗礼。经历过苦难才更懂得人生的美好,才会怀有一颗感恩戴德的心。我感谢母亲给了我生命,感谢大地对我的滋养,感谢狂风暴雨对我的锤炼!我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我要拚命工作、创造,回报这个社会,回报永远也报答不完的母亲、大地以及上苍!如果有来世,我不做佛,不做仙,不做神,我还要做人,做人是多么的幸福和美好!」这一段慷慨陈词都源于那天我们的参禅论道。
  
  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我们曾有过多次讨论。我说:「我可以为了道义,慷慨赴死。」
  
  他说:「我却是为了别人,甘愿卑贱地活。」
  
  「亡命徒不惧死,更不畏活。『好死不如赖活』,我鄙视。」
  
  「至刚非刚,出死而入生才是更高境界。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
  
  我没有表面上的服输,但是冷漠的生活态度悄悄地涌入了活的激情,我自以为慷慨赴死是大勇,在他身上看到了活著是另一种坚俊……(有一段乱码)……
  
  「不让情伤」原来不是没有情。有时候我和女儿通电话,没大没小地胡说,他会很神往地倾听,露出孩子气的微笑,他也有著细腻温和的情愫。「不让情伤」是一种大情大义。他不会为哪一个女人而停留自己的追求,不会因某一种私情失去原则,这就是他的「不让情伤」。每天深夜苦学英文的原动力是甚么?是有一天退休了,好携著夫人刘惠茹周游世界。是一种藏而不露的浪漫与深情。
  
  我很感谢他给我这样一个介于上下级和朋友之间的张弛有度的空间,在许多领域我们都能深入交谈,他把自己坦荡地晾给我,我得以解析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可是,世上没有「免费的晚餐」,我也付出了为「资本家」伤心流泪的代价。
  
  §§「马失前蹄」的谜底——自杀性爆炸
  
  我反反覆覆在想,到底为甚么,他跌这个跟头?我真是想不明白,凭他的法律常识和智慧,怎么能办这种事呢?即使稍有法律意识的人都应该清楚这样做的后果,对于一般「明知故犯」的人只有一种解释:利令智昏。但是说他「利令智昏」也讲不通,这次严厉的大搜查,没有从他的家里查出黑钱,他家的钱都在公司里支援企业的滚动发展,他和他的家人也没有挥霍享受,一如普通职工的衣食住行。这些,全体员工有目共睹,都很服气。
  
  我翻阅了他今年在几所大学的演讲,慢慢找到了答案。今年孙大午的确是「午」字出头了,名副其实的「孙大牛」,三月份以来,他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做了关于「三农问题」的演讲,他反覆讲:解决「三农」的根本是放开农村,放开农村的土地、金融,让农民有劳动的空间。放开金融,农村不会乱,不要再把农村的钱吸走建设大城市了,让农民建设自己的家乡……同样的问题他也在《建议出台『临时乡村法』》(发表于〈改革内参〉2003年2月)中写过。他深知农村贷款的难处,他就有碰一鼻子灰的体会,所以他才这样奔走呼号:放开农村的金融吧,放开吧!但是一时间没有回应,他只能……这是我的推测,因为我找不到更合适的答案。
  
  他把自己引爆,以期迎来农村钱户钱庄的自由。我找到这样的答案,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耳边一次次响起他的感慨:
  
  「我对我的亲戚说『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要搞企业』。」
  
  「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为谁辛苦为谁忙?」
  
  §§尾声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个人呢?更应该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吧?我就像童话里的爱丽丝一样,在幻境中游历了一番,结识了一个奇异的「黑桃国王」。
  
  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一个坦荡磊落的人。他的坦荡近乎孩子气,假如有人向他报告某某的不是处,他会很自然地把报告者说出来;跟人谈话如果不投机,他决不会装得亲热,会直白地告诉人家,让我们身边的人都替人家难堪,他还浑然不觉。他具有大智慧而乏奸诈,从不用权术谋略算计别人,无论是打官司还是控告谁,都是明著下「战书」。
  
  他是一个勤奋节俭的人,从没有一个休息日,每天工作到深夜,连普通工人的饭后一支烟、二两老白干的享受都没有。一个「可怜的资本家」。
  
  一身正气、一腔豪气、满眼英气。他不是个完美的人,正在力求做个完美的人。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首词,陆游的《诉衷情》,似乎也透著「不吉利」。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比人与动物的差别还大--这是我写完孙大午的故事后得出的体会,因而生出对生命的敬畏,对个体生命的讴歌:不管输不管赢都很精彩。
  
  写完了这些不著边际的感慨,我站在我住的四楼眺望远处公园红色的屋顶,一群鸽子安详地剪出一圈圈灰白的波纹,亦真亦幻。暂时没有机器的轰鸣、人声的嘈杂,仅仅两天的时间,客户给吓走了三分之二,企业的前途生死未卜。
  
  或许,这个世界上本没有一个荒原上的奇迹,本没有一个叫「孙大午」的人?一切都是我的「随心而化」,是我在梦游中邂逅了一个「黑桃国王」。
  
  「我是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
  
  「上天造就我这么个人,到底为甚么?」
  
  只有一个苍凉的声音在尘世间回响。
  
  还有一个驼背的老伯,他的三个儿子都「进去」了,媳妇和孙子围著他和老太太掉泪的惨淡日子,他都没有耽搁了他的伟大的「工作」,还在骑著他的三轮牵著老黄狗奔波劳碌。
  
  我曾经模仿苏东坡的诗句跟爱人说:「最爱这里的水,走遍河北省,大午的水最纯净。『日饮清水三大杯,不辞长做』大午『人。」看起来这是我的一相情愿,命运要赶我走了。不知道我的下一处驿站是哪里,到哪里再找这么好的水。
  
  是以为记,给所有知道孙大午其人的人们一个交代,凭我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