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经济作物调查总结报告

为了完成常宁市经济作物调查,我们走访了洋泉镇野马,泉峰等村,还走访了兰江乡“西瓜园区”江新村,采访了一些农民和两位农技员。几天下来,我们对常宁市的经济作物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也对常宁市经济作物发展作了分析。以下是我们对此次调查的总结。

(一)常宁市经济作物现状分析
  常宁市很早就有种植经济作物的历史,棉花、芝麻、桃李、柑桔、茶叶、油菜、花生、杉树是常宁市传统的经济作物。近年来,我们市又先后引进了西瓜、香菇、香瓜等经济作物品种。特别是西瓜,已经出现了兰江乡江新村这样的西瓜园区。下面,我们将选择茶叶、杉树、西瓜这三种典型作物进行具体分析:
  1、茶叶:常宁市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有山茶和园茶两种。山花为自生自长,不需人力。而园茶系乡民栽种。境内有塔山、蒲竹、兴源、黄洞等乡和铜种铃林场茶场。1984年塔山被评为湖南省创名茶生产基地。所产山岚茶索紧,匀齐,色泽绿润,白毫显露,浓香持久,液色明亮,淳厚爽口,1987年,山岚茶首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茶。1988年被推荐参加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次年被列为全省十大名茶之一。据1990年统计,全市有茶园面积9423亩,年产茶叶185吨。目前除少数茶场已分散包干到户外,大部分茶场仍坚持集体经营,其中经营得较为出色的是塔山茶场,它由市农业局承包经营,专业生产“塔山山岚茶”,销路还不错。
  但是,整个茶叶产业不景气是当前的现实,茶树老化,茶场疏于管理,茶叶产量质量逐年下降,缺乏品牌意识,市场太窄,这些都成为阻碍常宁市茶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杉树:杉树是常宁市主要木本作物,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野马村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村,他们产出的杉树平均价格为380元/立方米左右,而且市场广,主要销往衡山和祁阳等地,另外一部分销往江西,白水,在这些市场上很受欢迎。年人均林木收入300多元。现在,林业砍伐由常宁市林业局统一审批。先由村里以拍卖的形式把整块林木转卖给个人,村里负责砍伐申请。这些年,野马村沿用这一经营模式,林业收入稳定。但也有人反映村里权力过大,卖树款村提留太多,导致村民与村委之间因此而产生矛盾。而且,林木归集体所有,村民缺乏责任心,只关心收获,

而忽视种植抚育,集体出工困难重重,再加上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劳动力极度缺乏,使得野马村已有多年未圆满完成候修山的抚育任务,山里野草杂生,林木质量和数量都呈下降趋势。一些山头甚至已成荒山。作为林业区的一个缩影,野马村的现象其实也反映了整个常宁市的林业状况。据我所知,常宁市不少村庄已几近无树可伐。
  这些情况是我们从野马村前村长罗功启处得知的,在对常宁市林业现状特别是杉树业表示出忧心忡忡的同时,他也谈了自己对林业发展的看法。“包产到户是唯一的选择。”他很肯定的表明自己的意见。
  不错,依照农业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林业的包产到户是林业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林业生产才有希望发展。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民的局限性,他们可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滥伐林木,甚至可能对林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林木归他们所有,政府又无权干涉。因此,我认为,林业部门应与农民签定包产到户合同,保证在林木生长周期内,绝不更改林木所有权性质,以消除农民害怕自己种的树却不能自己受益的顾虑。同时,要在合同中要求农民履行这样一条义务:林业砍伐由林业局统一审批,私人无权擅自砍伐,但砍伐收益归个人所有。林业局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只要农民的砍伐申请不属于恶意破坏林业或不会对林业和环境造成根本性破坏,林业局必须批准审请。林业局有义务把林木砍伐审批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及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日期。只有这样,才能在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保证林业生产的有序发展。确保常宁林业特别是杉树业的顺利发展。

