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人 和 肉 食
游修龄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为什么人要到七十岁才可食肉?朱熹的注说:“七十非肉不饱,未七十者不得食也。”说“七十非肉不饱”,并没有说明道理,说“未七十者不得食也。”也太武断,没有根据。
所谓“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或“七十非肉不饱”,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一定指七十岁,因为在《礼记》里是作:“六十非肉不饱”(內则第十二)
《礼记》叙述儒家对老年人的关怀,要比孟子这两句话详尽得多,《礼记》观察人的衰老过程说:“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王制》篇和《內则》篇皆有类似话)。对老年人的膳食需求,说得较《孟子》更全面:“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貳膳,八十异珍,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乎游可也。”(五十岁以后的老人,饭食要各样搭配;六十岁老人要有肉食储备;七十岁老人的副食要多样化;八十岁老人要吃得好而精;九十岁的老人行动不便,吃饭不离寝室,吃什么不必规定,随意吃些就可以了。)
古代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水平较低,粮食如粟麦的单位产量不及现在的三分之一,约束了猪饲料的供应和养猪的数量,导致猪肉的产量难以普遍、经常的供应。蛋白质是人体发育(动物也一样)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古代中国是靠富于植物蛋白质的大豆,弥补动物蛋白质的不足,所以古籍上常常“粟菽”或“菽麦”并称。大豆的重要性至今仍然不变。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非强劳动的成年人,一天约消耗2400 千卡的能量,老年人因体力活动减少,又不再长身体,肌肉逐渐萎缩,饭量也随之减少。60
岁以上的老人每天约消耗2000 千卡的能量,并且随年龄增加而递减,到80 岁时只需1600
千卡左右就够了。但是,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量却并不因年龄增加而可以减少,因为人体的细胞是有一定寿命的,死亡的细胞可以由细胞分裂再生新的细胞补充,而神经细胞较难分裂再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可以缓解神经细胞的死亡。又据日本东京都老年综合研究所的研究,肉食中含有九种氨基酸,它们可使血管保持柔软,预防动脉硬化和脑中风,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所以补充蛋白质对于老年人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老年人饭量可以减少,必需的氨基酸(也即肉食)不能减少的道理。另一方面,老年人因饭量减少,来自饭食方面的蛋白质也随之减少,这就更需要增加鱼肉鸡类蛋白质的补充,但它的总量又不可太多,因为总的热量消耗下降了。
古代社会是个尊老的社会,人们的平均寿命远较现代为短,所以称七十岁为“古来稀”,肉食水平低无疑也是影响寿命的因素之一。老年人对肉食需求的敏感性,是在长期的实践里积累形成的体会,与尊老相结合,于是有了“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或“七十非肉不饱”或“六十非肉不饱”等的说法,这不是法律规定,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是指肉量不多时,让老年人优先吃的意思。原始社会时期,猎手们捕获到一头羊或鹿,大家分吃肉食以后,羊皮或鹿皮总是送给年长的老人,任何祭祀结束以后,大家分吃祭品时,也必由老人先动筷子,这些尊老的风俗,现在的人已不大清楚了。在现代社会,营养好的食物首先给小孩吃,暖和的衣服首先给小孩穿,生活水平提高了,各式肉食品充分供应,老年人也没有了对肉食的特别需求感,对孟子的话自然更难以理解了。(摘者作者“释豕、豚、彘和猪”,《中国农史》2000,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