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英德史老墩遗址的石器分类与农业生产——兼论广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发展
|
王宏 金国林 |
农业是新石器时代产生的标志,柴尔德称为"新石器时代的革命"(1)。在新石器时代,石器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由于南方土壤呈酸性,有机物难于保存,石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得以保存下来的主要的古代人类文化遗物,因此,石器成为探讨南方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材料。 史老墩遗址位于广东英德市沙口镇的北江东岸,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距今6000-5000年左右(2)。同时期的遗址在北江流域还发现极少。史老墩是一处石器制造场遗址,出土的石器数量众多,石器功能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宾福德提出,人们为了某种专门目的而制造的工具,也就是工具的逐渐专门化,使用不同种类的成套工具称为"工具套"(tool-kit)(3)。我们恰好可以从分析石器的功能入手探讨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 一、 史老墩遗址的石农具分类 宋兆麟先生根据用途的不同,将农具分为十类:砍伐农具、翻地农具、碎土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水利农具、看护农具、收割农具、加工农具和贮藏农具(4)。当然其中某些种类的农具并非石器,如储藏农具。在日本属于农具的石器分为伐采具、土掘具、除草具、收获具、调理具几类(5)。相比较而言,宋兆麟先生分得更为细致和全面。下面笔者将按照这种分类对史老墩遗址出土的石器进行分类介绍和分析。 (一)砍伐农具 民族学资料证明,刀耕火种式农业是原始农业的初期形式之一,很多地区都经历了这一阶段。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先将选定的一片树林砍倒晒干,俟草木灰冷却后即行播种,然后坐等收获(6)。既然要将妨碍耕种的树木砍倒,砍伐农具必不可少。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如广东英德牛栏洞(7)、阳春独石仔(8)等遗址,虽然已有了原始农业,但磨制的石器很少。此时用于砍伐的农具大都是一些简单打制的大型砍砸器(图一:1),打制精细甚至刃部加磨的石斧很少(图一:2)。后来随着石器制作技术改进,才出现了磨制石锛、石斧等代替了这类打制砍伐器。 史老墩遗址出土了许多刀耕火种式农业的石器工具。史老墩遗址出土原始的打制砍伐器(原文称砍斫器),有15件,它们形体较大,一般在扁圆体砾石的一侧或相邻的两侧打击出薄片,多为单边打击,也有双边打击的(图一:3)。史老墩遗址也出土了一些打制精细的石斧、石锛坯,其中石斧胚有56件,石锛坯有5件(图一:4)。更多的是磨光的石斧、石锛,有19件磨制石斧、243件磨制石锛(图一:5),其中还有一件双肩石锛,形制已非常成熟(图一:6)。由此可见史老墩遗址正处于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过渡的时期。不排除其中一些石器作为加工工具或其他方面用途的可能性,但其主要还是用作砍伐,反映的是刀耕火种式的农业生产方式。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打制的砍伐器已极为少见,取而代之的是通体磨光、制作精细的各式斧、锛;在广东地区则有肩石斧、锛,有段石斧、锛,以及有肩有段石斧、锛(图一:7)(9)。 (二)播种农具 实行刀耕火种式的农业,在砍倒烧光后,有的直接把种子撒在地上,让作物自己生长,有的则需要将种子埋在地下,这样就需要一定的播种工具。 图一:砍伐器1.砍砸器(英德牛栏洞T10②:222) 2.刃部磨光的石斧(残断)(英德牛栏洞T5③:1) 3.砍斫器(英德史老墩T32②:3) 4.石斧坯(英德史老墩T21②:7) 5.石锛(英德史老墩T22②:18) 6.双肩石锛(英德史老墩T31②:5) 7.有肩有段锛(曲江石峡M80:1) 原始播种工具目前所知的有尖木棒和穿孔石器。南非布须曼人的卡拉哈利部落在尖木棒上套上穿孔的石头以加重分量,有时也以有窟窿的石球代替,以使木棒的重量下移,增加木棒的稳度、力度、硬度和准确度(10)。我国云南的佤族则在尖木棒下端加一铁块,浙江农村有一种菜麦桩,在尖木棒上加一个槌形石,便于播种(11)。 《国语·鲁语上》:"昔列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之以为稷"。李根蟠先生等指出,"列山氏"应理解为放火烧荒,"柱"应是挖穴点种的尖木棒(12)。木棒一般难以在考古遗址中发现,但在河姆渡遗址中保存有十几根尖木棒,可能即为播种工具(图二:1)(13)。穿孔石器在很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有发现,广东的阳春独石仔遗址就出土了9件穿孔器(14),史老墩遗址也出土了17件(图二:2)。有学者研究,新石器时代穿孔石器除了做播种工具的重石外可能还有几种用途:装饰品、纺轮、狩猎工具(15)。但是史老墩遗址出土的穿孔石器制作简单,穿孔大部分都偏向某边,器形不规整,器表也不光滑,无法用作纺轮和装饰品。当它用作狩猎工具时,将绳子一端绑在穿孔上,狩猎者抓住绳的另一端,在空中旋转数周,然后抛出(16)。但这需要宽阔的环境,则平原地区比较适用,在粤北山区,树林茂密,绳索难以施展。因此,史老墩的原始人把它用作播种工具"重石"的可能性较大。 图二:播种农具1.尖木棒(余姚河姆渡T26④:53) 2.穿孔石器(英德史老墩T24②:31)图三:翻土农具1.石锄(英德史老墩T11③:18) 2.石锄(曲江石峡M57:5) 3.石(英德史老墩T31②:33) 4.