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狼 正 名

修 龄

人们时常可以在报刊上看到,凡是涉及性犯罪破了案的,对罪犯的形容,必使用“这个色狼终于落入法网”等字样,色狼的意义也用不着解释了。但是查看大字典如《汉语大词典》、《中文大字典》、《辞海》等,都没有收录“色狼”这个词。古人形容好色都是直说的,如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孔子说:“吾未见有好德如好色者也。”或者用“色荒”“色欲”、“色鬼”、“色魔”等形容,其对象是人,而非动物的“色狼”。这个贬称不知道起于什麽时候?至于不牵涉色欲而骂人为狼的成语也很多,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嚥”等。

其实,狼的交配行为是很有节制的,绝非随时随地乱交配。据动物生态学者对营养条件良好的、围养狼群的观察,在一个典型的狼群中,总有一头优势的首领雄狼和它的优势配偶雌狼,其余便是一批随从的雄狼和雌狼。狼在这种“一夫一妻”的组织中,优势雄狼和优势雌狼年年都要交配,而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即使性成熟了,也不得进行交配。优势雄狼如果对某头随从的雌狼发生兴趣,并试图与它交配时,随从的雌狼决不会同意,它会夹起尾巴,抖索着避开优势雄狼的进逼。至于随从的雄狼,除非强壮到能够斗败优势雄狼,取而代之,才能获得交配的权利。这种现象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这种群体的生育节制行为,对于整个狼群的生存是最为有利的。如果狼群毫无节制地交配繁殖,“狼口”激增,它们将找不到足够的捕食对象,到头来挨饿死亡的是它们自己。要问是什么原因促使狼群作出这种选择,很难说清楚,因为这不是狼群独有的选择,许多动物都有这种“群口”自我调节的本能。可见把色狼这个蔑称加在狼的头上,是多么荒谬无稽,狼若有知,对于这种硬加给它们的诽谤,一定要提出严重的抗议。

狼和狐狸的体力都不如狮、虎、豹等猛兽,人们说狐狸“狡猾”就完了,为什么对狼的印象如此特别的坏?而且不分中外都一样。欧洲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有关狼的可怕故事,讲英语的国家里,从小孩子起,就不断听大人讲狼吃人的故事。中国的《中山狼传》寓言,讲的是战国时有个名赵简子的人,在山中打猎,射中了一只狼,这只带箭的狼向过路的东郭先生救,东郭先生替它拔出箭头,治好伤,想不到狼却反过来咬死东郭先生。这个故事以后成了“忘恩负义”的成语。幼儿园里的阿姨还给小朋友讲“狼来了,狼来了”的故事和表演狼扮外婆想吃小孩等等。这一切是怎么起因的?

人为什么恨狼?这是畜牧业与狼的矛盾引起的。欧洲和中国西北都是畜牧发达的地区,羊群是狼群经常攻击的对象。野生的羊群,奔跑速度快,狼只能捕获个别落后的羊吃。人工饲养的羊群,在人的保护下,吃食有保障,长得膘肥体胖,奔跑速度却下降了,是狼群最理想的、容易到手的猎物。狼群伤害大批的羊,人当然恨之入骨。而且人为了保护羊群,也有可能被狼咬伤甚至死亡,特别是羊群多由小孩看管,更易受狼的袭击。因而形成对狼的种种传说故事。但这些都是人们发明使用枪支以前的事,自从有了枪支以后,狼绝非人的对手,狼口正在急速减少,矛盾缓和了,故事却一代代留传下来。

生态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北美草原狼的食谱是很复杂的,它们除了攻击羊群之外,还吃田鼠、野兔、鼹鼠、野鸡、自然死亡的羊和羊羔等。如果把草原狼徹底消灭,那末上述这些啮齿类野生动物失去了天敌,将会大量无限制地繁殖起来,草原将遭到严重破坏,羊群将吃不到丰富的草料,羊反而难养,牧场主的损失将更大了。反之,如果听任狼群繁殖,羊群也将难以保持,人也不安全。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采取防御控制的策略,不能把狼消灭光。过去,苏联由于不断猎杀老虎。狼没有了天敌,繁殖就很快,狼的天然食物不够了,就拼命攻击羊群,当狼群大批侵袭羊群时,牧民们就是用机关枪扫射,也阻挡不住。后来改用保护一定虎口的办法,狼群的数量就得到控制,羊群也安全了。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一个以产鹿著名的州,为了保护鹿群,把狼都杀绝了。这些没有天敌的鹿群,悠然自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结果身体发胖,奔跑能力急速下降,发生动脉硬化等心脏病,对疾病的抵抗力削弱,并得了一种传染病,引起大量死亡。经过研究,认为最简易可行的办法,还是适当引进一些狼,促使鹿群经常奔跑,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选择。

长期以来,人给狼加上莫须有的“色狼”这顶帽子,以及许多其他罪名,该是人主动给狼正名的时候了。

笔者以为色狼之“狼”,当是“郎”之谐音误用。郎是青年男子的称呼,如《三国志》里称周瑜为周郎;古代媒人替女方介绍男方称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古诗“为焦仲景卿妻作),妻子称丈夫也叫郎。流传到现在,称恋爱对象为情郎,称新婚男子为新郎,方言称新郎倌,等等。那末,形容好色的男人为色郎,也是很自然的事。由于色郎是贬义词,流传下来,用色狼代色郎无非是进一步的蔑视。狼若会人语,想必会提出抗议,说它们才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