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学院的萎缩
羊群
最近来京的一位老同学,是浙江大学农学院的退休教师,谈起浙大农学院(是六个涉农学院的合称)的最近情况,不禁感慨系之。现将他谈到的内容,摘要整理如下,可能对于近几年来兴起的大学合并风及兴建大学城,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浙江大学在
解放前本来是个文理工农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将其分解为工科的浙江大学,农科的浙江农学院(1960起年改名浙江农业大学),及医科的浙江医科大学等。原来的文理学院取消,教师分散到北京上海等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里,留下的教师,加入新办的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改名杭州大学。经过四十余年的实践表明,把综合性的大学拆散,改办单科的学院,是照搬前苏联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及学校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国内大学的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便想到把部分单科的学院合并为综合性的大学,浙江大学便是其中之一。
浙大、浙农大、浙医大和杭大四校合并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指导思想的好大喜功,不是在四校原有的基础上利用原有设备和人力资源,统一领导,发扬综合优势,而是一开始就蕴酿建造大学城、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在杭州郊区紫金港湿地,业已征用3300
亩农田(第一期),大兴土木,并积极加快第二期5500亩的开发。可笑的是这3300 亩加5500亩之和
8800亩,隐含“发发”的吉利之意,堂堂的争取世界一流的大学,在规划校园面积时,竟然乞求于数字吉利的水平。第一期已建的大工程,有万人大食堂,非常壮观,但不考虑食堂应以学院为单位比较合适。大学城里学生都必须备自行车代步,因为教学楼彼此之间,宿舍与教室之间,与图书馆之间,与行政大楼之间,距离都很远,道路宽广延伸,虽然很壮观,如靠步行来往,不仅非常费时,还无论如何不能及时赶到上课。自行车必须放进楼房下面的车库里,放进去容易,挤成一堆,取出来则很费时,学生们为此一件小事,每天化在赶路、放车、取车的时间,是一笔冤枉的支出。
新校区的土地征用是通过杭州市批准的,杭州市正看中华家池农学院的这块宝地,这里已经是寸土寸金的地皮,双方一拍即合,杭州市批给浙大紫金港土地,浙大出让华家池农学院的土地给杭州市,美其名曰“土地置换”,好像并不牵涉买卖和金钱的问题,其实内里的奥妙甚多,又绕过了要经中央严格审批的麻烦。为了不致于夜长梦多,于是决定尽快放弃华家池校区,在紫金港另建农学院新址。据说,新建农学院房子的经费即来自华家池土地的“置换”,还可以弥补令学校头痛的经费亦字。把一个已有七十年历史的浙江大学农学院从此连根拔掉。这个规划一直对群众讳莫如深,但杭州市的长远规划展览会上,全盘用模型表示出来,华家池农学院在这个模型里已消失无踪。
这个迁址的决定一经揭开,引起农学院在职的和离退休的教职工的强烈反对,离退休的教职工纷纷签名上书当局,列举不应迁移的理由。参加签名的离退休人员共有449人,包括前浙江农大的正副校长、党委副书记8人,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教委主任、省政协秘书长、常委等9人,一级老教授一人,教授62人,副教授、前处长级122人。在校教师签名的也有三百多人,他们也写有反对搬迁的报告,内容大同小异。教师们在一次由校领导人召开的座谈会上表示,如果学校一定要把农学院迁走,他们就集体辞职云。学校当局表示理解大家的意见和热爱农学院的心情,但是希望大家以大局为重,支持迁移。换言之,迁移是既定方针,不可更改的。这个答复,更引起大家的愤慲,还在继续反对中。现将他们上书报告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1,华家池校区是浙江大学仅有的自1934
年以来的农学院老校址,经历七十余年的经营发展,已积累起数十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建筑群,还有国内唯一成绩斐然的同位素实验室,以及陆续建设投入使用的中心大楼、图书馆,各学科的实验室、温室、果园、茶园、桑园、菜圃、大田作物、蚕室、牧场、养殖场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园,兴建于1927年,1933年定基于华家池,是全国第一个植物园。这些建筑施政一旦予以支解,改作其他用途,这是办学还是毁学?这些情况,校领导比我们更清楚,为什么视而不见,一意孤行?
