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献辞
中国民族众多,文化悠久。各民族在长期共存中文化上彼此交流,经济上互通有无,血缘上互相融汇,共同创造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各民族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有别,文化也各具特色,这又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源泉。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自身的价值,又都处于不断的变迁与发展之中。
中国历史上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往昔多局限于汉族文化。只有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才有可能对各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系统和综合的考察。近年来,有份量的有关民族文化的调查报告纷纷面世,从而为深入展开各民族文化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更重要的是,我国各民族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新的时代将迎来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新局面。随着国内各民族的密切往来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拓展,我国各民族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必将更加引人注目。这样,描绘民族文化的真情实况,发掘民族文化的珍贵宝藏,分析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阐释民族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探讨民族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便构成一项庄严而诱人的使命。《中国民族文化专题研究丛书》,正是以此为宗旨应运而生的。
我们期望丛书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探讨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文化变迁,并将努力就民族生态,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礼仪节庆、信仰禁忌、语言文字、科技文艺等等一切可能的方面。以专题的形式展开深入的研究。丛书要求突出“民族性”和“专题性”,以有别于一般的文化书籍。我们注重第一手的调查资料,提倡实证;追求描述上的生动具体,比较上的纵横展开和理论概括上的独创性。
我们期望丛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发掘、整理、研究并弘扬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事业,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究领域的突破,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从而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有助于介绍中华各民族文化于世界,并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服务。
尹绍亭
1990年9月
内容简介
在当代人类面监的问题中,刀耕火种这一充满争议的文化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作者通过多年田野调查和案头工作,对云南山地民族刀耕火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书对刀耕火种进行了技术类型和社区类型的分类,运用人类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探讨了各种类型的生态学原理及其动态发展过程,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刀耕火种盛行和衰落的规律,进而探讨了不同刀耕火种社区的改革和发展途径。
目 录
一、绵延不绝的山火
二、忍辱负重的山地民族
三、“原始农业”质疑
四、“从山到坝”商榷
五、点播棒与“戳土为穴”
六、说“火耨”
七、释“粗放”
八、栽培作物与“百宝地”
九、“砍倒烧光”辩
十、析“轮歇”
十一、水田与“两化上山”
十二、论“游耕”
十三、社会组织与土地制度
十四、农耕礼仪新探
十五、环境保护:今昔的对比
十六、刀耕火种的生态学
十七、生态危机与调适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