  3、西瓜:西瓜是近些年来新引入的品种,但发展迅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2001年,兰江乡江新村开始试种西瓜,因收益比水稻要好得多,如今已发展成江新村3个小组共约170亩田地的种植规模。据兰江乡农技员吴云清介绍:种一亩地的西瓜能收获5000-7000斤,一般市场价格在0.4-0.5元/斤之间,每亩西瓜纯收入1500-2500元,而他们种植的精品西瓜“礼品西瓜”每亩田可收获4000-5000斤,市场价格约1.5元/斤,纯收入更多。种一亩西瓜的收益比种十亩地还要多。他们村的吴冬运家种了3亩西瓜,收入约5000元,再加上李子树收入4000元左右,全年收入达到9000元。
对于他们种植西瓜,兰江乡和常宁市政府都表示了支持。2001年,市政府免费提供了全部的肥料,2002年,乡政府负责支付种子款。不过,今年这些支持都取消了。至于村里,则一直没有涉入西瓜生产的发展,完全是农户在农技员指导下自发

搞起来的。
  作为新起的作物,西瓜正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而且政府也给予了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再加上有农技员作专门技术指导。西瓜生产形势确实令人欢欣。
  农技员吴云清对他们村的西瓜生产的未来发展作了如下设想:以后将种植重点放在精品西瓜上,一是利润高,二是市场广,已有大超市前来联系收购。争取能把精品西瓜做出品牌,打入周围城市市场。
  有正确的发展设想,加上有力的技术支持,农民思想较为开明,政府也对此加以扶植,相信,西瓜种植将肯定会成为常宁市经济作物的亮点。

  通过对三大典型经济作物的分析,我们分发现,常宁市经济作物目前状况并不乐观的。那么,原因何在,以下我们将着重分析产生这一让人痛心现状的原因:

(二)常宁市经济作物落后原因分析
  常宁市经济作物的生产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规模小:常宁市经济作物大部分是依靠私人种植模式,种植面积小而且分布零散,这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规模小,生产成本高,自然而然的导致第二个问题。
  2、市场窄:常宁市所产出的经济作物绝大多数是在本市内销售,少部分才能销往贵阳、祁阳、耒阳、衡山等邻近县市处。在更远更广阔的市场年,基本上难觅常宁市经济作物的芳影,就连常宁市目前发展势头最好,商品化程度最高的茶叶、西瓜和黄花菜,也难以打出衡阳地区。而常宁市乃至整个衡阳地区经济并不发达,且人口数量少,生活水平低,以至不足以消费大规模生产的产出,这使得常宁市经济作物的发展缺乏动力,严重阻碍了常宁市经济作物的发展。因此,坚持“走出去”的政策,勇于向外扩展,开拓更大更广的市场,是常宁市经济作物发展的决定因素。
  3、生产技术低:除了茶叶、西瓜外,常宁市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普遍偏低,农民仍然是在凭经验种植,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农技站衰落,政府对科技下乡活动缺乏重视,农民文化素质低,不能通过自学来获得所需科学技术,这些都是导致常宁市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偏低的原因。生产技术低,就意味着产品质量低,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销路不旺,价格偏低,收益减少。农民不能因经济作物获得较高收入,使得他们无力扩大再生产,从而导致了常宁经济作物生产的停滞不前。
4、投入少:在对经济作物的投入方面,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都是偏小的。比如

常宁市农业局负责统一规划常宁市的农业生产。目前农业局共有职员(包括农技员)500名左右,但每年政府拨给他们的经费才只有90万元,每人每年仅1800元左右。这点钱连发职工工资都成问题,还怎么谈得上搞农业实验,搞科技推广。经济作物这一产业在一定限度内的产出和投入是成正比的,目前常宁市正处在这一限度内,只要有较大的投入,发展起来肯定迅猛。但政府和人们却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妄想投入少,产出多,一本万利。在种植过程中费用一省再省,错过了作物生长的最好时机,收获时却渴望大丰收。正是这种不合实际的愿望导致经济投入太少,也就直接影响其产出。
  
