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的养猪业
刘磐修
    我国养猪业历史悠久,猪是原始先民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从先秦时期就有了"六畜"的说法,"六畜"中猪为其一。猪在古代名称甚多,从《周礼》、《礼记》到《尔雅》、《说文解字》、《方言》,记载了按照猪的年龄、毛色、性别而区分的诸多名称,而流行最广者则为彘、豕、豚。先秦时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养猪业虽在普及但尚不发达,逮乎汉唐,养猪业得到长足发展。首先,汉唐农业生产呈现高潮,奠定了养猪业的物质基础。其次,汉唐两代的气候处于温暖期(2),有利于猪的生长。第三,汉唐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正常年景,"守闾闫者食梁肉"(3),肉类消费量大增。因此,促进养猪业出现了向大规模和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绘道:"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养有"千足彘"且 收入与千户侯等同的大户人家,在西汉前期就已常见,专以养猪为业的专业大户在汉代也已出现。汉唐时期的地方官员也多把督劝农民养猪,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如西汉龚遂为渤海郡守,令民"家二母彘";僮种为不其令,"率民养一猪";三国初颜裴为曹魏京兆尹,"课民无牛者,令畜猪,投贵时卖,以买牛。"(4)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农民的养猪业也有较大发展。

一、饲养方式

(一)放牧

放牧节省人力和饲料,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方式。牧猪的最佳场所是沼泽洼地,其次便是山林。汉代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黄河中下游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泽",东部沿海又拥有大面积的滩涂。这些沼泽、滩涂水草茂盛,鲜嫩适口,猪儿爱吃,且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生猪生长必需的元素,是猪群的上好饲料。水草不用人工种植管理,不用任何投入,而且取之不尽,放牧数量几乎不受限制,故司马迁言"泽中千足彘"。野外放牧可在春、夏、秋、三季进行,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齐民要术·养猪》篇总结说:"春夏草生,随时放牧,糟糠之属,当日别与。八、九、十三月,放而不饲。所有糟糠,则蓄待穷冬春初。"意思是:春夏之交野草初生,营养成分低且较稀疏,须给猪群另外补充适量的糟糠之类的精料,以满足其生长需要。秋季八、九、十三个月,野草结籽,茎叶中也积累了较多的养分,营养成分较高,可以只放牧而停止补料,将节省的饲料留至冬天和初春舍饲时使用。贾思勰还提醒人们放牧时注意:"猪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耧水藻等令近岸,猪则食之,皆肥。"放牧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饲养。
汉代牧猪的事例很多。《汉书·公孙弘传》称弘"川薛人……家贫,牧豕海上。"川为诸侯王国,位于今山东淄博、潍坊之间,北部靠近渤海,其滩涂可供放牧,公孙弘在这里牧豕读书,武帝时官至宰相。东汉琅王牙幕(今山东诸城、安丘之间)人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赶猪从学校门口经过,心慕好学,"因弃其猪而留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得宫,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之,因留之。"承宫勤学不倦,成为历史上贫苦出身刻苦向学的典型。(5)济阴成武(今鲁西南成武县)人孙期自幼勤奋好学,"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郡举方正,遣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6)袁山松《汉记》言吴"放猪于长垣泽中,诵经而行,遇父故人,谓之曰:'子二千石子,掉(操)鞭而诵经,行吟于泽畔,纵子无耳心,奈君父何?'守志如初,仍操鞭牧猪。"(7)文中长垣即今河南省长垣县,位于黄河南岸豫鲁二省交界之处。从上述4例看,黄河下游泽地最多,牧猪的情况也最常见。

