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再错的翻译笑话

游修龄

新加坡旅游手册是用英語写的,近年來中国人到新加坡旅游的日益增多,于是请上海某旅行社将手册翻译成中文。
手册中有一个参观节目,英名是 “Hungry ghost festival”,如按中文直译是“饿鬼节”,这饿鬼节有什么好看?新加坡是现代化的国家,怎么会拿饿鬼来赚旅游钱?这英名显然已经失真了。
上海某旅行社进一步把“Hungry ghost festival”译作“匈牙利鬼节”,译者也太粗心了,把“ Hungry”(饥饿) 錯译成“Hungary”(匈牙利),一错再错,错得离了谱。为什么不想一想,匈牙利怎么有鬼节?而且这鬼节不在匈牙利举行,却跑到新加坡举行?堂堂上海的这个旅行社,决不缺乏英語人才,何以对此竟全然没有觉察?一路通行无阻,直至与旅客见面!
新加坡的英译是根据印度梵文“Ull ambana”的故事意译的,“Ull ambana”若意译,应是“救(人于)倒悬”之意,与饿鬼无关。其实,“Ull ambana”早在中国晋朝的时候即已从佛经翻译过来,用的是音译“盂兰盆会”,简称“兰盆会”。“Ull ambana”的确很难意译,用音译是聪明的。因为“兰盆会”的首字是兰,后来在兰盆会上都有兰花裝饰,是汉化了的Ull ambana了。
这本是个佛家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目莲”,拯救他母亲的故事,目莲是梵语Maudgalyayana 的简化音译。故事中的目莲具有通天眼,能看到他的亡母在地狱饿鬼道中受苦的情况,他向佛求教,佛告诉他解救母亲的方法,即在七月十五日准备好百味五果饭食,安放在盂兰盆中,供养十方的自恣僧,就可以使七世父母脱离饿鬼之苦。目莲原先为了拯救亡母脱离苦海,以后演变为中国佛教推行的每年七月十五日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寺庙和民间都有举行,同印度原先的目莲故事已经改头换面了。
七月十五兰盆会经历南北朝、唐宋至明清,一直流行不衰,尤其以南宋时的杭州为热闹,《东京梦华录·中元节》对此有详细描述。现今东南沿海省分的一些县市、包括台湾,都还有兰盆会举行,国外如泰国、新加坡因为华人占多数,所以也一直有此节日,它们的内容都富有地方特色,并不雷同,故成为旅游景观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兰盆会包括两方面,一是寺庙和民间举行的兰盆盛会,七月十五晩寺庙里的兰盆会,燃灯点火,香烟缭绕,和尙们念经,以超度沉沦在阴间的亡灵,善男信女们顶礼膜拜,一派诚心。民间的兰盆会,张灯结彩,搭起高台,陈列祭礼、百味五果之类,观看者如云。另一是舞台上演出目莲救母的戏曲,更是十分诱人。最有趣的是淸张岱的《陶庵梦忆》中提到目莲戏的演出,有演员40多人,目莲戏是武戏,台上充满着翻桌翻梯、觔斗蜻蜓等杂技动作,又出現牛头马面、夜叉罗刹,刀山火海,看得人心惊肉跳,台下的观众们为了壮胆,万人齐声呐喊,惊动了太守,以为是海冦入侵,派兵出去抵抗,才知道是演戏闹的喊声!
现在的兰盆会当然已经没有历史上那些内容,是隨着时代而改变花样,不知道新加坡的兰盆会(饿鬼节)将是什么样,但决不是“匈牙利鬼节”吧!看来旅游部门不宜只把眼光盯在吸引游客赚钱上,更根本的是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给旅客在游览中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才能最终提高旅游的质量,同时也健康地发展了旅游事业。
200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