2,图书仪器和人员可以迁离华家池校区,可是种植在田间的珍贵的植物种质资源,怎么好随便移动?长期连续性积累起来的资料一旦中断,怎样继续进行?紫金港新校区原本是生态湿地,在长江下游广大地区没有代表性,特别是果园、茶园等根本不能适应。英国罗森斯旦特农业试验场持续有三百多年历史,其试验结果和数据具有不可取代的科学权威性,华家池已有七十余年历史,在国内属罕见,为什么说放弃就放弃,一点也不痛心,也没有责任感?难道这就是领导一个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瞻远瞩?生态湿地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宝贵资源,把新校址建造在湿地是一种战略错误,反而美其名曰建立生态型校园,开科学的玩笑。
3,解放前反抗国民党血腥镇压学生运动而遭牺牲的于子三烈士的塑像和纪念碑,即在华家池校园里。原有的浙大校本部已于1958年放弃,迁至今玉泉校址。一个全国闻名的大学,要尊重自己的办学历史,世界一流的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已有三百年历史,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历史更早,几百年来他们都是在原来校址上发展壮大,而且保留使用数百年的老建筑物,培育出许多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政治领袖、总统和首相等。他们并不是靠一再迁移校址,兴建大学城,才成为一流大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
4,浙江大学在1987年代庆祝建校90周年校庆时,国内外的早期毕业校友都不辞辛劳赶回母校庆祝,可是到了杭州被接待到玉泉新校址举行庆典,他们惊奇地问: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是新校址,那末老校址呢?说是放弃了,他们觉得很失望,早知如此,也不想远道赶回来了。后来有人告诉校友们,华家池农学院还是老校址,于是他们中部分人员虽然不是农学院毕业的,也要特地去参观华家池老校址,几十年没见面,看到华家池风光依旧,而学院发展规模大变样,觉得非常兴奋,总算不虚此行。现在学校的领导连这最后一个老校址也不要了,浙大历史将从紫金港算起,今后的老校友将不会参加割断历史的校庆了。办学象改朝换代一样频繁,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吗。巴黎大学有十三个分校,并不都挤在一起,浙江大学原来的四个校区完全可以留在原址办学,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校区的有形无形资源,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只会比另起炉灶有利而节省国家财力物力。大学要追求的是大师级人才,不是大楼成群。
5,浙江大学农学院七十年来为浙江省及全国培养了大批为“三农”服务的技术人才,县、市长和基层干部,以及一批国内外专家、院士和政府官员。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1998
年并入浙江大学前,浙农大即以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场地优越,环境优美闻名。香港知名人士资助兴建的邵逸夫体育馆及一大批五十年以上的老房子,更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光是农学院本身的,也是杭州市、浙江省和国家的宝贵遗产。
国家农业部十分重视浙江农大,先后投资建设了“种子楼”、“植检楼”、“同位素楼”、“干训楼”、“食品科学楼”,28000平方米的“中心大楼”,以及教育部投资建设的“留学生楼”等。由于农业部和省里的重视,作为省属的浙江农大在好多方面超过了农业部属的一些农业院校。从而在1996年初被列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建设学校之一。
新浙大连续多年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请数量方面,占全国第一位,其中农科的数目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或更多;新近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比排名中,浙大获得5个第一,华家池校区占4个。
五年来国家学位委和国家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中,浙大共18篇,华家池校区占5篇。在畜牧饲料、蚕桑、茶叶、果树、高山蔬菜、蜂业、水产养殖等产业化方面及基础研究方面,已作出很大成绩。
6,近两三年来,浙大采用办工科的一套政策衡量农科,有意压缩华家池各学院为“三农”服务的空间,使其加快萎缩,以利迁往紫金港。反映了校领导对农学院性质和任务的无知和偏见。学校领导以提高学术水平为借口,采取了一系列轻视、限制直接为“三农”服务的系科,表现在:学校对教师工资的定级、升级、奖金都用科研经费收入多少及在SCI
和 EI 上发表的文章多少为标准,导致教师普遍轻教学、重科研。而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工作,科研经费最少,又不可能在国外的Sci 和EI上发表文章,(请问国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几十年的田间研究里,每年在Sci
和EI上发表多少论文?)因而教师每年的“业绩”点少,收入也少,还面临失去工作的惶恐。还有那些长期下乡为农民服务、深受农民欢迎的教师,提升职称则非常困难。这种情况,恰恰与合并以前的浙农大相反,也违反了中央再三强调为三农服务的方针精神。浙大以重点大学为由,提高了新生入学的分数线,把大批农村和农民子弟拒之门外。农村和农民子弟进浙大的越来越少,想进农学院的更少,即使以高分考取浙大农学院,因高分学生入学后可以转系,他们便转往其他系,使得农科的学生越来越少,因而毕业生也越来越少,今年不到两百名,与兄弟农学院招收上千名形成鲜明对照。这样,又何必把浙江农业大学合并进来?农学院新生疾减的连带效应是,教师按学生计算的工作量,教师的业绩点也相应减少,导致教师外流,浙江省因浙大为三农服务减少,只好重点支持浙江林学院,增加林学院的涉农专业。过去浙农大为三农服务的方针一向是提高和普及兼顾并举,既培养了博士、硕士、优秀的教师和出国深造的尖端人才,又曾连续多年为华东各省市举办县市级农业领导人的培训班等等,现在,根据浙大的新规定,这类培训都已停止,这是为三农服务背道而驰的办学路线。
为此,我们强烈要求保留华家池校区,在原址继续发展,贯彻为三农服务的方针。把华家池校区办成“生物~农业~环境资源”的学科群,发挥学科综合的优越性,办出应有的特色,才是名符其实的一流大学。
最后,我们热切希望校领导要虚心回顾总结四校合并以来,除了成绩以外,还存在那些不足和问题,不要只满足于谈成绩,回避存在的问题。对于农学院搬迁的问题尤其要冷静慎重,理性思考,不要把好端端的的一座有七十年校史(不仅代表农学院,也代表整个浙大)的农学院,毁于一旦,一失足成千古恨,遭受后人责备。
以上是农学院向校方报告的大概情况,农学院开始萎缩已是事实,今后是否会在紫金港重放异彩,不妨拭目以待。
200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