《续汉书》载东汉曹腾之父曹萌,"以仁厚称,邻人有失豕者,与萌豕相类,诣门认之,萌不与争。后所亡豕者还家,主人大膞,送所认豕,并谢辞萌,萌笑而受之。"(8)曹藤为东汉桓帝时的大宦官,其养子曹嵩是曹操的父亲,曹操籍贯为谯(安徽亳州),因此这段史料反映的应是淮河流域放牧养猪的情况。西北干旱地区则多于山林中放牧。如东汉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而著名的梁鸿,史载其家境贫穷,"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尝之,其主犹以为少。"梁鸿无其他财产,只好以身相抵,做其佣人,为其劳作,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梁鸿乃君子长者,于是共责斥其主人,主人"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9)魏晋南北朝时期牧猪事例极少,但从《齐民要术》的记载着,放牧方式仍居有重要地位。隋唐时期人口激增,"四海之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10)放牧场所已经很少了,只是在少数国有牧场中还保持着放牧方式。《唐国史补》卷上记载卢杞为虢州刺史,当地有"官猪数千,颇为患",卢杞上言,唐德宗决定将猪移于同州沙苑,卢杞对曰:"同州岂非陛下百姓,为患一也。"唐代后期,传统的放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

(二)圈养

圈养是汉唐养猪业最普遍的养猪方式。这是因为沼泽地毕竟有限,而汉代又是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时期,出现了我国人口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在人口稠密而又没有沼泽山林的大平原上,土地已全部被开发为良田,象中原一带,在战国后期就"曾无刍牧之地"(11)至汉代地少人多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大部分地区只能采取圈养。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变冷,降水量减少,许多湖沼干涸,也导致养猪业中放牧方式的萎缩和圈养比重的增加。另外,前面所列的放牧并非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完全放牧,仍须与圈养相结合,猪群在严冬和初春必须舍饲,晚春夏秋放牧季节也只是白天到野外放牧,晚上仍需回圈息宿,遇有恶劣天气亦要待圈舍饲。当然,圈养会耗费饲料,增加成本,但由此而产生上好的肥料,这对于以种田为生的广大农民又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精耕细作的发展,唐朝时期,养猪积肥的作用更为重要。故汉唐时期的养猪业都离不开圈养。

反映汉唐养猪业普遍采取圈养方式的最有力证据,就是汉代墓葬中频繁出土的陶猪圈。地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和苏北鲁南地区,是汉代地下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汉代养猪业最发达的地区,陶猪圈和陶仓是这两地区汉墓出土文物中,能够反映汉代社会生产的数量最多的种类,徐州地区的汉墓多有陶猪圈出土,养猪业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这些陶猪圈多数与厕所相连(厕所位于上部),养猪积肥的目的得到实物的验证。唐朝认真推行均田制,小农经济兴盛,故小规模的圈养发达。成书于唐朝前朝的《朝野佥载》记载:"洪州(近江西南昌)有人蓄猪以至富,因号猪为乌金。"在这里"乌金"应包含两重意思,一是养猪积造的肥料对于庄稼如同乌金。二是其猪为黑色,人们养猪致富视猪同乌金。

单纯圈养,一般规模较小,个体农民通常是"家二母彘"、"率民养一猪"。但一些富室大户和大城市近郊,也有大规模圈养。如《三辅决录》记载,汉代关中有马氏兄弟五人,看中长安这个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迁居长安郊外,"作客舍养猪卖豚,故民谓之曰'苑中三公,钜下二卿,五门*!*!,但闻豚声。"(12)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马氏五兄弟已是专业的养猪大户。二、他们采用的是圈养方法。三、长安 乃京师所在,公卿显宦,高门府第,分布其间,而在百姓的民谣俗语中,把马氏五门与"苑中三公,钜下二卿,"相提并论,虽然半真半假带有开玩笑的性质,但也道出了马氏五兄弟靠养猪发家致富,其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虽未逾公卿显宦,但明显已超出平民百姓这一事实。