石 (曲江石峡M59:1) 5.石铲坯(英德史老墩T11③:15) 6.大石铲(广西隆安大龙潭TC1:23) 7.木铲(余姚河姆渡T24:④:9) (三)翻地农具 土地经过砍倒烧光后,土壤会自然松散,因此刀耕火种式农业不需用锄头松土、翻地(17)。翻土工具应是锄耕农业时的事物。有学者认为,翻土农具是由原始的播种工具演变而来的。早期的翻土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横斫式的锄类工具,一类是直插式的锹类工具,如铲等。锄的前身是用于点种和除草的竹木锄,铲的前身则是点播棒(18)。 史老墩遗址出土了一些器身长大的石斧、石锛。其中长度在17厘米以上的有11件,长度在20厘米以上的有6件。如此长大的石斧、石锛无论是用作加工工具还是用作砍伐工具均显笨重,使用起来极不方便,用作翻土工具则正好可以发挥其器身长大、重量足的优点,因此称它们为石锄更为合适。当然长大的石锛可能作为石锲,但石锲的特点是刃窄而背厚,刃宽在劈裂木材时太过费力,背薄则不足以劈开木材等。所以杨鸿勋先生认为,用于加工木材的长身石锲背的厚度大于刃的宽度(19)。而史老墩遗址出土的这些长身石锛、斧大都刃宽而身薄,器身平直(图三:1),显然不适合作石锲。这类石锄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得更加精细,类型也多起来(图三:2)。有穿孔、有肩、有段及有肩有段等几种样式。 报告中的C型折背石斧,通体磨光,两侧微外张,背面中部圆折,已初具石之形(图三:3)。这类石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峡遗址出土了很多,形制也更加成熟。这类石长身弓背,两头刃,上窄下宽,同现代铁镐相似,使用得手,入土锐利,非常适宜于翻土,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较为先进的翻土工具(20)(图三:4)。大型石铲是另一种翻土工具。史老墩遗址出土了一件石铲坯,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2厘米,顶部和刃部均有密集的石片疤(图三:5)。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广东地区出土了大量的磨光石铲,如石峡墓葬中发现有37件磨光石铲。广西和广东西江流域出土的磨制大石铲独具特色(图三:6)。河姆渡遗址虽然没有发现石铲,但却有许多骨耜和木铲作为翻土农具(21)(图三:7)。 (四)中耕农具 目前在考古遗址中发现较多的是除草具。这在日本农耕开始期发现的这类除草具较多,是一种大型板状石器(图四:1),或为有肩扇状石器(图四:2),有磨制的也有打制的(22)。我国有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虽然也发现了一些可能为除草具的石器,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史老墩遗址出土了一件铲形器,其外形就很象是日本农耕开始期的大型板状除草具:顶部微弧,两侧外张,最厚处也仅1.5厘米,用作翻土农具则极易折断。因此解释为除草具更为合理些。(图四:3) 图四:中耕农具1.大型板状除草具(日本) 2.有肩扇状石器(日本) 3.除草具((英德史老墩T2②:5)(五)收割农具 作物到了成熟的季节,需要收割。古人最初可能直接用手折断谷物,至今仍有一些民族采用这种方法(23)。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又容易弄伤手指,于是出现了收割工具。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收割工具主要是石刀和石镰,在黄河流域这类收割工具出土较多。史老墩遗址中出土了三件石刀。一件为半月形,刃部磨制(图五:1)。另外两件均为长方形。其中一件仅刃部磨光(图五:2);另一件则通体磨光,且有穿孔,薄而锋利。(图五:3) 图五:收割农具 1.半月形石刀(英德史老墩T14③:3) 2.长方形石刀(英德史老墩T24②:25) 3.磨光的长方形石刀(英德史老墩T32②:4) 4.石镰(新郑裴李岗)这种半月形刀在我国东北及南方都有出土,不过磨制的比较精致,而且多有穿孔。长方形石刀在考古遗址中最为常见,广东地区的曲江鲶鱼转与韶关走马岗遗址也有发现(24)。这些石刀器形小,制作也比较原始简单。相比较而言,北方出土的石镰则长大得多,而且有一定的弧度(图五:4),可以将作物秸秆成把的割断。在耕种地点面积大而且作物生长密集的条件下,使用这种石镰无疑会有效和省时得多。而小型石刀则只适合割断作物的头上部分如穗头等,日本称之为穗摘具是非常准确的。当然,小石刀也有自己的好处,它体积小而轻,携带方便,若生产者不完全定居,或耕种地点离居住地点较远,或作物生长稀疏,在这些情况下,小型石刀就比较适用了。 (六)加工农具(调理具) 长期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调理具无非是磨棒、磨石、杵和臼,并把有无这些调理具看作是判断农业出现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笔者认为,由于原始农业多种多样,其调理方式和调理工具也有很多种。 童恩正先生根据索尔的观点,将华南地区的农业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园圃农业阶段,主要种植无性繁殖的根茎类植物,如芋、薯、姜之类。第二阶段才是种子作物农业(25)。如今大部分学者都已同意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存在着这样一个园圃农业阶段。果真如此的话,植物块茎类食物并非一定要磨棒、磨石、杵和臼等作调理具不可。而打制的刮削器和石片石器便可以承担这一职能,用来刮皮,切割等。史老墩遗址中出土了8件刮削器(图六)及31件石片石器,其中一部分极有可能就是用作调理具。 (七)其它 从史老墩遗址出土的石器来看,当时的农业无疑比较原始,因此没有出现专门的水利农具是极为正常的。该遗址也没有明显证据证明碎土农具和看护农具的存在。