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和反季节

游修龄

如所众知,农时是传统农业的命根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天、地、人三才中,天(农时)居首位:“凡耕之道,在于趋时、和土、务粪泽。”(《氾胜之书》)《吕氏春秋》更是专辟《审时》篇,强调农时的重要性。农谚也说:“季节一把火,时间不让人”;“打铁看火候,庄稼看时候。”农时立足于二十四节气,指出地球公转时中国处于北半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这是传统农业从原始农业时期以来积累所得的最宝贵的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传统农业经营的农田及其栽种的农作物,相对而言,都是非常稳定的,违反农时就是违反当地自然条件规律,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违反了就会遭受失败。“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后时者,短茎疏节,本虚不实。”(《吕氏春秋·审时篇》)民间则有“人误地一日,地误人一年”、“立冬油菜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等农谚,强调农时的重要性。

现代农业科学由于明白了农时的本质,掌握了农时的规律,可以改变或满足作物对农 时的要求,如塑料膜栽培,温室栽培,促成栽培,异地运输供应,改变光照、积温等手段。一旦农时可以被人为地控制,传统的农时相对而言就不那么重要了。譬如在长江流域北纬30度左右的自然条件下(如杭州),传统的蕃茄种植是在春天播种,初夏供应市场,天热后即没有供应了。但如用温室栽培,可以提前到春天即有供应。而夏天把蕃茄播种到500米以上的山地,到秋天还可以有新鲜的蕃茄供应。再加上从异地输入,几乎一年之中,随时都可有蕃茄上市。再如我的故乡温州,过去的习惯西瓜只在小暑、大暑时上市供应,到立秋即下市。按中医说法,秋后吃西瓜是大寒性的。可是现在,一年四季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买到西瓜。其他各类果蔬,同样都是从原采的季节性供应,变成随时有供应。农时的观念已经日益淡薄,除非是不使用塑料薄膜、温室,不利用温差进行异地播种,不控制光照和温度,保持传统的作物种植方式,农时才具有它不可取代的作用。可以想见,今后不论是城市或农村长大的儿童,恐怕很难建立起农时的观念了,因为任何食品,一年四季都可以从菜场或超级市场买到。

以上举例,主要在东南沿海各省市,因为现代化农业对传统农时的冲击是从东南沿海 各省市开始的,华中地区的情况可能缓和些,西部地区传统农时的作用还很重要。相信随着时间推延,这种情况会像波浪一样,逐次由东部向中西部推进。

怎样看待有关农时观念的这种变化呢?谈化农时,打破作物种植受农时的约束,做到 不分季节(或称反季节)供应,这种反季节供应,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欢迎。获得这种反季节的成就,是要付出多方面的代价的。利用异地气候季节差,如早夏从南方运送西瓜供应北方,或早秋从北方运送西瓜到南方,要付出长途包装运输的费用;从国外输入瓜果当然其成本更高。高山栽培要比平地栽培多付出上山下山往返交通等费用:塑料薄膜和温室栽培要付出制造成本和电力成本;早熟促成栽培要付出化学药品的费用……凡此等等,归纳为一点,即必须有大量的外源能量(石油)投入,才能实现反季节供应。这就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特点。而传统的按农时栽培,只利用太阳能,没有这些额外的能量投入。简言之,反季节是用石油投入克服季节加给当地栽培的严格限制,这还只是就能量的角度来分析。

此外,为了抢季节上市,必须使用人体营养并不需要的化学物质。如促成栽培提早上 市的草莓,从外表看,果形变大,色泽鲜艳,引人喜爱,虽然价格偏高人们也愿意购买。但吃起来的口感,却非常谈,远非按当地农时栽培的草萄香甜好吃。同时消费者还吃下对身体有害的激素类化学物质,这特别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有害。又如香蕉,是最不耐远距离运输的,为了把香蕉输往北方,采取未成熟即采摘的方法,到达供应地以后,再用催化剂把香蕉催熟,这样的香蕉完全没有产地香蕉的香甜风味。又如为了耐贮藏和远距离运输,培育出果皮很厚的葡萄,价格昂贵,而食味不佳。……此类事例不胜枚举。总的看,反季节食品虽然供应多样化,把超市的水果橱窗陈列得琳琅满目,一年四季果品,要什么果品有什么果品,可是入口以后的味道,却不如当地按农时生产的果蔬好吃。

