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者黄省曾及其著述

 

尹玲玲 

 

黄省曾,字勉之,号五岳山人,苏州吴县人[1] 明代著名的诗人与学者。省曾轻科第而重交游,弃时好而志古学。其一生著述颇丰,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地理、农学等多方面。其中如《〈申鉴〉注》是较为重要的史学著作,为《四库全书》所收录;《西洋朝贡典录》是涉及西洋地理与中西交通方面的重要著作;《养鱼经》、《稻品》、《蚕经》等是十分重要的农学著作。除著述外,省曾还辑佚、校注和刊刻了一批重要的文献著作,如辑《稽中散集》十卷,刊刻《水经注》、《山海经》等,为古文献的保存和整理工作做出了相当贡献。此外,省曾还是一个较有成就的书法艺术家,并曾命子黄姬水学书于祝枝山,文徵明的多幅图轴留有其题跋。

 

 

省曾先世为河南汝宁人,宋元兵兴间,先祖高安公徙家袁州,生子斌,少习孙吴书,学击剑骑射。明太祖朱元璋授斌昭信校尉,调御苏州,遂家于吴,为省曾六世祖。至三世祖暐始弃武攻文,以进士起家。暐生异,号葵菴公,即省曾之父。葵菴公有四子,省曾排行第三。[2]

省曾生于弘治丙辰年(1496),幼时即聪明好学,闻名乡里,所谓“甫成童,综贯百氏,为文恒屈其贤豪”[3]。《明儒学案》记其“少好古文,解通《尔雅》。为王济之、杨君谦所知”[4]。省曾父葵菴公“善操其息,立致万金。产析,子各千余”,省曾与其兄鲁曾“尽以购书读之”[5]。乾隆《长洲县志》卷24《人物》亦云:“省曾少岁与其兄散金购书,喜谈经济学。王文恪公鏊、杨仪部循吉皆为延誉,至称乡贡时名已满长安矣!”省曾嘉靖辛卯年(1531)科中举人,魁于乡榜。但各家记载略有不同,或为“以诗经魁南都”[6],或为“以春秋魁乡榜”[7]。同为明人记明事,皇甫汸记云“五岳由辛卯举于乡,亦置诗第一”[8];而王世贞则记云,正徳丙子(1516),“得之举于乡,以易魁其经。十五年而为嘉靖辛卯,其弟勉之复举于乡,以春秋魁其经”[9]。究应为何说,笔者莫得而知。

其后,省曾累举进士不第,遂弃去[10]。自此醉心于游览山川,足迹遍于五岳,故自号为五岳山人,且多以号行,人称五岳先生。钱塘田汝成称其“瘦骨轻躯,乘危涉险,不烦笻策,上下如飞”[11]。省曾意趣使然,“轻科第、重交游,弃时好、志古学”[12],生平不乐组绶,杜门著书,海内名耆如李梦阳、康海、王廷相、杨一清、霍韬等或以翰札见知或以经济加器,可谓声噪一时[13]。《明史》卷二百八十七《文苑传》附见于文征明传中,称其“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

省曾一生著述颇丰,然惜乎不寿。皇甫汸在《五岳黄山人集序》中云,省曾“年才半百,奄陨大命”[14]。皇甫汸所作《黄鲁曾墓志》中云鲁曾生于弘治丁未(误,应为成化丁未)(1487)三月朔,殁于嘉靖辛酉(1561)六月晦,享年七十有五[15]。又,乾隆《长洲县志》卷二十四《人物》中云,鲁曾“年七十五没,至是去省曾没十有五年矣”[16]。由此可以推断,省曾当殁于嘉靖丙午年(1546),如按前述享年半百计,则应生于弘治丙辰年(1496)。

省曾兄弟辈中,仲兄鲁曾字得之,号中南先生,正德丙子(1516)举人,以易魁其经。吴中称鲁曾、省曾兄弟为二黄先生。鲁曾著述亦颇多,皇甫汸称其“多所较辑,若《孔氏家语》、《两汉博闻》、《汉唐晋四传》、《唐诗二选》、《仙家四书》、《大咍小咍录》、《诗说》诸集行于世”[17],但大多散佚不传。《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所著《续吴中往哲记》一卷及《补遗》一卷、所刊《两汉博闻》十二卷和所著《南华合璧集》五卷[18]。鲁曾子河水,字清父,为诸生,亦有文名,著有《燕市集》、《碧溪集》、《国华集》[19]

