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随笔》序

张 波

 

    我与安宁同志共事多年,为人为职的心性和见识,颇有相通之处。安宁近以《凤岗随笔》见示并索为序引,此先也曾多次交谈著作的旨趣。我知其人,知其书,又知其所写皆西农逸闻旧事,故不敢以文无暇之言推辞,反而萌生为同僚、为斯书、为老校、必也为之序的自信心,乃至酿成一种责任感。

    安宁《凤岗随笔》设置“人物篇”,其实他就是位当列传于篇中的人物,且不乏传奇色彩。安宁为西农子弟,杨凌土生水养,虽受良好的家教庭训,然以“文革”之变,命运不公正地将他拒于大学之外。参军五年复员时,命运又不无公正地把他转业到高校。回到西农后,即供职于校办,从洒扫庭除、收发公文做起,历秘书、主任、处长、校长助理,以至于副校长。先后侍奉辅佐康、万、张、、张等五位校长,历时二十年卓然立身于西农行政首府,一步一个事业脚印。安宁还留下另一行学业脚印,同样发人醒目。他不离职守,学而不已,干中学,学中干;才干大进,学业也大进。见之于学历,则达大专,至本科,而硕士研究生,还赴美国爱达荷大学专攻高教管理学。两行足迹,互相印证,成功的光彩道路显而易见,成才的艰苦心路更不难想见。

    安宁崛立副校长职位,实属众望所归,校心所向。他于学校人事物业了若指掌,爱之惜之如家珍;教职工对安宁也深信厚爱,视为亲子兄弟。为人虚怀热情,然规矩原则固不可移;作风精干潇洒,而勤谨笃实一丝不苟。至于他的副校长功绩、行政特色、管理要术,作为深知其人者,我以为仍为“安宁”二字,在保障学校的“安稳宁静”运行中,表现出独特的才能。安宁的职事分工广而不甚专一,机动性很强,也自称“不管部长”,实则他置身于学校日常复杂的矛盾事务之中,各种疑难杂症多经他一手处理。统筹管理能力极强,堪称协调高手。党政部门间的横向联系,校院系间的纵向联络,以及纵横关系的交织,他能像治乱麻一样的理顺,再织网般的结合为整体。处理问题敢碰硬,也善于吃软。无原则的事,能大化小,小化了;关大局的事,能见微知著,小题成就大文章。当然,安宁并非完人,我的序言只是负责任地评价,他确是一个曾给西农带来“安宁”的实符其名的校级领导。

    《凤岗随笔》其书,并非随心所欲之作,“随笔”只是谦词而已。我读罢掩卷细思,深感从形式、内容、宗旨诸方所隐含的非随意性,有必要进行一些认真的解析。全书奠定在坚实的文献资料和真切的事实基础上,其中大量取诸学校档案文库,许多事属本人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因此《随笔》体裁近于“实录”,宣扬在现代,可取信于人;传播于后世,则为真实史料。《随笔》异趣于记事散文,也摒弃人物报告之类文学形式,固然这是专业性限制,也是一种执着的自我选择。所记真人实事,所发真情实感,采用朴实无华的实录文体,合于校园流行的言语风格,宜于西农传统人文环境。

《随笔》所记内容有史、有实、有趣味;关心西农历史者,欲知往日西农大所历某事实情者,以及感兴趣学校历代人物逸事者,必然不忍释卷。近七十年的国立高校,历经风雨沧桑,建校初始和早远之事,几度校史编写班子孜孜以求,终难得其细节全貌。《随笔》有关篇什散记大量确切史实,均得之于历年校发公文之中,若能举一反三,数十年学校发展轮廓,便可了然于心。《随笔》纪事有大量篇什多为身经目睹之事,有些曾成为热点舆论播扬,街谈巷议既久,难免添枝增叶,甚或以讹传讹。今事过境迁,由熟知校情校事的安宁校长,公开旧事原委,可以去伪存真,正视听,明事实,益于校史资料建设。学校地处关西人文名胜之地,建校数十年,人才辈出,《随笔》名流人物的专篇虽不算多,而零散于全书的人物事迹,仍然熠熠闪光。除伟人名师外,许多普通教师干部名字也活跃在书中,且凡普通人物,大都有许多发人深思的趣味之事,例如《部长“打官司”》所记西农大宣传部长与武装部长,为部门利益争执于大庭广众,矛盾冲突之中各显其能,读罢忍笑而思,实在敬佩当年中层干部的敬业精神,矛盾中见协调,冲突中见民主,部门中见全局,如此有趣的现象,竟然由文武两部长戏剧式地统一起来了,值得品味赏识。

    关于本书的初衷和宗旨,安宁与我曾多次促膝相谈,颇有共识。我们主要观点是:第一,一个知名学校必须有相对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校史遗产是最可宝贵的办学资源,应该大力宣扬校史,继承优良学统校风,以图创新奋进;第二,盛世修志,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史志编纂蔚然成风,近年高校更出现各种记人叙事的回忆性文章书籍,形式生动活泼,师生喜闻乐见,可与校史校志相辅而行,共同颂扬着高校的历史文化;第三,我校有着颂传名人逸事的文化传统,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可惜多为茶余饭后的侃谈或口耳相传,很少提升为文字形成的资产。“言而无文,传之不远”,谈资性的学校历史遗产如何开发张扬,形成文字性的文化遗产传世于后人?值得珍惜研究,《凤岗随笔》欲现身说法,这就是本书的宗旨所在,初衷可谓良苦。

    序言之末,关于书名中“凤岗”之义。似有必要再加以说明。学校前身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建于渭水之北的黄土台坡头,附近有一村庄名张家岗,论地理系岐山之阳古周原的余脉。相传周初有“凤鸣岐山”之说,近年有好事者据以联想,称学校所在地为“凤岗”,这倒也不失风雅,现在校内书面语言中比较流行。这个概念有传世的可能性,因“凤岗”二字音义优美,且为这所美丽的校园,引伸出一个不无创新意义的典故。至于若干年之后,能否约定俗成一新地名概念,当是未来历史地理学家幸遇或不遇的问题了。

                              2002年9月3日于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