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大墓中出土的“仓形器”名实浅说


        1987—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与临汾地区文化局,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了405座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墓葬,其中有6座大墓每墓都有四、五件“下部为一圆柱体、上有蘑菇形盖,圆柱体周围凹进三个拱形小洞,但三洞各不相 通,外壁满施红彩,整体形状近似秦汉墓中的攒尖顶陶仓”的器物。发掘者在简报中说:该器物“名称、用途不明,今暂以‘仓形器’呼之,以待识者”(见附图)。并说明此器出土时多附骨匕一件。仓形器M3015:25,高24、底径15.8厘米(《考古》1981年1期)。20多年过 去 了,研究陶寺文化的学者很多,也有不少论著发表,但对“仓形器”来说,未见识者。今笔者不揣浅陋,对其“ 名实”试作 浅说,谬误之处,请方家指正。
        笔者认为:要判断“仓形器”的用途,首先应该从它的附件“骨匕”入手,只要“骨匕”的用途弄清楚了,“仓形器”的用途也就随之而明白了。骨匕M3015:4,体扁平、光滑。柄端对钻一孔,另端磨出钝刃,长22.3,宽2.2—3.4厘米。有 关“骨匕”的考古发现,过去公布的一些新石器遗址材料中也常可见到。比较典型的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一二期发掘中发现的“骨匕”。有专家认为:它既可以理丝、又可以打纬(唐云明:《我国育蚕织绸起源时代初探》《农业考古》1985年2期)。其中以T1④:93等薄刃条形的最为典型(《考古学报》1978年1期);T211④:164还阴刻编织纹图案(《文物》1980年9期)。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匕”往往与纺织工具木卷布棍、木经轴、木齿状器、骨机刀同出。很明显,它是一种纺织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理丝”,还有可能用作“打纬”。
       那么“骨匕”在陶寺大墓中作为“仓形器”的附件而出现,这“仓形器”自然与纺织丝绸有某种联系了。 从“仓形器”上有蘑菇形盖,下为圆柱体,圆柱体周围又凹进三个拱形顶小洞,但三个洞各不相通,通体施红彩的情形来判断,笔者 认为它应该是一种缠绕丝线的工具,这种工具名叫“ 榬 ”。
榬,甲骨文无此字。《辞源》释:“络丝的工具。”《方言》五:“篗, 榬 也。兖豫河济之间谓之 榬 。”晋郭璞注:“所以络丝也。”《说文解字注》:“按今俗谓之篗 车。”《玉篇》:“ 榬,络丝 篗 也。或作 。” 篗又可写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释 :“古称缫丝、复摇过程中卷绕生丝用的框架为 ,或作 榬。也称 子、 头。通常用木、竹制成。近代也用 铝或塑料制。缫丝用的小 ,周长约0.56—0.65米,呈八角或十角形、近代也有用圆形的。复摇用的大 、周长1.5米、呈六角形。”
       从陶寺大墓出土的“仓形器”圆柱体周围凹进三个拱形顶小洞、但三洞各不相通情形看,作为络丝工具“榬”,它的下部应有一个能够转动的底盘与其相匹配。其蘑菇顶盖的出沿部分应该是为防止丝线在缠绕过程中脱圈而设置的。同时,其蘑菇顶也应为使“榬 ”转动和制止“榬”转的人的手抓部分。从M3015:25“榬 ”来看,其周长为15.8×π厘米。略小于近代缫丝用的小 ,这是很正常的。
陶寺人将多件缫丝工具“ 榬”随葬于墓,“ 榬”在这里代表的是一种物质财富。“榬”的多少,显示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高低。丝绸在原始社会的最初出现、是十分珍贵的物品。只有部落集团领袖或少数贵族才能享用,而一般部落成员是不可能有这种礼遇的。“榬 ”在这里代表的不是它本身、而是象征着几 榬 丝线或几匹丝绸,故而陶寺大墓中才会出现“榬”与鼍鼓、特磬、土鼓、玉钺、龙盘为伍的现象。“ 榬”在陶寺大墓中的出现,说明距今四千三、四百年前的陶寺人已经开始养蚕织绸了。这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在这一地区山西夏县西阴遗址出土的半个人工割裂的蚕茧标本正好可以形成互证。

中国文物报 2003.11.28 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