省曾、鲁曾与皇甫沖、涍、汸、濓兄弟为中表兄弟,文藻亦相似。皇甫兄弟并好学,工诗,人称“皇甫四杰”。汸、涍、濓均第进士,沖为举人[20]。皇甫汸自云其兄弟与鲁曾、省曾二人为中表兄弟,过从尤密,并与王守、王宠“八子齐名,吴趋为之语曰,‘黄家二龙,王氏双璧,皇甫四杰,凤毛鸾翼,同学莫敢仰视矣’”。[21]

省曾子姬水,字淳父(甫),号士雅,以书名家。《明史》附见于省曾传后,称他“有文名,学书于祝允明”。姬水“生而幼敏,山人出入必携之,俱有所占属。每令同赋,五岳拙于书,命淳父学书于祝京兆,遂传其笔法”[22]。他还是一个较为出色的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书史会要》、《书画题跋记》、《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多所提及。《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贫士传》二卷、《白下集》十一卷、《高素斋集》二十九卷、《黄淳父集》二十四卷[23]。观其一家,可谓满门名士。

省曾一生主要以诗文名,有《五岳山人集》三十八卷行世。黄宗羲《明儒学案》、曹溶《明人小传》、过廷训《本朝分省人物考》、朱彝尊《明诗综》、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等均有其传,主要评价其诗文成就与地位。明代后期所修方志中多有其传记[24],各后修县志及相关方志亦大都转载。

然而,除诗文外,省曾一生著述颇丰,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地理、农学等多方面。《明史·艺文志》卷九十七至九十九载录了黄省曾的五种著作,记为《髙士传颂》二卷、《稻品》一卷、《蚕经》一卷、《五岳山人集》三十八卷、《诗法》八卷。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共载录其15种著作,除上述五种外,另又有《舆地经》一卷、《吴风录》一巻、《西洋朝贡典录》二卷、《西湖游咏》二卷、《养鱼经》一卷、《兽经》一卷、《高士传颂》二十卷、《〈申鉴〉注》五卷、《芋经》一卷、《骚苑》四卷。此外,省曾尚有一些著述未为黄氏所登录,也有的偶被黄氏错置于他人名下。限于篇幅,关于黄省曾的上述系列农学著作及其在农业科技史上的地位笔者将另撰专文论述,下文主要从黄氏其它经史子类著述、诗赋著作,黄氏对辑校刊刻、整理古籍的贡献和书画鉴赏与收藏等各方面进行探讨。

 

 

《论语洙泗万一本旨》 

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二十一载:“黄氏省曾《论语洙泗万一本旨》,未见。曾自序略曰:《论语》之书素王,日觉群英之昭训也。后代儒家不究厥奥,辄以偏长局识,繁释秽诂,二千余年。本旨晦遏,未显说者。毎欲独诵经文,尽削注解,良有感也。省曾少涵鲁训,侵寻三十,闻道师门,存泳之余餘,颇有微绪。乃敢搜撮古今,兼阐鄙蕴,庶几求获仲尼之心。然圣道如海,学者如川,安能必达于归墟乎?故命曰《万一本旨》。若曰得本旨万分之一尔,用传子孙,以为家训,非敢通之于四方之哲彦也。”

由上可知,省曾著有《论语洙泗万一本旨》一书,且为该书写有自序,叙述撰写缘起、书名涵意及期望。按,据上文所述,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不载此书,则估计当黄氏时该书即已佚散失传,为黄氏所未见,故未著录。朱彝尊在黄氏书名下记以“未见”二字,当亦意为并未见该书,只是从省曾自序中考知此书。

又据霍韬《赠黄子省曾序》,省曾从姑苏过访霍氏,韬与之“聚语累日,复见所序《水经》,见所叙《西京杂记》诸书”,“又见所叙《高士传》,见所叙《洙泗本旨》,乃又曰,讀《高士叙论》可知吾子志之所希矣;若《洙泗本旨》,予殆未之知也,亦有以发我也乎?”[25]。由此可知,黄氏确曾著有此书,且持之过访友人以求赐正。