宋兆麟先生以西藏珞巴族为例,认为飞石索、弓箭、矛等狩猎工具也可用作看护农具(26)。史老墩遗址虽然也出土有石矛、石球等狩猎具,但尚难以断定他们即是看护农具,可能用作狩猎的场合更多一些。 图六:调理具刮削器(英德史老墩T23②:17) 二、 史老墩遗址及广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 对于原始农业的发展历程,有研究者将其分为刀耕、耜耕(锄耕)及犁耕三个阶段,也有研究者划分为点耕、锄耕、犁耕三个阶段(27),因为新石器时代使用石斧等工具砍伐树木,所以有学者称原始农业的最初阶段为"斧耕阶段"(28)。实际上他们都是将所使用的农具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在民族学上则将农业分为刀耕火种、锄耕、犁耕三个阶段(29)。无论是刀耕、斧耕、点耕,还是刀耕火种,其耕作方式大致是相同的,都是先将地里的树木砍倒,放火焚烧,然后播种,反映的是原始农业的最初形态。 如上所述,史老墩遗址中的石器农具组合有:砍伐农具(砍斫器、石斧、石锛)、翻地农具(石锄、石、石铲)、中耕农具(除草具)、收割农具(石刀)、调理具(刮削器)。实际上它可以分为两种农具组合,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耕作方式。一种是:砍伐农具(砍斫器、斧、锛)、点播农具(穿孔石器)、中耕农具(除草具)、收割农具(石刀)、调理农具(刮削器)。它代表的是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另一种组合是:砍伐农具(砍斫器、斧、锛)、翻土农具(石铲、石、石锄)、中耕农具(除草具)、收割农具(石刀)。它代表的是锄耕农业。两种组合同时并存,说明当时也同时存在着两种耕作方式。 从石器组合来看,广东地区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出现了刀耕火种式农业。如英德牛栏洞、英德青塘(30)、封开黄岩洞(31)、阳春独石仔(32)等遗址的石器组合基本相同,均有:砍砸器、石斧、穿孔器、刮削器,属于刀耕火种农业工具组合。1998年发掘的英德牛栏洞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硅质体,经鉴定属于非籼非粳的类型,正处于野生稻向栽培稻过渡的阶段(33)。这说明当时在华南地区确已出现了原始农业。 史老墩遗址出土的石器同时具备这两种组合,说明当时同时两种农业生产方式并存。不过从各类石器出土的数量来看,砍伐器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共有220件,约占石器总量的65.3%,穿孔石器也有17件。而代表锄耕农业的石锄(长度在17厘米以上的石斧或锛)只有11件,而石铲更只有一件,这表明尽管当时已出现了锄耕农业,但仍以刀耕火种式农业为主。这可能与当时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关。 据牛栏洞遗址的孢粉植物显示,在全新世初期当地属于"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34),这同童恩正先生的分析--"至于靠南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诸省,当与今中南半岛的越南、缅甸、泰国一样,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无疑"(35)--是一致的。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雨量充沛,草木繁茂而且生长快,经过砍倒烧光后很快繁盛如初,有利于采取刀耕火种式的农业。另一方面,粤北、粤西山区地势起伏不定,在当时生产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实行锄耕农业势必使土壤变得松散,水土极易流失,不利于作物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锄耕农业的发展。至今贵州从江的侗族仍然存在刀耕火种式的农业(36)。因此,锄耕农业尽管比较先进,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要完全代替刀耕火种农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过程,而史老墩遗址正处于这个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两种农具组合并存,也即是两种农业生产方式并存。然而,社会的不断进步就在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采用。锄耕农业代表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力方式,这注定它最终必定会代替刀耕火种农业成为原始人的主要耕作方式,尽管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刀耕火种农业虽然有其优势,但其短处也同样明显。由于要对山坡上的树林砍倒烧光,而且砍烧一次一般只能耕种一年,此后便要进行抛荒,如解放前的云南西盟佤族每耕种一年就要抛荒七、八年(37);再加上刀耕火种农业的产量较低,因此,它需要的人均占有耕地量是非常大的。相对于刀耕火种式的农业,锄耕农业的优势在于在单位面积内能获得更多的收成,这对于农业产生后人口数量增多而土地及其它资源相对有限的原始社会来讲,无疑是一种非常可取的生产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广东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很多地区进入了锄耕农业阶段。在考古学上表现为石锄(或大型斧、锛)、石铲、石等翻土农具的大量出土。比较典型的遗址有曲江石峡、封开乌骚岭(38)、始兴县马市、陆源(39)等遗址。其中石峡遗址的和西江流域出土的磨光大石铲比较有特色(40)。