  那么,导致这些落后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为了对这一问题作出较为全面的解答,我将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1、客观原因:
  (1)地理条件原因:常宁市地形分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其中山地面积523平方公里,丘陵面积348平方公里,平原面积520平方公里。江河平原(57平方公里),溪谷平原(189平方公里),溶蚀平原(270平方公里),组成了常宁市平原体系。平原面积狭小且分散,多山地,丘陵是常宁市发展大规模经济作物的制约条件,山地多有利于杉树等林木经济作物的生产,但交通不便让林木生产成本较高,难以成为经济作物的支柱产业。平原又因面积小而分散难以大规模机械化,同样也成本过高。因此,成本过高是地理环境带给常宁经济作物的不利方面。要发展常宁经济作物就必须想办法突破交通瓶颈,在平原地区则要大力搞小型机械化。
(2)交通原因:交通是阻碍常宁经济作物作物发展的主要客观原因。常宁市交通不便,市内无铁路通过,1807、1811省道途经常宁,分别连接常宁松柏镇和腊园以及荫田和柏树。其他镇均无省道贯穿。市内乡镇之间公路质量较差。以洋泉镇为例,它与胜桥镇、板桥镇、庙前镇虽有公路连接,但路况很差,均为土质公路,县与县城连接的常洋路直到九十年代才建成,虽铺有沥青,但路况仍令人难以满意。交通落后是常宁的现状,这一现状给常宁经济作物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
2、主观原因:
(1)农民观念落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在农村仍具有极强生命力,中庸之道盛行。农民更希望的是安定的生活,不敢承担风险,不敢尝试。“人怕出名猪怕壮”“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些农民奉为处事哲言的话折射了农民那种缺乏竞争心,不愿作第一人的心理,正是这种心理让农民固守在传统的水稻种植上,而不敢向收益更

好的经济作物种植迈进。据农技员吴云清介绍,当他准备在江新组搞西瓜种植时,响应者寥寥无几。只有在他证明了这是一条成功的路子时,村民才开始效仿。我们可以想象,假如一个江新村没有吴云清这么一位敢于创新的农技员的话,江新村的传统观念只会让他们仍在田间勤种水稻。农民观念落后是阻碍常宁市经济作物发展的根源所在。
(2)政府政策失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政府对农业投入太小,这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了。
b、对农民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太小:经济作物作为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否则,可能会因生产成本过高而失去竞争力。但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缺乏应有的支持力度。比如技术方面,农技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但目前常宁市的农技站系统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农技员过低的待遇(1998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年均工资1500元,1998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分文不给)让他们都不得不另谋出路,兰江乡原有11名农技员,现仅有1人在家,其余10人均外出务工。洋泉农技站共有职员22名,但目前只有6人尚在政府编制,其他16名只能自谋生路。由于缺乏经费,农技站农业实验已基本停止,实验田荒废。这样的状况下,我们能奢望农技员们尽心尽职去干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吗?政府不支持,农民感到信心不足,就算干了,也可能因技术不精而搞砸。如此一来,农业,特别是经济作物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c、缺乏对农业的合理引导,虽然我国已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应放弃对农业进行合理引导。农民个人农业有很强的无序性,只有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引导农民搞区域分块,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最合适的作物。这样,才会因为集聚效应而降低成本,打出品牌。可现在,政府显然已经放弃了这种引导权,把放任农民自由发展农业生产当成是最好的贯彻家庭承包责任制,而忽视目前农业生产的无序性,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成本增高,销路不旺的恶果,是阻碍农业生产的因素之一。经济作物作为农业的组成部分,面临同样的问题。
d、对农民的收费太多,自从税费改革以来,农民的负担确实减轻了,但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农民仍然认为现在税费太高,劳作一年,除去成本和税费已所剩无几。农民积极性不高,除了老年或小孩投入在农业生产中外,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今年,至少有60%以上的农田都由两季稻改种一季稻,足以反映农民对农业的积极性已低到何等程度。收费多,是打击农民积极性的重要原因。这直接导致农业的不振,经济作物种植业也未能幸免。

虽然常宁市经济作物形势不太乐观,但它也不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常宁有其发展经济作物生产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妥善利用这些条件,进行正确的规划,常宁经济作物种植业是有辉煌前途的。