《老子玉略》 

《明诗纪事》戊集卷十七云:“勉之文学六朝,好谈经济,有《五岳山人集》,别撰《西洋朝贡典录》、《舆地经》、《老子玉略》诸书,皆未行于世。”又,乾隆《长洲县志》卷二十四《人物》云,“省曾少岁与其兄散金购书,喜谈经济学”,“著有《五岳山人集》、《舆地经》、《老子玉略》行于世。吴中称二黄先生。”二书中都提到省曾著有《老子玉略》一书,但前者称“未行于世”,而后者称“行于世”。

又,皇甫汸《五岳黄山人集序》云:“今品味全集,赋颂准乎骚经,诗歌本之古选,兴寄备乎开元,序说参之二京,碑诔酌之六代,语苑祖乎充衡,连珠合于平原,客问拟于韩传,玉略核于河上,典录昉诸越裳。” 据此可知,皇甫氏为其做序时所见之集内容广泛,为省曾子姬水搜订之全集,大约序中每一题句都针对一书,只是有的所指不明罢了,能确知的如《骚苑》、《拟诗外传》、《客问》、《西洋朝贡典录》等。其中亦提及《玉略》,由此可知,省曾确曾著有《老子玉略》一书,在其过世后,皇甫氏应姬水之请为省曾全集做序时尚存。

还有一事亦令人颇感兴味,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六登录有“王省曾《老子玉畧》”一书。笔者以为此绝非巧合,或当为虞稷将黄省曾之书错置于王氏名下?或者此王省曾本就是黄省曾否?《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著录黄姬水《白下集》十一卷云:“姬水本五岳山人省曾子,而世贞序谓省曾为姬水之王父。同时之人,不应有误,殆刊本衍一王字欤?”这二者之间是否也有必然的联系呢?笔者不得而知。

《〈申鉴〉注》五卷 

《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一著录其提要云:汉荀悦有《崇德正论》及诸论数十篇,今并不传,惟所作《汉纪》及《申鉴》尚存于世。《汉纪》文约事详,足称良史;而《申鉴》“剖析事理亦深切著明,盖由其原本儒术,故所言皆不诡于正也。明正德中,吴县黄省曾为之注。凡万四千余言,引据博洽,多得悦旨。其与《后汉书》所引间有同异者,亦并列其文于句下,以便考订。然如政体篇‘真实而已’句,今本《后汉书》‘实’作‘定’,‘不肃而治’句今本《后汉书》‘治’作‘成’,而省曾均未之及,则亦不免于偶疏也。”该提要充分肯定了省曾的成绩,称其“引据博洽,多得悦旨”,也指出其不免偶疏之处。

《四库全书》收有《〈申鉴〉注》五卷,册序及页序为696433

《会稽问道录》十卷 

《明诗纪事》戊集卷十七引《列朝诗集》云:“勉之六龄好缃素古文,解通《尔雅》……王新建讲道于越,参预讲堂,作《会稽问道录》。”又,《明儒学案》卷二十五《孝廉黄五岳先生省曾》载,“阳明讲道于越,先生执贽为弟子。时四方从学者众,每晨班坐,次第请疑。问至即答,无不圆中。……作《会稽问道录》十卷……《传习后录》有先生所记数十条,当是采之《问道录》中,往往失阳明之意。”可见,省曾所作《会稽问道录》十卷曾行世并被摘引。但据语意推测其时黄宗羲已不得见该书,只是从《传习后录》中所见条目窥其一斑,并就该条目做出评论,认为“往往失阳明之意”。

《西洋朝贡典录》三卷 

《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十八著录其提要云:“《西洋朝贡典录》三卷,明黄省曾撰”,“是编纪西洋诸国朝贡之事,自占城以迄天方,为国二十有三,国各一篇。篇各有论,凡道里远近、风俗美恶、物产器用之殊、言语衣服之异靡不详载。考《明史》外国传,其时通职贡者尚不尽于此录。省曾止就内侍郑和所历之国编次成书,余固未暇及也。末有二跋,一为东山居士孙允伽,一为清常道人赵进美。允伽称此书初未付梓,得其手稿,录之。进美谓其章法、句法颇学《山海经》,信为奇书。钱曾《读书敏求记》亦载之,然其精华巳採入正史,余亦无他,异闻也。”由此可见,早在明代中叶,省曾即曾对大多数人所不予关心和注意的外国舆地及异域风俗产生浓厚兴趣并撰著成卷。其书共纪二十三国,国各一篇,内容丰富,所谓凡道里远近等“靡不详载”。该书是“就内侍郑和所历之国编次成书”,其它虽通职贡但未为郑和所历之国者则不载此录。可见省曾对内容的取舍标准是非常明确的,是其著史态度的充分体现和贯彻,和其所提倡的史家及史观十分吻合[26]。正由于资料来源的可靠和记载的翔实,该书是研究其时所记各国的地理及交通等多方面的珍贵史料。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载录该书为二卷,或为传抄纂次不同之故否,不得而知。《四库存目丛书》收有《西洋朝贡典录》,册序及页序为史255295,乃以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清曾氏面城楼钞本影印。

