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狂欢节和庙会

游修龄


偶然打开电视机,看到正在播出一场模特竞赛的节目,六位腰上挂着编号的窈窕模特,开始接受知识竞赛的问答题,主持人向第一位模特提的问题是“什么叫做嘉年华?”她感到有些突然,想了想,回答说;“去年和前年上海举行过两次嘉年华。”主持人说:“我问的是什么叫嘉年华?,不是问嘉年华在那里举行。”这位模特显得有点尴尬,低头表示不知道嘉年华的意义。第二位上来,还是同样的问题,她犹豫了片刻,含羞地表示不知道。主持人便向其余四位发问,“有谁知道嘉年华的意义?”结果是大家都不知道。于是主持人请一位评委解答,这位评委说:“嘉年华是西方的一个庆祝节日,又名狂欢节,在巴西特别热闹有名,嘉年华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
可能限于时间,这位评委的回答显然不够明确,懂的人无所谓,不懂的人听了恐怕仍旧不懂。因为没有说清楚,狂欢节和嘉年华的外文叫什么?是一个外文的两种译名?还是两个外文的两个译名?如果只是一个外文,为什么有两种译名?狂欢节和嘉年华的内容是否完全一样?
英语 Carnival 的最初译名是“狂欢节”,Carnival 的发音,很难恰如其分地用汉语表达,所以使用了“狂欢节”这个意译,比较直观好理解。后来狂欢节传到香港,香港人将它改译为“嘉年华”。这个译名,是懂外文又深谙中文的知识分子的杰作,有兼顾音和义的双关之妙,遗憾的是,它不能确切表达Carnival 的狂欢之义。“嘉年华”无论听起来或看起来都显得优雅文气,与Carnival 的热烈、狂放气氛不符。事实也如此,在香港长期举行下来的 Carnival ,业已变得比较文雅温和,与巴西式狂欢的Carnival 殊途异趣、大不相同了。
通常都把狂欢节说成起源于南美洲的特里尼达(Trinidad),1834 年英属特里尼达宣布废除奴隶制,解放了的奴隶们上街唱歌、跳舞,庆祝从此成为自由人。后来年年举行庆祝,传遍了巴西、秘鲁等国,便成了南美洲的传统节日。这个说法没有错,但不全面。应该更往前推到1492年哥伦布最初发现特里尼达,接着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陆续进入南美洲各地,统治了南美洲,于是把欧洲的狂欢节带进南美洲。因为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天主教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期即流行狂欢节活动。
Carnival 的语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 是起源于中世纪基督教革新的一个名词,源自拉丁文“Carne vale”,原指为时四十天的“封斋期”(farewell meat)。但是它的演变却日益世俗化,变成饮酒狂欢,广场游行歌舞,庆祝恢复青春活力,往往成为毫无节制的男女酗酒纵乐。
狂欢节里的粗犷、疯狂、纵乐的表演,据认为是与古代遗留的迎接春季之战的风俗有关。古代的迎春之战是与夏季及冬季作战,以保护春季常驻之战。游行队伍里的狂欢者所穿的五彩缤纷的服装即代表春天的繁华,游行者白色的面孔故意涂抹成彩色,或戴上假面具,则来自庆祝新年的习惯。戴假面具是代表阴间的死者的灵魂,利用狂欢节人们的意识最脆弱的时候来到人间,寻找替身还魂。
南美洲的狂欢节果然同欧洲殖民者废除奴隶制有关,但是试听游行队伍的歌声,看游行队伍服饰的色彩、假面具、羽毛装饰等等,这些都是非洲古代节日的固有内容,而非奴隶解放后的创新。欧洲和非洲的假面具及风俗有很大不同,欧洲的节日多来自宗教界,或 庆祝丰收,或祭祀祖先和亡灵;非洲古代节日有它自己的起源,欧洲殖民者把非洲黑奴作劳力带进南美洲,使得南美洲和加勒比海成为欧非两种传统文化相遇共处的地点,所以狂欢节应该视为是欧非文化交融的产物,不是单一的欧洲起源。
