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的温州戏台和演戏

游修龄

       北宋末至元末明初的两百余年间,在中国南方兴起了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传奇等。其音乐称南曲。是后来的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等兴起的基础。南戏的产生和发展和南宋定都临安(杭州)密切有关。南戏的题材多为反映当时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背景,富有现实性。元统一中国後﹐南戏逐渐流传至北方大都(今北京)等地。元末的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劝夫》以及《琵琶记》等名作先后竞出,气象一新。明中叶以後﹐又产生了优秀作品如《浣纱记》﹑《牡丹亭》﹑以及清初的《长生殿》,《桃花扇》等﹐它们的昆腔、高腔和其他声腔演唱﹐一直传唱至今。

       温州(包括瑞安)是南戏的故乡,温州人酷愛戏曲是历史传统的延续。明清以来民间戏曲演出兴旺不衰,一直到1930年代初,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如果以为过去没有如现代的影視歌舞普及,人们的文娱生活一定很贫乏,这是很大的误会,过去温州各地戏曲演出的频繁,是今天人们所难以想象的繁荣而热闹。

       演戏要有戏台,戏台都建立在庙宇正面的大天井里,戏是演给庙里的佛看的,佛的生前往往是地方上的好人,为地方作了许多好事,人们怀念他为他立庙供奉,在他的生日,演戏给他看。典型的是华盖山下建于明朝的忠靖王庙,我儿童时称大殿。传说忠靖王是平阳人,他心地善良,因考进士不被录取,于是发誓生不能报国,死当作泰山神,以除尽天下恶癘。果然,他死后所有的瘟疫癘鬼都怕他,所以人们为他立庙祭祀。温州是温州府治和永喜县治所在,故有府城隍和县城隍两个庙,这两个庙的戏台演出,最有吸引力。此外,温州的每条街道都有庙宇及戏台,商业组织如银业公会、布业公会、木业公会等的会所,也都有演戏的戏台,所以演戏的场地是很多很多,何况在没有戏台的地方,临时也可搭台演戏。温州的戏台并不限于城区,在郊区、农村处处都有戏台。

       典型的戏台后方必是一排长形平屋,是戏班演员的化装室兼起居室,那时的戏班演员,流动性很大,待遇很低,生活非常艰苦,和今天的歌星明星相比,是天壤之别。可是那时的演员都非常敬业,名演员口碑很好,拥有大批戏迷,恐怕今天的明星要为之汗颜了。

       温州的南戏到清末时还流行的有髙腔、乱弹、昆腔等,我在小孩子时看的就是这些戏曲。温州土话不好入戏,戏曲中的话叫书面温话,外地人也能听得懂。因为戏曲演出频繁兴旺,那时五马街后面的登选坊有个戏局,每天在它的门口挂牌,上面开列当天下午及晚上有那些庙宇或场所有戏曲演出,多时一天有七八处演出,少时一二处,我念初小时,母亲每天中午叫我去戏局看当天消息,决定去到那里看戏。

       看戏的观众,男女有别,男子是站立在戏台前观看,妇女们则带小孩坐在大殿的走廊上,有预先搭成的半人高的长板凳,每个人付几个铜元的座位费。有些野孩子,他们不好挤在大人中,那是看不到舞台演出的,又没有母亲带他们坐在长廓上看,他们便设法偷偸地进入舞台后面,到开始演出时,挤在文场和出将”“入相的门边,站着看。台上演出精彩时,台下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靠河边站的人,弄不好便被挤到河里去也有发生。戏目的安排,通常分两大部分,上半部是三四出折子戏,包括小品言情戏和武打戏。下半部叫正本戏,往往是长篇的故事,如﹕《荆钗记》﹑《蔡伯喈》﹑《王魁》等等,妇女们爱看的是正本戏,男子们主要看折子戏。离开戏台不远处的道路两侧,摆满了各种小吃的摊位,餛饨、鱼面、馒头、灯盞羔、甘蔗、茡荠之类的小吃,应有尽有,富有人气和人情味。

       温州人酷愛看戏,象家庭妇女、手工艺工人等是通俗的观众,我母亲便是家庭妇女戏迷之一。知识分子也喜欢看戏,因为剧目的作者是知识分子,剧本的文字优雅,可读可诵。温州戏可谓雅俗共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学名宿张震轩先生(1860-1942),是戏迷的典型。张公有记日记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因而他的看戏日记《杜隐园观剧记》成了南戏的宝贵史料。张公看戏的日记起自光緖14年(1888),终于民国24年(1935),长达48年。我儿童时看戏的时间与张公晚年看戏重合,故特别亲切。张公在19161926年间曾任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温州中学前身)的语文教师,一代詞宗夏承焘即是受业于张公学词。张公看戏的范围从瑞安到温州,从城区到乡间,凡是有演出的地方,他必看无误。演出分白天和夜晚两场,他必两场都看。张公的观戏日记多达519天,文字简洁,但很生动,看他的日记好比跟着他一起看戏,如1920年七月初五日:二句钟同叶婿赴地主庙看戏,班为同福。是日正本演《虐媳记》,夜间正本演《万里长城》,即秦时杞梁妇哭崩长城事。中间有铺景,且向未演过,遂至四方来观者极多。”…。据沈不沉辑注的张震轩《杜隐园观剧记》(2005)所作的统计数字,知道张公数十年间所看的剧名如“春灯迷”、“绣繻記”、“意中縁”等共有286种之多;看过演出的戏班有61个班;演出场地共104处,戏曲演员有名可查的有83人。可见清末民初温州地方戏演出之兴旺和丰富多采之一斑,令人向往。到了清末,时代急变,京剧从上海传入温州后,先是与地方戏同演,占有一席之地;因京剧的节奏较地方戏明快,剧情也简洁明瞭,服饰比较鲜艳,因而容易受欢迎,很快取代了各种地方戏,到1930年代,地方戏已所剩无几,至今经过努力发掘、整理和创作,命名为瓯剧,终于使得温州地方戏的血脉不至于中断,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