《舆地经》一卷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六载录黄省曾《舆地经》一卷。

前述《明诗纪事》及乾隆《长洲县志》均亦记及省曾著有《舆地经》,只是前者称“未行于世”而后者则称“行于世”。据前述可知,省曾醉心于山川自然,遍游五岳。对于舆地山川,当自有其心得体会,故有撰《舆地经》一事。

《吴风录》一卷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六载录黄省曾《吴风录》一巻。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二记“吴人善书”一事,摘引黄氏著作以为证云:“黄省曽《吴风录》:吴人善书,章草称宋克;能品称徐有贞、李应贞、吴宽,而超入于晋者惟祝允明。”由书名可推知其为记吴地风俗事类的著作,据上之《元明事类钞》所引亦可见一斑。省曾在此发表了他对吴人书法艺术成就的评价,对祝枝山之书推崇备至。自此也可理解省曾命其子姬水学书于祝氏之意,姬水遂传祝氏之笔法。

《高士传颂》二十卷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载录黄省曾《髙士传颂》二十卷。

前引霍韬《赠黄子省曾序》中提及霍氏与省曾“聚语累日”,见其所叙《髙士传》及《洙泗本旨》,“读《高士叙论》可知吾子志之所希矣”云云。可知黄氏曾持此书过访友人并求赐正,此应即为《千顷堂书目》著录之书。

 

 

《五岳山人集》三十八卷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七著录《五岳山人集》提要云,“三十八卷 明黄省曾撰”,“凡赋诗十八卷,杂文二十卷”。皇甫汸《五岳黄山人集序》则云,“今品味全集,赋颂准乎骚经,诗歌本之古选,兴寄备乎开元,序说参之二京,碑诔酌之六代,语苑祖乎充衡,连珠合于平原,客问拟于韩传,玉略核于河上,典录昉诸越裳。……黄集总为百巻,部以十千,手自铨勒,藏之篋中……”可见,省曾曾亲自编次《五岳山人集》,内容不限于诗赋杂文,也包括《骚苑》、《老子玉略》、《西洋朝贡典录》等书。全集卷帙浩繁,“总为百卷,部以十千”。《总目》著录云三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三亦登录为三十八卷,推测其子姬水在省曾逝后或由于财力等原因仅编次刊行其中诗赋杂文共三十八卷。

《五岳山人集》中第二十卷为《客问》四十章,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为《拟诗外传》,二十三卷为黄氏《家语》,明人亦摘出別行,即另有单行本。《四库全书总目》对其《客问》与《拟诗外传》亦分别撰有提要。《拟诗外传》一卷,杂论治乱之理,凡三十条,每条引诗二句为证,全仿韩婴之例,故谓之拟。纪氏等以为其“学步邯郸,规规形似”,为明人赝古之一端。《客问》一卷,凡十五则,前四则论阴阳象纬,后十一则论人事,皆设为客问而答之。纪氏等亦对该书颇有微词,以为大抵愤时嫉俗之言等。

勉之对诗歌有其自己的理解,以为“诗歌之道,天动神解。本于情流,弗由人造”;“古人构唱,直写厥衷。如春蕙秋蓉,生色堪把。意态各畅,无事雕模。末世风颓,矜虫斗鹤……”[27]。然而,对于勉之诗作之成就,各家评说迥异。《明诗纪事》罗列众家之说,如《司勳集》云“勉之苞蓄既富,探汲不竭……思剧沉幽,语罕仍袭”;《诗谈》云“勉之诗宗六朝,如空江月明,独鹤夜警”;《艺苑卮言》云“黄勉之如假山池,虽尔华整,大费人力”;而《静志居诗话》谓其诗品太庸,沙砾盈前,无金可采。《四库全书总目》所撰提要以为后两家所说不虚。《明儒学案》则以为,“钱牧斋抵轹空同,谓先生(省曾)倾心北学,识者哂之。先生虽与空同上下其论,然文体竟自成一家。固未尝承流接响也,岂可谓之倾心哉。”然不论议论如何,后之诗选类著作如《石仓历代诗选》、《明诗综》、《渊鑑类函》、《佩文斋咏物诗选》、《檇李诗繫》等,对省曾之诗都多有遴选。《历代赋汇》亦选有多篇省曾之赋,如《钱赋》、《射病赋》、《蚊赋》、《礼贫赋》等[28]