狂欢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狂欢节来自古希腊和早期的基督徒的节日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春节之神~酒神和戏剧神 ~戴奥尼索斯(Dionysus),后来罗马人接过来庆祝罗马的酒神Bacchanalia,罗马的 Bacchanalia 即相当于 戴奥尼索斯神。以及 Saturnalia 节,在这个节日里,奴隶主和奴隶的衣服相互交换着穿,这种节日的短时间角色互换,平等联欢,起有安抚奴隶的心理作用。
随着时间推延,狂欢节(Carnival)的内含渐渐由传统的宗教节日演变为一年一度、遍及世界的节日活动,各国著名狂欢节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在加拿大多和伦多称“Caribana”,在美国称 “Madi gras ”,在特里尼达称“Carnival”,在巴巴多斯称“Crop Over ”,在巴西称“Rio Carnaval”。传到香港译为“嘉年华 ”。
香港的嘉年华也有盛裝的巡游,美酒和筵席,小丑和傻瓜,侏儒和巨人,性感女郎和丑男子,江湖艺人表演等西式项目,不过,香港嘉年华的表现却与 carnival 的狂欢已有相当大的距离了。2002 年巴西狂欢节时全国发生车祸1065起,造成72人死亡,551人受伤。狂欢节过后十个月,巴西的出生率大增,性病的百分率也随着提高,这是狂欢节带来的副作用。
现在的香港,无论什么性质的综合群体活动,都可冠上“嘉年华”的帽子,可以是群体的联谊活动,如某某学校的旧生嘉年華;可以是一个促销的商业行为,如某某商场皮具展销嘉年華,甚至于没有具体內容的集会,也可以称某某嘉年華,上海的嘉年华显然仿效香港。可以说,东方人的文化背景难以全盘照抄巴西式狂热的 “Rio Carnaval”。“嘉年华”既然同它的原文Carnival 的含义不同了,又没有它自己的传统根基,就只能剩下群体活动或追逐商机的活动日,难以形成浓郁的文化气候。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联系中国的传统,西方的Carnival 倒是很象中国的庙会。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是天人合一,祭敬日月星辰和列祖列宗,没有如西方天主教的意识统治及其派生的节日活动。庙会的历史起源悠久,最初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腊祭、傩祭、州闾之会等,佛教输入之后始有庙会之称,流传以后,又融入道教及儒家伦理,成为一种民间文化节日综合体。中国的传统农业源远流长,原始农业的迎接春耕和庆祝丰收是最重要的两大节日,一直贯串到现今的生活里,春节(庆祝丰收)和端午节(祀求丰收)便是典型。庙会也是建立在这个传统的基础之上。北京市有庙会11处,以龙潭庙会、地坛庙会、厂甸庙会等最著称。泰山的东岳庙会,起源于唐末,兴于宋,鼎盛于明清,绵延千载至今。江南的庙会也不胜其多,光是无锡、江阴和宜兴即有庙会 60 来处,在杭州则称香市。历史最早的庙会有甘肃天水、山东画台县的伏羲庙会,山东济宁和河南淮阳的太昊陵庙会。名山名刹有庙会,平原水乡有庙会,通都大邑有庙会,穷乡僻壤也有庙会。全中国的庙会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恐怕不是以千计,而是以数千上万计,只不过没有专门的统计罢了。
中国的庙会是封闭式的自娱,在国内到处开花,却不会象狂欢节那样随着殖民地的扩张而传播。狂欢节首先来到香港即因香港最早成为殖民地,使用了嘉年华的译名,不中不西,是在传统的庙会以外,另起炉灶。但传统庙会的历史表明,它会兼容并蓄,与时共进。现在的庙会除了保存传统的风幡、飞叉、摔跤、拉洋片、大鼓、杂技、口技、高跷以及厂甸独有的图书摊、古玩、民间工艺品等之外,还吸收了青年人喜欢的现代摇滚歌舞、乐队表演,歌曲舞蹈,极限轮滑表演、歌舞组合,时装表演和抽奖等活动,增添了时代感,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传统。


200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