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产 博 导

永 年

博士学位和博士导师都是舶来品,由于崇洋风气,中国人有钱的总要买进口货,仿制品便低人一等。所以名牌服裝、化妝品都要用从意大利、法国进口的。只有这博士导师却例外,中国人并不按洋博士和洋导师的标准执行,而是按国情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博士导师在中国高校简称“博导”,中国人认为既然博士是大学最高的学位,则博士导师的学术地位就非常崇高。名片上只有教授头衔而非博导,人们会私下认为这教授肯定没有水平; 名片上先署教授,接署博导,人们就会刮目相看了。国外无此区分的观念,可见在博士和博导方面,中国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国的名牌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博导却已遥遥领先,似乎意味着中国正在打造中国特有的一流大学。
偶然看到文摘报上转引《中国青年报》的一段短文,说现在不少大学的博导,招收太多的博士生,有多至十来个甚至于二十来个博士生的,可以破吉尼斯纪录了,担心这样下去,博士生的质量将难以保证。其实,它所说的十来个二十来个博士生并非最多,还没有资格破吉尼斯纪录,据本人所知,浙江的著名大学每位 导师招收三十余个甚至于四十来个博士生的,并不希奇。这段文摘,只担心博士生的质量问题,不知道质量之所以成问题,其背后有很多复杂微妙的因素,既有导师方面的,也有博士生方面的。
就导师来说,每招收一个博士生,听说每月的最低补贴是两百元,那末,招收十名博士生,每月的补贴是两千元,一年是两万元(一年以十个月计),三十或四十名的补贴是每年六万或八万元 ,三年为一轮,共有18万或24万元的补贴。这是最低的算法,不包括其他补贴,更不包括工资、经费提成、奖金…等。博导有此刺激,当然发挥积极性,多多益善,若不再加限制,这个纪录极有可能进一步被突破。
于是发生了如下的传说,某次博士生集会上,一位博士生的发言很好,引起某位导师的注意,问这位博士生:“你的导师是谁?”这位学生不作答,顾左右而言他,导师紧追问:“你的导师是谁?”他没有办法回避了,只好直言:“导师就是您啊!”于是引起了哄堂大笑。还有一个传说,某位博士生把论文的思路写了大纲,请导师过目,导师看了,很是欣赏,对他说:“明年你可以报考我的博士生!”
博士生多了,导师又是忙人,因为博导的特点是除科研之外,社会兼职和活动特别频繁,超过科研的时间,博士生很难找到导师,有个博士生入学一年了,还没有同导师见过面,找又找不到,愤而自动退学了。
就博士生而言,只要能考上名导师,导不导无所谓,博士生本来靠独立研究能力,毕业论文是在名师指导下完成,以名导师的声望,论文署上名导师的姓名,投稿被录用的可能性以及论文答辩获得通过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反之,也有些考生专门看好无名的导师,因为门槛低,容易录取,容易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否有名望关系不大,拿到博士文凭才是最后目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关系复杂,论文通不过,不光是博士生的问题,更关系导师的声望,在各种人事关系的巧妙安排下,论文是不会不通过的,所以导师和博士生皆大欢喜。
导师和博士生还有个相互密切的共济关系。导师没时间做研究,博士生的论文发表,一般都署上导师的姓名,有些导师的姓名还放在第一作者的位置,尽管导师长年不做科研,论文却源源不断地发表,更巩固了导师的学术地位。博士生方面,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谁也不认识你,有了导师这块金字招牌,别人就会另眼相看,加深对你的印象,尽管在署名上导师署在第一位,心里有些疙瘩,但也很清楚,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值得付出的代价,以后出人头地了,不光是自己高兴,导师也光荣。
所以,若以为中国的博导,学术地位崇高,同国外一样,那就错了。中国的博导是盛名之下,其利更丰,可惜这种名利双收,实际上是 名难符实,只剩金钱驱动力,这种现象正在不断引起国人的议论和关注。 最令人不解的是这种现象只有大学领导和髙教领导部门最清楚,何以没有任何改进措施,却弄得旁观者发议论,是否领导部门也卷入其中,说不清楚,就不得而知了。最后,必须说明,中国的确还有不少埋头苦干、认真热心、培养真才实学的博士导师们,他们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由衷的尊敬,当然不在本文的范围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