《四库存目丛书》收有《五岳山人集》,在集部,册序及页序为94529,乃以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影印。

《西湖游泳》二卷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载录黄省曾《西湖游咏》二卷。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载,嘉靖十七年,勉之当试春官,过吴门时,与汝成谈西湖之胜,便放弃北上而共游西湖,盘桓累月。勉之自号五岳山人,其自称于人亦曰山人。汝成便戏说省曾具山兴、山足、山腹、山舌、山仆,诚不愧于山人之称,坐客为之大笑。万历《钱塘县志·纪献·寓贤》亦载云,省曾“博雅工文词,与钱塘田汝成交莫逆。嘉靖中来游西湖,就居南屏最久,自称五岳山人。瘦骨轻躯,涉险不假筇策。湖山之胜,足迹几遍。谈说形胜,穷状奥妙,歌咏随之。著述数百卷行世”[29]。《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八即选有省曾《虎丘咏》一诗。

《骚苑》四卷 

《骚苑》四卷,前三卷为黃省曾所撰,后一卷为张所敬所补。《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十七著录其提要,颇有微词,云《骚苑》“摘楚辞字句以供剽剟之用,亦刘攽文选双字之类而併冺,其篇题则尤简略”。所敬字长舆,自署曰清河,疑从郡望。

《四库存目丛书》收有《骚苑》三卷、补一卷,在子部,册序及页序为1791,乃以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六年潘云献刻本影印。

王鏊《震泽集》卷七云,“览黄省曾《明水集》。勉之生也少,所负良﨑嶔。虽从诸生游,而怀物外心。赋诗何所师,泠泠秋磵琴。钟生去我久,谁复赏此音。……”由此推测,或省曾又另有《明水集》,而少为人知否?

 

 

辑《嵇中散集》十卷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八《嵇中散集》提要考证云,《隋书·经籍志》载《稽康文集》十五卷,新旧《唐书》以及郑樵《通志略》所载卷数仍与十五卷合,到陈振孙作《直斋书录解题》时则巳提为十卷,且称“康所作文论六七万言,其存于世者仅如此”,可见宋时巳无全本;又据王楙《野客丛书》记及《嵇康传》之相关内容推知郑樵所题为妄载。《四库全书总目》所题之本“凡诗四十七篇、赋一篇、书二篇、杂著二篇、论九篇、箴一篇、家诫一篇,而杂著中《嵇荀录》一篇有录无书,实共诗文六十二篇,又非宋本之旧。盖明嘉靖乙酉,吴县黄省曾所重辑也”。通观《稽康集》之流变散佚过程,可知省曾重辑该书的重要性。正由于省曾的重辑和整理,该书才得以保存和流传。王楙《野客丛书》云《嵇康傳》曰:“康喜谈名理,能属文,撰《高士传赞》……”。上文已述及省曾作有《高士传颂》二十卷,由此亦可窥知其之所以重辑《稽中散集》之心态。

校《竹涧文集》八卷、《竹涧奏议》四卷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一该书提要云,“《竹涧文集》八卷、《竹涧奏议》四卷,明潘希曾撰。……是集为嘉靖末长洲黄省曾所校,首载诗四卷,次杂文四卷,次奏议四卷,而以墓志小传之类附录于末。核其卷数与千顷堂书目所载相符,盖犹旧本也”。提要以为,集中章奏语言剴切真挚,不为粉饰而深中事理。又,潘希曾治河成绩最为显著,其小传称其别有《治河录》,今巳不传。然从此集中《条议修筑诸疏》尚能对其措置规模窥知一二,故对于研治治河史及漕运史者来说,更弥足珍贵。

