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农民往何处去?
 
张晓波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有最大的比例,每个人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农村。自从以前的基层官员李昌平有意识地提出“农业、农村、农民”这几个字眼后,三农问题就更加突出地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用脚做学问,不辞辛苦做实地考察,学术界和出版界对三农问题的共同关注,将使以前的口号标

语有了一种更为实在的落定。
 

——编者

  温铁军先生最近有了新著作《我们到底要什么?》、《解构现代化》,收录的是作者近十年来的一系列论文和演讲,这些文章读来却让人颇不轻松。以前曾在《读书》等杂志上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温先生的文章,文章都不长,但读起来也不轻松。温铁军的行文简洁精练,但其通过坚实有力的例证所证明的结论却往往造成极大的冲击力,尤其是温铁军对“三农”问题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论述,一反学界与公共舆论界的骄矜冒进姿态,深刻检讨并反思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弊端,并以世界现代化为大背景探讨农民问题的特殊性,证之有据,言之有理。在本书开篇,温铁军就迫使我们去面对一个颇为沉重的问题:我们到底要什么?也即是“中国人民的现代化究竟需要走怎么的道路?”

  从清朝洋务运动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经“庚子事变”后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至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而倡西式“民主”、“科学”,到建国之后向苏联经验学习、建立整合统一的计划经济体系,再到改革开放,这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一直就是西方(或欧美或苏俄)现代化经验的学生,期间辛苦遭逢、筚路蓝缕。总之,我们的现代化一直就是在向西方学习经验,及于此,温铁军提出了他的问题意识,如果现代化、全球化等等趋势不可逆转,既然挑战已经到来,正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那么,有没有中国人民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农民国家,有没有属于中国农民的现代化道路?温铁军认为继续照搬西方经验就很有可能成为“西施效颦”。《我们到底要什么?》试图从方方面面回答“中国现代化”这一命题。

  温铁军认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一直就是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而在农民人口占 70%的中国,农民与土地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基于这一点,温铁军对甚嚣尘上的土地私有化论提出严肃警告,如果土地私有化,任何一个政府都将无力安置几个亿的剩余人口,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必须以土地公有化为前提进行农业现代化改革。土地在谁的手里不是个可以轻松回避的问题,这关系到人口、就业等等很多问题,尤其是中国有 9亿农民,同样国土与中国差不多的美国,有多少“农业工业”,虽然我们总强调产值等问题,但还有人口就业等问题,把农民往哪里赶?现在这种高科技作业的现代化过程中,是不需要很多真正依靠劳动的产业工人的,情况不同于英国的“圈地运动”,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土地私有化,不仅会出现“羊吃人”的血腥,更有可能使社会整体崩盘。又由于中国是人均土地资源最为稀缺的国家,在对待征地问题上必须慎而又慎。在基于协调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与人口的矛盾上,温铁军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现代化理论,克服现代中国所面临的三大结构性问题,即就业结构问题、城乡两极分化问题及东西经济结构性差异问题。解决这三大结构性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扩大就业渠道,安置就业人口;其次,逐步开通城乡,消解城乡差异。再次则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西部开放,缓解地区差距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

  “中国到底要什么?”,温铁军发表在《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一文中回答道:“简单地说,中国就是中国,它的资源条件对制度安排从来是一种硬约束,使中国客观上走不了西方模式的工业化道路,无论硬一点的照搬,或者软一点的跟随,都必然会造成重大损失。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已经认识到必须走自己的路,现在应该是全面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候了。”

  无论赞成与否,《我们到底要什么?》一书以“农民问题”为基调,严肃探讨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中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并给出了回答。这些回答正确与否,仍需严肃的讨论和辨析,但无论如何,温铁军以其坚韧的毅力和冷静的学风,为解决农民问题、阐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具体走向,做出了令人尊敬的努力。

  《解构现代化》温铁军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我们到底要什么?》温铁军著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图片取自《中国农民肖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稿件来源:中国书报刊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