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的深刻反省
|
邓红 |
摘要:近20余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日益深入,但仍有不少薄弱环节,如未曾涉猎的经济区城还有很多;不少问题虽然已经开始研究,但还很不深入;再就是利用新方法,变换新角度的意识还不够,从而导致成果的创新力度不足。近期出版的新著《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是一本颇值得关注的创新成果,提出了不少令人深思的见解。 近20余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和当代农村问题的研究日益升温,大有成为显学之势。究其社会背景,我认可能有两点: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导致中国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这一巨变引发了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历史学界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关注。第二个动力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似乎陷入困境,农村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的步伐缓慢甚至停顿,农村社会问题也日益显露,以至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发出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呼声。“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和农村社会)已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一大难关,这又促使学术界对农社会经济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新一轮的也许是更为理性的探讨。总之,社会现实的不断变化逼使学者们不得不对历史做一番新的思考和研究。我们必须追问,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呈现出今天的局面,其历史渊源是什么?对历史上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应该如何客观评价,历史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经验和教训? 回顾近20年的研究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诸如土地关系、农业经营、手工业生产、市场贸易、农村金融、农民负担、农村人口、家庭家族等问题,无论从资料还是观点上都有所突破。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区城农村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尤为活跃,成果也最多。但毋庸讳言,以往的研究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未曾涉猎的经济区域还有很多;不少问题虽然已经开始研究,但还很不深入;再就是利用新方法,变换新角度的意识还不够,从而导致成果的创新力度不足。也正是因为此,有志者一直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力争寻求新的突破。近期出版的《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二十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就是一本颇值得关注的著作。 作者温锐教授是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和中共党史专家,其专著《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研究》、《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变革研究》等都曾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劳动力的流动与社会变迁》是他的一部新作,也是其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通览全书,我认为该书的学术贡献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 辟落后区域的研究 研究区域的选择标准可以是多元的,但至少应当是一个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社会经济共同体,即在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政治环境等方面比较一致或相近的地理空间内,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所逐渐形成的特定区域。当然,完全符合这几种情况的区域是不多的,在具体选题时,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划定一个社会经济区域(参考李金铮《关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几个基本基本问题》,《河北学刊》1998年第6期)。温锐先生以赣闽粤三边(指赣东南、闽西、粤东北三省毗邻地区)落后农村作为研究区域,基本上符合社会经济共同体的原则。正如他所言:三边区域是具有丘陵山区特色的、典型的传统农村社会,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较早经历了“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人流物流互动,“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特的区域文化圈”和“互补性经济区域”。 如前所述,学术界虽然对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史的研究特别重视,但未曾涉及的区域还很多,尤其是偏僻落后的农村还很少受到人们的注意。为此,作者提出建议,“关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关注不发达地区和贫困问题,应是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和传统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和现代化研究的题中之议”。他将研究目光转向赣闽粤三边落后地区,可谓独辟蹊径,具有学术拓荒的重要价值。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大多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又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腹地,因此,研究这一地区不仅有揭示传统农村社会经济一般发展规律的学术价值,还有让世界了解三边老区,促进三边人民走向世界的现实意义,对21世纪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也有特殊的参考价值。 二、以劳动力的流动为切入点研究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探讨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角度是很多的,但最好的角度应该最能反映传统社会经济的转型和现代化进程。温锐先生认为,“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劳动者、土地等生产资源与生产工具等诸生产力要素中,农民劳动者这一活跃的基因如何被激活与配置,应是传统农村社会经济获得发展与转型的关键因素”。以此为指导,《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立足农村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探索劳动力的出路、流向、规模及其原因,分析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结构、市场经济发育、城镇化进程以及与农民生活状况及其思想意识的互动关系,从而集中反映了三边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不难看出,以劳动力的流动为切入点探究农村社会经济的变革是一成功的尝试。 不仅如此,该书还突破以往仅仅考察某一短时段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做法,将整个20世纪作为研究时间断限。这一世纪正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空前剧变的历史时期,以此为研究时段,显然可以比较全面地呈现农村社会经济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基本脉络。值的赞赏的是,作者在书中还成功地借鉴和利用了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的理论和方法。 三、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理论见解 作者对不少曾经盛行一时的理论进行了深入反省,其中尤以家庭经营方式的评价最见功力。 20世纪前、中期,中国学者对农村社会经济和农民问题的研究,长期把农民家庭经济视为自给自足的、排斥商品经济的、安于贫穷的、停滞不前的“小农经济”,并认定它是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停滞落后的根源;同时,即使承认农民家庭经济有“自发”向上的“倾向”,也认定它是“自私自利”的、导致“分化”、产生“剥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魁祸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甚至一度推动了20世纪中期以平均主义改造农民的小生产“绝种”运动。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证明:家庭经营方式是一个灵活的具有自发向上激励功能的开放型经济形态,既能适应传统农业,也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历史上,不是所谓“农民主义”阻碍了社会发展,而是具有“发家致富”本能的农民主体长期被空想的平均主义所改造;农村劳动力的自主流动,是激活和优化整个农村生产要素、推动农村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 就三边地区而言,作者根据实际情形,提出了“落后跟进型”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之路,即离土又离乡:劳力输出与“打工经济”之路;离土不离乡:农民进城与创新产业之路;家庭庄园或农场:专业化种养与生态农业之路;产业化发展之路:“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引进与承接外来先进产业经济的发展之路。他还认为,在新世纪全球化来临之际,政府对落后地区实行宏观调控和制度创新时,应有“三大突围”,即从人口、就业与贫穷问题中突围,从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问题上突围,从传统“重农”政策中突围。 以上看法,都是建立在扎实研究基础上的富有重大理论意义的新颖见解,对当今中国农村特别是偏僻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四、寻找“源头活水” 历史科学的大厦绝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坚实的资料基础,任何一位严肃的学者都会重视资料的挖掘、整理和利用。《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仅列出的参考资料就达200余种,包括地方志资料、文献及统计资料、典型调查资料等,反映了作者扎实的治学功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尤其令人钦佩的是,作者借鉴社会人类学方法,特别重视走出书斋,奔走田间地头,访贫问苦,寻找“源头活水”。研究组先后5次赴赣闽粤三边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涉及20个左右的乡镇、200户人家,访谈录达十数万字。作者倾注的精力和付出的艰辛是可以想见的。这种方法突破了以往历史学者只重遗留文献,忽略口述调查的缺陷,使得本书的资料依据翔实可靠,结论持之有故。 总之,该项成果以赣闽粤三边地区为中心,对世纪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中国农村史研究的一部难得之作。 如果有什么不足和建议的话,我认为,既然三边地区涉及赣闽粤三边,资料搜集范围应尽量覆盖全面,但也许是因为作者在江西工作,有搜集调查资料之便,所以有关江西的资料较多,而属于福建、广东的县区较少,以后应当继续扩展和丰富。另外,如果能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做适当的比较,是否更能显示三边地区的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邓红(河北大学 学报编辑部,河北 保定 071002) 出处:河北大学学报2002/3 原载:中国经济史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