(三)常宁市发展经济作物的有利因素分析
有利因素也同样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分析:
1、客观方面:常宁市地处南岭北侧,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年日照1500小时。年均气温18度,7月份最高,平均30度,1月份最低,平均5.5度。境内降水主要是雨,降雪较小,降雹更小,年平均降水量1421.3毫米。有洪涝、干旱、大风与冰雹的灾难性天气,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危害较小。共有10个土壤类型:(1)水稻土土类,共551473亩占土壤总面积20.75%;(2)菜园土土类,共1934亩,占0.09%,为专业蔬菜基地;(3)潮土土类,面积约13682亩,占0.51%,适宜种豆类、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以及枣水杉、池杉、桑杉等林木;(4)红壤土类,面积约150.2万亩,占56.54%,适宜种油茶、杉树等;(5)黄壤土类,面积14.25万亩,占5.36%,适宜种南竹、华山松及药材;(6)黄棕壤土类,面积约2.6万亩,占0.98%,主要为荒地,利用价值不大;(7)山地草甸土土类,面积约0.23万亩,占0.08%,自然植被为茅草;(8)黑色石灰土类,面积约3.19万亩,占1.2%,适宜种棕树、油桐等树木和红薯、黄花菜、生姜等作物;(9)红色石灰土土类,面积约0.66万亩,占0.25%,适宜种油茶、茶叶、马尾松、黄花菜等;(10)紫色土土类,面积约37.82万亩,占14.24%,适宜种油桐、乌柏和油菜等作物。
适宜的地理环境,使得常宁市成为多种经济作物生长的好地方,这是常宁市发展经济作物的客观有利条件。
2、主观方面:
(1)农民的思想观念已逐渐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滚滚而来,农村也被卷进改革大潮之中。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虽使得农村出现劳动力缺乏的现象,但也让走进城市的农民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思想开始受到冲击,于是这些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开始转变。一些人回家后不仅向乡亲宣传自己新获得的思想观念(这种宣传一般来说是出于无意识的),而且,他们也开始把这些思想观念应用于实践,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是他们所接受的外来观念的精髓,他们开始在农村搞创新。而这对于急待发展的经济作物种植业是一个无比喜悦的好消息。人的因素,特别是作为经济作物种植的实施者,农民的因素是决定经济作物发展的关

键因素。农民的逐步开放,是常宁市经济作物发展的最根本的有利因素。
(2)成功的范例坚定了农民发展经济作物的信心,江新村的西瓜,塔山的茶叶都是经济作物种植的成功范例,他们的成功坚定了许多犹豫不决的农民的信心,他们大量投入到这一行业,必将成为常宁经济作物发展的重要促进条件。

有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并不意味着常宁市的经济作物种植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缺乏正确的规划,纵使有利条件再多、再大也不能让常宁市经济作物种植取得快速发展。下面,我们将讨论从那些方面来合理规划常宁经济作物的发展。

(四)常宁市经济发展展望
发展常宁市经济作物,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打造拳头产品:一个地区要发展经济作物,就必须重点发展其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作物,并将其打造成拳头产品,只有产生了品牌效应以后,这个地区的经济作物的发展才会得以提速。
常宁市要发展经济作物,同样离不了打造拳头产品。目前看来,有希望成为常宁市拳头产品的有:柑桔、南竹、茶叶。以下,我们对这三种作物进行逐一分析:
柑桔:柑桔是最适合常宁市种植的经济作物,能够搞规模产业。湖南省石门县的地理环境与我们市极为相似,他们抓住柑桔这个拳头产品,成为了著名的柑桔生产县,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国外,柑桔产业已成为石门县的经济支柱之一,石门柑桔也成为了一个具有很强影响力的品牌。我们市绝大多数的平原和丘陵,以及部分山地都适宜种植柑桔。据1990年统计,全市果园面积36956亩,其中柑桔园33939亩,零星柑桔11万多株,年产柑桔1658吨。柑桔在常宁市已初具规模,只要加以合理规范,相信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市农业局计划于今年9月份派人到石门县考察,或许,我们可以从石门的经验中找到一条适合常宁柑桔发展的途径,让柑桔真正成为常宁经济作物的拳头产品。
南竹:南竹是一种应用范围相当广的作物,市场也很广。常宁多山区,适宜种植南竹,再加上南竹具有极强的自我繁殖能力,不需要投入什么劳动力,投入产出比很大。发展南竹,可以获得较高利润。同时,也可以复兴常宁的竹制品行业。适合种植的有罗桥、白沙、洋泉、西岭四个乡镇和弥泉林场。
茶叶:塔山山岗茶是湖南省十大名茶之一,本身已具有较强的的品牌优势。茶叶是常宁的传统产业,技术水平高,而且已有塔山茶厂这种企业式的经营单位从

