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聘请,2001年冬季前往菲律宾北部地区视察世界遗产“考迪勒拉古代稻作梯田”的维护情况

 

赵志军,男,1956年生人,籍贯陕西。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随后被分配到北京文物出版社做编辑工作,负责编辑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报告及相关论文集。1985年初,调至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参与《文物天地》的改刊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安排到军事博物馆参加古代战争陈列馆的筹备工作,主要承担整体陈列内容的编辑、陈列文物的拣选、古代战场的实地考查和资料收集等,后被任命为军事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9年退伍,前往美国攻读学位。

到美国后,考入了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人类学系学习植物考古学,先后获得了人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其间除了完成了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等人类学必修课程以及考古学方法和理论等主修课程外,还选修了生态环境学、植物分类学、植物解剖学、土壤学、统计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的课程,并在导师Deborah Pearsall 教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植物考古学的理论、田野工作方法、实验室技术和分析手段。在读研期间,有幸参加了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江西北部的考古发掘项目,运用植物考古学方法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寻找栽培稻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线索与证据,并据此撰写了“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是栽培稻起源地之一”一文,发表于英国杂志Antiquity。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如稻谷栽培过程是在人类行为作用下的一个十分缓慢的进化过程,以及栽培稻的出现并没有立即诱发稻作农业的产生(即在采集狩猎与农业这两种经济形态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美国《科学》杂志还专门为此作了报道(Science 1998年第282期,题目:The Slow Birth of Agriculture, 记者:Heather Pringle)。

 

 

  

 

 

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后与答辩委员会成员合影(前立者是导师D. Pearsall博士,中坐者是答辩委员会主席、已故著名考古学家S. MacNeish博士)

 

 

在美国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的实验室内

 

   

获得博士学位后,被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录取为博士后,前往设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师从Dolores Piperno博士学习环境考古学。在此期间,曾回国到鄱阳湖和洞庭湖钻孔取样,运用植硅石和孢粉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中游地区古代环境进行复原,为该地区的史前考古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参考依据,并就有关栽培稻起源的外部环境因素提出了新设想,撰写了“长江中游地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古代环境和栽培稻起源”一文,发表于美国杂志Geoarchaeology。其中主要的观点是:栽培稻的出现是生态环境的变迁、稻属植物的演化和人类行为的发展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新仙女木期期间的季节性增强是导致栽培稻起源的重要环境因素。

1999年回国,申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任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在回国后的几年中,主要致力于植物考古学尤其是浮选法的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由社科院考古所承担的或与其他单位合作的主动考古发掘项目中,绝大多数已经进行了或正在开展系统的浮选工作,涉及到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遗址20余处,已浮选的土样累计多达3000余份,从中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植物遗存。对这些植物遗存的分类和鉴定工作还在进行中,但仅根据初步结果已经就许多重要学术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目前与王巍副所长共同主持着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课题-“生态环境的变迁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他正在研究的课题还包括:甘青地区青铜文化经济形态的变迁、山东龙山文化农耕经济的特点、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济、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采集经济、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稻作农业的发展过程,等等。

 

 

 

在军事博物馆工作期间考察古代战场遗址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一处发掘工地开展浮选工作

 

 

主要论文:

1998.  “The middle Yangtze region in China is one place where rice was domesticated: Phytolith evidence from the Diaotonghuan cave, northern Jiangxi.”  Antiquity Vol.72, No.278, pp885-897.

1998.  (with D.M. Pearsall, R.A. Benfer and D.R. Piperno) “Distinguishing rice (Oryza sativa Poaceae) from wild Oryza species through phytolith analysis,  II: Finalized method.”  Economic Botany  (52)2, pp134-45.

1998.  (with D.M. Pearsall) “Experiments for improving phytolith extraction from soil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5, pp587-598. 

2000.  (with Dolores R. Piperno) “Late Pleistocene-Holocene environment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valley, China, and rice (O. sativa) domestication: The phytolith evidence.”  Geoarchaeology.  Vol 15, issue 2, pp203-222.

《植物考古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内容》,《考古》2001年7期。

《季节性的增强与栽培稻的起源》,见《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纪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甑皮岩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及分析报告》,见《桂林甑皮岩》,文物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原载:中国考古,http://www.kaogu.net.cn/kaoguxuejia/zhaozhijun.htm