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由于远离中原发达地区,历史上被称做荒外蛮徽。中原王朝历来有比较强烈的区分中心和边缘的意识,“中国”一词,就是集中的体现。感觉上地理位置居中,民族便显得尊贵和高傲,文化也自视高人一等,于是就有了“北狄、西戎、东夷、南蛮”的称谓。云南作为南蛮边地的印象,一直沿袭下来,以至很多人今日说到云南,仍然马上会想到山川险阻、瘅疠迷漫以及大象、孔雀、异域人种………
然而,也并非所有的内地人都不了解云南,“美丽、神奇、丰富”,就是内地作家徐迟对云南的由衷赞美。最近几十年,随着交通的改善,信息传媒的发展,云南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走出了深闺,向世人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令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承认边地与内地的不同。对于客观存在的差异,过去都习惯于从进化的角度去审视,即认为差异的原因是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使然。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说法只是一种观点,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文化差异现象,于是便有了各种理论的探索,“地域文化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仅从字面上看,“地域文化”就比较科学,以地域区分文化,承认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相对性与多元性,着实是一个崭新的理念。不仅如此,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地域研究,还包含着跨学科、比较研究、持续发展等很多内容和方法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类型丰富,民族文化多样性突出,积极开展地域研究,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极有意义的。
这套
“边地文化丛书”,可以说就是地域研究的实践和成果。以地域研究的观点视之,所谓“边地”,并无蛮荒边徽的意思,而是强调地域特征;所谓“边地文化”,也并非是搜罗原始文化和奇风异俗,而是指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的地域和民族的文化。自然,说到云南的地域文化,那是一个宏大、丰富、深邃的渊薮,该丛书只不过是其姥紫婿红的花海中的几簇花朵。不过,由于“土壤、气候”的特殊,这几簇花朵虽小,却也放射着夺目的异彩,散发着奇异的芳香。《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把我们带进了我国最后的刀耕火种“王国”,透过烟与火的迷雾,深刻地揭示了山地民族与森林的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原始物象──村寨的守护和祈愿》,搜集、研究了云南各民族祈愿吉祥和幸福的诸多象征物象,读后给人以文化和审美的双重满足,《绿色象征──文化的植物志》,是神奇的植物文化的揭密,是民族植物学领域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滇国探秘──石寨山文化的新发现》,依据石寨山最新发掘的宝藏,从新颖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享誉中外的滇国青铜文化。从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该丛书的选题是比较精彩的,然而从地域文化的整体角度来看,它又显得比较单薄。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理应还有许多重要的领域和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我们期待着“边地文化”之树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百花烂漫。
尹绍亭
1999年10月28日
目 录
绪论 刀耕火种研究的背景、理论和方法
一、中园刀耕火种研究概况
二、生态人类学的视野
三、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历史、分布和分类
第一节 历史的考察
一、羌系民族的刀耕火种
二、濮系民族的刀耕火种
三、苗瑶民族的刀耕火种
四、越系民族的刀耕火种
第二节 分布和分类
一、云南刀耕火种的分布
二、云南刀耕火种的分类
第二章 传统刀耕火种志
第一节 卡场景颇族的刀耕火种
一、地理环境
二、土地制度
三、“营旺”"轮歇制
四、历法与农事
五、百宝地
六、农耕礼仪
第二节 勐海布朗族的刀耕火种
一、地理环境
二、社会组织
三、土地制度
四、刀耕火种技术
五、农耕礼仪
第三节 西盟佤族的刀耕火种
一、地理环境
二、社会组织和土地制度
三、栽培作物及生产技术
四、打洛寨的刀耕火种
五、猎头祭谷
第四节 基诺族的刀耕火种
一、地理环境
二、社会组织及土地制度
三、土地类型及耕作技术
四、栽培作物
五、发达的轮作技术
六、生产节令和生产过程
七、农耕礼仪
第五节 独龙族的刀耕火种
一、地埋环境
二、社会组织
三、土地制度
四、土地类型及耕作技术
五、栽培作物及各月生产活动
第三章 比较研究
第一节 轮歇类型的比较
一、无轮作轮歇类型
二、轮作轮歇类型
三、人工造林轮歇类型
四、草地轮歇类型
第二节 耕作技术的比较
一、无轮作轮歇类型的耕作技术
二、轮作轮歇类型的耕作技术
三、草地轮歇类型的耕作技术
第三节 迁移方式的比较
一、任意频繁迁移的民族
二、任意缓慢迁移的民族
三、固定地域内移动的民族
四、定居民族的分寨迁移
第四节 坝子和山地人类生态系统的比较
一、坝子人类生态系统
二、山地人类生态系统
终章 文化、自然与发展
一、不应蔑视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生存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