与农作物相似,家畜家禽和水产鱼类也有个季节农时问题。家畜家禽使用配合饲料以后,生长期缩短,产肉量增加,打破原有的发情交配周期,这样产出的肉质,中看不中吃,已成家喻户晓的共同抱怨的问题,这促使宾馆饭店千方百计收购野生动物,追求原汁原味,破坏原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资源。人工养殖的淡水鱼、虾、甲龟、鳝鱼、湖蟹等,或海水养殖的鱼虾类,它们的肉质都远不如自然野生的。而人工养殖同样存在使用配合饲料和添加激素剂的问题,终不及天然成长的肉质鲜美。中年以上的人,既吃过传统农家饲养的鸡肉,又吃着现在机械化自动化饲养的鸡肉,两者的差别非常明显;但是现在的儿童,从小吃机械化自动化饲养的鸡肉长大,无从比较起,他们的体会,鸡肉本来就是这种味道。他们长大以后,对古人描绘的.“霜降鸡肥常日宰,重阳蟹壮及时烹”,只能以市场和超市上得来的味道去理解古人了!

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的农时,也适用于长江流域,虽然不能反映珠江流域或东北、内蒙古的农事气候特征,但其以十五天为一节气的划分,却可以作为一种农事活动的定位,便于农事安排。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传统农业,积数千年的实践形成的二十四节气,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结构体系。中华文明正是从“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种周而复始的农时生产环节中孕育、成长起来,上层的精神文化是取决于基层的物质生产体系的,两者息息相关,无法分开。因此,反季节的农产品供应,不光是改变了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也会影响现在人们的文化娱乐和精神生活。

在传统农时的支配下,所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分明。秋收之后,人们便 要举行庆祝丰收的盛大文娱活动,祭祀天地和祖先(三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元宵节的舞龙灯、吃汤圆便是这种庆祝方式之一,各地少数民族也都有各自的庆丰收文娱活动。除了过年(春节)的文娱活动最为隆重以外,一年四季都有反映农时的各种文娱活动,如四月清明节,家家吃清明饼;五月端午节,家家裹粽子,有水域的地方都举行划龙舟竞赛;九月重阳节,又正值菊花盛开,人们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高),“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诗),融注了浓浓的亲情。重阳节又是蟹肉肥壮之时,文人雅士往往赏菊烹蟹,吟诗言志,……总之,这些活动都是农时在精神领域的扩展和提升。

农时淡化的后果是,传统农时的文娱活动,不少已经消失了,有些则内容简化变质了,如中秋赏月,与赏月有关的内容消退,现在唱主角的是—年一度的商家争夺月饼市场。有些精彩的农时活动,则走向反季节化。典型的如舞龙(灯),原先是正月元宵节的活动,平时是不举行的。但现在凡是遇到什么庆祝大会、开幕式、闭幕式,都要出动舞龙表演,过多的表演,给人以看腻了的感觉。这种情况类似一年四季都有蕃茄供应一样。菊花是典型的秋花,“凉秋九月菊花发”(杨万里《买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诗》),重阳赏菊烹蟹成为晚秋的一种眼福和口福兼而有之的享受。现在有了人工培育的反季节菊花和人工养殖的反季节湖蟹,季节完全被演化、模糊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人再也没有过去那种雅兴了。上层文化的反季节化当然不只舞龙和赏菊两项,这里只是举例而言。

回到农业史研究,我个人的感觉是,鉴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对传统农 业的适烈冲击,促使我们对于传统农业的研究和认识需要进行客观的反思。过去我们的研究是遵循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以求更好地古为今用。农时便是我们最推祟的典型的宝贵遗产之一,认为具有永久性的指导意义(与农时类似的还有精耕细作、复种指数、品种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想不到短短的二十年来,反季节的进展如此迅猛,又如此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出现这种巨变。对我们真是一个提醒,我们要结合现实看待过去,重新思考农史研究的方法论,怎样总结“去其糟粕”和“古为今用”的得失。反季节的出现,不等于农时失效了,这其中包含着非常复杂的中西两种文化碰撞和吸收融合的问题;农时是客观规律,否定不了的,否则,便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个人对此并无新见解,只是提出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共同关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