有学者指出,西江大石铲并非使用的农具,很有可能是作农业祭祀用(41)。但无论如何,它都表明在当时锄耕农业已被广泛采用。 广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按照耕作方式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刀耕火种农业阶段;第二阶段为从刀耕火种农业转为锄耕农业的过渡阶段;第三阶段为锄耕农业阶段。第一阶段石器农具组合有:砍砸器、刮削器、穿孔石器、斧、锛等,实行的是砍倒烧光式的农业,遗址集中在粤北、粤西山区。这不仅因为这些地区野生植物丰富,还因为刀耕火种农业只适宜于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那种认为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区的说法是很有见地的(42)。第二阶段实际上有两种石器农具组合。一种即为第一阶段的石器组合,另一种组合则为:砍斫器、斧、锛、铲、锄、除草具、石刀等。在这一阶段,刀耕火种农业正向锄耕农业过渡,两种石器农具组合并存,两种农业生产方式并存,锄耕农业已出现,但刀耕火种农业仍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广东地区以史老墩遗址最为典型。由于在这一阶段刀耕火种农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这类遗址应只存在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第三阶段锄耕农业成为主要耕作方式。器物组合有:斧、锛、铲、锄、、石刀、除草具等。其中最大的特点是、锄、铲等翻土具的大量出现,它们的使用使得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不但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农业也在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开展开来,此阶段的农业遍及粤北、粤西、粤东地区(43)以及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目前广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尚未发现有犁耕农业的农具发现。 Abstract:The paper contains an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stone tools from the excavation at Shilaodun.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many types of agricultural tools present, for example, those used for felling trees, planting seeds, and ploughing , cultivating ,or harvesting crops, and so on. These tools belonged to two different sets of stone tools used for farming, one reflected the using-reamer and-fire agriculture, another reflected the using-toe agriculture.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includ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ise of agriculture in the Guangdong Region. Key Words:Shilaodun site Stone tools Agriculture The using-reamer and-fire agriculture The using-toe agriculture 注释: (1)V.Gordon Childe原著,周进楷译:《远古文化史》,第五章《新石器时代的革命》,群 联出版社,1954年7月。 (2)英德市博物馆等:《英德沙口史老墩遗址》,《英德史前考古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1 999年12月版。 (3)a.Lewis Binford:Post-Pleistocene adaptation,in New perspectives in archoaeol ogy(Chicago:Aldine 1968).pp313-341.b.张光直:《考古学六讲》28-29页,文物出版社,1 986年。 (4)宋兆麟:《我国的原始农具》,《农业考古》1986年1期。 (5)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农耕开始期の石器组成(3) 北海道·东北·关东》5、6 页,《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资料调查报告书7》,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97年3月。 (6)梁钊韬、陈启新、杨鹤书:《中国民族学概论》第四章90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版。 (7)英德市博物馆等:《英德云岭牛栏洞遗址》,《英德史前考古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1 999年12月版。 (8)邱立诚等:《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考古》1982年5期。 (9)广东省博物馆、曲江县文化局石峡发掘小组:《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 》1978年7期。 (10)宋兆麟:《原始掘土木棒上的穿孔石器》,《农史研究》第五辑,农业出版社,1985年 版。 (11)宋兆麟:《我国的原始农具》,《农业考古》1986年1期。 (12)李根蟠、卢勋:《我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地考》,《农业考古》1981年第1期。 (13)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1期。 (14)邱立诚等:《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考古》1982年5期。 (15)邓小红:《两广地区原始穿孔石器用途考》,《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16)冯孟钦:《略从考古发现判断农业发生的若干标准》,《农业考古》1992年1期。 (17)吴全新:《从江县侗族刀耕火种经过》,《农业考古》1988年2期。 (18)李根蟠,卢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 》,农业出版社,1987版。第19页 。 (19)杨鸿勋:《石斧石锲辨兼及石锛与石扁铲》,《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一期。 (20)广东省博物馆、曲江县文化局石峡发掘小组:《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 》1978年7期。 (21)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1期。 (22)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农耕开始期の石器组成3北海道·东北·关东》5页、6页 ,《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资料调查报告书7》,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97年3月。 (23)宋兆麟:《我国的原始农具》,《农业考古》1986年1期。 (24)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东曲江鲶鱼转、马蹄坪和韶关走马岗遗址》,《考古》 1964年7期。 (25)童恩正:《中国南方农业的起源及其特征》,《农业考古》1989年2期。 (26)宋兆麟:《我国的原始农具》,《农业考古》1986年1期。 (27)李友谋:《中国原始社会史述》14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28)王星光:《工具与中国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95年第1期。 (29)梁钊韬、陈启新、杨鹤书:《中国民族学概论》第四章89-9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 5年版。 (30)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翁源县青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11期。 (31)宋方义等:《广东封开黄岩洞洞穴遗址》,《考古》1983年1期。 (32)邱立诚等:《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考古》1982年5期。 (33)英德市博物馆等:《水稻硅质体、孢粉与年代测定》,《英德史前考古报告》第七章,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34)英德市博物馆等:《水稻硅质体、孢粉与年代测定》,《英德史前考古报告》第七章,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35)童恩正:《中国南方农业的起源及其特征》,《农业考古》1989年2期。 (36)吴全新:《从江侗族地区刀耕火种存在之原因》,《农业考古》1986年2期。 (37)李根蟠、卢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农业出版社,1987版。 (38)广东省博物馆等:《封开县乌骚岭新石器时代墓葬群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11 期。 (39)王晓华:《广东始兴县马市、陆源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考古》1987年第2期 。 (40)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隆安大龙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 1982年第1期。 (41)赵善德:《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析》,封开博物馆等编:《纪念黄岩洞遗址发现 三十周年论文集》,广东旅游出版社,1991年版。 (42)李根蟠、卢勋:《我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地考》,《农业考古》1981年第1期。 (43)广东省博物馆:《广东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61年12期。 作者:王宏、金国林,广东省广州市。510275,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文中图版略 出处:《农业考古》2003年第1期,转自《中国经济史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