刊《水经注》、《山海经》

《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五《水经注集释订讹》提要云,该书四十卷,清沈炳巽撰,“其书据明嘉靖间黄省曾所刋《水经注》本,而以己意校定之,多所釐正”。由此可见,黄氏曾刊刻《水经注》。《天禄琳琅书目》卷八对此有更为详细的记载,黄氏曾将《水经》和《山海经》二集合刊。《山海经》前有晋郭璞的原序和刘歆所作序,《水经》前有黄省曾所作总序。黄省曾序中云,“二经一主叙山,而水归详缀;一专纪水,而山亦寓列。山者水之根柢,水者山之委枝”,因此将二经合刋。《天禄琳琅书目》考证云,这篇序文“作于嘉靖甲午(??),即省曾发解后之三年”;书贾因该书模仿宋代版刻,故将嘉靖之‘靖’字割去,而填改‘定’字于补纸之上,谬称其为宋刻,显然是作伪;二书版式字画都相同,只是《山海经》版心上方有‘前山书屋’四字,而《水经》版心则无;或许由于《水经》刊梓在先,其时尚未有此书屋额名。我们由此也可看出,省曾刊本仿宋之真之好,以致被贪利之书贾所利用。《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对桑钦《水经》所作注释,但其注文二十倍于原文,成就亦远高于原《水经》,成书后一直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省曾刊刻《水经注》,亦是对文献传播的一大贡献。后之治《水经注》者,往往亦以黄氏本作为重要底本。

上已述及,省曾刊刻《水经注》的同时还刊刻了《山海经》,并作总序说明了之所以合刊的原因。《天禄琳琅书目》卷五考证一元版《山海经》云,该书“流传最古,而近世无善本。是本笔法,刻书清峭,当为元版之佳者。明吴郡黄氏省曾曾合刊《水经》、《山经》为上下集,其字迹仿佛相同,盖以是刻为蓝本也”。可见省曾在版本鉴赏方面亦有相当功力,刊刻书籍所选之蓝本均为较好的本子。

刊《汉纪》、《后汉纪》

《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七尤侗《明艺文志》之提要云,“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为黄省曾所刻,《管子》、《韩子》为赵用贤所刻,皆但有刊板之功,并无注书之事。而以为黄省曾《两汉纪》,赵用贤《管子》、《韩子》是某人所刊即署某人,恐有明一代之书板志不胜收矣”。由此可知,省曾曾刊刻荀悦《汉纪》及袁宏《后汉纪》二书,虽无注书之事,但有刊版之功。

然《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七《汉纪》提要则云,“明黄姬水所刊亦间有舛讹。康熙中襄平蒋国祥、蒋国祚与袁宏《后汉纪》合刻,后附《两汉纪字句异同考》一卷,今用以参校较旧本,稍完善焉”。其意《汉纪》为省曾之子姬水所刊,而非省曾本人;康熙间蒋氏兄弟曾合刻荀悦《汉纪》与袁宏《后汉纪》。

又,清毛奇龄《重刻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序》云,“襄平蒋萝邨、梅中兄弟嗟史学之阙,……余尝就萝邨、梅中,聆其谈议,谓两汉二书皦若日月,逈非二紀之可比,顾各有相发。……至其所雠校,则初购善本于吴门宋开府署,得明嘉靖间姬水黄氏所勒本;续得宋版《前纪》于项侍郎宅,又续得明南监本《后纪》于吴宫允宅”[30]。其意蒋氏兄弟购于吴门宋开府署之本为《两汉纪》合刊本,且为善本,署为黄姬水刊;蒋氏兄弟以黄姬水本为底本,另辅以宋版《前汉纪》与明南监本《后汉纪》相校。

综上所考,黄氏父子曾刊刻荀悦《汉纪》与袁宏《后汉纪》无疑,但究为省曾所刊,或为姬水所刊则不得而知。或者省曾刊刻在前,其子姬水补刊在后否?

诠次《空同集》六十三巻

顾璘《国宝新编传赞》云,“《空同集》六十三巻可谓富矣,姑苏黄省曾诠次”[31]。可见李梦阳之《空同集》六十三卷乃省曾编次。《明儒学案》卷二十五载,“李空同就医京口,先生(省曾)问疾,空同以全集授之”。由此可知,省曾乃在受其全集以归之后编诠为《空同集》六十三卷。又,霍韬《赠黄子省曾序》云,省曾从姑苏过访霍氏,韬“读《空同集》,见空同与黄子往复札书,又见黄子所为《空同集序》”[32]。可知,省曾与空同书札往来交流频繁。省曾诠次《空同集》并为之作序。