二、养猪技术

从汉代起,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丰富的养猪经验,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的养猪技术。据有关专家根据各地出土的陶猪和滑石猪对照当代主要猪种研究,在汉代我国就已形成至少五个类型的优良种猪。华北猪:体型较大,头部长且直,耳大下垂。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文物室收藏的陶猪圈,内有一陶猪,外型与华北猪相同,在苏北地区的汉墓中,这种体型的陶猪较为常见,如此看来,华北猪的分布范围较广。大伦庄猪:头嘴短小,颈、腿皆短,背阔微凹,腹部下垂,臀部发达。今产于江苏的泰州、泰兴、如皋一带,是我国优良猪种之一,泰州新庄汉墓出土的滑石猪,具有大伦庄猪的基本特征,看来这一猪种在汉代已经形成。四川猪:头短宽,颜面凹曲,身躯宽短,四肢结实,臀部丰厚,已具备早熟易肥的特点。贵州猪:体型小而丰圆,嘴尖细而短,属脂肪型。(13)

汉唐周边地区也有养猪业。如《后汉书·朱浮传》中就谈到:"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膞而还。"东北的挹娄,《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说"其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以猪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唐代室韦,《新唐书·北狄传》称其:"有牛不用,有巨豕食之。"可见东北各族人民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我国较早形成了相畜术,西汉前期已出现相猪术,《史记·日者列传》记载了一系列的相畜专家,其中"留长孺以相猪立名",可能还著有《相猪经》之类的专著,但早已失传,后人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中曾引留长孺相猪法:"短喙无柔毛者良,一厢有三牙者难留。"《齐民要术·养猪》篇首就开门见山地说:"母猪取短喙无柔毛者良。"贾思勰虽没有注明出处,但这是留长孺相猪法却毫无疑问。从近代农民的经验看,有柔毛者体质差,生长缓慢,无柔毛者则反之;嘴短者,吃口好,增重快,嘴长而一侧牙多者,则吃口差,生长慢,生下小猪 ,亦不健康,由此可见古代的相猪术还是有道理的。对于肉用猪的选择,贾思勰提出了看外型选择的方法,"共食豕,乳下者佳,简取别饲之。""乳下者",小猪吃奶时最经常抢到奶头者,比其它小猪吃到的乳汁多,故生长发育快。

初生小猪的养护,也形成一套专门的措施。南北朝气候寒冷,隆冬寒夜出生的小仔猪,必须采取防寒措施。《齐民要术》介绍了一种蒸法,小猪出生后放入蒸笼一宿,锅下燃以微火,使笼内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其效果如同当代妇产医院的小儿恒温箱,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人们还注意到,小猪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阉割,才能提高出肉率,并使猪肉细嫩。小猪觅食和消化能力较弱,需要补充粟、豆之类的精料,但由于精料很少,为防被大猪抢食,人们采取的方法是:"埋车轮为食场,散粟豆于内,小豚足食,出入自由,则速肥。"而大猪则被阻挡在外。这些措施使小猪的正常发育得到保证。在徐州地区的墓葬中,母猪哺乳仔猪的陶模型时有出土,其年代从两汉迄于北朝末期,如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就有两件北齐时期的作品,母猪与小猪为浮雕式一体制作,母猪膘肥肚宽,躺卧地上,五六只体态圆滚的小猪,在一起拱着乳头吃奶,场景安详亲和,可以说是《齐民要术》养猪篇的佐证。在猪的催肥方面,西汉前期发明了"麻盐肥豚豕"法。《淮南万毕术》记载:"取麻子三升,扌寿千余杵,煮为羹,以盐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饲豕则肥也。"麻子含油率很高(后世常用麻子榨油),捣碎煮熟,香味浓郁,适口性好且易消化吸收,以此喂猪,上膘很快。南北朝时期还采取减少运动的催肥方法,《齐民要术》提出"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猪圈越小,猪的活动空间越小,运动量越小,消耗也越少,养分更多地转化为肌肉和脂肪,增肥自然更快。


注释:

(1)《孟子·梁惠王上》。(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3)《汉书·食货志》。(4)《齐民要术·序》。(5)《后汉书· 承宫传》。(6)《后汉书·孙期传》。(7)《太平御览》卷903。(8)《艺文类聚》卷94。(9)《后汉书·梁鸿传》。(10)《元次山集》卷7。(11)《战国策·魏策》。(12)《太平御览》卷903。(13)详见张仲葛《我国猪种的形成和发展》,《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作者:刘磐修,江苏省徐州市。221116,徐州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