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辛 格 和 金 庸
游修龄
本文不是对基辛格和金庸两位名人进行什么评论,只是借重这两位名人的一段经历,反映他们背后潜藏着的中西社会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差异。
基辛格和金庸是同时代的人,基辛格生于1923年,金庸生于1924年。两人的青年时期都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遭遇却大不相同。基辛格在美国,没有受到战争的直接影响,二战结束后于1950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又于1954年获得哈佛的哲学博士学位。
基辛格在哈佛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69年~1974年离开哈佛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1977年任国务卿。在此期间,197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获美国总统自由勛章,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金庸却从中学到大学经受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煎熬。金庸在1946年抗战胜利后,大学三年级时(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没有毕业就进杭州的《东南日报》館工作,接着考取上海《大公报》国际翻译,1949年大陆解放前被派往香港《大公报》任副刊编辑,1952年金庸跳槽到《新晚报》任副刊编辑,写出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当时只有25岁。走红以后,金庸于1959年自己创办了《明报》,此后的武侠小说都在《明报》上刊载,同时也在《明报》上大写政治社论,揭发大陆“大跃进”和“文革”的阴暗面,使《明报》的销售量猛增。1972年,金庸宣布封笔,不再写武侠小说,时年约48岁。金庸小说的稿费版税收入不算,光是他持有的《明报》股份即值十亿港币,以知识分子而成亿万富豪,全国只此一人。
基辛格出任国务卿之后,离开了教授岗位,按哈佛的规定,必须辞去教授职务,不再是教授了,但仍然具有教授任职的资格。基辛格从国务卿卸任下来,他要求回哈佛当教授,只研究,不上课,被哈佛拒绝了,因为哈佛不能接受当教授而不履行任课职责的教授。基辛格回不了哈佛,改任乔治大学“客座”教授、全美广播公司顾问、中美洲问题两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基辛格以卸任的国务卿尊荣和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想回到母校重新担任教授竟然未能如愿,在中国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按中国高校现行的用人制度,基辛格是求之不得的金字招牌,不上课是小事,他可以专心研究,他可能给学校带来的研究资金之类的财源不可低估。而哈佛却偏偏不领情,一切按校规,教学至上办事,真是不可思议。
联系现实看中国的大学,浙江大学为了要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敦聘金庸为人文学院院长,兼历史学博士导师,人文学院是怎样的內含?历史学博导应具备怎样的条件?金庸的学历和知识结构是否胜任?金庸能开那些课程?这些在浙江大学看来都不成问题。也难怪,因为中国的官本位制,一切职务都是可以互相折算沟通的,如院士相当于副部长、教授相当于厅级,副教授相当于处级之类,武侠小说名家当然可以相应于人文学院院长和博士导师。金庸的自我感觉也良好,所以双方一拍即合,走马上任。其他的大学因被浙江大学抢先而后悔不已,纷纷邀请金庸前去给学生作学术报告,北京大学则成立金庸研究所,一时之间,全国的报刊电视新闻掀起了一股金庸热。历史是冷酷无情的,尽管媒体的热烈炒作,连续三年,报考金庸博士生的人数竟然是零!报刊和电视终于偃旗息鼓,不再炒作。可是2003年7月,金庸宣称已经招收到三名博士生,正等待入学云云,结束了这一段尴尬。
对比哈佛和浙大聘请基辛格和金庸为教授的差异,可以清楚看出,哈佛坚持的是对教学的严格要求,不受任何名人效应的诱惑。浙大所追求的却是名人效应,认为邀请到名人担任院长和博士导师,就收到了兴办第一流大学的效果。浙大的前身是“求是书院”,“求是”二字从此定为浙大的校训,聘请金庸的这一段历史插曲,恰恰留下了对求是校训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