 

 

《砚山斋杂记》卷二云,“黄省曾之学祝枝山,俱能入其室,亦称甲观”。据其说,省曾本人即曾学书法于祝枝山,且其所学之书亦深得祝氏笔意神理。此与《明史》中所记“黄氏拙于书”一说迥然不同。《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二摘引省曾《吴风录》云:“吴人善书,章草称宋克,能品称徐有贞、李应贞、吴宽,而超入于晋者惟祝允明”。由此看来,省曾本人对书法是颇有研究的,不仅自己喜好书法,还对其时吴人之书法艺术有如上评论。

书行草手卷《南山歌》

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续题跋记》卷十一记及“黄五岳行草手卷《南山歌》”,落款为“正德庚辰(1520)秌仲上丁日,五岳山人吴郡黄省曽撰”。行草手卷后附有其兄黄鲁曾所题五言诗,汤珍、王履约、王履吉、皇甫冲、皇甫涍、文寿承、文休承所题五言诗,多为当时名士。

跋文徵仲《瓶山圖卷》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卷七上云,“又见文征仲《瓶山图卷》,绢本,浅绛色,秀润可喜。后有黄省曾、王穀祥、文彭、文嘉、王宠、徐缙等十跋,亦奇迹云”。

题文徵仲《丹泉草堂圖》

明汪砢玉《珊瑚网》卷三十九及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十八均有记载。前者记云,“《丹泉草堂图》……衡山征明为清甫画。并题:仙岭媚春华,浮泉杂绮霞。云中迴碧草,天上泛桃花。流蔽金堂宅,源成玉女家。容成如可揖,绿盏酌丹砂。五嶽山人黄省曾”。

题文徵仲《竹居》图

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卷十一载,“次五岳山人黄省曾《居竹賦》  文多不载”。《珊瑚网》卷三十九载,“《竹居》  二大字为陈白阳书,文太史作图东伯  征明  ……右竹居卷皆吴中一时闻人为海宁王君作者……卷有汝南黄省曾撰《竹居赋》云,‘海宁王侯雅崇经术,其居罗以修竹,五岳山人闻而赋之。’……”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0234


 

[1] 或云长洲人,当由于吴县与长洲同为苏州府附郭县,故有此二说。

[2] (明)皇甫汸《黄先生墓志铭》,《明文海》卷四百三十六。

[3] 《大清一統志》卷五十六。

[4] 《明儒学案》卷二十五《南中王门学案一·孝廉黄五岳先生省曾》。

[5] (明)皇甫汸《黄先生墓志铭》。

[6]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7] 《明儒学案》卷二十五。又,乾隆《长洲县志》卷24《人物》亦记为“以春秋魁其经”。

[8] (明)皇甫汸《黄先生墓志铭》。

[9]《弇州四部稿》卷九十四《中南黄先生墓表》。

[10]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11]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

[12] 乾隆《长洲县志》卷二十四《人物》。

[13]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14] (明)皇甫汸《五岳黄山人集序》,《明文海》卷二百四十二。

[15] (明)皇甫汸《黄先生墓志铭》。

[16] 乾隆《长洲县志》卷二十四《人物》。

[17] (明)皇甫汸《黄先生墓志铭》。

[18] 《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一、六十五、一百九十二。

[19] 同治《苏州府志》卷八十《人物七》。

[20] 《明史》卷二百八十七。

[21] (明)皇甫汸《黄先生墓志铭》。

[22] 《佩文斋书画谱》卷四十三。

[23] 《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一、一百八十。按,《总目》卷六十一云:“姬水字淳父,吴县人,黃省曾之侄也。”此误,当为省曾之子。

[24] 如崇祯《吴县志》卷四十七《人物》、万历《长洲县志》卷一十四《人物》、万历《钱塘县志》卷七《纪献》等均有其传。

[25]《明文海》卷二百八十。

[26] 《明文海》卷一百五收有省曾所著之《史说》上、下两篇,可知其史观。

[27] 黄勉之《与献吉书》,见《明诗纪事》戊集卷十七,又见《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四十四。

[28] 《历代赋汇》卷九十七、外集卷二十、补遗卷十七、补遗卷二十二。

[29] 万历《钱塘县志·纪献·寓贤》。

[30] (清)毛奇龄《西河集》卷四十八。

[31] 《明文海》卷一百二十三。

[32] 《明文海》卷二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