事茶叶的生产和销售。这是常宁茶叶的一次成功尝试。假如茶叶产业能在继续提高技术、产量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经营,茶叶很有希望成为常宁的拳头化产品。
2、发展农业技术:从整体上说,常宁市的农业技术是很落后的,就连种植面积最广的、历史最悠久的水稻目前仍基本上处于手工劳作阶段,机械化水平极低。农民种植作物仍主要靠经验或农民之间的私下交流,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农业技术已成为常宁农业的发展的瓶颈。要发展农业技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农技站建设,农技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中流砥柱,要发展农业技术,如果忽视农技站的建设,那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痴人妄想。要建设农技站,首先是要吸引农技员,提高农技员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这是建设农技站的关键所在。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所学的能用到实践当中,农技员也不例外,只要他们生活能得到保障,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投入到他们擅长的领域中去。其次是要对农业实验及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要加大投入,不搞农业实验,优良品种的本土化改造就难以进行;不积极进行技术推广,农民就不能掌握其需要的农业技术,缺乏技术的支持,农业就不可避免的发展缓慢。因此,通过加大投入来推动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总之,建设农技站归根结底只有一句话:加大投入。
(2)多搞科技下乡活动:联系一些大专院校,农业研究机构,农业技术人才,经常组织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用专家的权威和知识的权威来征服农民求稳不求进的中庸心理。让农民更快地开阔视野,掌握兴农之道。
(3)充分利用舆论工具:电视台是目前农村舆论工具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利用电视台进行农业科技宣传可以保证农业科技宣传的广泛性和生动性。以前,常宁电视台曾办过一个“农友之窗”的栏目,但可惜的是由于某种原因,“农友之窗”被迫停办。多制作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电视作品,比如农业科技简介、专家讲座、农民谈经验,以此来完成利用电视这种大众媒体来宣传农业科技的任务。同时,也要积极利用其他舆论工具,如报纸、广播等。
(4)组织农民经验交流会,作为农业的作为者,农民对农业生产无疑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农民的经验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农民之间经常进行经验交流,有助于农民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也要注意对农民的生产经验进行总结,形成系统的农业耕作法,这对农业技术推广将会有积极贡献。
3、妥善解决农业资金来源:不管是农业生产,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求有大量资本注入。农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三方面:政府、社会力量、农民个人。政府投入是为了进行农业的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一般是为了通过农业产业化来获得利润,

农民个人的投入也同样是为了利润,但生产属于小规模的,且以自给为主要前提。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学会协调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大政府投入以对农业进行正确引导,争取扩大社会力量的投入以加强农业产业化。而农民个人的投入要控制在一定限度,通过深化税费改革来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实施对农业的政策扶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农民实施补贴政策,就因为农业利润空间太小,农民收益太低,积极性不高。税费额太高是农民的普遍反应,因此,继续深化税费改革,减轻农民的负担是政策扶植的主要组成。政府要通过加大投入的方式来引导农业的合理发展,实行农业区域分块,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农业技术。这些政策性扶植对于农业来说是必需的,是有利于农业发展的
5、加强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农业产品的外运需要交通,农产品销售需要市场,加强交通、市场等农业配套设施的硬件建设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6、加强农民教育。农民落后的观念是阻碍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保守性是农民思想的主要特征。要发展农业,就要让农民走出其保守性思想的约束,真正地解放思想。要实现这一目的,最主要的是加强舆论的导向作用,利用可以得到的一切舆论工具,宣传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让农民的思想得以逐步开放。只有人们思想活了,土地才会活,生活才有奔头。努力探索农民教育的合适模式,是整个社会应有的责任。只要农民观念得以更新,我们农业发展肯定将是跳跃式的。


注:以上的建议中,我用的是农业而非经济作物这一名词,这是因为经济作物属于农业,把它从从农业中分割出来作分析将是片面性分析。我通过对农业的整体性建议,其实是把对经济作物发展的建议概括在其中。

洋泉大学生社会调查小组
                                 2003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