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有“民工”?

·哲 米·

  前几天在网上一处读者论坛里,看到一篇题为" 中国民工潮:危险的信号"的文章,颇有感触,在这儿简略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文章的作者肖先生显然是那种很忧国忧民的类型,可惜我对他的观念实在不敢恭维。本来这么明显的陈旧观念,大多人都能一眼就看出来,不值得敲上半天中文来反驳;但我本人恰好是从农村出来的,因此正好借此机会,把早就想说的话一吐为快。

  肖先生给我的印象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因此我在下文中一直当他是城里人。当然,他也许是在农村成长却己忘了本的人,或者是地道的但比较愚蠢的农村人;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先在这儿道歉。

  我们中国实在不应该有" 民工" 这么一个词。首创这个词的,估计不会是农民或" 民工" 自己,而是城里人。如果这个词仅仅用来客观地表明" 民工" 是个来自农村的群体,那还说得过去。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用它时,所指的意思不止这点,而是包括诸如" 层次很低的" ," 不属于城市的" ," 只是暂时在城市落脚" ," 是另类的" 等等。这些人之中显然也有肖先生。

  要说" 民工" 层次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 民工" 中也有一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但绝大多数比起城市里的原居民来,层次还是低一截的。可是要说"民工" 不应该属于他们所为之工作着的城市,那就不大合情理了。有的" 民工"或许由于不习惯城市的生活,或者由于怀乡,丢不下农村的老父母,或者由于在城市里生计无着,从而最终离开了城市,这样的" 不属于城市" ,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可惜象肖先生这样的城里人之所以认为" 民工" 不属于城市,却并不是考虑到" 民工" 自己的选择,而是认为" 民工" 天生就不应该属于城市。

  所以,肖先生文中就提到" 民工潮" 有三个危险信号让他很是放心不下。

  一、民工潮,流走了农村的精英

  " 民工" ,肖先生所谓的农村中的精英,他们是天生属于农村的吗?为什么他们的离开农村就是一种" 流失" 呢?肖先生认为,他们的" 流失" ,造成了农业科技含量偏低,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真是这样的吗?请想象一下,要是城市里那些比" 民工" 更精英的城里人肯到农村去经营的话,中国农业的发展应该要比由层次较低的" 民工" 留下来经营更好。那为什么肖先生就不抱怨城里人不到农村去发展呢?

  答案很显然,因为肖先生骨子里是认定农民天生应该在农村,城里人天生该在城里,他们天生是不平等的。这就是中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已会写点文字发表的人的思想水平;更糟的是,他决不孤独。

  生在农村的人,并不是天生就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农牧大业,而是为了自己和亲人能生活得好一些。(当然,如果他们自己品德崇高,自愿的话,可以把诸如发展中国农业之类的远大理想揽下来;但这不应该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所以,他们可以选择任何使自己和亲人生活得最好的方式,只要他们有能力,不违法。从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来看,那就意味着,只要他们能在城市里住得起房子,负担得了所有的生活费用,就可以住下来,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反过来也一样,有朝一日,等到中国也发展到人们都愿意住到城市远郊或乡村小镇时,城里人也有选择住到乡村的自由,只要他们有能力,买得起地皮,不违法。当然,他们如果一定要留守在城里的贫民窟里,为城市的繁荣昌盛献身,也是挺高尚的一种举动。

  二、民工潮,冲击着社会伦理

  肖先生言重了。" 民工潮" 冲击的唯一社会伦理,就是农民天生该守在农村,不该到城市来发展的观念,如果这种观念也称得上伦理的话。

  请不要人为地分离出" 农村人和城市人的矛盾" ,其实这也就是普通人与人的生存竞争的一部分。城里人之间的就业竞争,难道就温柔得算不上矛盾吗?同是城里人,有人工作体面,拿高薪;有人工作低贱,或者失业,是因为各自竞争力不同。同样," 民工" 能打入城市的就业市场,也是他们自己竞争的结果。要知道他们在城市里的关系可是绝对比不上原居民的,他们是在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状态下站住脚的,因此他们的竞争力必须尤其显著地高出对手才行。

  这种情况下,那些觉得是" 民工" 夺走他们饭碗的城里人,最好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他们实在觉得在城市里生存不下去的话,别忘了中国还有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他们可以去农村帮农民种地收庄稼挣钱,也可以自己发展农牧业致富;同时,他们还能领取城市政府给他们的一份失业救济。所以应该说他们在农村的日子应该比" 民工" 留在农村更好过一些。

  我不知道" 民工" 是不是真如肖先生所说的那样,对城市原居民抱着敌意。如果真是的话,我想,是不是城里人先对" 民工" 抱有歧视或敌意,甚至更深的敌意,才引起" 民工" 的敌意呢?城里人心里老想着" 民工" 不应该属于这个城市,他们如果对" 民工" 能不抱任何歧视或者敌意,那才怪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 民工" 并没有对城里人怎么敌视,而是城里人都象肖先生那样,觉得" 民工" 在城市的生存机会是城里人自己施舍给他们的,所以" 民工" 应该对他们感激涕零才是。但结果他们看到" 民工" 们并没有要感激的意思,于是就认为" 民工" 们恩将仇报,对自己怀有敌意。

  那么," 民工" 们确实应该感谢城里人吗?BULLSHIT!凭哪一点啊?中国政府几十年的" 以农补工" 政策,什么时候看见城里人对农民感激过?现在" 民工" 们在城市里买苦力,挣份血汗钱,倒有城里人居然好意思觉得自己应该被感激不尽。呵,真是有意思。

  至于一些社会治安问题,纯粹是个政府治理的技术问题。只要有贫穷,总会有犯罪。在贫穷下层的城里人社区里,同样会有比较高的犯罪率。一个城市,有了社会问题,没有能力好好解决,却只想着把" 民工" 这个跟那些社会问题没有必然联系的群体赶出去。这样的城市,居然还好意思强求人家心存感激,真让我越想越有意思。

  三、民工潮,给农村带来富裕还是创伤

  肖先生觉得中国的许多农村因" 民工潮" 成了空壳村庄,劳动力少了,从而影响了农村的繁荣。我猜,他要看到美国的情况,大片的乡村住着零零星星的人家,肯定觉得惨不忍睹。

  可是,农村的繁荣与否,我想,不是看村里的人多不多,粮食产得多不多,而是看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不高。要是中国真能够做到大部分农田空着,而整个社会还能照常运转良好,这倒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惜这是不可能的,是吧?真正的情况估计会是这样:农民种地少了,粮食产出少了,粮价便上涨了,于是好多"民工" ,甚至还有好多城里人,都争着到农村来种地了,这样粮价就会下降一些。下降到一定程度,又会有一些" 民工" 选择去城市,于是粮价又回升一点。这样不断反复,最后达到比较稳定的平衡。

  当达到那个平衡之时,我想便是" 民工" 这个概念在中国消失之际。可惜到那时我们的城里人就不会再有现在这么感觉良好。就象现在美国的城里人,除了有几栋高楼大厦,夜总会多几个,节日的游行和焰火规模大一点,几乎没有太多东西可以让他们有优越感的。

  当然,味道这么好的优越感(Superiority),谁情愿拱手相让呢?是啊,我们城里人又不是圣人。所以,全中国的城里人都应该联合起来,争取把八亿农民都限制在他们天生该守着的土地上,这样,我们城里人永远都会有质优价廉的粮食;这样,哪怕在城市里混得最惨的日子里,我们也可以放心地告慰自己,自己还是优越的,上等的,比起那些在农村的愚昧的农民们。

©1999-2001 中国报道周刊 [ http://www.mlcoo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